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第三百零七章 擅长cosplay的希腊人
小
大
郭康那个时代的希腊,是个十分别扭的政权,对他现在的情况几乎没什么参考意义——或者说,参考意义就是希腊不可能脱离罗马,就像“江南国”也没法稳定维持一样。
希腊试图从奥斯曼独立的时候,得到了大批外来支持。那时,很多欧洲文人依然相信,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点,让这样的地区处于异教徒统治之下,大家都难以接受。所以不少人乐意给予支持,形成了“亲希腊主义”的氛围。
大家推崇古希腊文化,敬仰古典希腊取得的成就,因此对于当今的希腊,也乐意提供帮助。对当时势单力薄的希腊人来说,这些支援至关重要。
最后,在英法俄三国的军事介入下,希腊的独立取得了成功。但这种帮助,并不是无偿的。
虽然大家“亲近”希腊,但感情归感情,钱归钱。还债的事情,还是不能省的。
当初为了对抗奥斯曼,希腊人发扬传统艺能,四处游说各个势力,不惜大肆借钱,许下各种承诺,来换取支持战争的援助。而战争进程中,他们也缺乏统一的指挥,各自依附于不同的列强。因此,刚建国,希腊就欠了各国一屁股债。
原本,他们还推举了一名沙俄大臣担任统一的首领,但在他被刺杀后,国家又陷入混乱,连能主持还债的人都没了。对此不满的列强给希腊安排了一个来自巴伐利亚的国王,而实际掌管国家的,则是外国人组成的委员会。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捞钱,把列强的投资收回来。税收的力度,甚至超过了奥斯曼统治的时代。
在王国政权建立后,仅为了维持王国政府,希腊就一次贷款了6000万瑞士金法郎。之后每次还不起,英国人都毫不犹豫地开军舰封锁希腊海岸,逼迫他们继续偿还。由于英国这时需要给奥斯曼转账,所以其中一部分希腊税款交给了他们之后,就直接转交给隔壁的奥斯曼了。独立之前给奥斯曼交钱,独立之后还给奥斯曼交钱,都不知道闹了个什么……
而之后,为了防止俄国南下,夺取黑海出海口,英国又开始扶持奥斯曼对抗俄国。同时,希腊内部,因为东正教和沙俄支持等原因形成的亲俄派,也让英国人颇为反感。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英军再次占领比雷埃夫斯港,这次的封锁足足持续三年,导致希腊彻底破产。实在没办法,希腊就选择硬赖。这一笔烂账居然一直赖了几十年,到了一战,才被迫取消。
那之后,欠债、还债、赖账和再欠债,在希腊历史上就反复出现,从来就没停过。哪怕因为战争中站对了队得到豁免,也很快会再次陷入债务危机。而且,这些债明显也不好还——或者说,放债人估计就不会这么容易让他们还清的。即使希腊人工作起来并不懒,也一直没能摆脱这个循环。
而在金钱的债务之外,还有更严重的问题。
很多欧洲人为了“文明”和“道义”,给了希腊支持。作为个人,他们可能确实是无私的,但世界上哪里有不需要代价的资助?免费的东西,可能才是最贵的。
这些“文明”的债务,带来了可能比金钱债务还严重的后果。希腊独立时,主持国家理念构筑的上层文人,基本都受到欧洲流行文化的影响。他们普遍支持启蒙思想,追捧古希腊,反对罗马和教会。
这些人认为,城邦制和民主政治的时代,是希腊最好的时代。之后,罗马的大一统实际上是一种暴政,而基督教更是保守落后的代名词。因此,早期的理论家们大多希望抛弃罗马的称呼,用古希腊的法统来建立国家。文学和语言学者科劳伊斯甚至表示,“以后谁再称我为罗马人,谁就是我的敌人”。
这些奇怪的“民族主义”观点,造成了巨大的分裂和困惑。
在大部分希腊普通人看来,这种理论是匪夷所思的。哪怕东罗马覆灭之后,他们也一直以罗马人自居,而教会更是维系认同的重要力量。对罗马和教会的概念动手,让他们搞不懂这个希腊到底是什么。
