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凤舞九天诸葛不要太亮
第三千四百一十章 临阵定计
小
大
更大的利益?在军事理论中,是所有战将的最高追求。
之前,郝昭的任务,仅仅是守住凝萃山,保证刘表荆州军的撤退安全。这个任务,亲卫营早已经完美的完成了。
随之,不等高顺的军令,郝昭的判断就是,不让李通和樊稠退走的那般顺利。我的任务完成了,但敌军有新任务!
我不知道,曹军的新任务是什么,就是不能让你顺利完成。敌之所欲,我之不欲,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郝昭亦有等待高顺将军进一步军令的意思,因为他在之前,就对战局有所预判,大概想到了,眼
现在,战局与自己的推测,几乎没有出入。果不其然,高将军的军令随之而来,和郝昭所想,别无二致,更给他擅转之权。
那就干吧,于是乎,一路纠缠,让战毅率领士卒,走山路抢占苍狼山。这都是郝昭对于战局的规划,一步步完成。
在与青州营进进退退的纠缠之中,陷阵军的战力与战术优势,包括军械上的压制,完美的发挥出来,优势越来越大。
过程之中,之前根本不可能想到的歼敌可能,出现了。有战机,一定是不能放过的,得陇望蜀,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
身为战将,郝昭做的是,一直劝诫自己冷静,详细分析战局,收集各方前来的军情。综合衡量之下,才会继续紧追不舍。
战局继续下去,敌军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法,李通和樊稠的反应,也算极快了。但在陷阵军的稳定发挥面前,并无良效。
优势再度扩大,到了最为狭窄的那段山道之时,收到战毅和荆州发来的军情,郝昭终于下定决心,要寻求歼敌的可能。
也是在此时,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而参军阎象的到来,很是
及时,让郝昭有了商量的对象,参军,更能在战略上给意见。
还是那句话,更大的利益!就眼前战局而言,歼灭李通和樊稠所部,就是最大的利益。可郝昭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眼前。
心中随时要装着大局,任何一个战场,都不是孤立的。这些想法,来自与平时的军事理论学习,也来自于前辈的言传身教。
兖州战场,被青州营陈留营两大强军联手追击,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在邱泽眼中,最重要的,却还是协助张海龙六曲突进!
「陷阵一军全员战死又如何?只要六曲能顺利赶到魏郡战场,我军就能拿下决定性的胜利,用一军去换,太值得了。」
邱泽当时之言,掷地有声,赢得了所有将校的赞同。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能为全局赢得胜利,又怎会有一人犹豫?
「换,是我说的,曹军就一定有这个本事?我看不一定。说不得此次,本将军还得给乐文谦李曼成,上一课。」
决死之言,是针对战略,不容更改。可一旦回到战术上,邱泽的那种自信,随时体现,郝昭记得,将军此言,一片笑声。
战略上坚定,一旦定计,尸山血海,寻常之事耳。但在战术上,你要拿出你能拿出的所有本领,给敌军制造最大的麻烦。
和当日的兖州相比,郝昭面对的环境要轻松的多,陷阵军稳稳占在上风,压制敌军,他自己,是不会有半点危险的。
陷阵没有危险,在全局而言,就有可能代表着友军的危险增大!郝昭并不清楚,这个危险在哪里,具体是什么。
但战略素养告诉他,陷阵在此时,就要想方设法,不断地给敌军施加压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眼前的敌军时时自危。
阎象是理解郝昭心中想法的,这一
点,他用了半年时间去适应。陷阵军的参军,可不好当,麾下一个个都是能征惯战之将。
「伯道,是否想要借对眼前李通樊稠压制之势,引得乐文谦前来救援,则我军可以牵制更多敌军,不管敌军如何,皆可满意?」
「参军明见,昭之心思,正是如此,却恐思之不细,有损全局,还要请参军,为我指点。」郝昭一番话说的是真心实意。
以将军的用人之明,定边军绝少有,才不配位的情况。一军主将,对参军都是极为信任的,之前的徐庶,便是典范。
郝昭如此,带给阎象的压力也不小,不过在王牌陷阵,此乃常态。有本事,你当参军,没本事,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分量。
