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圣孙西湖遇雨
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
小
大
时序渐入盛夏,随着一纸捷报如野火般席卷,捕鱼儿海之战大捷的消息震撼了整个大明。
这胜利仿佛一缕久违的清新之风,拂去了蒙古人统治华夏百年的阴霾,让京城内外处处洋溢着喜庆和振奋。
就连秦淮河畔那些惯于谈笑逢迎的妓子们,此刻脸上流露出的光采,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媚照人。
妓子都有这种颇为与有荣焉的感觉,足见被蒙古人作为“南人”统治了上百年后,此时的明朝人究竟是何等心态,恐怕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大明才能鼓足了劲儿北伐,而非像南宋一般偏安苟且。
这份情绪,不仅仅局限于被蒙古人称作“南人”的百姓之中,在那些曾经被蒙古人视为“北人”的人们心中,这份喜悦更是如同压抑了许久的洪流般汹涌澎湃。
特别是当蓝玉率领大军班师,押解着俘虏,缓缓行进到开封城下的时候,那种激荡人心的场景,直让无数人为之热泪盈眶。
自从北宋末年靖康之耻以来,这座古老的都市几经易主,历经风霜,而它的子民却是代代相传着被异族凌辱的历史记忆每当回想起当年那些皇室贵胄、帝姬大臣如同牲畜般被俘虏、侮辱的往事,开封百姓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愤懑。
然而如今,因果报应,这一日终于到来了。
正如当年韩侂胄北伐时李壁所撰写的出师檄文中所言:“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此刻,开封城中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涌上街头,只为一睹那些被押解的北元宗室与公主等人的模样,地保奴、必里秃妃、吴王朵儿只这些曾在漠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贵族,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被押解游街,对于开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扬眉吐气的绝佳方式。
而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周王朱橚了,他慷慨打开王府库藏,将绢帛布匹绸缎等物悉数取出,用以庆赏百姓、装饰街道。
朱橚虽然不敢直接劳军以免触犯父皇朱元璋的忌讳,但在这种数百年才得一见的盛大庆典上,他的所作所为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邀买人心,相反,这更像是他与民同乐、共庆胜利的真情流露,而那些河南布政使司的官员和河南道的御史们自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煞风景地提出异议参上一本——毕竟这样的庆典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盛事。
而借着捕鱼儿海之战大捷的东风,不仅蓝玉晋爵凉国公,而且在舆论和政策上铺垫、准备了一年后,朱元璋亲自为制定的海禁国策,也开始了小小的转向,打开了一个缺口。
朱元璋以效仿南宋经略海洋为由,命户部公开发行了月息为两厘即月利息0.2%,年利息2.4%的航海券,以供造船之用。由于事先做的铺垫实在是太足,士林舆论讨论了大半年,都在争要不要开海,要不要搞大规模的官方海外贸易,所以从勋贵到平民百姓,都以为造船是用来搞海贸的.事实上在朱元璋的规划里,也确实有这个用途,毕竟“下西洋”也挺挣钱的,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组建征日舰队做准备。
因此,既然心中已经笃定这肯定是个赚钱的买卖,再加上这时候又没有存钱利息一说,去店里存钱反而要交钱,故而贵族百姓认购航海券都相当踊跃。
当然了,航海券是要用铜钱来购买的,朝廷自己都不收自己发的宝钞不过已经事先声明了,本金和利息在未来的兑换中,都用工部宝源局铸造的同等质量洪武通宝中的当十大钱明代铜钱五等制里的最高等,重量为明制度量衡一两,换算到现代世界直径约4.6厘米,重34.437克。
所以,既然朝廷许诺不会干出来买的时候用铜钱,兑的时候发宝钞的事情,百姓就都还算买的放心,毕竟百姓也没有发印子钱的能力和渠道,明初金融业又处于欠发达状态,拿航海券来理财已经相对靠谱的方式了。
很快,户部的傅友文就募集到了足够新建船厂的资金,而有了航海券募集的资金,在不增加当前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大明就可以先期进行新建船厂、招募船工、购置材料等造船工作了。
你问航海券到期了怎么办?
