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父,凯撒与护民官
小
大
会场外,脱欢来回踱步,等待自己出场的时候。狄奥多拉坐在屋子对面的桌子边,快速写着什么。
晚上,所有能抵达的元老都被紧急召集起来,开了个临时会议。刚刚,王老丞相做了个报告,介绍了下动乱的大体情况,之后向众人承认错误,并且宣布辞职。
在他的报告结束之后,元老们会对此进行简单的讨论。而再之后,就轮到脱欢上场,作为调查和善后工作的主持者,对目前的进度,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这事儿该让郭康安达来说的。”脱欢看了眼手里的稿子,抱怨道:“我一直在睡觉呢,有什么好讲的……”
“让你说的是事后的各种工作。”狄奥多拉头也不抬地纠正道:“这不正好是你醒来之后做的事情么?”
“我觉得这没什么好讲的。”脱欢直言:“这些不就是文件汇总么,随便找个小吏都能说。让我去说個什么……”
“康弟弟的地位不够高,你随便找的小吏也一样。这就是政治规则,虽然讨厌,但对我们来说,没有它才更可怕。”狄奥多拉放下笔,抬起头:“而且你要是不遵守规则,那我可就自己上了。”
“好吧好吧——”脱欢只好认输。
“你别敷衍。”狄奥多拉告诫道:“这次确实是提前让你出场,准备不充分很正常,但这也不是谁故意为难你。这个安排,还是为了照顾政治规则,维持政治平衡。”
“康弟弟搞出来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必须表明态度。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做法,那就只能承认他的功劳。但是这样的话,他一下就拿了太多功绩,超过同辈所有人了。碰到这种事情,就只能让你提前出场,来作为应对。”
“这说得好像我要和他争功一样。”脱欢牢骚道:“至于么……”
“这不是为了压制他,反而是为他好。这件事,哪怕结果很成功,也已经超出了他能背负的范围,必须有人给他撑腰。否则,后面的麻烦恐怕没完没了。”狄奥多拉摇摇头:“功劳和责任也是对等的。更多的人去凑他的功劳,其实也是把大家丢到同一条船上。往后,就没有人能轻易拿这件事攻击他了。”
“哎,说是这么说……”
脱欢还想要说什么,但等候室的门突然打开,一名文员跑过来通知他。脱欢连忙拿着稿子,走进了会场。
王丞相刚刚结束演说,正弯着腰离开会场。虽然脱欢知道,他应该之前就已经了解了事情经过,也在其他柱国的协调下,和大家商议好了后续的处置方式,达成了谅解。这里公布的,都已经是讨论的结果了。但很显然,哪怕只是向大家宣布这件事,还是让他很是受打击。几个相熟的元老安慰了几句,他就回到位置上,默不作声。
摆赛汗也站在元老们的坐席旁边,和一些人说着什么。脱欢走过去,听到他在那儿回答问题,正用肯定地语气说:“没错,小郭公子这件事,也是我同意过的。他之前和我们聊天,说过士兵选拔的问题,我对他说,如果发现了军团里违反军法的地方,他也一样可以去调查、检举、纠正。他应该就是想到这件事,才立刻行动的。”
“那这件事,是您的具体授意么?他提前就有计划了?”有个元老问。
“这么理解也行。”摆赛汗点点头:“如果不是已经提前安排他去准备,一个小孩子能一次就做出这么大的事?只不过具体时机,我们确实没有想到,否则应该可以更利索地结束了。”
说完,他正好看到脱欢,便离开元老们,回到座位上,然后朝脱欢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会议室里坐了二百多位元老。脱欢认得他们所有人,跟其中不少还比较熟悉。但就算这样,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负责公共事务,并且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报告。如果没有郭康搞出来的事情,这个工作本来应该是在一年后、他们征讨完马扎儿残党或者南意大利之后,才会开始的。
不过既然已经发生,那再纠结便没什么意义了。脱欢于是拿起文件,开始一板一眼地介绍起善后工作来。
把这些事情说完,就该做一个总结了。不过,脱欢念完了那几句定性的话,皱了皱眉头,把手稿放在一边。
“处置工作的总结,就到这里了。”脱欢说:“不过,我还有一些总结要说。”
虽然看起来像是即兴发挥,但元老们并不清楚,这是不是安排好的流程,所以就例行公事地保持沉默,让他继续演说。
“当年,子贡问孔子,执政需要什么?孔子说,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充足的军备,还要让民众信任朝廷。子贡于是追问: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其中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个呢?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脱欢说:“这个典故,大家应该都知道。”
“对于我们,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环顾众人,说起之前的经历:“我之前,曾经和刚刚提到的郭康先生,聊过这件事。我当时问他,我朝的正式名称,有四个单词,叫‘元老院与罗马人民’。那元老院、罗马和人民这三个里头,如果必须舍弃一个,应该先放弃谁?”
