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 立盟约,发毒誓!

.........

太平军谈判代表其余几人听到比王伍贵文这么一说,大家纷纷附和:

“”对,对,对,李秀成杀不得,杀了他,我们就是惹祸上身“”

“”逃到天涯海角,都会有人追杀“”

.......。

反正太平军这边几个代表,打死也不同意杀掉忠王李秀成。

对于几人不肯杀李秀成,其实李鸿章和程学启早就分析过无数次,知道这些怂货绝对不会杀李秀成。

.......。

所以程学启退而求几次,说:

“”既然李秀成杀不得,那杀谭绍光如何?,你们总不能这不行那不行,那还谈个锤子?“”

“”你们要杀一个重要人物,朝廷才能放心呀“”

.........。

程学启再一次,给他们一个建议,不杀李秀成,那退而求其次杀掉谭绍光。

对于杀掉慕王谭绍光

太平军代表这几人听后又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突然有人说:

“”杀掉他可以,谭绍光这小子仗着是李秀成的女婿,把我们这些王吼得像老爹骂儿子一样,我早就看他不爽了“”

........

“”对,对,对,那小子有点目中无人,杀掉他最合适“”

“”杀掉他也不会引起众怒“”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同意杀掉慕王谭绍光,来给朝廷纳个投名状。

可程学启略有隐忧,又问太平军这些谈判代表:

“”你们奉上苏州,倘若你们的头头李秀成出面阻止怎么办?“”

“”李秀成要杀你们怎么办?“”

“”你们是反抗还是不反抗?“”

........

程学启看问题真是一针见血,这些问题,这几位太平天国的王还真没想过。

因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这些太平天国的王都在苏州外围领兵作战,只是偶尔例行开会的时候才去苏州城与忠王李秀成开会。

忠王李秀成一直待在苏州,极少出城,所以就算他们叛变,李秀成在苏州城内,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这些准备投降康王汪汪安钧,比王伍贵文等人,是这么认为的。

“”只要我们投降的朝廷,苏州外围李秀成的防守基本上全部尽失,苏州俨然成为一座孤城“”

“”你李秀成不跑,就等着被围“”

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只要一投降,苏州一旦被围,忠王李秀成绝对会夹腿而逃。

.........。

可被程学启这么一问,这有可能是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李秀成极有可能带兵出城平叛。

那这仗是打还是不打呢?

打说不定打不赢忠王李秀成,不打的话只能被忠王李秀成干掉。

这一下子拦住众人了。

太平军众人又一次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终还是还是能做主的康王汪安钧拍板决定,他说:

“”投降朝廷这事儿,能秘密进行就尽量秘密进行“”

“”倘若被李秀成发觉,他执意要杀我们,我们也不能杀他“”

“”我们最多将他俘获,交给你们朝廷,至于你们朝廷怎么处理,那我们就不管了“”

........

程学启一听,很是满意,他不停的点头,然后微微一笑,大手一拍:

“”行......可行......,到时候李秀成就交给我们,我们会向朝廷申请,记你们一功“”

.........。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谈判,两帮人马各种重大的问题都已经谈了个七七八八。

其实这场谈判之前,双方都通过中间联络人郑国魁谈了个差不多,这次是主要确定而已。

主要确定接收苏州城后,如何处置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这两人。

把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这两人谈完之后,后面的谈判就顺利多了。

后面就谈了双方进城时间,以及从哪里进城,淮军队伍入城之后,如何安排,要控制哪些地方。

都一一谈妥了。

谈妥之后,双方正准备离开。

可太平军这边的代表比王伍贵文突然提议:

“”既然大家谈得这么愉快,为了防止日后生变,我们当场白纸黑字立下个盟约吧“”

........。

程学启听后,也欣然同意。

双方并当场立下盟誓,并在联络人郑国魁的见证下,写了一份盟誓,各自签上自己的大名。

然后各自咬破手指,按下血印。

写完盟约后,众人又跪在地上,对,上天参拜,一边参拜一边异口同声的发誓:

“”若有悔此约者,全家不得好死,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家族三代,断根“”

.........。

就这样一份同盟式的血书正式形成。

淮军这边,太平天国叛将程学启他是唯一一个知道,这次诱降太平军是一次阴谋。

但他还是脸不红,心不跳的天下盟约,并且带头下跪,向苍天许诺。

“”如有违约者,死无葬身之地“”

古人对于立下盟约,朝天发誓,还多多少少有点迷信。

有了盟约大家还是讲点规矩的。

可程学启他根本不管这些,他也不相信这些发誓玩意儿,他现在的目的是能把这些太平长毛昔日的战友,骗投降再说。

.........。

也许是苍天有眼,太平天国叛将程学启立了盟约,又向苍天取了毒誓,到最后自己又毁约,所以苍天也看不下去了

最后苍天没有饶恕他。

程学启在这场盟约立下之后,仅仅一年的功夫,就命丧于战场。

1864年,程学启带兵攻打嘉兴,他身先士卒,打得很狂。

是一个十足的狂人。

他狂到什么程度呢?他手下的部队将嘉兴城的城墙给炸塌了,炸塌了一个三四米的缺口。

程学启竟然狂到提着大刀,第一个往塌方的缺口处冲。

结果被太平军用洋枪击中头部,当场血流如注,后来被抬回大营。

大营的军医无法医治。

没有办法,众人又将他抬到苏州进行医治,结果人还没到苏州,半路就气绝身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