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圣孙西湖遇雨
第189章 曹国公府
小
大
朱雄英接过圣旨,便准备乘着宫里配的马车前往曹国公府。
司设监掌理御用仪仗、辇辂,主要负责出行方面,司设监的主官是一个正四品太监,他见了朱雄英非常热情,亲自给朱雄英找来了作为虞王专属座驾的亲王象辂。
一般情况下,皇室成员出行都是坐辂的,嗯,其实“辂”就是体积比较大、底盘比较高的马车,一般分为大辂、玉辂、金辂、象辂、木辂等型号,其中大辂、玉辂通常是皇帝用的,金辂是皇太子用的,而亲王级别则用象辂。
亲王象辂高度比皇太子金辂低六寸,辂座高度三尺多,辂亭则高五尺二寸,外面用的都是红髹木装饰,前面是推开式的双开门,底下铺着红花毯,座椅上则垫着红锦褥席辂内有椅靠、坐褥、帷幔、屏风、水壶、吃食架等设施,内饰则是金边耀叶板和青地雕木五彩云衬板,整体减震效果也很好,在城内道路行驶的话,车内基本没有颠簸感,除了速度不及汽车外,坐着的体验跟现代世界的豪华suv没什么差别,甚至还要更宽敞一些。
很快,朱雄英就来到了李文忠的府邸。
李文忠的府邸坐落于京城的核心地段,三间五架的金漆大门,上面的兽面锡环怒目圆睁,而顶上的“曹国公府”四个鎏金大字,更是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
不是什么人家都能称“府”的,在大明只有亲王郡王国公才能称作“府”,而官员则称“宅”,庶人只能称“家”.若是穿越到了大明,自称“宅男”,那人家听了都要肃然起敬,心想这准是个官宦家的少爷。
而对于不同等级的府邸规制,朱元璋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观构造上,郡王以下不许建歇山转角、重栏重栱,不许有彩绘图案,厅堂的房间数量根据官职的大小也有严格区别,一品到九品,分别是五间九架到三间七架不等,至于国公,则可以有前厅七间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超大规制。
朱雄英下车后,便被门口的管家恭敬地迎了进去。
曹国公府跟他去过的秦王府相比只是规模缩水了不少,但该有的都有,家庙和廊、庑、庖、库等从屋一应俱全,府内绿树成荫,假山池水相映成趣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在管家的带领下,朱雄英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来到了府内中堂的大厅。
此时,刚换了常服的李文忠已经得知了朱雄英的到来,急忙迎了出来,显得很是热情。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大侄子,而朱雄英则是李文忠的大侄子,双方的亲戚关系还是很近的,属于是表亲,但为显亲近,一般不用“表”来称呼。
“好侄儿,今日怎么得空来我这里?”李文忠笑着问道。
朱雄英躬身行礼,然后将袖中的圣旨拿出来给李文忠看了一下:“叔叔,皇爷爷有手谕,让您统筹建造堤坝的工程。”
“稍待。”
李文忠并不知道朱雄英是来宣旨的,而接旨也有接旨的规矩,李文忠连忙侧过身来站好,然后躬身行礼,身后曹国公府的奴仆则是垂首肃立。
不是所有圣旨都需要下跪的,根据大明制度,诰命、敕命、敕谕、谕告、宣告,这几样是必须跪听的,但宣策和敕令,也就是俗称“手谕”和“口谕”,接这种圣旨,接旨人只需躬身即可至于身边的人,如果有功名在身则需要以扇作笏,摆出挡脸鞠躬的姿势,无功名的人则需要垂首肃立,要是什么都不懂庶民,就算不知道怎么做失礼了也不会被追究责任,“礼不下庶人”就是这个意思。
朱雄英宣旨后,李文忠接过圣旨,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皇命难违,也只能尽力而为。
“陛下还说什么旁的事情了吗?”
朱雄英摇摇头,如实道:“那倒没有。”
李文忠请朱雄英坐了下来,府中的仆人上了茶水喝了口茶后他抬头看向朱雄英,问道:“好侄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毕竟这件事情,是由朱雄英引起的,而且皇帝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派朱雄英来宣旨,所以李文忠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些深意。
朱雄英沉吟片刻,也没敢信口开河,而是谨慎地说道:“叔叔,我认为建造堤坝还是头等大事,但也不是说盲目去建。”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侄儿说得有理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着手呢?”