“他给我说,应该先放弃元老院。”他说完,又看了下众人的反应,看到他们有些惊讶,开始集中起注意力,就继续解释起来。
“我一开始也和伱们一样奇怪。但后来想了下,发现这缘由也很简单。元老这个职位,不过是个虚衔而已。官职和爵位,说白了也是人家承认才有用的东西。”他说着,反问道:“我们的先祖,最早只是在保加利亚的乡间,经营一个农庄。那个时候,哪有元老、柱国和各种官吏?”
“他们一点点地兴修水利、整理农田,哪怕首领也要每天早起,清理荒地上的荆棘和灌木。晚上还要轮流熬夜,防范野兽和贼人。如此数十年,多瑙河两岸到处是我们的田地,四方民众纷纷冒险逃过来投靠,说:‘罗马尼亚有粮食啊!’于是尊奉大首领为汗,推举领导者为元老。这些职位,就是如此而来的。”
“所以,哪怕没有元老院,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人们还在希望填饱肚子,想要不被蛮夷戎狄劫掠,这个领导机构随时都可以恢复起来。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普通公民,这些都是最不重要的。”
说完,脱欢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果然看到不少人,都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显得疑惑,而是开始揣摩起来。
“之后,我们又开始接着思考,问罗马和人民,如果必须舍弃一个,应该放弃谁。结论是,应该舍弃罗马。”他继续说道。
“我们一开始也不叫罗马。当年先祖们建立基业的时候,其实连个国号都没有。需要旗号的时候,就拿姓氏凑乎一下。先汗连个自封的爵位都不会起名字,郭远亭老丞相帮他应付外交公文,干脆直接写个‘河北刘公’。一直到后来和人家联姻,才开始立起紫帐,自称罗马。”
“但是,和希腊诸王朝比起来,我们却是最强大的。”脱欢对比起来:
“希腊人的王朝更迭,无非是原本的王公贵族,借助兵变、谋反,篡位而已。历代都是曹氏、司马氏一般,百姓也习以为常。”
“结果,也是历代都得国太易,太不正统,以至于朝廷威严扫地,八王之祸层出不穷。兵乱四起,蛮夷滑罗,前后千年不能停止。希腊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堂堂大国四分五裂,祖宗疆土沦为敌有。空有罗马名号,又有什么用?”他摇着头说。
“我高祖刘公,原本也只是个多瑙河边的农夫,并非哪个希腊王朝的官员或者附庸,从未接受他们的好处和任命,又反叛他们。只是因为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便提着三尺长剑,率领疲惫的种田人,东奔西跑,苦心经营国家,渐渐强大起来,才接受了大都的邀请,继承了罗马的称号。”
“自从神祖罗慕路斯建城以来,历代朝廷有几十之数,然而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他自信地说:“这是因为我们先是罗马,才得到人心么?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我们得到了人心,才成了罗马啊。否则,为何成功的是我们,而不是那些希腊人呢?”
