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华寻找失落的爱情
第四百八十九章 覆手(二)
小
大
一个时辰后,姜韶华从安国公府出来。
陈瑾瑜伴着郡主一同坐上马车,低声问道:「郡主和安国公谈得如何?」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这个老狐狸,和我虚与委蛇,好听话说了一箩筐。真遇到要紧的问题,一个字都不肯说。」
譬如她问太皇太后党羽的名单,安国公只含糊地说几个最明显的,藏在暗处的不肯透露。
这是唯恐她将人都拉拢过来。
陈瑾瑜听了直撇嘴:「当差做事不怎么样,抓权争势倒是警醒得很。」
姜韶华悠然一笑:「也怪不得他紧张。太皇太后现在对我十分宠爱,皇上又这般信重我,只要我肯长留京城,这太皇太后一党的魁首就要换人。」
陈瑾瑜有些紧张:「郡主想长留京城?」
姜韶华笑了笑,不答反问:「你觉得我应该长留京城吗?」
陈瑾瑜在姜韶华身边磨炼了五年,眼光眼界今非昔比,略一思忖道:「如果郡主只想守住南阳郡,应该早日回去。如果郡主志向高远,就不能离朝堂太远。哪怕不长留京城,也要对朝堂有更深的影响力。还要有随时能来京城的底气和自由。」
姜韶华眸光微闪,深深看了陈瑾瑜一眼:「你说得没错。」
陈瑾瑜心想,郡主果然有更大的志向和抱负。
有些事,做得说不得。
陈瑾瑜很快扯开话题:「郡主接下来要去何处?」
「左府!」姜韶华淡淡吐出两个字。
……
左大将军被夺了官职后,左家儿郎纷纷受牵连,门庭也日渐凋敝冷落。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左家便是不及往日,也是传承了几代的将门,不至于一蹶不振。
这几日,王丞相回朝打理政事,姜韶华代天子承诺的一段时日后起复左大将军一事,也悄然传开了。左家的门庭,迅速回温,肯登门拜访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当宫中马车停在左府门口,左家的门房管事不敢怠慢,双手恭敬地接了拜帖,一路小跑着去传信。
一盏茶后,左府开了正门,左大将军领着左家老少相迎。
姜韶华微微一笑:「诸位请起。」
左氏众人谢了恩典,纷纷起身。然后簇拥着郡主进了左家正堂。
姜韶华的目光,自然落在左大将军的脸上。左氏一门,有像左真那样的窝囊废,有心思不正的左越,也有不少出色的儿郎。不过,真正能撑起左家门户的,唯有左大将军。
虽然被夺职去官,可众人提起他的时候,还是会尊称一声左大将军。这是对一个驻守边关十数年的老将应有的尊重。
「左大将军骁勇盛名,本郡主早有耳闻。」姜韶华含笑打破沉默:「今日,本郡主终于得以亲眼见一见左大将军了。」
左大将军今年四旬有余,论年龄,正是一个武将盛年。常年手握兵权,早养出了一身的骄悍和锐气。哪怕遭受了重挫,左大将军也依然冷静沉稳镇定,闻言拱手应道:「郡主这么说,末将实在汗颜。」
「边军大败,彭城失守被屠,都是末将之过。末将这几个月来闭门思过,越思虑越觉惭愧。」
姜韶华温声道:「左大将军在边军驻守十数年,保护大梁边境安宁,抵御外敌。这份功劳,谁也抹不去。至于战败之过,也不能全怪左大将军。柔然骑兵凶残,来去如风,边军实在难以抵挡。」
「彭城失守,起因都在赵将军私自弃城门潜逃。至今朝廷都没寻到赵将军的踪影,或许,赵将军早就被柔然人收买,是柔然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致使边军溃败。」
哪怕左大将军对王丞相的忠心如磐石,此时听到这般温言款语,心里也阵阵酸涩难当。
边军大败,他难辞其咎。可他自问已经做出了最佳的选择。
