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樟树下一书生

第600章 争议 贺岁档开启

第600章 争议 贺岁档开启

《绿皮书》经过一个多月的后期制作,在十月中旬彻底制作完毕。

等成片出来之后,华纳和顶峰娱乐的高层都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影片。

能够成为大型电影公司的高层,对于电影都是有不低的鉴赏水平的。

众人包括凯文.钱纳都没想到刘周一个华夏人,居然能够拍出这样一个如此美国式的故事。

凯文.钱纳虽然看过了剧本,但是剧本和成片完全是两回事,带给人的冲击也同样无法相提并论。

“刘,太令人惊讶了,如果将电影拿到外面去,观众肯定想不到导演会是一个华夏人。”

“凯文,看你这神情,电影应该没多大问题吧”

“当然,不过电影中唐.谢利的戏份相对较少,隐隐白人成为了主角,或许一些比较激进的黑人可能会对电影不忿。”

“这是没办事的事情,我不可能因为要讨好一小部分群体而让电影变得面目全非。”

“其实问题不大,我们华纳会监控好舆论,而且你说的不错,现在这样,白人和大部分黑人应该都看得进去。

《绿皮书》虽然是部文艺片,但我觉得票房应该不会差。”

“华纳计划安排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你想在什么时候上映”

“既然要参加明年的奥斯卡,十二月份之前肯定是要在院线和观众见面的。”

“所以你是想让《绿皮书》走《小丑》一样的路线,先点映,奥斯卡之后再大规模上映”

“不,不需要点映,直接大规模上映。”

当初《小丑》上映的时候,是因为刘周当时在好莱坞的名气不够大,需要奥斯卡来增加名声。

而且当时他对于奥斯卡比较重视,电影小规模上映能够维持住电影更高的口碑。

现在刘周通过《小丑》这部电影,不说名满全球,但也在全球影坛有了不小的名声。

尤其是在北美,他的名声更加的大。

他也对奥斯卡的企图淡了许多,所以不需要像《小丑》那样步步为营,直接将《绿皮书》当做一部普通的电影上映就好了。

听闻刘周这话,凯文.钱纳有些意外,不过随即一想,也明白了他的想法。

既然刘周如此有信心,华纳当然也能安排。

“没问题,现在是十月十三,我们留出二十天的宣传时间,于十一月三日正式上映。”

“这方面你们是专业的,听你安排。”

见刘周同意自己的方案,凯文.钱纳立马打电话给宣发部门,让他们制定宣传方案以及联系院线。

随后他接着对刘周说道:

“刘,这期间你可能暂时得留在这边参与宣传,毕竟这部电影最大牌的是你。”

“没问题,不过尽量不要给我安排太多的宣传活动。”

“放心,主要就是安排你上几个三大电视网比较著名的脱口秀节目,我们都会提前沟通好。”

随后的大半个月里,刘周在华纳的安排下参加了好几个脱口秀节目。

在北美,收视率高且长寿的一般都是脱口秀,而这对于主持人的专业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一旦一个节目做起来,主持人都能够收获颇丰。

所以奥普拉才这么有影响力,不仅是在民间主妇群体,在电视领域影响力同样不小。

她甚至办起了自己的电视台,自己制作节目,成为了美国著名女富豪,也是美国黑人前几的大富豪。

通过这次宣传之旅,也让更多的观众知道了刘周不仅是个大导演,还是个大富豪。

就连顶峰娱乐也都是他的产业。

顶峰娱乐接连推出《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两个大爆的系列电影,在影迷群体间已经小有名气,不再是个无名小卒。

所以很多人都没想到,顶峰娱乐这家好莱坞新兴的电影公司居然是刘周的。

这不由让刘周在北美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在美国这种商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地方,所有民众对于金钱的追逐是放在明面上的,不会遮遮掩掩,也不会羞于谈钱。