当时发生了一件经典的故事:希腊军队登上一座岛屿,建立了营地。岛上的居民纷纷来围观,想看看希腊人长什么样。有个小男孩问希腊士兵,希腊人在哪?士兵告诉他,你们自己就是希腊人。小男孩立刻反驳,说我们不是,我们是罗马人。
这种割裂暂时还没有影响到希腊上层,他们依然在推动整个国家变得更“希腊”,或者是更像欧洲人眼里的古希腊。
希腊政府选择了雅典作为首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不符合他们预想的古迹,都被清理一空,只留下那些古典时代的遗迹。新的建筑也基本都在仿效古典风格,让城市看起来更像预期的模样。
与此同时,希腊人发明了一个新词:“考古学”。建国没多久,他们就成立了对应的政府机构,颁布了法律,还组织了学会,创办了考古学报。
但这个时期的考古学,与其说是为了研究古代历史,不如说是为了研究和宣传特定的古代历史。他们只关注古典时代,而东罗马、拉丁帝国和奥斯曼时代的遗迹,经常被故意清除,以此维持大家想象中,希腊人文化的“纯正性”。
直到现代,人们还能看到不少用拙劣手法强行“补全”的古代遗迹,和刻意按照当时人的想象来“修复”的不伦不类的文物,这些基本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杰作”。这类行为不但破坏了古典文物本身,还经常以毁灭其他地层、摧毁其他时代的文物为代价。希腊考古学的信誉,也因此遭到了巨大破坏。
而这些“民族发明家”和“文物建筑师”,几乎都是从法、德等国来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希腊打扮成自己想象中的希腊,以此满足自己“恢复希腊文明”的愿望。至于希腊本身,已经成了一个大型spy表演场。希腊人自己的文明和想法,也没人去关心。
——原因很简单,西方志愿者和支持者,都是“精希”,而不是“精罗”,哪怕热情无私的拜伦勋爵也是如此。为了获得赞助,希腊人就得这么演。他们根本没得选。
(本章完)
希腊试图从奥斯曼独立的时候,得到了大批外来支持。那时,很多欧洲文人依然相信,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点,让这样的地区处于异教徒统治之下,大家都难以接受。所以不少人乐意给予支持,形成了“亲希腊主义”的氛围。
大家推崇古希腊文化,敬仰古典希腊取得的成就,因此对于当今的希腊,也乐意提供帮助。对当时势单力薄的希腊人来说,这些支援至关重要。
最后,在英法俄三国的军事介入下,希腊的独立取得了成功。但这种帮助,并不是无偿的。
虽然大家“亲近”希腊,但感情归感情,钱归钱。还债的事情,还是不能省的。
当初为了对抗奥斯曼,希腊人发扬传统艺能,四处游说各个势力,不惜大肆借钱,许下各种承诺,来换取支持战争的援助。而战争进程中,他们也缺乏统一的指挥,各自依附于不同的列强。因此,刚建国,希腊就欠了各国一屁股债。
原本,他们还推举了一名沙俄大臣担任统一的首领,但在他被刺杀后,国家又陷入混乱,连能主持还债的人都没了。对此不满的列强给希腊安排了一个来自巴伐利亚的国王,而实际掌管国家的,则是外国人组成的委员会。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捞钱,把列强的投资收回来。税收的力度,甚至超过了奥斯曼统治的时代。
在王国政权建立后,仅为了维持王国政府,希腊就一次贷款了6000万瑞士金法郎。之后每次还不起,英国人都毫不犹豫地开军舰封锁希腊海岸,逼迫他们继续偿还。由于英国这时需要给奥斯曼转账,所以其中一部分希腊税款交给了他们之后,就直接转交给隔壁的奥斯曼了。独立之前给奥斯曼交钱,独立之后还给奥斯曼交钱,都不知道闹了个什么……
