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凤舞九天诸葛不要太亮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公作美
小
大
回到青图,叶欢除了照顾妥当礼数周全之外,便是带着二张走遍了县内的所有机构。让他们实实在在的看清自己治下的行政效率,他并不怕将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对张昭张紘而言,在青图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新鲜的。他们看见了新城的从无到有,看见了护乌桓府麾下士卒助农助民,也看见了冠军侯治下官员不同别处的朝气。
对,就是一种朝气,与官员的岁数大小无关。这一切并非叶欢的刻意安排,以张昭的阅历从那些官员眼中就能看出,他们是切切实实的在执行冠军侯以及郡府下达的指令。
在强阴时,张昭见县令董保亲自下乡颇为惊讶,甚至觉得叶欢是不是有意如此?可随冠军侯视察各处之后,他知道,那是一种上行下效,叶欢自己就喜欢亲力亲为。
有意如此?张昭都有点鄙视自己当日的小人之心。到了司农处,叶欢与刘阳讨论各县地况农情如数家珍,到了工械所,所有的农具工具他一清二楚,想要欺瞒都不行。
“叶某知先生之才,必会委之以重任,亦能给先生擅专之权。子布若首肯,明日就是我护乌桓校尉府主事,不过如今各县都在大事生产,先生也要先了解详情。”
叶欢之言踏踏实实,没有过多的修饰与吹捧,更令张昭感受到属于冠军侯的诚意。
护乌桓校尉府主事,正六品,对白身的自己来说已经极重了,且是叶欢如今能给出的最高职位。张昭更清楚,他这个主事怕是要比雁门郡守王宇管理的地方都多。
“二位先生先在此安住,若有幸能得二位相助,待得天气转暖,叶某便派人去徐州将二位家眷好生接来,当然一切还以先生之意为主,内有所需,尽管说与叶让。”
无论是官职、收入、宅院,叶欢都给的极为丰厚,但这并不是张昭最喜之处。
“先生,只要为治政之事,民生所想,无事不可言。欢有所失,先生亦要立刻指正,欢信以先生之刚烈,定可为此。”
不仅是叶欢的表态,事实上他也一直是如此做的,对于刘阳,张俊甚至是伍元的意见冠军侯都会十分尊重。言行一致,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蒙君侯信重,千里以召,垂怜有加,昭与舍弟当为君侯尽力。”半个月后,张昭终于真心实意的说出了这句话,心中也准备着要在这北疆之地展露才华。
“吾居高位不足喜,受封爵亦不足喜,破异族更不足喜,唯得先生相助,大喜也!”那一刻叶欢的欣然溢于言表,半月的相处是互相的,他对张昭的才干更为信任了。
次日,叶欢便正式用张昭张子布为护乌桓府主事兼雁门主簿,张紘张子纲为雁门郡长史,前者总揽十三县农政。为表信任,叶欢将自己的黑绶都放在了张昭那里。
经过一月的磨合,叶欢彻底放下了主政之责,尽数交给主事打理。空出来的时间他可不会闲着,著书立说,操练士卒,改进农具军械,兴修水利等等不一而足。
三个月之后,左慈与秦思离开雁门,往幽州高丽等地游历去了。临走前秦思为叶欢培养出六名星官,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作用将会更为明显。
唯一让大公子遗憾的是,秦思对他的好感度虽然到了满值,但学习特技并未触发。
再过三月,新城筑造完成,叶欢名之为同安。同安城方圆十五里,冠军侯迁四周百姓一万六千户入城,同时将坊市,工坊以及工器阁等所在尽数移到了城中。
有了完善的场所,边境贸易不断扩大,西域的种种物产通过匈奴源源不断的来到雁门。以至于同安城一年到头都热闹无比,某些场所更能欢歌燕舞至深夜方休。
又有两月,图拉格马场画地而成,以端木磊的好友,精于养马之道的要风为首。辅以各地饲马所之长材,再加乌桓匈奴两族极有经验的牧民,不要忘了还有西域高手。
图拉格马场,叶欢联合乌桓一众大头领以及匈奴右王图葛青,大部落首领金善等人搞了个股份制。众人根本听不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有好处,叶郎说话算话。
群策群力之下,政令军令统一。护乌桓校尉府下属十三县一派欣欣向荣,今年又逢老天作美,整个并州都获得了丰收,尤其雁门周边,比叶欢的预期还足足多了三成。
不到一年的时间,十三县却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似云中最穷人口最少的三县百姓已然能够勉强维持温饱。雁门各处一日两餐三餐的皆有,青图百姓更有余钱买上一件冬衣。
当日叶欢曾对张昭和郡府官员有言,老百姓是很容易满足的,你给他说一千句大道理不如一块锅饼来的实在。吃饱穿暖,有地可种,已然是他们最大的期盼了。
民生的提高直接带来的效应就是叶欢的威望水涨船高,以往冬天要冻死人,交完税赋要饿死人。现在并非没有,却大大减少了,张辽家乡的百姓一半都住上了砖房。
“冠军战无敌,七郎当家兴”,边疆流传的话语足以证明叶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叶郎的名头响亮无比,而在晋阳,百姓们则更喜欢用七郎这个显得亲切的称谓。
秋收过后,另一件轰动并州,不,甚至可说轰动大汉之事在晋阳发生。那便是并州书院的成立,“经神”郑玄,大儒叶公,仅此二人的名头就可令各地学子心向往之。
加上大公子得自后世的种种宣传手法,“为往圣继绝学”,“为国家育贤才”,“品学兼优者免除学费”。无一不在挑动着各地学子的心弦,晋阳周围的儒生更趋之若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冠军侯叶欢之手的对联就写在大门两旁,观者无不称赞护乌桓校尉的书法和才情,也唯有叶公才会嗤之以鼻。
“如此笔力,还能拿出公之于众?除了寓意一无是处!”