“我听祖父说,当年李天策将军率军西进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习惯用罗马旗号,反而是阿勒曼尼人,喜欢自称‘神圣罗马帝国’。但沿途的父老,看到我们来,都说‘罗马人总算来了’;看到阿勒曼尼军队出现,就说‘蛮子又来打劫了’。时间长了,连投奔我们的阿勒曼尼人,都认为他们国王的军队是一群蛮夷。这难道是旗号、名称的问题么?显然不是,只是人心所向罢了。”
“昭烈帝说,要做大事,必定要以人为本。唐太宗说,君主是船,而百姓是水。所以,我们哪怕丢掉了罗马名号,只要人民认可,这个名号也会自然回来。”
他再次停顿了下,从讲台上观察三面,发现元老们果然很受触动,虽然明显各有各的想法,但还是都主动思索,乃至记录起来。
“这些,应该都只是简单的道理,当年两个小孩子都能把它想清楚。但是现在——”他敲了敲木头讲台:“我觉得,我们中间,有一些人,已经忘了这些常识了。”
“我们罗马要保护所有罗马人民的利益,自然也要尽力保护元老的利益。但是,一些元老和上层人士,已经开始腐蚀国家,伤害自己的保护者了。”
“对外来说,我们并不想让蛮族再打进来,让波兰人、阿勒曼尼人、意大利人之类,再在这里耀武扬威。那不但对平民很坏,对我们也很坏——你们难道真的相信,要是罗马没了,那些蛮族会依然保护你们的利益,和你们分享、共存,而不是干掉你们,直接独吞所有的好处么?”
“对内来说,也是一样。”他强调道;“我们要是把民众惹急了,他们就会设法换一批人。就像刚才所说,不管叫不叫罗马,是不是元老院,都是可以选择的。所以,为了国家,更为了我们自己,在对待民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啊!”
“我们的先祖,早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给我们安排了三重保障,来维护国家的安定,让民众信服。”
“第一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大家都有不同的父亲,属于不同的家族,但所有人都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在天父长生天面前,所有人也都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兄弟姐妹。这就是最基本的共同关系,维持这个信仰大家庭,也是我们最基础的‘同欲’。在此之上,一个普世的国家——罗马,才能更稳定地建立起来。”
“第二重,是我们的领袖。罗马是公民的国家,而公民就是军团的成员。所有军团的首领,便是大家共同的领袖。古时候,罗马的元首和他的下属机构,就是依靠平民的力量,约束贵族,而不是反过来。这种结果,也是自然的发展,更是最有利于国家的选择。”
“第三重,是一系列监察、反馈的制度。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平民的意见没法轻易被执政者所知,哪怕了解到的情况,也未必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心愿。因此古时候,罗马人就安排了护民官,来反应平民的意见。这些职位都是为了表达百姓的想法,让他们能在国家事务中取得合适的权力。”
他介绍完,话锋一转:“但是,现在这三重保障,都有了松动,甚至已经崩溃了!”
“我们的教会,这次尚且满足了维护信仰的要求,但是这么大的事情,能揭发出来,却是依靠一位顾问,甚至不是他们自己的修士。我听说,西边的公教教会,就已经出现了严重腐化,导致异端横行,上下都有很多人感到不满。我们罗马正教会难道也要步后尘么?”
“我们的汗廷,这次也没有提供原本应该及时给予的帮助。如果真的重视,那这次的重重阻碍也不会发生。”他直言:“能把问题积压到这种地步,所有与执政相关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而我们的护民官制度,早已完全消失了。在不同领域,这个官职要么已经改变了意思,被用于其他用途,要么就是干脆被取消了。”
“这都不是好消息。”脱欢摇摇头:“如果这些保障全都失效,我们的民众也不会因此放弃。他们会自己寻找别的路子,而这,对于罗马,对于我们这里的诸位元老,估计就不会是什么好事了。”
“大家好好想想吧!”他把稿子收拾起来,干脆地宣布结束:“我的总结就这些了!”
