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抽取技能太极手
第六百五十八章 终极格斗!
小
大
杜笙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已经是最近收到的第三份邀请了。
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向来是见风使舵之地。
如今杜笙凭借《宝贝计划》证明了自己,自然是各种邀请络绎不绝。
不过,他接下来就得回到擂台,再加上忙于宣传,根本无暇应付这些邀请。
之前的都推掉了,但这次是强森,所以杜笙多问了一句。
“什么时候?”
杜笙问道。
“这个周六。”
崔雅怡回答道。
“就说我宣传太忙,婉拒了吧!”
杜笙说道。
他深知《宝贝计划》还未真正闯出来,心里也清楚这票房是怎么回事。
更见过前世那些粉丝电影票房半途而废的例子,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
强森又怎样,可不能耽误他跑宣传的大事!
随后,杜笙又吩咐道:
“你给强森回个话,等全球票房过亿美元后,庆功宴上再邀请他,后续的也这么回。”
他相信,等到那时候,强森肯定会欣然前来参与。
崔雅怡轻轻点头,随即递上一份文件,轻声说道:
“笙哥,这是imdB刚新鲜出炉的《宝贝计划》评分报告。”
imdB,那个亚马逊旗下的电影评分网站,采用的是十分制规则,
imdB(亚马逊旗下网站)采取的是10分制规则,评分用户与豆瓣类似,只要是注册用户都可以自由打分,也被称为“北美豆瓣”。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imdB的评分算是电影公司们的心头宝,甚至能直接左右一部电影的票房走势。
毕竟,它的调查结果就像电影的观众口碑晴雨表,是电影公司和院线都公认的权威指南。
杜笙接过文件,仔细端详起来。
首周末的票房,他是费了不少心思才推上去的。
但长期的票房走势,那可得靠口碑来撑了。
他可不像后世那些公司,能把舆论玩得团团转,控评控得飞起。
电影目前的综合评分,8.2分。
杜笙心里明白,这分数,粉丝的功劳可不小。
能打8分以上的,估计十有八九都是粉丝。
跟国内豆瓣的8.8分比起来,虽然低了些,但考虑到这是部外语片,这个分数也算合理。
他翻了翻文件,找到8分以下打分者的原因描述。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电影不是灯塔国的,他们看起来没有代入感。
杜笙叹了口气,这点确实没办法改变。
不过,能来首周末看《宝贝计划》的,多半都知道是他和程龙主演,也都接受了这个设定。
所以,只有一小部份人会在意这个。
但杜笙清楚,随着粉丝的热情逐渐消退,路人观众越来越多,对这方面的人也会增加。
评分,也会随着时间慢慢下滑。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8分以上的评分,已经足够用。
毕竟,很多被影迷奉为经典的电影,最后评分也不高。
比如《暮光之城:月食》才6.7分,《魔境仙踪》6.4分,《灵魂战车》更是只有5.9分。
达蒙那几部被吹上天的电影,最后评分连7分都不到。
但它的票房不错啊。
杜笙在乎的,也正是票房!
他不管观众看完后反馈如何,先把人忽悠进影院再说。
接着,杜笙的目光落在了票房预测一栏的数字上:
1.1亿美元。
杜笙看到这个预测数据,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笑意。
说实话,虽然目前表现不错,但他并没这么乐观,敢断言票房能过1.1亿。
媒体虽然花样称赞《宝贝计划》的首周末票房,让电影曝光度大幅增加,但也不是全都好事。
至少看过报道的人,都知道《宝贝计划》是部小众华语片了。
这可能会让一些观众直接pass掉,怎么吸引都没门。
所以,《宝贝计划》的票房趋势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么顺畅。
杜笙忽然又想起上个月北美首映的《超人归来》,烂番茄新鲜度 35%,imdB评分5.9,被指缺乏创新、动作场面薄弱等,
大家都知道被骗了,口碑迅速崩塌,结果还能在北美刷到2亿票房!