所以在北美,福布斯富豪榜前十乃至前二十的大富豪,在北美都有不小的知名度。

刘周现在不仅是个大富豪,还迭加了一层大导演的滤镜,还是个华人,则要更有话题度。

甚至有不少媒体表示,好莱坞第一富豪易主了,乔治.卢卡斯六十多亿美元的身家远逊于刘周的一百多亿美元。

刘周才是好莱坞的第一富豪。

不过对于这种八卦新闻,刘周没有放在心上。

他心思都放在了即将上映的《绿皮书》上。

随着时间来到十一月三日,电影在好莱坞的杜比剧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首映礼。

凭借刘周和华纳的人脉关系,邀请来了众多好莱坞明星巨导,剧院门口的红毯可谓星光熠熠。

第二天,电影正式在两千三百家影院近三千块银幕上放映。

凭借前期的大规模宣发以及刘周从《小丑》积累的名气,《绿皮书》还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上映首日,电影轰下了三千两百万美元,拿下了当天的票房冠军。

随后两天周末,电影再次轰下七千八六百万美元。

首周三天,《绿皮书》拿下了1.08亿美元,豪取当周周票房冠军。

首周票房破亿,这个成绩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尤其这还是一部文艺片。

刘周无疑也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随着电影的大规模上映,电影口碑也开始发酵。

烂番茄指数被两万多人打出了百分之六十七的新鲜度,ibd则打出了8.2的高分。

大部分媒体和影评人都给了肯定的评价。

“影片有两个段落让我印象深刻,一段是唐与托尼在黑人酒吧里尽兴而归。

唐第一次感受到黑人社区的温暖,圣母心泛滥的表示要‘每个月都来免费表演一次’,结果就发现两名黑人混混正在偷他们的汽车。

另一段是唐与托尼在雪夜中被警车拦下,他们本以为又遇上了种族歧视的白人警察,却发现对方好心提醒他们的汽车轮胎漏气了。

除了政治正确,本片还要告诉你黑人酒吧也有小混混,白人警察也有热心肠。

总结起来就是:拒绝歧视与偏见,但不要矫枉过正。”

“以黑人为主角、反映种族问题的电影,是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一个类型。

如果能够拍出让人捧腹、又兼具温馨的效果,最后还能点题到族裔问题,便是这类电影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境界。

而无疑《绿皮书》就是这类电影的标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居然是一位华人导演。”

“底层与精英、白人与黑人这俩对矛盾,大概是美国最尖锐的矛盾了吧。

但《绿皮书》却精致到让身负这俩种矛盾的两人成为人生挚友,颇似一段‘旷世绝恋’。”

“《绿皮书》更像是一场乌托邦,或者说,是浊世里的一口营养鸡汤,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像唐博士与托尼一样“乳水交融”的黑人和白人、精英与底层、基佬与直男,恐怕少之又少。”

“年度最佳电影,剧情十分流畅,没有乱七八糟的长镜头和不必要的床戏,有笑点也有泪点,两者都安排得很恰到好处,而且触动人心。”

“我很喜欢《绿皮书》的格局,它不仅讲了老生常谈的种族歧视问题,还进一步深入,揭示了边缘身份困境,探讨了边缘身份的出路。

同时告诉我们,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才华更是勇气,在当下任何地方都依然实用。”

虽然好评不少,但也有部分媒体和影评人给出了更加犀利的评价。

“抛开种族歧视,单纯从艺术的角度考虑,《绿皮书》似乎太过功能化,恨不得每一个情节都承载着主题功能。

与《触不可及》相比,《绿皮书》少了一份浑然天成。”