(本章完)
晚上,所有能抵达的元老都被紧急召集起来,开了个临时会议。刚刚,王老丞相做了个报告,介绍了下动乱的大体情况,之后向众人承认错误,并且宣布辞职。
在他的报告结束之后,元老们会对此进行简单的讨论。而再之后,就轮到脱欢上场,作为调查和善后工作的主持者,对目前的进度,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这事儿该让郭康安达来说的。”脱欢看了眼手里的稿子,抱怨道:“我一直在睡觉呢,有什么好讲的……”
“让你说的是事后的各种工作。”狄奥多拉头也不抬地纠正道:“这不正好是你醒来之后做的事情么?”
“我觉得这没什么好讲的。”脱欢直言:“这些不就是文件汇总么,随便找个小吏都能说。让我去说個什么……”
“康弟弟的地位不够高,你随便找的小吏也一样。这就是政治规则,虽然讨厌,但对我们来说,没有它才更可怕。”狄奥多拉放下笔,抬起头:“而且你要是不遵守规则,那我可就自己上了。”
“好吧好吧——”脱欢只好认输。
“你别敷衍。”狄奥多拉告诫道:“这次确实是提前让你出场,准备不充分很正常,但这也不是谁故意为难你。这个安排,还是为了照顾政治规则,维持政治平衡。”
“康弟弟搞出来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必须表明态度。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做法,那就只能承认他的功劳。但是这样的话,他一下就拿了太多功绩,超过同辈所有人了。碰到这种事情,就只能让你提前出场,来作为应对。”
“这说得好像我要和他争功一样。”脱欢牢骚道:“至于么……”
“这不是为了压制他,反而是为他好。这件事,哪怕结果很成功,也已经超出了他能背负的范围,必须有人给他撑腰。否则,后面的麻烦恐怕没完没了。”狄奥多拉摇摇头:“功劳和责任也是对等的。更多的人去凑他的功劳,其实也是把大家丢到同一条船上。往后,就没有人能轻易拿这件事攻击他了。”
“哎,说是这么说……”
脱欢还想要说什么,但等候室的门突然打开,一名文员跑过来通知他。脱欢连忙拿着稿子,走进了会场。
王丞相刚刚结束演说,正弯着腰离开会场。虽然脱欢知道,他应该之前就已经了解了事情经过,也在其他柱国的协调下,和大家商议好了后续的处置方式,达成了谅解。这里公布的,都已经是讨论的结果了。但很显然,哪怕只是向大家宣布这件事,还是让他很是受打击。几个相熟的元老安慰了几句,他就回到位置上,默不作声。
摆赛汗也站在元老们的坐席旁边,和一些人说着什么。脱欢走过去,听到他在那儿回答问题,正用肯定地语气说:“没错,小郭公子这件事,也是我同意过的。他之前和我们聊天,说过士兵选拔的问题,我对他说,如果发现了军团里违反军法的地方,他也一样可以去调查、检举、纠正。他应该就是想到这件事,才立刻行动的。”
“那这件事,是您的具体授意么?他提前就有计划了?”有个元老问。
“这么理解也行。”摆赛汗点点头:“如果不是已经提前安排他去准备,一个小孩子能一次就做出这么大的事?只不过具体时机,我们确实没有想到,否则应该可以更利索地结束了。”
说完,他正好看到脱欢,便离开元老们,回到座位上,然后朝脱欢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会议室里坐了二百多位元老。脱欢认得他们所有人,跟其中不少还比较熟悉。但就算这样,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负责公共事务,并且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报告。如果没有郭康搞出来的事情,这个工作本来应该是在一年后、他们征讨完马扎儿残党或者南意大利之后,才会开始的。
不过既然已经发生,那再纠结便没什么意义了。脱欢于是拿起文件,开始一板一眼地介绍起善后工作来。
把这些事情说完,就该做一个总结了。不过,脱欢念完了那几句定性的话,皱了皱眉头,把手稿放在一边。
“处置工作的总结,就到这里了。”脱欢说:“不过,我还有一些总结要说。”
虽然看起来像是即兴发挥,但元老们并不清楚,这是不是安排好的流程,所以就例行公事地保持沉默,让他继续演说。
“当年,子贡问孔子,执政需要什么?孔子说,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充足的军备,还要让民众信任朝廷。子贡于是追问: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其中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个呢?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脱欢说:“这个典故,大家应该都知道。”
“对于我们,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环顾众人,说起之前的经历:“我之前,曾经和刚刚提到的郭康先生,聊过这件事。我当时问他,我朝的正式名称,有四个单词,叫‘元老院与罗马人民’。那元老院、罗马和人民这三个里头,如果必须舍弃一个,应该先放弃谁?”