真不知道是该说片方宣发手段高明,还是该说老美对超人系列很怀旧……
所以,杜笙现在对《宝贝计划》的票房也是没底。
他心里保底价是7千万,超过就算是意外之喜。
当然,能破亿那绝对是天降馅饼!
在北美,票房过亿和不过亿,那绝对是天壤之别。
亿元俱乐部,对于参演电影的演员来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还能抬咖位。
最终票房能走到哪,真得看后续的宣传效果。
以及接下来炒得沸沸扬扬的‘终极格斗’大赛,能不能再吸引一波自来水。
………
随着杜笙与泰森那场终极对决的日期临近,全球媒体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纷纷加入到这场世纪大战的宣传狂潮中。
全球各地的吃瓜群众,无论是坐在电视机前还是捧着手机,都将目光紧紧锁定在了拉斯维加斯,那座即将见证历史瞬间的城市。
七月二十八日,傍晚。
杜笙带着来凑热闹的泰勒,来到拉斯维加斯的瞬间,就被海洋般汹涌的闪光灯所包围。
不得不说,他和泰森这场对决,无疑是今年全球体育界最关注的赛事。
号称世界超巨的灯塔国,与蕴藏着神秘的东方国度,也受益被摆上了头条。
一如它们昔日的历史纠葛,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见闻。
尽管那场烽火早已熄灭,双方表面上握手言和,但暗涌激流并未平息。
而格斗比赛这种最直接、最激烈的较量,在双方媒体的热情烘托下,被赋予了某种崇高意义。
无数观众,无论是来自灯塔国的热血粉丝,还是东方国度的忠实拥趸,都将这场比赛视为两国自上次风波以来首次正面的交锋。
加上不少媒体在背后推波助澜,双方粉丝早就互相‘问候’了好几轮。
无形中也导致这场比赛的气氛,犹如即将爆发的火山。
自然而然地,这场比赛也吸引了全球各界媒体的殷切目光。
它们纷纷提前聚焦于此,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面对记者群中形形色色的人种,操着各种语言提问,杜笙不禁感到一阵恍惚。
奥运会还没开始,他仿佛已经提前感受到那种多元文化的热烈氛围。
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的用流利的英语,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甚至还有人尝试用中文交流。
杜笙无法一一回答,只能面带微笑,向记者们挥手致意,然后带着泰勒乘车而去。
机场并非理想的采访之地,记者们此行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捕捉那特快的珍贵画面和资料。
正式的采访,将在比赛前精心安排的记者招待会上进行。
这些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都有wBA等四大拳击组织和东方国度体育署的专业团队悉心筹备,杜笙无需为此费心劳神。
相较于灯塔本土人们的从容不迫,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对这场比赛的热情如同火山爆发般汹涌。
东方体育署对这场比赛也是倾注了满腔心血,不仅为杜笙提供全方位的护航,还慷慨承担了他此次出行的所有开销。
体育署的高层更是亲自与杜笙促膝长谈,告诉他无需将胜负看得过重,关键是要展现出东方人的独特风采和魅力。
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华丽的姿态赢得胜利,即使失败也要保持尊严和风度。
说起来,刚刚加入wto不久的东方国度,在世界大舞台上还略显青涩和陌生。
但东方国度的人民渴望让世界看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也渴望被世界所认识和尊重。
同样的例子,08年能够举办奥运会,也让东方人民激动不已。
因为那意味着世界终于有机会将目光投向东方,去领略那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
然而,为了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东方国度更愿意向世界展示一个谦逊、友善的形象。
因此,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结果,体育署方面其实是心怀忐忑的。
杜笙赢了可能会掀起国际舆论的滔天巨浪,输了又难以面对国内观众的殷切期待……
但无论如何,这场终极对决已经让全球媒体舆论沸腾到了沸点。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期待着这场将震撼各界的巅峰对决。
不过杜笙心里并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一场比拼罢了。
况且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败。
在世界拳击协会(wBA)精心安排的酒店内,杜笙与阔别大半年的泰森再次重逢。
泰森的状态看上去相当不错。
他一见到杜笙,那股子热情劲儿就涌了上来。
因为挑战杜笙,他这半年里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收获了海量的关注。
灯塔国的媒体们纷纷为他摇旗呐喊,他的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
广告代言如潮水般涌来,他不仅还清了旧账,还狠狠地搂了一笔。
所以,面对杜笙时,他其实颇怀感激的。
在酒店包厢里,泰森盛情邀请杜笙和泰勒共进晚餐。
餐桌上,几人聊得热火朝天,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要是这一幕被外面的记者逮个正着,发出去,估计得在两国掀起舆论狂潮。
在媒体的渲染下,杜笙和泰森早已被塑造成见面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宿敌。
谁能想到,这两位“死对头”竟然友好聚餐?