「当日彭城大败,十万柔然骑兵踏破彭城,末将要保全边军战力,不得不退。」左大将军目中流露出真切的痛苦:「眼睁睁看着柔然人掳走数万百姓,末将心里比谁都难受。」
「可末将不能率兵追击,否则,就会落入柔然人陷阱,一旦边军死伤惨重,便是司州也守不住了。」
姜韶华也暗暗叹了口气。
当日惊闻噩耗,她怒不可遏。待冷静下来细想,确实不能全怪左大将军。
边军擅长守城,论马上追击打仗,根本不是柔然骑兵对手。左大将军常年驻守边关,最清楚柔然骑兵的厉害。在京城富贵窝安宁窝里待着的朝中众臣们,都是纸上谈兵,根本不知十万柔然骑兵是何等恐怖。
「范大将军是老成持重的老将,」姜韶华道:「他接掌边军,也是朝廷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我今日代皇上前来,是要传几句话给左大将军。」
左大将军立刻起身,束手聆听圣谕。
「边军战败一事,影响深远,朕不能不处置。希望左大将军不要怪朕。」姜韶华面容肃穆,声音徐缓:「左大将军在边关驻守十几年,有功劳也有苦劳,朕心里都记着。」
「这几个月,就当是朕给你的长假,你好生休息。等过些时日,朕召你进宫说话。」
所谓过些时日,当然是龙体好转之后。
召进宫说话,便是起复的前兆。
左大将军心里想什么,无人得知,总之,面上感激涕零,红着眼谢了天恩。
……
傍晚,姜韶华回了宫中。
大概是近来朝堂运转顺遂的缘故,太和帝心病去了大半,龙体也颇见好转。今日已能下榻,在葛公公的搀扶下,在寝室里慢悠悠走了一圈,额上微微冒汗,才回了床榻边坐下。
姜韶华由衷地笑道:「堂兄今日脸色好看多了。」
太和帝笑道:「堂妹一来,就如灵丹妙药,朕再重的病也能治好。」
姜韶华抿唇一笑:「堂兄这般夸我,我可是会骄傲的。」
说笑几句,姜韶华便将今日出宫见安国公和左府之行一一道来。
太和帝没对安国公做什么评价,只低声道:「以你看来,朕能将左锋拉拢过来吗?」
陈瑾瑜伴着郡主一同坐上马车,低声问道:「郡主和安国公谈得如何?」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这个老狐狸,和我虚与委蛇,好听话说了一箩筐。真遇到要紧的问题,一个字都不肯说。」
譬如她问太皇太后党羽的名单,安国公只含糊地说几个最明显的,藏在暗处的不肯透露。
这是唯恐她将人都拉拢过来。
陈瑾瑜听了直撇嘴:「当差做事不怎么样,抓权争势倒是警醒得很。」
姜韶华悠然一笑:「也怪不得他紧张。太皇太后现在对我十分宠爱,皇上又这般信重我,只要我肯长留京城,这太皇太后一党的魁首就要换人。」
陈瑾瑜有些紧张:「郡主想长留京城?」
姜韶华笑了笑,不答反问:「你觉得我应该长留京城吗?」
陈瑾瑜在姜韶华身边磨炼了五年,眼光眼界今非昔比,略一思忖道:「如果郡主只想守住南阳郡,应该早日回去。如果郡主志向高远,就不能离朝堂太远。哪怕不长留京城,也要对朝堂有更深的影响力。还要有随时能来京城的底气和自由。」
姜韶华眸光微闪,深深看了陈瑾瑜一眼:「你说得没错。」
陈瑾瑜心想,郡主果然有更大的志向和抱负。
有些事,做得说不得。
陈瑾瑜很快扯开话题:「郡主接下来要去何处?」
「左府!」姜韶华淡淡吐出两个字。
……
左大将军被夺了官职后,左家儿郎纷纷受牵连,门庭也日渐凋敝冷落。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左家便是不及往日,也是传承了几代的将门,不至于一蹶不振。
这几日,王丞相回朝打理政事,姜韶华代天子承诺的一段时日后起复左大将军一事,也悄然传开了。左家的门庭,迅速回温,肯登门拜访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当宫中马车停在左府门口,左家的门房管事不敢怠慢,双手恭敬地接了拜帖,一路小跑着去传信。
