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临渊今天一定更

第171章 分身归神道,真君入幽冥

 

  行走天地间,救度於人世。
  江生於祖州同叶文姝论道时,玉辰道人也带著明月游歷盘封十地,重新回到了炎洲。
  回到了那处山间幽潭处。
  游歷十地,救苦救难,玉辰道人成了赫赫有名的救苦真人,而明月也得了个善信天女的名號。
  然而同样是歷经六十余载,相对於容颜不改的玉辰道人,此时的明月却是已经显现出老態。
  明月固然聪慧,可根骨有缺,玉辰道人也有意没给明月补全根基,此时的明月,还是维持著练气期的修为。
  数十年奔波各洲之间,行走一方,救度生灵,耗费了明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耗费了她的心神。
  否则明月固然根骨有缺,也不至於仍困顿练气期,连筑基也没有到达。
  若是筑基了,纵使明月根骨有缺,至少也有两百载寿元。
  看著面前饱经风霜的明月,玉辰道人颇为感慨:"当年我与你在此初见,你还是一懵懂稚童。"
  "一甲子过去,不曾想你已经风华不再。"
  闻此言,明月却是笑道:"风华不过是过眼云烟,甲子时间,游歷盘封大地,看遍各洲山水,见了那么多人,遇到那么多事。"
  "我这一生已经远比其他人圆满了,怎么还敢奢求更多?"
  玉辰道人问道:"你固然根基有缺,可若是一心一意隨我修行,一甲子时日,你也早该筑得道基了。"
  "他人有千百年寿元,歷经光阴而容颜不改,可长生久视,坐看人间海枯石烂。你不后悔?"
  "他人有经天之伟力,可移山倒海,可摘星拿月,一念可覆一地生灵,一念可救亿万眾生。你不羡慕?"
  明月神情微动,沉默半晌还是说道:"我固然没有那千百年寿元,也没那移山倒海的伟力,可我依旧救了很多人,很多。"
  玉辰道人似是提醒,似是惋惜:"若是你一心扑在修行之上,筑得道基,开闢紫府,便是得寿五百。"
  "有我之助,你结个金丹不是问题。"
  "金丹真人,八百载寿元,神通广大,难道不能救人?"
  "你练气期的微末修为,能救多少人?"
  "之前有我在,可之后我若走了呢,你又当如何?"
  明月愣了愣,这些年来,她一心救人,没在修行之上考虑太多。
  毕竟身边有玉辰道人在,放眼如今盘封界十地,当真没有玉辰道人解决不了的事。
  可如果玉辰道人走了呢?
  没了玉辰道人相助,明月自己那点修为力量,真的能救人吗?
  明月恍然惊醒:一直以来,她沉浸在救人解难,功德无量之中,却是忽略了自身。
  时至今日,她还是那个当初羸弱的、无助的逃难幼童。
  明月嘴唇蠕动:"师父."
  幽潭之中,一支青莲缓缓探出,在玉辰道人身下形成一方莲台将其托起。
  玉辰道人看著面前的明月,饱经风霜初心不改的明月,在玉辰道人眼中还是那个曾经倔犟稚嫩的少女。
  "救人,先救己,自身不得超脱,又如何去渡人呢?"
  "六十年来,我护持你一路救苦救难,不曾干扰你半分。"
  "现在想来,也许是害了你。"
  明月听著玉辰道人的话,沉默良久才说道:"可是师父,明月依然不悔。得师父庇护,明月游歷十地,帮助他人,不为什么功德福报,只为自心之念。"
  "时至今日,明月不敢说心中没有半分的悔意,但明月敢言,六十年来明月始终初心不改。"
  玉辰道人不置可否:"也罢,你我继续游歷,先前我隨你去践行你之道,接下来,你且隨我,来看我之道。"
  隨后的时日内,玉辰道人继续带著明月游歷,不过位置调换了下,现在是玉辰道人救人,明月在一侧旁观。
  观察玉辰道人的救人之理,观察玉辰道人的道心之念。
  又是行至一地,玉辰道人指著一户农家道:"你且观这家,这男人不顾妻女哀求,执意发卖自己女儿,对妻子也是动輒打骂。"
  "同样是这个男人,终日劳作不舍吃穿却用最好的孝敬老母,邻家落难后明明自家不富裕还是替邻家抚养妻儿。"
  "你说,他是善是恶,是好人还是坏人?"
  见明月若有所思,玉辰道人笑道:"一事之好坏,难以定人之性,好也罢,坏也罢,都是他,这就是人性之杂。"
  "他有功德,也有业障,日后他若有难,你说是该救还是不该救?"
  顿了顿,玉辰道人说道:"天下眾生皆苦,常有可怜之人。"
  "然可怜之人亦有可悲之处。"
  "亦如这一家,其若遇难,必有福缘,因其有功德。同样,日后他老去必然遭苦,因为他有业障。"
  "天道无情,但天道至公,赏其善,罚其恶,皆在其中。"
  "寻声救苦是救度,赏善罚恶亦是救度。"
  这不仅仅是玉辰道人的理念,某种意义上,更是江生本尊的理念。
  此番可以说是江生亲自对明月传道。
  看完这一家,玉辰道人带著明月又去了诸多地方,看到了善人也见到了恶人,可善人也有为恶之时,恶人也有心善之日。
  十年时间,看遍人性之杂。
  陡转间,二人行至玄洲时,玉辰道人心有所感:"时日到了。"
  "明月,游歷人间一甲子来,我见人间疾苦,故编纂救苦拔罪之妙经,可度人无量。"
  说罢,一本经义现於玉辰道人手中,其曰《寻声救苦真君说解难拔罪妙经》。
  明月闻言心中一动,心里已经有了明悟。
  此时天穹之上,忽得有天光降下,继而是雷音响起。
  "玉辰,你行走十地,救苦解难,功德无量,当证青敕正果。"
  煌煌天光伴隨著那浩荡雷音,方圆十万里生灵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见那清光荡漾间,一枚宝印自天而降,缓缓落在玉辰道人手中。
  下一息,宝印已然被玉辰道人轻鬆炼化。
  玉辰道人的修为轻而易举的打破了那层壁障,天地之间,一道青光直衝云霄,搅动周天,继而便是一股深沉浩大之威升起。
  天穹之上,一颗天星陡然显化出来,大放其光,明如日月。
  在那天星所绽放之星辉中,一道身形显化於天。
  那是一位身披华服头戴莲冠的真君,其盘坐莲台之上,脑后光相澄澈,神情庄严,而面带悲悯。
  真君盘坐莲台,一手持拂尘,一手托金塔,拂尘渡人,金塔消业。
  天光普照,白日星现。
  此时玉辰道人这具江生的分身,已然踏入炼虚之境。
  炼虚者,炼虚而凝实,阳神真灵显化虚空,映照天地,寿与天齐。
  感知著果位带来的真实不虚的炼虚境伟力,玉辰道人感觉自己一念之间可破虚而去千万里,一念之间可开闢小世界,救度亿万人。
  摘星拿月不过举手之间,天闕幽冥不过咫尺方寸。
  这便是炼虚境,这便是太乙道果。
  明月看著脑后显化澄澈光相,神情庄严而带有悲悯之意的玉辰道人。
  "寻声救苦,消业拔罪。"
  "吾为寻声解难救苦真君。"
  明月怔怔看著身前的师父,或者说寻声解难救苦真君。
  而玉辰道人则看向明月,笑著对其一点:"本君寻声救苦,然难以顾及周全,当有侍者佐力。"
  "明月,你隨本君行走人间救苦甲子,心念纯善,当为善信天女,替本君行走世间。"
  下一息明月眉心出现一点硃砂。
  神道位格,一尊果位的诞生同时会衍生一系神位。
  玉辰道人身为炼虚境的神道神君,自然有下属的诸神。
  拔升一个明月並不是难事。
  只是眨眼间,明月的修为就从练气期到筑基,再到紫府,金丹。
  至此,明月成了货真价实的善信天女,得红敕之位,金丹之境。
  此时,在那无尽星辉与天光照映下,不知多少人赶至附近,向著全新的寻声救苦解难真君和善信天女敬拜下去。
  "修身养性以善治者,谓曰善信。"