还一起畅谈以后合作?
事实上,对于职业拳手来说,这行当和演员也没啥两样。
所谓的搏击、格斗等比赛,不过是一场show,和歌舞剧表演异曲同工。
只不过影视剧里的打斗是演戏,擂台上是真刀真枪地干而已。
很多职业拳手在台上和台下的表现之所以判若两人,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只要站在聚光灯下,那就是做秀。
有些拳手在镜头前剑拔弩张,好像势不两立。
可私下里,他们关系好着呢。
泰森打了二十多年拳击,对这行的门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当初宣布退役时,他就说过,自己已经不是那头狂暴猛兽了。
他不想再扮演一个冷酷无情的格斗狂魔。
这场比赛,也不是泰森的复出之战。
在四大拳击组织的宣传口径里,这是一场带有表演性质的比赛。
说实话,这也没法当成跨界擂台来打。
因为泰森没打过自由格斗,而杜笙也没参与过拳击。
在以往比赛中,大家早就默认杜笙是格斗高手,因为他在拳台上展现的八极拳和腿法,更贴近散打风格。
不过为了公平,杜笙表示愿意按照拳击的规则来比试。
在旁人看来,这哪是公平,拳击可是不能用脚和肘击的。
腿的力量比手臂大多了,攻击更猛,距离也更远。
而肘击作为八极拳的精髓,没了它等于削了根本。
这样一来,他的实力岂不是大打折扣?
但在杜笙看来,用不用腿和肘击,差别不大。
要是泰森能用嘴咬,他只能口头批评,那才叫不公平。
既然双方只能用拳,那还有什么争议?
对此,泰森心里其实有些愧意。
上个月他还特地给杜笙打电话商量,说杜笙可以用自由格斗方式,只要别打要害就行。
对于他这种世界顶尖拳王来说,在擂台上用什么方式,其实影响不大。
毕竟杜笙只是中量级,在他这种吨位与爆发面前,实在有点不够看。
不过杜笙还是选择了遵循拳击的规矩。
原因无他,泰森年纪也不小了。
杜笙即使只用一只手,也有点欺负人。
但在泰森眼里,杜笙就是一个敢于直面生死的勇士!
何况他这大半年来,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借着媒体东风,腰包鼓了起来,训练也捡了起来,身体状态直逼退役时的巅峰。
瞧瞧现在的他,跟去年打假赛时那副蔫蔫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
看上去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六块腹肌也快赶上年轻时候了。
拳击协会的专家们也纷纷表示,泰森现在的状态,跟当年和霍利菲尔德对战时有一拼。
泰森自己也觉得,状态在蹭蹭地往上涨。
不过比起身体素质,让他更自豪的是拳坛老将经验,以及那颗越来越坚韧的心。
顶尖的拳手,哪能完全靠蛮力打仗的?
教练以前就常跟他说,赢拳靠的不是拳头硬,而是那颗永不服输的心态,和那份冷静如斯的理智。
以前的他狂傲自负,目中无人,还把教练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直到后来几经惨败,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才算是彻底明白教练的苦心。
现在的他,身体素质或许比不上十五年前的巅峰时期,
但战斗素养、比赛经验这些方面,却是脱胎换骨!
