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六王爷码字还债
第1116章 父皇回来了
小
大
在宫中安装电话,这没有任何问题。
马后也是同意的。
可问题是。
辽地懂得安装电话的人。
短时间内进不了后宫。
而且电话的后期维护,也是问题。
好在的是。
马后命王得水,已经派遣太监,来学习修缮电话甚至布置的事儿。
只不过这,总得一段时间。
若有庆皇开口,则没有任何问题了。
秦风也从未想过,他都是辽王了,甚至说一声天下间第一王也毫不为过。
然而在京都推行了电话,却是如此的艰难。
若不排线的话,那这电话线,就永远都排不到辽地去。
在坤宁宫中用完早饭,秦风等人,便开始向玄武湖聚集。
“父皇从哪个门入城?”
庆皇回京,排场之大,前所未有。
不单单是文武百官,就连百姓们也前去迎接。
这个热闹,兴许比广宁城略微差点。
广宁城人口更多,若是热闹起来,那真是人满为患。
至于这京都,道路相对狭窄些,看起来人要更多些。
辽王座驾内,还有其余兄弟四人。
秦标贵为监国太子,自有极大的排场。
只不过秦标觉得那排场没啥意思,不如坐秦风的车舒服。
故此秦风又当了一把司机。
只不过此时车内严重超载,大侄子也跟他三个叔叔挤在了后面。
好在辽王座驾相对宽敞,即便坐四个人,也能坐的开。
秦标坐在副驾,望着前方引路的卫兵。
这次。
兄弟五人自然无法飙车,只能跟着卫兵的队伍后面慢慢开着。
“这京都内十三座城门,外十八座城门。”
“从北面入城的话,也就两处,一个是神策门,那里驻扎着京都最精锐的神策卫,另外则是金川门。”
“父皇此番从金川门入城,那里地势相对平缓些。”
秦风点了点头。
没想到秦标将城门说的如此详细。
队伍穿过玄武湖,已经能瞧见道路两侧布满了百姓。
当然也有些聪明的商贩,在道路的两侧卖瓜果蔬菜等。
队伍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太阳都已经完全钻出来了,才勉强来到金川门外。
金川门处,大大小小停着一大堆轿子。
也三五一堆的,聚集着一大群官员,红袍子的、青袍子的。
至于穿绿袍子的,没资格出现在这里。
当然。
穿绿袍说的不是关二爷,而是官服的颜色,代表着品阶相对更低。
好在。
这金川门有禁军掌管着秩序,还不算太乱。
秦风几人下了车后,秦标便指了指城门楼上。
“走,去那里等,那里的视野更开阔,景色更好。”
“等父皇的船到了,我们再出城也不迟。”
秦风停了车,自然也引发了许多官员的注意。
毕竟辽王的座驾,在刚到京都时,已经闹过一次鬼了。
那恐怖的速度,也让流言蜚语如同瘟疫一般快速流传。
而能真正瞧见辽王座驾的人,又没有多少。
秦风也并不在意这群官员们的看法,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一切阻碍都如同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很快,兄弟五人便在东宫侍卫的护卫下,上了城楼。
秦风也算彻底瞧见了这座金川门。
这是一处完整的青砖城墙,砖缝排列的无比整齐,砖缝处呈现出一种灰白色。
城门外,包的则是铁,由铜钉将铁包在了城门上,外面刷着漆。
城门也就巴掌厚,看起来并没有多么的结实,似乎随意就能攻破。
只不过。
京都外城的城门,并非靠包铁城门为基础的。
而是城门后方,一面完全由石头弄成的千斤闸。
就算能攻破前方的城门,也很难打开这千斤闸。
秦风透过城墙上千斤闸的缝隙,自然能瞧见城门洞的景象。
城门洞很高,但相对较窄,也就只能两辆马车并排过去的大小。
这样更利于防守。
秦风则向后方的瓮城望了一眼。
觉得城门破损之后,千斤闸未必会落下。