一盏茶后,左府开了正门,左大将军领着左家老少相迎。
姜韶华微微一笑:「诸位请起。」
左氏众人谢了恩典,纷纷起身。然后簇拥着郡主进了左家正堂。
姜韶华的目光,自然落在左大将军的脸上。左氏一门,有像左真那样的窝囊废,有心思不正的左越,也有不少出色的儿郎。不过,真正能撑起左家门户的,唯有左大将军。
虽然被夺职去官,可众人提起他的时候,还是会尊称一声左大将军。这是对一个驻守边关十数年的老将应有的尊重。
「左大将军骁勇盛名,本郡主早有耳闻。」姜韶华含笑打破沉默:「今日,本郡主终于得以亲眼见一见左大将军了。」
左大将军今年四旬有余,论年龄,正是一个武将盛年。常年手握兵权,早养出了一身的骄悍和锐气。哪怕遭受了重挫,左大将军也依然冷静沉稳镇定,闻言拱手应道:「郡主这么说,末将实在汗颜。」
「边军大败,彭城失守被屠,都是末将之过。末将这几个月来闭门思过,越思虑越觉惭愧。」
姜韶华温声道:「左大将军在边军驻守十数年,保护大梁边境安宁,抵御外敌。这份功劳,谁也抹不去。至于战败之过,也不能全怪左大将军。柔然骑兵凶残,来去如风,边军实在难以抵挡。」
「彭城失守,起因都在赵将军私自弃城门潜逃。至今朝廷都没寻到赵将军的踪影,或许,赵将军早就被柔然人收买,是柔然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致使边军溃败。」
哪怕左大将军对王丞相的忠心如磐石,此时听到这般温言款语,心里也阵阵酸涩难当。
边军大败,他难辞其咎。可他自问已经做出了最佳的选择。
「当日彭城大败,十万柔然骑兵踏破彭城,末将要保全边军战力,不得不退。」左大将军目中流露出真切的痛苦:「眼睁睁看着柔然人掳走数万百姓,末将心里比谁都难受。」
「可末将不能率兵追击,否则,就会落入柔然人陷阱,一旦边军死伤惨重,便是司州也守不住了。」
姜韶华也暗暗叹了口气。
当日惊闻噩耗,她怒不可遏。待冷静下来细想,确实不能全怪左大将军。
边军擅长守城,论马上追击打仗,根本不是柔然骑兵对手。左大将军常年驻守边关,最清楚柔然骑兵的厉害。在京城富贵窝安宁窝里待着的朝中众臣们,都是纸上谈兵,根本不知十万柔然骑兵是何等恐怖。
「范大将军是老成持重的老将,」姜韶华道:「他接掌边军,也是朝廷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我今日代皇上前来,是要传几句话给左大将军。」
左大将军立刻起身,束手聆听圣谕。
「边军战败一事,影响深远,朕不能不处置。希望左大将军不要怪朕。」姜韶华面容肃穆,声音徐缓:「左大将军在边关驻守十几年,有功劳也有苦劳,朕心里都记着。」
「这几个月,就当是朕给你的长假,你好生休息。等过些时日,朕召你进宫说话。」
所谓过些时日,当然是龙体好转之后。
召进宫说话,便是起复的前兆。
左大将军心里想什么,无人得知,总之,面上感激涕零,红着眼谢了天恩。
……
傍晚,姜韶华回了宫中。
大概是近来朝堂运转顺遂的缘故,太和帝心病去了大半,龙体也颇见好转。今日已能下榻,在葛公公的搀扶下,在寝室里慢悠悠走了一圈,额上微微冒汗,才回了床榻边坐下。
姜韶华由衷地笑道:「堂兄今日脸色好看多了。」
太和帝笑道:「堂妹一来,就如灵丹妙药,朕再重的病也能治好。」
姜韶华抿唇一笑:「堂兄这般夸我,我可是会骄傲的。」
说笑几句,姜韶华便将今日出宫见安国公和左府之行一一道来。
太和帝没对安国公做什么评价,只低声道:「以你看来,朕能将左锋拉拢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