  "善信慕仙而求道,图自在清净,无灾无业,无妄无疾。"
  "恆发心施善,寿自绵延,轮迴善果,自有天君降度,送其往生。"
  "夫寻声解难,救苦拔罪,普救眾生,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应念垂慈,谓曰真君宝相,太乙庄严。"
  自玉辰道人入神道得了寻声救苦解难真君位果之后,盘封十地自然而然便有了玉辰道人的神像和香火供奉。
  同时救苦拔罪妙经的经义也传播开来,被世人所谨记。
  分身如此风光,作为本尊的江生却是悠然在祖州安坐。
  叶文姝很是不解:"你以分身入神道,这没什么。"
  "可是你不是已经证得道果了么,怎么还不入那太乙之境?"
  "终日蹉跎,这百年时间你就不担心恆沙界那些几位菩提佛子破境炼虚?"
  江生淡然道:"他们若要破境就隨他们去,与贫道何干?"
  "至於贫道何时踏入太乙,那是贫道之事,又与仙子何干?"
  叶文姝闻言脸色一冷,却还是说道:"我之积累已差不多,至多不过三五十年,我便要破境。"
  "到时你莫要还在这元神法相境里蹉跎。"
  言罢,叶文姝身影一闪,便是消失无踪。
  等叶文姝走了,江生身边又显化出一道身影。
  赫然是证得青敕神位的玉辰道人。
  "叶仙子说的不差,这百年固然是三界安顿眾生,但那些太乙元神境的绝世天骄,必然也都在筹谋著破境炼虚。"
  "叶仙子也好,那位法慧也好,都是早早就踏入了阴虚阳实第四步,只待一个机缘便可破境炼虚。"
  "本尊,你可要当心了。"
  听著玉辰道人的话,江生笑道:"我自然知晓这些。"
  "你行走盘封十地一甲子,我又何尝不是?"
  "践行己道,明心见性是其一,观神佛之道,参太乙正法是其二。"
  "以我如今之道行,阳神圆满便可破境炼虚证得太乙。"
  "但此等太乙,非我之愿。"
  玉辰道人是分身,自然知晓江生的想法:"需要我做什么?"
  江生望向大地:"入幽冥,去当东方幽冥界的寻声救苦解难真君。"
  "救度人间生灵,度化幽冥亡魂,此乃天地正道,以此之道获取香火,必然可证得正果。"
  "我需要,你凝一颗天道正果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