对于这场战斗,他自是信心满满。
某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还透露要是赢了这场比赛,说不定就正式复出了。
这话一出,观众们的热情那是噌噌地往上涨。
门票与电视转播费用,更是直线拉升一大截。
………
这已经是最近收到的第三份邀请了。
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向来是见风使舵之地。
如今杜笙凭借《宝贝计划》证明了自己,自然是各种邀请络绎不绝。
不过,他接下来就得回到擂台,再加上忙于宣传,根本无暇应付这些邀请。
之前的都推掉了,但这次是强森,所以杜笙多问了一句。
“什么时候?”
杜笙问道。
“这个周六。”
崔雅怡回答道。
“就说我宣传太忙,婉拒了吧!”
杜笙说道。
他深知《宝贝计划》还未真正闯出来,心里也清楚这票房是怎么回事。
更见过前世那些粉丝电影票房半途而废的例子,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
强森又怎样,可不能耽误他跑宣传的大事!
随后,杜笙又吩咐道:
“你给强森回个话,等全球票房过亿美元后,庆功宴上再邀请他,后续的也这么回。”
他相信,等到那时候,强森肯定会欣然前来参与。
崔雅怡轻轻点头,随即递上一份文件,轻声说道:
“笙哥,这是imdB刚新鲜出炉的《宝贝计划》评分报告。”
imdB,那个亚马逊旗下的电影评分网站,采用的是十分制规则,
imdB(亚马逊旗下网站)采取的是10分制规则,评分用户与豆瓣类似,只要是注册用户都可以自由打分,也被称为“北美豆瓣”。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imdB的评分算是电影公司们的心头宝,甚至能直接左右一部电影的票房走势。
毕竟,它的调查结果就像电影的观众口碑晴雨表,是电影公司和院线都公认的权威指南。
杜笙接过文件,仔细端详起来。
首周末的票房,他是费了不少心思才推上去的。
但长期的票房走势,那可得靠口碑来撑了。
他可不像后世那些公司,能把舆论玩得团团转,控评控得飞起。
电影目前的综合评分,8.2分。
杜笙心里明白,这分数,粉丝的功劳可不小。
能打8分以上的,估计十有八九都是粉丝。
跟国内豆瓣的8.8分比起来,虽然低了些,但考虑到这是部外语片,这个分数也算合理。
他翻了翻文件,找到8分以下打分者的原因描述。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电影不是灯塔国的,他们看起来没有代入感。
杜笙叹了口气,这点确实没办法改变。
不过,能来首周末看《宝贝计划》的,多半都知道是他和程龙主演,也都接受了这个设定。
所以,只有一小部份人会在意这个。
但杜笙清楚,随着粉丝的热情逐渐消退,路人观众越来越多,对这方面的人也会增加。
评分,也会随着时间慢慢下滑。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8分以上的评分,已经足够用。
毕竟,很多被影迷奉为经典的电影,最后评分也不高。
比如《暮光之城:月食》才6.7分,《魔境仙踪》6.4分,《灵魂战车》更是只有5.9分。
达蒙那几部被吹上天的电影,最后评分连7分都不到。
但它的票房不错啊。
杜笙在乎的,也正是票房!
他不管观众看完后反馈如何,先把人忽悠进影院再说。
接着,杜笙的目光落在了票房预测一栏的数字上:
1.1亿美元。
杜笙看到这个预测数据,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笑意。
说实话,虽然目前表现不错,但他并没这么乐观,敢断言票房能过1.1亿。
媒体虽然花样称赞《宝贝计划》的首周末票房,让电影曝光度大幅增加,但也不是全都好事。
至少看过报道的人,都知道《宝贝计划》是部小众华语片了。
这可能会让一些观众直接pass掉,怎么吸引都没门。
所以,《宝贝计划》的票房趋势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么顺畅。
杜笙忽然又想起上个月北美首映的《超人归来》,烂番茄新鲜度 35%,imdB评分5.9,被指缺乏创新、动作场面薄弱等,
大家都知道被骗了,口碑迅速崩塌,结果还能在北美刷到2亿票房!
真不知道是该说片方宣发手段高明,还是该说老美对超人系列很怀旧……
所以,杜笙现在对《宝贝计划》的票房也是没底。
他心里保底价是7千万,超过就算是意外之喜。
当然,能破亿那绝对是天降馅饼!