而之后,为了防止俄国南下,夺取黑海出海口,英国又开始扶持奥斯曼对抗俄国。同时,希腊内部,因为东正教和沙俄支持等原因形成的亲俄派,也让英国人颇为反感。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英军再次占领比雷埃夫斯港,这次的封锁足足持续三年,导致希腊彻底破产。实在没办法,希腊就选择硬赖。这一笔烂账居然一直赖了几十年,到了一战,才被迫取消。
那之后,欠债、还债、赖账和再欠债,在希腊历史上就反复出现,从来就没停过。哪怕因为战争中站对了队得到豁免,也很快会再次陷入债务危机。而且,这些债明显也不好还——或者说,放债人估计就不会这么容易让他们还清的。即使希腊人工作起来并不懒,也一直没能摆脱这个循环。
而在金钱的债务之外,还有更严重的问题。
很多欧洲人为了“文明”和“道义”,给了希腊支持。作为个人,他们可能确实是无私的,但世界上哪里有不需要代价的资助?免费的东西,可能才是最贵的。
这些“文明”的债务,带来了可能比金钱债务还严重的后果。希腊独立时,主持国家理念构筑的上层文人,基本都受到欧洲流行文化的影响。他们普遍支持启蒙思想,追捧古希腊,反对罗马和教会。
这些人认为,城邦制和民主政治的时代,是希腊最好的时代。之后,罗马的大一统实际上是一种暴政,而基督教更是保守落后的代名词。因此,早期的理论家们大多希望抛弃罗马的称呼,用古希腊的法统来建立国家。文学和语言学者科劳伊斯甚至表示,“以后谁再称我为罗马人,谁就是我的敌人”。
这些奇怪的“民族主义”观点,造成了巨大的分裂和困惑。
在大部分希腊普通人看来,这种理论是匪夷所思的。哪怕东罗马覆灭之后,他们也一直以罗马人自居,而教会更是维系认同的重要力量。对罗马和教会的概念动手,让他们搞不懂这个希腊到底是什么。
当时发生了一件经典的故事:希腊军队登上一座岛屿,建立了营地。岛上的居民纷纷来围观,想看看希腊人长什么样。有个小男孩问希腊士兵,希腊人在哪?士兵告诉他,你们自己就是希腊人。小男孩立刻反驳,说我们不是,我们是罗马人。
这种割裂暂时还没有影响到希腊上层,他们依然在推动整个国家变得更“希腊”,或者是更像欧洲人眼里的古希腊。
希腊政府选择了雅典作为首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不符合他们预想的古迹,都被清理一空,只留下那些古典时代的遗迹。新的建筑也基本都在仿效古典风格,让城市看起来更像预期的模样。
与此同时,希腊人发明了一个新词:“考古学”。建国没多久,他们就成立了对应的政府机构,颁布了法律,还组织了学会,创办了考古学报。
但这个时期的考古学,与其说是为了研究古代历史,不如说是为了研究和宣传特定的古代历史。他们只关注古典时代,而东罗马、拉丁帝国和奥斯曼时代的遗迹,经常被故意清除,以此维持大家想象中,希腊人文化的“纯正性”。
直到现代,人们还能看到不少用拙劣手法强行“补全”的古代遗迹,和刻意按照当时人的想象来“修复”的不伦不类的文物,这些基本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杰作”。这类行为不但破坏了古典文物本身,还经常以毁灭其他地层、摧毁其他时代的文物为代价。希腊考古学的信誉,也因此遭到了巨大破坏。
而这些“民族发明家”和“文物建筑师”,几乎都是从法、德等国来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希腊打扮成自己想象中的希腊,以此满足自己“恢复希腊文明”的愿望。至于希腊本身,已经成了一个大型spy表演场。希腊人自己的文明和想法,也没人去关心。
——原因很简单,西方志愿者和支持者,都是“精希”,而不是“精罗”,哪怕热情无私的拜伦勋爵也是如此。为了获得赞助,希腊人就得这么演。他们根本没得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