对张昭张紘而言,在青图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新鲜的。他们看见了新城的从无到有,看见了护乌桓府麾下士卒助农助民,也看见了冠军侯治下官员不同别处的朝气。
对,就是一种朝气,与官员的岁数大小无关。这一切并非叶欢的刻意安排,以张昭的阅历从那些官员眼中就能看出,他们是切切实实的在执行冠军侯以及郡府下达的指令。
在强阴时,张昭见县令董保亲自下乡颇为惊讶,甚至觉得叶欢是不是有意如此?可随冠军侯视察各处之后,他知道,那是一种上行下效,叶欢自己就喜欢亲力亲为。
有意如此?张昭都有点鄙视自己当日的小人之心。到了司农处,叶欢与刘阳讨论各县地况农情如数家珍,到了工械所,所有的农具工具他一清二楚,想要欺瞒都不行。
“叶某知先生之才,必会委之以重任,亦能给先生擅专之权。子布若首肯,明日就是我护乌桓校尉府主事,不过如今各县都在大事生产,先生也要先了解详情。”
叶欢之言踏踏实实,没有过多的修饰与吹捧,更令张昭感受到属于冠军侯的诚意。
护乌桓校尉府主事,正六品,对白身的自己来说已经极重了,且是叶欢如今能给出的最高职位。张昭更清楚,他这个主事怕是要比雁门郡守王宇管理的地方都多。
“二位先生先在此安住,若有幸能得二位相助,待得天气转暖,叶某便派人去徐州将二位家眷好生接来,当然一切还以先生之意为主,内有所需,尽管说与叶让。”
无论是官职、收入、宅院,叶欢都给的极为丰厚,但这并不是张昭最喜之处。
“先生,只要为治政之事,民生所想,无事不可言。欢有所失,先生亦要立刻指正,欢信以先生之刚烈,定可为此。”
不仅是叶欢的表态,事实上他也一直是如此做的,对于刘阳,张俊甚至是伍元的意见冠军侯都会十分尊重。言行一致,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蒙君侯信重,千里以召,垂怜有加,昭与舍弟当为君侯尽力。”半个月后,张昭终于真心实意的说出了这句话,心中也准备着要在这北疆之地展露才华。
“吾居高位不足喜,受封爵亦不足喜,破异族更不足喜,唯得先生相助,大喜也!”那一刻叶欢的欣然溢于言表,半月的相处是互相的,他对张昭的才干更为信任了。
次日,叶欢便正式用张昭张子布为护乌桓府主事兼雁门主簿,张紘张子纲为雁门郡长史,前者总揽十三县农政。为表信任,叶欢将自己的黑绶都放在了张昭那里。
经过一月的磨合,叶欢彻底放下了主政之责,尽数交给主事打理。空出来的时间他可不会闲着,著书立说,操练士卒,改进农具军械,兴修水利等等不一而足。
三个月之后,左慈与秦思离开雁门,往幽州高丽等地游历去了。临走前秦思为叶欢培养出六名星官,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作用将会更为明显。
唯一让大公子遗憾的是,秦思对他的好感度虽然到了满值,但学习特技并未触发。
再过三月,新城筑造完成,叶欢名之为同安。同安城方圆十五里,冠军侯迁四周百姓一万六千户入城,同时将坊市,工坊以及工器阁等所在尽数移到了城中。
有了完善的场所,边境贸易不断扩大,西域的种种物产通过匈奴源源不断的来到雁门。以至于同安城一年到头都热闹无比,某些场所更能欢歌燕舞至深夜方休。
又有两月,图拉格马场画地而成,以端木磊的好友,精于养马之道的要风为首。辅以各地饲马所之长材,再加乌桓匈奴两族极有经验的牧民,不要忘了还有西域高手。
图拉格马场,叶欢联合乌桓一众大头领以及匈奴右王图葛青,大部落首领金善等人搞了个股份制。众人根本听不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有好处,叶郎说话算话。
群策群力之下,政令军令统一。护乌桓校尉府下属十三县一派欣欣向荣,今年又逢老天作美,整个并州都获得了丰收,尤其雁门周边,比叶欢的预期还足足多了三成。
不到一年的时间,十三县却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似云中最穷人口最少的三县百姓已然能够勉强维持温饱。雁门各处一日两餐三餐的皆有,青图百姓更有余钱买上一件冬衣。
当日叶欢曾对张昭和郡府官员有言,老百姓是很容易满足的,你给他说一千句大道理不如一块锅饼来的实在。吃饱穿暖,有地可种,已然是他们最大的期盼了。
民生的提高直接带来的效应就是叶欢的威望水涨船高,以往冬天要冻死人,交完税赋要饿死人。现在并非没有,却大大减少了,张辽家乡的百姓一半都住上了砖房。
“冠军战无敌,七郎当家兴”,边疆流传的话语足以证明叶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叶郎的名头响亮无比,而在晋阳,百姓们则更喜欢用七郎这个显得亲切的称谓。
秋收过后,另一件轰动并州,不,甚至可说轰动大汉之事在晋阳发生。那便是并州书院的成立,“经神”郑玄,大儒叶公,仅此二人的名头就可令各地学子心向往之。
加上大公子得自后世的种种宣传手法,“为往圣继绝学”,“为国家育贤才”,“品学兼优者免除学费”。无一不在挑动着各地学子的心弦,晋阳周围的儒生更趋之若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冠军侯叶欢之手的对联就写在大门两旁,观者无不称赞护乌桓校尉的书法和才情,也唯有叶公才会嗤之以鼻。
“如此笔力,还能拿出公之于众?除了寓意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