“他给我说,应该先放弃元老院。”他说完,又看了下众人的反应,看到他们有些惊讶,开始集中起注意力,就继续解释起来。
“我一开始也和伱们一样奇怪。但后来想了下,发现这缘由也很简单。元老这个职位,不过是个虚衔而已。官职和爵位,说白了也是人家承认才有用的东西。”他说着,反问道:“我们的先祖,最早只是在保加利亚的乡间,经营一个农庄。那个时候,哪有元老、柱国和各种官吏?”
“他们一点点地兴修水利、整理农田,哪怕首领也要每天早起,清理荒地上的荆棘和灌木。晚上还要轮流熬夜,防范野兽和贼人。如此数十年,多瑙河两岸到处是我们的田地,四方民众纷纷冒险逃过来投靠,说:‘罗马尼亚有粮食啊!’于是尊奉大首领为汗,推举领导者为元老。这些职位,就是如此而来的。”
“所以,哪怕没有元老院,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人们还在希望填饱肚子,想要不被蛮夷戎狄劫掠,这个领导机构随时都可以恢复起来。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普通公民,这些都是最不重要的。”
说完,脱欢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果然看到不少人,都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显得疑惑,而是开始揣摩起来。
“之后,我们又开始接着思考,问罗马和人民,如果必须舍弃一个,应该放弃谁。结论是,应该舍弃罗马。”他继续说道。
“我们一开始也不叫罗马。当年先祖们建立基业的时候,其实连个国号都没有。需要旗号的时候,就拿姓氏凑乎一下。先汗连个自封的爵位都不会起名字,郭远亭老丞相帮他应付外交公文,干脆直接写个‘河北刘公’。一直到后来和人家联姻,才开始立起紫帐,自称罗马。”
“但是,和希腊诸王朝比起来,我们却是最强大的。”脱欢对比起来:
“希腊人的王朝更迭,无非是原本的王公贵族,借助兵变、谋反,篡位而已。历代都是曹氏、司马氏一般,百姓也习以为常。”
“结果,也是历代都得国太易,太不正统,以至于朝廷威严扫地,八王之祸层出不穷。兵乱四起,蛮夷滑罗,前后千年不能停止。希腊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堂堂大国四分五裂,祖宗疆土沦为敌有。空有罗马名号,又有什么用?”他摇着头说。
“我高祖刘公,原本也只是个多瑙河边的农夫,并非哪个希腊王朝的官员或者附庸,从未接受他们的好处和任命,又反叛他们。只是因为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便提着三尺长剑,率领疲惫的种田人,东奔西跑,苦心经营国家,渐渐强大起来,才接受了大都的邀请,继承了罗马的称号。”
“自从神祖罗慕路斯建城以来,历代朝廷有几十之数,然而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他自信地说:“这是因为我们先是罗马,才得到人心么?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我们得到了人心,才成了罗马啊。否则,为何成功的是我们,而不是那些希腊人呢?”