在北美,票房过亿和不过亿,那绝对是天壤之别。
亿元俱乐部,对于参演电影的演员来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还能抬咖位。
最终票房能走到哪,真得看后续的宣传效果。
以及接下来炒得沸沸扬扬的‘终极格斗’大赛,能不能再吸引一波自来水。
………
随着杜笙与泰森那场终极对决的日期临近,全球媒体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纷纷加入到这场世纪大战的宣传狂潮中。
全球各地的吃瓜群众,无论是坐在电视机前还是捧着手机,都将目光紧紧锁定在了拉斯维加斯,那座即将见证历史瞬间的城市。
七月二十八日,傍晚。
杜笙带着来凑热闹的泰勒,来到拉斯维加斯的瞬间,就被海洋般汹涌的闪光灯所包围。
不得不说,他和泰森这场对决,无疑是今年全球体育界最关注的赛事。
号称世界超巨的灯塔国,与蕴藏着神秘的东方国度,也受益被摆上了头条。
一如它们昔日的历史纠葛,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见闻。
尽管那场烽火早已熄灭,双方表面上握手言和,但暗涌激流并未平息。
而格斗比赛这种最直接、最激烈的较量,在双方媒体的热情烘托下,被赋予了某种崇高意义。
无数观众,无论是来自灯塔国的热血粉丝,还是东方国度的忠实拥趸,都将这场比赛视为两国自上次风波以来首次正面的交锋。
加上不少媒体在背后推波助澜,双方粉丝早就互相‘问候’了好几轮。
无形中也导致这场比赛的气氛,犹如即将爆发的火山。
自然而然地,这场比赛也吸引了全球各界媒体的殷切目光。
它们纷纷提前聚焦于此,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面对记者群中形形色色的人种,操着各种语言提问,杜笙不禁感到一阵恍惚。
奥运会还没开始,他仿佛已经提前感受到那种多元文化的热烈氛围。
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的用流利的英语,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甚至还有人尝试用中文交流。
杜笙无法一一回答,只能面带微笑,向记者们挥手致意,然后带着泰勒乘车而去。
机场并非理想的采访之地,记者们此行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捕捉那特快的珍贵画面和资料。
正式的采访,将在比赛前精心安排的记者招待会上进行。
这些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都有wBA等四大拳击组织和东方国度体育署的专业团队悉心筹备,杜笙无需为此费心劳神。
相较于灯塔本土人们的从容不迫,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对这场比赛的热情如同火山爆发般汹涌。
东方体育署对这场比赛也是倾注了满腔心血,不仅为杜笙提供全方位的护航,还慷慨承担了他此次出行的所有开销。
体育署的高层更是亲自与杜笙促膝长谈,告诉他无需将胜负看得过重,关键是要展现出东方人的独特风采和魅力。
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华丽的姿态赢得胜利,即使失败也要保持尊严和风度。
说起来,刚刚加入wto不久的东方国度,在世界大舞台上还略显青涩和陌生。
但东方国度的人民渴望让世界看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也渴望被世界所认识和尊重。
同样的例子,08年能够举办奥运会,也让东方人民激动不已。
因为那意味着世界终于有机会将目光投向东方,去领略那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
然而,为了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东方国度更愿意向世界展示一个谦逊、友善的形象。
因此,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结果,体育署方面其实是心怀忐忑的。
杜笙赢了可能会掀起国际舆论的滔天巨浪,输了又难以面对国内观众的殷切期待……
但无论如何,这场终极对决已经让全球媒体舆论沸腾到了沸点。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期待着这场将震撼各界的巅峰对决。
不过杜笙心里并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一场比拼罢了。
况且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败。
在世界拳击协会(wBA)精心安排的酒店内,杜笙与阔别大半年的泰森再次重逢。
泰森的状态看上去相当不错。
他一见到杜笙,那股子热情劲儿就涌了上来。
因为挑战杜笙,他这半年里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收获了海量的关注。
灯塔国的媒体们纷纷为他摇旗呐喊,他的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
广告代言如潮水般涌来,他不仅还清了旧账,还狠狠地搂了一笔。
所以,面对杜笙时,他其实颇怀感激的。
在酒店包厢里,泰森盛情邀请杜笙和泰勒共进晚餐。
餐桌上,几人聊得热火朝天,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要是这一幕被外面的记者逮个正着,发出去,估计得在两国掀起舆论狂潮。
在媒体的渲染下,杜笙和泰森早已被塑造成见面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宿敌。
谁能想到,这两位“死对头”竟然友好聚餐?
