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待宰的肥羊
第934章待宰的肥羊
潘恩是bbc电视台资深记者,这些年一直活跃在亚洲地区,包括港城、大陆、日苯、新加坡等地,都出现过他的身影。
再加上bbc电视台的名头,能让潘恩得到一些特殊资源,拿到第一手资料,报道出不少有影响力的新闻,所以他在港城跟亚洲媒体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要说潘恩,跟李东陵之间的牵扯,那得追溯到几年前了,那时候东陵高科刚刚成立不久,靠着风靡全球的电子宠物机,是知名度暴增。
潘恩也代表bbc前去采访,那场采访,潘恩明里暗里没少给李东陵挖坑。
而最后,潘恩更是跟李东陵更是立下了一场赌约。
潘恩认为大陆科技行业,根本没有前途,完全不需要研发,最多当个代工厂,然后购买国外产品就够了。
而李东陵则是扬言,未来国内的科技产品,也会像阿美利加、德国、日苯货一般风靡全球。
最后甚至断言,一旦大陆国产品牌起来了,老欧洲那边,就要开始以安全、倾销、不正当名义等,对国内品牌开始调查。
当时潘恩认为,李东陵的话完全是无稽之谈,那时候,大陆公司的产品,在国内都卖不过洋品牌,更何谈出口到海外。
至于说,英伦会打压大陆公司,潘恩更是当作世纪笑话在听。
可现在,潘恩却隐约感觉到不太对劲了,这些年东陵高科,发展实在是太迅猛了。
神舟数字无绳电话,这么多年了,依旧持续在老欧洲大卖,十家座机家庭里面,起码有七家装的都是神舟的数字无绳电话。
连东陵高科投资的火炬集团出品的打火机,都开始风靡老欧洲,现在老欧洲家家户户大街小巷,最常用的打火机,就是火炬品牌的打火机,另外一个则是黑标打火机。
但以潘恩的消息渠道,他当然知道,黑标打火机,也特么是火炬集团代工的,只是在匈牙利贴了个标罢了。
在老欧洲那边,东陵高科的名头还不太响亮,但潘恩在亚洲,他对于东陵高科的影响力,却是能深刻感受到的。
小灵通、u盘、电子词典、复读机、神舟电脑等等一款款产品,都是东南亚地区爆火大卖。
潘恩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他感觉,亚洲现在一众科技巨头,包括索尼、东芝、松下、夏普等厂商,实际上在创新这块,都不如东陵高科做的出色。
当然,东芝、索尼等巨头,这些年依旧发展迅猛,跟日苯国力一样,还处于巅峰末尾。
但是,跟几乎每年推出一款巨大影响力的新产品的东陵高科相比,东芝等厂商,就显得很保守了,几乎是吃老本一般。
尤其是现在,由东陵高科扶持起来的数码港,竟然从英伦公司大东电报公司手中,收购了港城电讯。
可能远在老欧洲的英伦贵族们,还会得意,这次出售远东一个“无足轻重”,英伦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一家公司,大赚了上百亿美元,绝对是大赚一笔。
但潘恩,却是能清晰的感受到,英伦每在港城卖一家公司,就在港城的影响力衰退一分,最后失去对港城甚至东南亚的影响力。
这对于还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美梦中的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原本潘恩以为,这种影响力衰退的表现,过几年才会出现。
可哪里想得到,某大善人竟然都不带隔夜的,当场就把英伦人的老脸给抽了。
直接把港城电讯的十几个英伦高管送进廉政公署,又赶走了威廉,甚至公布了这些人的罪名,这让外界不免生出,原来这些英伦高管,一直是掏空港城电讯的蛀虫的感觉。
再多来几次,港城对于英伦人的那种固定印象就要被打破了,往后看英伦人的眼神,再也不会有敬畏,英伦人在港城的特权,也将被瓦解,这是潘恩无法忍受的。
再加上威廉找到潘恩,想让他帮忙“发声”。
所以潘恩在威廉被罢免之后,表现的特别积极,还想要跟李东陵公开对线辩论一番,但李东陵压根没搭理潘恩,顺便送了一份律师函给他。
直接以发表不实信息,对数码港、港城电讯造成不良影响为由,将潘恩给起诉了。
随后,数码港首次动用巨头公司的身份,通知港城几大电视台、媒体、报社,要求禁止刊登潘恩未经审核的不实舆论。
巨头公司,对于媒体天然就有影响力,港城电讯这些年,一直都是港城媒体行业,最大的广告金主之一,就如同耐克对于nba、阿迪达斯之于欧洲足坛一般。
所以原本还在痛骂,动用语言的艺术,各种抨击数码港跟港城电讯的潘恩,突然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了。
除过跟英伦密切的媒体之外,其余港城大媒体,都不再刊登他的言论。
虽然潘恩是在胡扯,但在港督府时代,只要是潘恩做出来的新闻,哪怕是编造的,依旧是会被港城各路媒体当作真相报道,现在却压根不鸟他了,这种巨大的落差,如何能不让潘恩怀念十来年的港城
……
“现在的港城,已经不是以前的港城了!”