“我听祖父说,当年李天策将军率军西进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习惯用罗马旗号,反而是阿勒曼尼人,喜欢自称‘神圣罗马帝国’。但沿途的父老,看到我们来,都说‘罗马人总算来了’;看到阿勒曼尼军队出现,就说‘蛮子又来打劫了’。时间长了,连投奔我们的阿勒曼尼人,都认为他们国王的军队是一群蛮夷。这难道是旗号、名称的问题么?显然不是,只是人心所向罢了。”
“昭烈帝说,要做大事,必定要以人为本。唐太宗说,君主是船,而百姓是水。所以,我们哪怕丢掉了罗马名号,只要人民认可,这个名号也会自然回来。”
他再次停顿了下,从讲台上观察三面,发现元老们果然很受触动,虽然明显各有各的想法,但还是都主动思索,乃至记录起来。
“这些,应该都只是简单的道理,当年两个小孩子都能把它想清楚。但是现在——”他敲了敲木头讲台:“我觉得,我们中间,有一些人,已经忘了这些常识了。”
“我们罗马要保护所有罗马人民的利益,自然也要尽力保护元老的利益。但是,一些元老和上层人士,已经开始腐蚀国家,伤害自己的保护者了。”
“对外来说,我们并不想让蛮族再打进来,让波兰人、阿勒曼尼人、意大利人之类,再在这里耀武扬威。那不但对平民很坏,对我们也很坏——你们难道真的相信,要是罗马没了,那些蛮族会依然保护你们的利益,和你们分享、共存,而不是干掉你们,直接独吞所有的好处么?”
“对内来说,也是一样。”他强调道;“我们要是把民众惹急了,他们就会设法换一批人。就像刚才所说,不管叫不叫罗马,是不是元老院,都是可以选择的。所以,为了国家,更为了我们自己,在对待民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啊!”
“我们的先祖,早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给我们安排了三重保障,来维护国家的安定,让民众信服。”
“第一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大家都有不同的父亲,属于不同的家族,但所有人都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在天父长生天面前,所有人也都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兄弟姐妹。这就是最基本的共同关系,维持这个信仰大家庭,也是我们最基础的‘同欲’。在此之上,一个普世的国家——罗马,才能更稳定地建立起来。”
“第二重,是我们的领袖。罗马是公民的国家,而公民就是军团的成员。所有军团的首领,便是大家共同的领袖。古时候,罗马的元首和他的下属机构,就是依靠平民的力量,约束贵族,而不是反过来。这种结果,也是自然的发展,更是最有利于国家的选择。”
“第三重,是一系列监察、反馈的制度。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平民的意见没法轻易被执政者所知,哪怕了解到的情况,也未必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心愿。因此古时候,罗马人就安排了护民官,来反应平民的意见。这些职位都是为了表达百姓的想法,让他们能在国家事务中取得合适的权力。”
他介绍完,话锋一转:“但是,现在这三重保障,都有了松动,甚至已经崩溃了!”
“我们的教会,这次尚且满足了维护信仰的要求,但是这么大的事情,能揭发出来,却是依靠一位顾问,甚至不是他们自己的修士。我听说,西边的公教教会,就已经出现了严重腐化,导致异端横行,上下都有很多人感到不满。我们罗马正教会难道也要步后尘么?”
“我们的汗廷,这次也没有提供原本应该及时给予的帮助。如果真的重视,那这次的重重阻碍也不会发生。”他直言:“能把问题积压到这种地步,所有与执政相关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而我们的护民官制度,早已完全消失了。在不同领域,这个官职要么已经改变了意思,被用于其他用途,要么就是干脆被取消了。”
“这都不是好消息。”脱欢摇摇头:“如果这些保障全都失效,我们的民众也不会因此放弃。他们会自己寻找别的路子,而这,对于罗马,对于我们这里的诸位元老,估计就不会是什么好事了。”
“大家好好想想吧!”他把稿子收拾起来,干脆地宣布结束:“我的总结就这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