还一起畅谈以后合作?
事实上,对于职业拳手来说,这行当和演员也没啥两样。
所谓的搏击、格斗等比赛,不过是一场show,和歌舞剧表演异曲同工。
只不过影视剧里的打斗是演戏,擂台上是真刀真枪地干而已。
很多职业拳手在台上和台下的表现之所以判若两人,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只要站在聚光灯下,那就是做秀。
有些拳手在镜头前剑拔弩张,好像势不两立。
可私下里,他们关系好着呢。
泰森打了二十多年拳击,对这行的门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当初宣布退役时,他就说过,自己已经不是那头狂暴猛兽了。
他不想再扮演一个冷酷无情的格斗狂魔。
这场比赛,也不是泰森的复出之战。
在四大拳击组织的宣传口径里,这是一场带有表演性质的比赛。
说实话,这也没法当成跨界擂台来打。
因为泰森没打过自由格斗,而杜笙也没参与过拳击。
在以往比赛中,大家早就默认杜笙是格斗高手,因为他在拳台上展现的八极拳和腿法,更贴近散打风格。
不过为了公平,杜笙表示愿意按照拳击的规则来比试。
在旁人看来,这哪是公平,拳击可是不能用脚和肘击的。
腿的力量比手臂大多了,攻击更猛,距离也更远。
而肘击作为八极拳的精髓,没了它等于削了根本。
这样一来,他的实力岂不是大打折扣?
但在杜笙看来,用不用腿和肘击,差别不大。
要是泰森能用嘴咬,他只能口头批评,那才叫不公平。
既然双方只能用拳,那还有什么争议?
对此,泰森心里其实有些愧意。
上个月他还特地给杜笙打电话商量,说杜笙可以用自由格斗方式,只要别打要害就行。
对于他这种世界顶尖拳王来说,在擂台上用什么方式,其实影响不大。
毕竟杜笙只是中量级,在他这种吨位与爆发面前,实在有点不够看。
不过杜笙还是选择了遵循拳击的规矩。
原因无他,泰森年纪也不小了。
杜笙即使只用一只手,也有点欺负人。
但在泰森眼里,杜笙就是一个敢于直面生死的勇士!
何况他这大半年来,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借着媒体东风,腰包鼓了起来,训练也捡了起来,身体状态直逼退役时的巅峰。
瞧瞧现在的他,跟去年打假赛时那副蔫蔫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
看上去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六块腹肌也快赶上年轻时候了。
拳击协会的专家们也纷纷表示,泰森现在的状态,跟当年和霍利菲尔德对战时有一拼。
泰森自己也觉得,状态在蹭蹭地往上涨。
不过比起身体素质,让他更自豪的是拳坛老将经验,以及那颗越来越坚韧的心。
顶尖的拳手,哪能完全靠蛮力打仗的?
教练以前就常跟他说,赢拳靠的不是拳头硬,而是那颗永不服输的心态,和那份冷静如斯的理智。
以前的他狂傲自负,目中无人,还把教练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直到后来几经惨败,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才算是彻底明白教练的苦心。
现在的他,身体素质或许比不上十五年前的巅峰时期,
但战斗素养、比赛经验这些方面,却是脱胎换骨!
对于这场战斗,他自是信心满满。
某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还透露要是赢了这场比赛,说不定就正式复出了。
这话一出,观众们的热情那是噌噌地往上涨。
门票与电视转播费用,更是直线拉升一大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