「校尉,若有此想,此战之要,就在战毅校尉。象私度之,接下来,我军骑军就要担纲出击,无论如何,缠死敌军。」
阎象能被叶欢任命为陷阵军参军,当然不是庸才。当年徐州大战之时,他就曾劝过袁术,不要自立,与曹操连横,以抗叶欢。
在叶欢眼中,那是袁术最该采取的策略,可他也知道袁公路不愿意如此为之的原因。根本上,袁术是看不起曹操的。
是他的失误?也不尽然,只能说,是时代的因素。而袁术为雄主这一点上,和曹操还有差距,审时度势之间,差了少许。
且不听忠谏之言,一味相信天命,代汉者,当涂高也,害了他。
阎象的劝谏,袁术不听,在叶欢眼中,却是金玉良言。有此眼光,担任参军,在高顺的熏陶之下,也许前者,会越变越强。
「参军!」郝昭认真的一抱拳,正色道:「高将军与我擅转之权,昭必要为全局参详,目下乐进之谋,很可能是长公子。」
「设若如此,则我军务求全力,
歼灭眼前之敌,乃是上策,当若能以此为饵,吸引青州陈留来援,则对全局更为有利。」
听了阎象之言,郝昭心中的主意,更加坚定了,当下慨然道。
阎象闻之,亦是连连颔首,欣然道:「校尉有此想,象然之,战阵具体之事,校尉一言而决,任何结局,象与校尉共担之。」
郝昭言中的决然和慷慨之意,亦激起了阎象心头的豪气,哪一个男儿,心中没有热血?尤其是有这么强大的麾下和战友。
「好,征战沙场,战将之责也,昭还请参军,为我坐镇,只要我军能稳住凝萃山一线,则无论有何意外,皆可攻守兼备。」
为了战役全局,谋取最大利益,亦不可攻而忘守,郝昭言中,守住凝萃山,眼前的既得利益就能全部拿下,是为稳正之举。
阎象闻言,无奈的摇摇头,又颔首道:「校尉放心,与象一千士卒,必将稳守凝萃山,不为一切而动,待校尉建功。」
言语之中的无奈,是看穿了郝昭的心思,不会让他亲临一线参加战斗的。当然,这在陷阵军中,也是司空见惯。
关键在于郝昭的判断是对的,凝萃山,是陷阵军利益的根本。有着之前的既设阵地,只要自己稳守此处,至少不会有损失。
怎么看,坐守后阵这种事情,天生就是属于参军的职责。
「参军辛苦,那郝某便给参军留下一千五百士卒,昭当亲率骑军,完成参军之想。」郝昭倒不想那么多,阎象认可,他更添信心。
参军之言,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战局的关键,在战毅先到苍狼山的士卒。而陷阵的骑军,恰如阎象所言,亦是重点。
从兖州之战到汉中之战,郝昭跟随邱泽身边,多是指挥步卒。骑军的实战,他是很少涉猎的,
有的,全是理论上的知识。
「段司马,骑军由你指挥,本校尉可以充当全军之先,也听你号令。记住了,我军的要点,在于牵制西凉铁骑,将之留住。」
没有实战经验,就不能指挥实战?郝昭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只需要对骑军司马,说明眼下战况,让对方,去指挥全局。
那是对麾下战将的无比信任,郝昭心中,没有半分的犹豫。高顺将军当时,能将亲卫营交给自己,给擅专之权,便是榜样。
专业的事情,永远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军中惯例。不相信自己的麾下,不相信自己的同袍,你就不配去做一个主将。
必要之时,一定要放下身段,郝昭对此,理解深刻。就似之前的追逐战之中,对身为核心的器械队,他就能彻底放权。
唯有一点,要是出了差错,却是必须自己承担。在定边军,尤其是陷阵军,让麾下承担责任,那你这个主将,就干到头了。
敢于决断,就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敢担当,只会为全军所笑。
之前的对决之中,郝昭有了与敌将大将,李通交手的经验,是一种进步。骑军作战,勇将为先,目下战场,没有谁比他合适。
「校尉放心,交给属下,留不下西凉铁骑,你砍我的脑袋。」骑军司马亦是言简意赅,主将的信任,是对他的认可。
「废什么话,轮不到你,速速安排战术。」郝昭不以为意的道。
「诺!校尉,待得敌军再度后撤之时,我军要全速贴上,到那时,卑职在前方指挥,校尉靠在卑职身后,随时出击。」
司马也不犹豫,下级指挥上级,也许在其他诸侯麾下,难以实现,但在定边军,多了去了,他当然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之前,郝昭的任务,仅仅是守住凝萃山,保证刘表荆州军的撤退安全。这个任务,亲卫营早已经完美的完成了。
随之,不等高顺的军令,郝昭的判断就是,不让李通和樊稠退走的那般顺利。我的任务完成了,但敌军有新任务!