这也是李文忠对朱雄英能力的小小测验,朱雄英并不需要答得有多好,但最起码要有个条理,若是他自己心中都没谱,那李文忠就会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弄这么大架势,恐怕有白折腾的风险。
“还是得对长江入海口的地理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测,然后做好规划,这个得看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安排,最好能跟地形结合起来因势导之.而且还得跟当地百姓说清楚,既然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田产,没道理征召的民夫会不尽力。”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说话有条不紊,虽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但基本的思路都是正确的。
“对了叔叔,我这里还有一份堤坝的构筑图,不一定完全对,但您可以参考一下,找擅长治河的工匠再看看改进一番。”
说着,朱雄英掏出了一张他手绘的草图。
明代治理黄河的成功经验很多,治理长江倒是少见,不过疏浚吴淞江等记录也有一些,所以之前查到相关资料的时候,朱雄英就留意了一下具体的方法,如今一看果然能派上用场。
“束水冲沙法”这些治理黄河的法子就不说了,跟眼下的事情压根不沾边,但具体的堤坝构筑法却可以参考一二,毕竟是已经验证过的成熟构筑方法,有效治理了吴淞江和黄浦江,想来应对长江的洪灾,也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
(本章完)
司设监掌理御用仪仗、辇辂,主要负责出行方面,司设监的主官是一个正四品太监,他见了朱雄英非常热情,亲自给朱雄英找来了作为虞王专属座驾的亲王象辂。
一般情况下,皇室成员出行都是坐辂的,嗯,其实“辂”就是体积比较大、底盘比较高的马车,一般分为大辂、玉辂、金辂、象辂、木辂等型号,其中大辂、玉辂通常是皇帝用的,金辂是皇太子用的,而亲王级别则用象辂。
亲王象辂高度比皇太子金辂低六寸,辂座高度三尺多,辂亭则高五尺二寸,外面用的都是红髹木装饰,前面是推开式的双开门,底下铺着红花毯,座椅上则垫着红锦褥席辂内有椅靠、坐褥、帷幔、屏风、水壶、吃食架等设施,内饰则是金边耀叶板和青地雕木五彩云衬板,整体减震效果也很好,在城内道路行驶的话,车内基本没有颠簸感,除了速度不及汽车外,坐着的体验跟现代世界的豪华suv没什么差别,甚至还要更宽敞一些。
很快,朱雄英就来到了李文忠的府邸。
李文忠的府邸坐落于京城的核心地段,三间五架的金漆大门,上面的兽面锡环怒目圆睁,而顶上的“曹国公府”四个鎏金大字,更是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
不是什么人家都能称“府”的,在大明只有亲王郡王国公才能称作“府”,而官员则称“宅”,庶人只能称“家”.若是穿越到了大明,自称“宅男”,那人家听了都要肃然起敬,心想这准是个官宦家的少爷。
而对于不同等级的府邸规制,朱元璋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观构造上,郡王以下不许建歇山转角、重栏重栱,不许有彩绘图案,厅堂的房间数量根据官职的大小也有严格区别,一品到九品,分别是五间九架到三间七架不等,至于国公,则可以有前厅七间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超大规制。
朱雄英下车后,便被门口的管家恭敬地迎了进去。
曹国公府跟他去过的秦王府相比只是规模缩水了不少,但该有的都有,家庙和廊、庑、庖、库等从屋一应俱全,府内绿树成荫,假山池水相映成趣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在管家的带领下,朱雄英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来到了府内中堂的大厅。
此时,刚换了常服的李文忠已经得知了朱雄英的到来,急忙迎了出来,显得很是热情。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大侄子,而朱雄英则是李文忠的大侄子,双方的亲戚关系还是很近的,属于是表亲,但为显亲近,一般不用“表”来称呼。
“好侄儿,今日怎么得空来我这里?”李文忠笑着问道。
朱雄英躬身行礼,然后将袖中的圣旨拿出来给李文忠看了一下:“叔叔,皇爷爷有手谕,让您统筹建造堤坝的工程。”
“稍待。”
李文忠并不知道朱雄英是来宣旨的,而接旨也有接旨的规矩,李文忠连忙侧过身来站好,然后躬身行礼,身后曹国公府的奴仆则是垂首肃立。
不是所有圣旨都需要下跪的,根据大明制度,诰命、敕命、敕谕、谕告、宣告,这几样是必须跪听的,但宣策和敕令,也就是俗称“手谕”和“口谕”,接这种圣旨,接旨人只需躬身即可至于身边的人,如果有功名在身则需要以扇作笏,摆出挡脸鞠躬的姿势,无功名的人则需要垂首肃立,要是什么都不懂庶民,就算不知道怎么做失礼了也不会被追究责任,“礼不下庶人”就是这个意思。
朱雄英宣旨后,李文忠接过圣旨,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皇命难违,也只能尽力而为。
“陛下还说什么旁的事情了吗?”
朱雄英摇摇头,如实道:“那倒没有。”
李文忠请朱雄英坐了下来,府中的仆人上了茶水喝了口茶后他抬头看向朱雄英,问道:“好侄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毕竟这件事情,是由朱雄英引起的,而且皇帝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派朱雄英来宣旨,所以李文忠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些深意。
朱雄英沉吟片刻,也没敢信口开河,而是谨慎地说道:“叔叔,我认为建造堤坝还是头等大事,但也不是说盲目去建。”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侄儿说得有理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着手呢?”
这也是李文忠对朱雄英能力的小小测验,朱雄英并不需要答得有多好,但最起码要有个条理,若是他自己心中都没谱,那李文忠就会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弄这么大架势,恐怕有白折腾的风险。
“还是得对长江入海口的地理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测,然后做好规划,这个得看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安排,最好能跟地形结合起来因势导之.而且还得跟当地百姓说清楚,既然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田产,没道理征召的民夫会不尽力。”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说话有条不紊,虽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但基本的思路都是正确的。
“对了叔叔,我这里还有一份堤坝的构筑图,不一定完全对,但您可以参考一下,找擅长治河的工匠再看看改进一番。”
说着,朱雄英掏出了一张他手绘的草图。
明代治理黄河的成功经验很多,治理长江倒是少见,不过疏浚吴淞江等记录也有一些,所以之前查到相关资料的时候,朱雄英就留意了一下具体的方法,如今一看果然能派上用场。
“束水冲沙法”这些治理黄河的法子就不说了,跟眼下的事情压根不沾边,但具体的堤坝构筑法却可以参考一二,毕竟是已经验证过的成熟构筑方法,有效治理了吴淞江和黄浦江,想来应对长江的洪灾,也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