第1002章 造假
她站起身,走到陆江河身边,轻声说道。
“要是……有什么事,随时电话给我。”
陆江河点了点头,笑着说。
“放心吧,有事肯定找你!”
刘爱璐这才放心地离开了陆江河的办公室。
她回去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下班。
陆江河看着刘爱璐消失在门口的背影,轻笑了一声。
他摇了摇头,想起了蒋泽涛。
“看来,有机会得找这个不开窍的小子好好谈谈了。”
陆江河心中暗自想着,目光重新回到了桌上的文件上。
夜色渐深,县政府大楼里,只剩下陆江河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
明阳县政府成立以来,几乎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调研行动。
毕竟这可不是简单的走过场,而是要动真格的。
每一次数据的调整,都牵扯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历任的县委书记,哪个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虽糙,理却不糙。
越是落后的地方,里面的门道越多,背景越复杂,水也越深。
可偏偏,这次来了个陆江河。
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想把明阳县这潭死水搅活的愣头青。
那些潜伏在水面下,渴望干出点成绩,却又苦于无处发力的干部们,终于等到了机会。
陆江河一声令下,如平地惊雷,迅速得到了响应。
短短三天时间,陆江河的办公桌上,就多了几份反映问题的材料。
除了几个小打小闹的问题,剩下的都是和统计局数据造假相关!
陆江河也没闲着,立刻把统计局局长张茂才,连同财政局局长陈磊等几个材料上涉及到的部门负责人,全部叫到了县政府的会议室。
这阵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要出大事!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张茂才明显有些惴惴不安,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财政局长陈磊也好不到哪去,脸色发白,眼神闪烁。
两人时不时地交换一个眼神,都急切地想要交流些什么。
但碍于刘爱璐在场,两人都强行控制住了自己,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刘爱璐可是陆江河的“红人”,谁知道她会不会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陆江河?
过了一会儿,陆江河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大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惯常的微笑,让人看不出喜怒。
他示意刘爱璐将手中的材料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个人。
然后,他坐到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张茂才的身上。
“张局长,这份材料,你看看,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张茂才连忙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装模作样地翻看着手中的材料。
他的手微微颤抖。
“这个……陆县长,我……我暂时还没看出什么问题……”
他一边擦着眼镜,一边摇头,语气有些结巴。
陆江河笑了笑。
“哦?没看出问题?”
“那好,我来告诉你,这份材料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全县工业企业用电量比前年同比下降百分之五,但是工业税收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
“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我查过后续数据,有三十多家企业,用电量为零,却显示仍在缴税!”
“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我们的数据,存在严重的造假问题!”
“有人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张茂才,你作为统计局局长,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
张茂才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如纸。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辩解。
“陆县长,这个……这个……”
张茂才结巴了半天,终于稳住了心神,开始了他的表演,“您说的这个情况,的确存在。但是,这并不一定是数据造假啊!”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工业用电量下降,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今年县里加大了环保力度,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这自然会导致用电量下降。再比如,一些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用电量少了,产值和税收却上去了,这也是有可能的嘛!”
“至于您说的那些用电量为零,却还在缴税的企业……”
张茂才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个“你懂的”笑容。
“陆县长,您也知道,咱们县里一直以来为了招商引资,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有些企业,可能就是享受了这些政策,减免了部分电费。但税收,该交还是要交的嘛!这都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上级精神的!”
“还有一小部分是总部经济企业,税收在本地,生产在外嘛!”
他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乍一听,似乎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会议室里,其他人都屏气凝神,静静地听着。
陆江河不动声色地听完,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没有直接反驳张茂才,而是话锋一转,问道:“张局长,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去年,咱们明阳县的木材厂,纳税总额是多少?”
张茂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脱口而出:“216万!这个数据,我记得清清楚楚!”
“哦?”陆江河挑了挑眉,转头看向了坐在旁边的财政局长陈磊,“陈局长,你那边的数据呢?”
陈磊早有准备,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抽出了一份文件,翻开看了看,说道:“陆县长,我这边显示,明阳木材厂去年的纳税总额是……172万。”
“嗯。”陆江河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差异并不意外。
他拿起手中的材料,指着其中一行数据说道:“这份材料上显示,明阳木材厂去年一年的用电成本是44万。张局长,陈局长,你们二位,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44万,是怎么来的?”
会议室里,气温骤降。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44万,正是两个数据之间的差额!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人在玩数字游戏!
要么是统计局虚报了纳税额,要么是财政局少报了纳税额,总之……就是有人把这44万,给“变”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