我不知道,曹军的新任务是什么,就是不能让你顺利完成。敌之所欲,我之不欲,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郝昭亦有等待高顺将军进一步军令的意思,因为他在之前,就对战局有所预判,大概想到了,眼
现在,战局与自己的推测,几乎没有出入。果不其然,高将军的军令随之而来,和郝昭所想,别无二致,更给他擅转之权。
那就干吧,于是乎,一路纠缠,让战毅率领士卒,走山路抢占苍狼山。这都是郝昭对于战局的规划,一步步完成。
在与青州营进进退退的纠缠之中,陷阵军的战力与战术优势,包括军械上的压制,完美的发挥出来,优势越来越大。
过程之中,之前根本不可能想到的歼敌可能,出现了。有战机,一定是不能放过的,得陇望蜀,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
身为战将,郝昭做的是,一直劝诫自己冷静,详细分析战局,收集各方前来的军情。综合衡量之下,才会继续紧追不舍。
战局继续下去,敌军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法,李通和樊稠的反应,也算极快了。但在陷阵军的稳定发挥面前,并无良效。
优势再度扩大,到了最为狭窄的那段山道之时,收到战毅和荆州发来的军情,郝昭终于下定决心,要寻求歼敌的可能。
也是在此时,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而参军阎象的到来,很是
及时,让郝昭有了商量的对象,参军,更能在战略上给意见。
还是那句话,更大的利益!就眼前战局而言,歼灭李通和樊稠所部,就是最大的利益。可郝昭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眼前。
心中随时要装着大局,任何一个战场,都不是孤立的。这些想法,来自与平时的军事理论学习,也来自于前辈的言传身教。
兖州战场,被青州营陈留营两大强军联手追击,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在邱泽眼中,最重要的,却还是协助张海龙六曲突进!
「陷阵一军全员战死又如何?只要六曲能顺利赶到魏郡战场,我军就能拿下决定性的胜利,用一军去换,太值得了。」
邱泽当时之言,掷地有声,赢得了所有将校的赞同。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能为全局赢得胜利,又怎会有一人犹豫?
「换,是我说的,曹军就一定有这个本事?我看不一定。说不得此次,本将军还得给乐文谦李曼成,上一课。」
决死之言,是针对战略,不容更改。可一旦回到战术上,邱泽的那种自信,随时体现,郝昭记得,将军此言,一片笑声。
战略上坚定,一旦定计,尸山血海,寻常之事耳。但在战术上,你要拿出你能拿出的所有本领,给敌军制造最大的麻烦。
和当日的兖州相比,郝昭面对的环境要轻松的多,陷阵军稳稳占在上风,压制敌军,他自己,是不会有半点危险的。
陷阵没有危险,在全局而言,就有可能代表着友军的危险增大!郝昭并不清楚,这个危险在哪里,具体是什么。
但战略素养告诉他,陷阵在此时,就要想方设法,不断地给敌军施加压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眼前的敌军时时自危。
阎象是理解郝昭心中想法的,这一
点,他用了半年时间去适应。陷阵军的参军,可不好当,麾下一个个都是能征惯战之将。
「伯道,是否想要借对眼前李通樊稠压制之势,引得乐文谦前来救援,则我军可以牵制更多敌军,不管敌军如何,皆可满意?」
「参军明见,昭之心思,正是如此,却恐思之不细,有损全局,还要请参军,为我指点。」郝昭一番话说的是真心实意。
以将军的用人之明,定边军绝少有,才不配位的情况。一军主将,对参军都是极为信任的,之前的徐庶,便是典范。
郝昭如此,带给阎象的压力也不小,不过在王牌陷阵,此乃常态。有本事,你当参军,没本事,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分量。
「校尉,若有此想,此战之要,就在战毅校尉。象私度之,接下来,我军骑军就要担纲出击,无论如何,缠死敌军。」