抛开这些仅仅针对电影本身客观的评价,也果如凯文.钱纳所说,一些激进的黑人果然对《绿皮书》抱有比较大的敌意。

“《绿皮书》我看更像是‘白皮’书,《撞车》正在目睹《绿皮书》取代它成为最逊的艺术电影。”好莱坞著名黑人编剧ira公开吐槽。

“导演刘周让人失望,他是个黄种人,根本不了解黑人,反而站在白人的角度上。

本片非常自然地讲述了一个“白人救世主”内核的故事。

从历史来看,“白人救世主”是好莱坞常用的一种故事设定,作为配角的黑人或者任何非白人的族群受到作为主角的白人的拯救。

《小丑》让我对刘周升起的好感,在《绿皮书》中消耗殆尽。”

还有好莱坞著名黑人导演,纽约尼克斯资深球迷斯派克.李更是在《纽约时报》上狂喷:

“刘周根本不懂黑人,拍的《绿皮书》简直就是一坨狗屎。

电影剧情与真实情况根本不符,现实中的黑人钢琴家并没有和白人司机做朋友;

而且白人男主托尼的戏份太多,让黑人角色唐沦为了配角,这是典型的接着黑人电影来宣传白人。

电影中只描绘了黑人的刻板形象,并且弱化了种族歧视的情节,是在为白人种族歧视者洗白。

我怀疑刘周骨子里也是个种族歧视者,应当将他驱离出阿美利加的土地。”

面对这些激进的评论,要说刘周心里没有一点波澜那是不可能的。

他没想到会激起一些黑人这么大的反应。

看来自己还是将美国黑人与白人的矛盾想的太简单了,这种题材还真不是他一个外人能够轻易涉足的。

不过激进喷电影的还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电影上映第二周,周一这天再次拿下一千一百万美元,票房跌幅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第二周七天,《绿皮书》总共拿下了六千四百万美元票房,再次夺下周票房冠军。

电影上映十天,总共拿下了1.72亿美元票房。

北美最终票房超过两亿应该是不会有任何问题。

以此同时,电影也开始了海外放映之旅。

海外上映第一周,就轰下了1.2亿美元的票房。

尤其是在拉美地区,观众爆发了巨大的观影热情,对这部电影喜欢的不得了。

海外1.2亿的票房,拉美地区就贡献了近一半的票房,比欧洲贡献的票房还多。

而这一周,电影在北美只拿下了三千六百万美元,因为此时没有大片上映,《绿皮书》蝉联了周票房三连冠。

电影的北美地区的总票房突破了两亿,达到了2.08亿美元。

至此,单以商业角度来说,《绿皮书》无疑获得了巨大成功。

电影总投资才五千万美元,北美票房就突破了两个亿,海外票房保底也有两个亿,全球总票房或许能够突破五亿美元。

毫无疑问,刘周也再次成功了。

虽然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有华纳的控评,倒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绿皮书》整体来说,还是备受赞誉和推崇的影片。

前有《小丑》,后有《绿皮书》,两部电影不管是票房和口碑乃至艺术性,都无可挑剔。

如果《绿皮书》明年奥斯卡能够斩获大奖,刘周的影响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当然除了刘周,凯文.钱纳获益当然也不小。

他不仅彻底进入了时代华纳高层的眼,而且歪打正着也让华纳和顶峰娱乐的关系变得亲密了许多。

两家公司连续合作了两部电影,还都是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不可避免地让外界误会。

两家公司是不是即将合流了。

其他公司是在猜测,而狮门影业就有些担心了。

两家公司之前一向合作地比较紧密,也共同对抗好莱坞七大的打压。

现在重要合作伙伴似乎要走,由不得他们不担心。

毕竟现在的狮门影业还没完成全球发行渠道的布局,也还需要顶峰娱乐一起来抵抗压力。

如果顶峰娱乐真和华纳达成了合作,那狮门影业的日子就要更难了。

所以为了不至于顶峰娱乐彻底变心,狮门影业之前的一些小动作都收起来了,算是意外之喜。

《绿皮书》放映到这个阶段,最终结果差不多已经定下来了,也不需要刘周继续操心了。

所以在十一月底,刘周飞回了国内。

而国内此时新一年的贺岁档即将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