而是等瓮城内进了足够多的敌人,千斤闸才会落下,而后便可以瓮中捉鳖,将进入瓮城中的敌人彻底消灭。
当然……
若是千斤闸损坏了,怕是也没啥大问题。
因为还有其他备用的手段。
整个京都的防御体系,秦风觉得甚至比长城甚至还要更加的严密。
秦标站在城头,指向了外面的一条河流。
“这金川门名字的由来,其实就是那条金川河。”
“每当夕阳落下之时,这条河就彻底变成了金色,据说美极了,只可惜孤从未瞧见过。”
秦标说着这些,无比的遗憾。
京城很大,因为这是大庆除了现在广宁城外,最大的城池。
京城也很小。
相比所掌控的整个天下,京城当真算不上有多大。
秦标幼到现在生活在这里,通过沙盘知晓这座城池的一切。
可却有许多地方的风景,他都从未亲自体验感受过。
这如何能不遗憾的。
“若有机会,咱们一起泛舟在这金川河上,一直飘到玄武湖。”
秦标充满了期待。
如今的太子,似乎有些不务正业。
也少了许多帝皇气。
此时的秦标,似乎重食人间烟火,只是他对于他所掌控的京都,终究没有那么的了解。
他能体会到京都那权力顶峰的一面。
却很难瞧见京都城其他的模样。
就如同这金川门以及这金川河,他知道的如数家珍,距离这里也不远,可他却从未见过。
可惜的是。
金川门上的等待,终究没等到太阳落山之时。
不到正午,长江江面上便有嘹亮的汽笛声响起,庞大无比的辽地战舰缓缓从江北向江南行来。
好在近些时日江南雨大,加上金川门外港口水深,辽舰上没有放太重的东西,不至于靠岸后搁浅。
只不过那属于秦国的座舰上,如今已经挂上了金色的龙旗。
不是在北胡那被射的千疮百孔的那一面,而是崭新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起来炫耀无比。
舰船离港越来越近,兄弟几人也出城迎接。
秦标眼神虽然差,但也能瞧见那站在船头的庆皇。
毕竟一身金色的龙袍,除了庆皇跟他外,再无人敢穿。
这也让秦标彻底松了口气,脸上露出解脱般的笑容。
“父皇回来了。”
……
马后也是同意的。
可问题是。
辽地懂得安装电话的人。
短时间内进不了后宫。
而且电话的后期维护,也是问题。
好在的是。
马后命王得水,已经派遣太监,来学习修缮电话甚至布置的事儿。
只不过这,总得一段时间。
若有庆皇开口,则没有任何问题了。
秦风也从未想过,他都是辽王了,甚至说一声天下间第一王也毫不为过。
然而在京都推行了电话,却是如此的艰难。
若不排线的话,那这电话线,就永远都排不到辽地去。
在坤宁宫中用完早饭,秦风等人,便开始向玄武湖聚集。
“父皇从哪个门入城?”
庆皇回京,排场之大,前所未有。
不单单是文武百官,就连百姓们也前去迎接。
这个热闹,兴许比广宁城略微差点。
广宁城人口更多,若是热闹起来,那真是人满为患。
至于这京都,道路相对狭窄些,看起来人要更多些。
辽王座驾内,还有其余兄弟四人。
秦标贵为监国太子,自有极大的排场。
只不过秦标觉得那排场没啥意思,不如坐秦风的车舒服。
故此秦风又当了一把司机。
只不过此时车内严重超载,大侄子也跟他三个叔叔挤在了后面。
好在辽王座驾相对宽敞,即便坐四个人,也能坐的开。
秦标坐在副驾,望着前方引路的卫兵。
这次。
兄弟五人自然无法飙车,只能跟着卫兵的队伍后面慢慢开着。
“这京都内十三座城门,外十八座城门。”
“从北面入城的话,也就两处,一个是神策门,那里驻扎着京都最精锐的神策卫,另外则是金川门。”
“父皇此番从金川门入城,那里地势相对平缓些。”
秦风点了点头。
没想到秦标将城门说的如此详细。
队伍穿过玄武湖,已经能瞧见道路两侧布满了百姓。
当然也有些聪明的商贩,在道路的两侧卖瓜果蔬菜等。
队伍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太阳都已经完全钻出来了,才勉强来到金川门外。