阎象能被叶欢任命为陷阵军参军,当然不是庸才。当年徐州大战之时,他就曾劝过袁术,不要自立,与曹操连横,以抗叶欢。
在叶欢眼中,那是袁术最该采取的策略,可他也知道袁公路不愿意如此为之的原因。根本上,袁术是看不起曹操的。
是他的失误?也不尽然,只能说,是时代的因素。而袁术为雄主这一点上,和曹操还有差距,审时度势之间,差了少许。
且不听忠谏之言,一味相信天命,代汉者,当涂高也,害了他。
阎象的劝谏,袁术不听,在叶欢眼中,却是金玉良言。有此眼光,担任参军,在高顺的熏陶之下,也许前者,会越变越强。
「参军!」郝昭认真的一抱拳,正色道:「高将军与我擅转之权,昭必要为全局参详,目下乐进之谋,很可能是长公子。」
「设若如此,则我军务求全力,
歼灭眼前之敌,乃是上策,当若能以此为饵,吸引青州陈留来援,则对全局更为有利。」
听了阎象之言,郝昭心中的主意,更加坚定了,当下慨然道。
阎象闻之,亦是连连颔首,欣然道:「校尉有此想,象然之,战阵具体之事,校尉一言而决,任何结局,象与校尉共担之。」
郝昭言中的决然和慷慨之意,亦激起了阎象心头的豪气,哪一个男儿,心中没有热血?尤其是有这么强大的麾下和战友。
「好,征战沙场,战将之责也,昭还请参军,为我坐镇,只要我军能稳住凝萃山一线,则无论有何意外,皆可攻守兼备。」
为了战役全局,谋取最大利益,亦不可攻而忘守,郝昭言中,守住凝萃山,眼前的既得利益就能全部拿下,是为稳正之举。
阎象闻言,无奈的摇摇头,又颔首道:「校尉放心,与象一千士卒,必将稳守凝萃山,不为一切而动,待校尉建功。」
言语之中的无奈,是看穿了郝昭的心思,不会让他亲临一线参加战斗的。当然,这在陷阵军中,也是司空见惯。
关键在于郝昭的判断是对的,凝萃山,是陷阵军利益的根本。有着之前的既设阵地,只要自己稳守此处,至少不会有损失。
怎么看,坐守后阵这种事情,天生就是属于参军的职责。
「参军辛苦,那郝某便给参军留下一千五百士卒,昭当亲率骑军,完成参军之想。」郝昭倒不想那么多,阎象认可,他更添信心。
参军之言,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战局的关键,在战毅先到苍狼山的士卒。而陷阵的骑军,恰如阎象所言,亦是重点。
从兖州之战到汉中之战,郝昭跟随邱泽身边,多是指挥步卒。骑军的实战,他是很少涉猎的,
有的,全是理论上的知识。
「段司马,骑军由你指挥,本校尉可以充当全军之先,也听你号令。记住了,我军的要点,在于牵制西凉铁骑,将之留住。」
没有实战经验,就不能指挥实战?郝昭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只需要对骑军司马,说明眼下战况,让对方,去指挥全局。
那是对麾下战将的无比信任,郝昭心中,没有半分的犹豫。高顺将军当时,能将亲卫营交给自己,给擅专之权,便是榜样。
专业的事情,永远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军中惯例。不相信自己的麾下,不相信自己的同袍,你就不配去做一个主将。
必要之时,一定要放下身段,郝昭对此,理解深刻。就似之前的追逐战之中,对身为核心的器械队,他就能彻底放权。
唯有一点,要是出了差错,却是必须自己承担。在定边军,尤其是陷阵军,让麾下承担责任,那你这个主将,就干到头了。
敢于决断,就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敢担当,只会为全军所笑。
之前的对决之中,郝昭有了与敌将大将,李通交手的经验,是一种进步。骑军作战,勇将为先,目下战场,没有谁比他合适。
「校尉放心,交给属下,留不下西凉铁骑,你砍我的脑袋。」骑军司马亦是言简意赅,主将的信任,是对他的认可。
「废什么话,轮不到你,速速安排战术。」郝昭不以为意的道。
「诺!校尉,待得敌军再度后撤之时,我军要全速贴上,到那时,卑职在前方指挥,校尉靠在卑职身后,随时出击。」
司马也不犹豫,下级指挥上级,也许在其他诸侯麾下,难以实现,但在定边军,多了去了,他当然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