办法当然是有的,其一是这几年抓紧多铸造些铜钱,大明虽然缺银缺铜,但相比于白银银课每年几万两的可怜产出,铜矿还是相对较多的,所以只要多铸些铜钱,那么通货膨胀就足以抵消掉利息了,跟借未来的钱到现在花没区别,好处就是现在可以先把事情干起来至于什么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之类的事情,管他的呢,反正宝钞也是这么玩的,先把事情干成再说其他的。
其二就是继续发新的航海券,而且新的航海券利息比旧的更高,旧的两厘,新的就三厘,还是会有大批贵族百姓来购买,这样新债还旧债,四舍五入之下约等于没债。
同时,在朱元璋的坚决推行下,考成法也从去年年中开始在京城的各部、寺衙门实行。
初时,官员们对这等严苛的法子尚存抵触,但考成法推行不久,京城的各级部、寺衙门中,便开始弥漫开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官员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悠闲度日、敷衍塞责,而是纷纷投身于政务之中,在考成指标的督促下勤勉尽责地处理着各项事务,没办完的事情则是直接就上皇帝的案头所以官员们也很明白,自己的政绩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升迁与降黜,因此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随着考成法的深入实施,其成效逐渐显现,朝堂也因此暂时焕然一新,在考成法的激励下,京城各部、寺衙门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原本积压如山的公文,现在都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得到迅速的处理,各衙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而朱元璋也在大明世界的这种改变中,迎来了新一次阴阳炁海的开启,而这次开启,也意味着两界之间的沟通,开始进入了倒数。
这胜利仿佛一缕久违的清新之风,拂去了蒙古人统治华夏百年的阴霾,让京城内外处处洋溢着喜庆和振奋。
就连秦淮河畔那些惯于谈笑逢迎的妓子们,此刻脸上流露出的光采,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媚照人。
妓子都有这种颇为与有荣焉的感觉,足见被蒙古人作为“南人”统治了上百年后,此时的明朝人究竟是何等心态,恐怕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大明才能鼓足了劲儿北伐,而非像南宋一般偏安苟且。
这份情绪,不仅仅局限于被蒙古人称作“南人”的百姓之中,在那些曾经被蒙古人视为“北人”的人们心中,这份喜悦更是如同压抑了许久的洪流般汹涌澎湃。
特别是当蓝玉率领大军班师,押解着俘虏,缓缓行进到开封城下的时候,那种激荡人心的场景,直让无数人为之热泪盈眶。
自从北宋末年靖康之耻以来,这座古老的都市几经易主,历经风霜,而它的子民却是代代相传着被异族凌辱的历史记忆每当回想起当年那些皇室贵胄、帝姬大臣如同牲畜般被俘虏、侮辱的往事,开封百姓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愤懑。
然而如今,因果报应,这一日终于到来了。
正如当年韩侂胄北伐时李壁所撰写的出师檄文中所言:“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此刻,开封城中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涌上街头,只为一睹那些被押解的北元宗室与公主等人的模样,地保奴、必里秃妃、吴王朵儿只这些曾在漠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贵族,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被押解游街,对于开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扬眉吐气的绝佳方式。
而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周王朱橚了,他慷慨打开王府库藏,将绢帛布匹绸缎等物悉数取出,用以庆赏百姓、装饰街道。
朱橚虽然不敢直接劳军以免触犯父皇朱元璋的忌讳,但在这种数百年才得一见的盛大庆典上,他的所作所为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邀买人心,相反,这更像是他与民同乐、共庆胜利的真情流露,而那些河南布政使司的官员和河南道的御史们自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煞风景地提出异议参上一本——毕竟这样的庆典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盛事。
而借着捕鱼儿海之战大捷的东风,不仅蓝玉晋爵凉国公,而且在舆论和政策上铺垫、准备了一年后,朱元璋亲自为制定的海禁国策,也开始了小小的转向,打开了一个缺口。
朱元璋以效仿南宋经略海洋为由,命户部公开发行了月息为两厘即月利息0.2%,年利息2.4%的航海券,以供造船之用。由于事先做的铺垫实在是太足,士林舆论讨论了大半年,都在争要不要开海,要不要搞大规模的官方海外贸易,所以从勋贵到平民百姓,都以为造船是用来搞海贸的.事实上在朱元璋的规划里,也确实有这个用途,毕竟“下西洋”也挺挣钱的,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组建征日舰队做准备。
因此,既然心中已经笃定这肯定是个赚钱的买卖,再加上这时候又没有存钱利息一说,去店里存钱反而要交钱,故而贵族百姓认购航海券都相当踊跃。
当然了,航海券是要用铜钱来购买的,朝廷自己都不收自己发的宝钞不过已经事先声明了,本金和利息在未来的兑换中,都用工部宝源局铸造的同等质量洪武通宝中的当十大钱明代铜钱五等制里的最高等,重量为明制度量衡一两,换算到现代世界直径约4.6厘米,重34.437克。
所以,既然朝廷许诺不会干出来买的时候用铜钱,兑的时候发宝钞的事情,百姓就都还算买的放心,毕竟百姓也没有发印子钱的能力和渠道,明初金融业又处于欠发达状态,拿航海券来理财已经相对靠谱的方式了。
很快,户部的傅友文就募集到了足够新建船厂的资金,而有了航海券募集的资金,在不增加当前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大明就可以先期进行新建船厂、招募船工、购置材料等造船工作了。
你问航海券到期了怎么办?
办法当然是有的,其一是这几年抓紧多铸造些铜钱,大明虽然缺银缺铜,但相比于白银银课每年几万两的可怜产出,铜矿还是相对较多的,所以只要多铸些铜钱,那么通货膨胀就足以抵消掉利息了,跟借未来的钱到现在花没区别,好处就是现在可以先把事情干起来至于什么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之类的事情,管他的呢,反正宝钞也是这么玩的,先把事情干成再说其他的。
其二就是继续发新的航海券,而且新的航海券利息比旧的更高,旧的两厘,新的就三厘,还是会有大批贵族百姓来购买,这样新债还旧债,四舍五入之下约等于没债。
同时,在朱元璋的坚决推行下,考成法也从去年年中开始在京城的各部、寺衙门实行。
初时,官员们对这等严苛的法子尚存抵触,但考成法推行不久,京城的各级部、寺衙门中,便开始弥漫开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官员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悠闲度日、敷衍塞责,而是纷纷投身于政务之中,在考成指标的督促下勤勉尽责地处理着各项事务,没办完的事情则是直接就上皇帝的案头所以官员们也很明白,自己的政绩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升迁与降黜,因此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随着考成法的深入实施,其成效逐渐显现,朝堂也因此暂时焕然一新,在考成法的激励下,京城各部、寺衙门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原本积压如山的公文,现在都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得到迅速的处理,各衙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而朱元璋也在大明世界的这种改变中,迎来了新一次阴阳炁海的开启,而这次开启,也意味着两界之间的沟通,开始进入了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