金川门处,大大小小停着一大堆轿子。
也三五一堆的,聚集着一大群官员,红袍子的、青袍子的。
至于穿绿袍子的,没资格出现在这里。
当然。
穿绿袍说的不是关二爷,而是官服的颜色,代表着品阶相对更低。
好在。
这金川门有禁军掌管着秩序,还不算太乱。
秦风几人下了车后,秦标便指了指城门楼上。
“走,去那里等,那里的视野更开阔,景色更好。”
“等父皇的船到了,我们再出城也不迟。”
秦风停了车,自然也引发了许多官员的注意。
毕竟辽王的座驾,在刚到京都时,已经闹过一次鬼了。
那恐怖的速度,也让流言蜚语如同瘟疫一般快速流传。
而能真正瞧见辽王座驾的人,又没有多少。
秦风也并不在意这群官员们的看法,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一切阻碍都如同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很快,兄弟五人便在东宫侍卫的护卫下,上了城楼。
秦风也算彻底瞧见了这座金川门。
这是一处完整的青砖城墙,砖缝排列的无比整齐,砖缝处呈现出一种灰白色。
城门外,包的则是铁,由铜钉将铁包在了城门上,外面刷着漆。
城门也就巴掌厚,看起来并没有多么的结实,似乎随意就能攻破。
只不过。
京都外城的城门,并非靠包铁城门为基础的。
而是城门后方,一面完全由石头弄成的千斤闸。
就算能攻破前方的城门,也很难打开这千斤闸。
秦风透过城墙上千斤闸的缝隙,自然能瞧见城门洞的景象。
城门洞很高,但相对较窄,也就只能两辆马车并排过去的大小。
这样更利于防守。
秦风则向后方的瓮城望了一眼。
觉得城门破损之后,千斤闸未必会落下。
而是等瓮城内进了足够多的敌人,千斤闸才会落下,而后便可以瓮中捉鳖,将进入瓮城中的敌人彻底消灭。
当然……
若是千斤闸损坏了,怕是也没啥大问题。
因为还有其他备用的手段。
整个京都的防御体系,秦风觉得甚至比长城甚至还要更加的严密。
秦标站在城头,指向了外面的一条河流。
“这金川门名字的由来,其实就是那条金川河。”
“每当夕阳落下之时,这条河就彻底变成了金色,据说美极了,只可惜孤从未瞧见过。”
秦标说着这些,无比的遗憾。
京城很大,因为这是大庆除了现在广宁城外,最大的城池。
京城也很小。
相比所掌控的整个天下,京城当真算不上有多大。
秦标幼到现在生活在这里,通过沙盘知晓这座城池的一切。
可却有许多地方的风景,他都从未亲自体验感受过。
这如何能不遗憾的。
“若有机会,咱们一起泛舟在这金川河上,一直飘到玄武湖。”
秦标充满了期待。
如今的太子,似乎有些不务正业。
也少了许多帝皇气。
此时的秦标,似乎重食人间烟火,只是他对于他所掌控的京都,终究没有那么的了解。
他能体会到京都那权力顶峰的一面。
却很难瞧见京都城其他的模样。
就如同这金川门以及这金川河,他知道的如数家珍,距离这里也不远,可他却从未见过。
可惜的是。
金川门上的等待,终究没等到太阳落山之时。
不到正午,长江江面上便有嘹亮的汽笛声响起,庞大无比的辽地战舰缓缓从江北向江南行来。
好在近些时日江南雨大,加上金川门外港口水深,辽舰上没有放太重的东西,不至于靠岸后搁浅。
只不过那属于秦国的座舰上,如今已经挂上了金色的龙旗。
不是在北胡那被射的千疮百孔的那一面,而是崭新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起来炫耀无比。
舰船离港越来越近,兄弟几人也出城迎接。
秦标眼神虽然差,但也能瞧见那站在船头的庆皇。
毕竟一身金色的龙袍,除了庆皇跟他外,再无人敢穿。
这也让秦标彻底松了口气,脸上露出解脱般的笑容。
“父皇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