港城富豪区的一栋别墅内,潘恩有些郁闷的,灌了一大口的酒水。
坐在别墅客厅主座的威廉,没心情共情潘恩,而是有些急切的问道,“这么说,你没法在港城掀起舆论了”
潘恩有些尴尬,但不得不说道,“数码港背后是港府掌门人在支持,港城主流媒体都在观望之中,没有人敢为威廉总裁你发声,想要通过媒体,来为你主持公道,恐怕有些……”
威廉跟潘恩原本想要做的,就是炮制舆论,煽动舆论,炮制数码港是在针对港城电讯的英伦高管,从而制造舆论,向数码港跟港城司法施压。
但没想到,数码港不讲武德,直接动用巨头身份跟人脉关系,把潘恩想要炮制舆论的路子,直接给斩断了。
“霍克,我什么时候,能够获准出境前往英伦”
知道靠舆论施压没用后,威廉就熄灭了硬刚的打算,准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回到英伦老巢再说。
被威廉问到的霍克,是一名英伦在港城的后裔二代,父亲是港督府时期的司法高管,母亲做过英资银行的董事。
霍克是个法学天才,皇仁书院毕业后进入牛津法学院,二十五岁就拿到了英伦大律师的身份。
霍克信奉的名言是法律即商品,换句话说,如果不能套现的商品,那就是垃圾。
他在出庭时,最喜欢穿的衣服,袖口处绣着一句拉丁文,“利润高于一切”,这就是他的风格。
回到港城后,在霍克父亲退休前,他接收了他老子留下来的人脉,其中最重要的人脉,就是三名港城终身外籍法官。
这些年霍克打官司,不看对错,也不看是非,只看一件事,那就是给的律师费够不够!
只要律师费给的够,那不管是什么社团案子还是跨境走私,甚至军火走私、违禁品贩卖案,霍克都敢接。
除过每小时两万五千英镑的基础咨询费,霍克接手的案子,还有保底收费八百万港币,涉及境外资产转移的案子,他还要收取这笔钱15%的佣金。
虽然收费贵,但霍克接手的案子,胜率高达92%,这中间除过他的人脉,擅长动用各种人脉关系,知道打通哪些关系渠道有用之外,另外就是不择手段了。
他曾为港城某社团做辩护,知道关键问题是一个证人后,就动用各种手段,让那名证人当庭翻供,直接被失忆了,事后媒体得知,那名翻供的证人,老婆孩子被不明人士接去吃下午茶去了,这让那名证人能怎么办
这只是霍克的手段之一罢了,其余偷盗证物、销毁或者更换关键证物等,对于他来说,都不过是手段罢了,甚至有必要的话,他还会暗示委托人,需要让哪些证人消失。
当然做这些事,那都跟霍克无关,他就是律师,要如何规避风险再清楚不过了。
而且,他是住在浅水湾独栋别墅,出名是定制的防弹劳斯莱斯,挂的是英伦外交车牌,收藏了二十枚百达翡丽,总价值超过两亿港币的闻名香江的大律师,怎么会干那些事
让潘恩炮制舆论的提议,就是霍克提出来的,他非常擅长操纵舆论,而且跟英伦、阿美利加的媒体集团,也关系密切,经常能勾连港城内外的媒体,炮制巨大的舆论风波。
但这次,数码港从港城电讯拿到的证据,太致命了,再加上港府那边,没有偏向他,让霍克想要炮制舆论的手段失败了。
听到威廉,竟然还想回英伦,根本不知道严重性,霍克冷声说道,“对方律师,这次是想要让你牢底坐穿的,已经向港城法院申请了限制你出境,你信不信,外面有人专门在盯着你,就是防止你跑路!”
“你知不知道,要不是我,为你争取到了资产冻结暂缓令,你现在这一切都被查封了!”
“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把雇佣我的律师费给筹集好,否则,威廉,哪怕我们是老朋友,我也只能表示抱歉了。”
威廉脸色煞白,他本以为这次能很快解决麻烦返回英伦,可现在,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而且霍克似乎都没把握能保住他。
这一瞬间,曾经自诩为凯撒大帝的威廉老爵爷,真的是有些后悔了,他怎么就没在会议上,接下李大善人抛出来的橄榄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