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夜深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问询
小
大
“太上皇不会是以为朕来要您性命的吧?”朱慎锥笑着摇头,开口道。
这话一出,朱由检微微一愣,看着朱慎锥神色有些奇怪:“你今日难不成还打算放过朕?”
“为何不可?”朱慎锥径直走了过去,在朱由检一旁坐下:“此案已经查实,您和皇子并未卷入其中,无非就是王承恩这奴婢私自所为罢了。既然如此,又有何罪可言?再者,如要做此事,何必朕亲来呢?”
朱由检将信将疑,满脸都是不可思议:“此话当真?”
“哈哈哈,朕何必用此言欺瞒?根本没有必要。”
“这……。”朱由检愣了下,对啊!朱慎锥如果真要杀他何必再说这样的谎话呢?根本就没这个必要,而且就像朱慎锥说的那样,假如想要他的命根本就没必要亲来长春宫,自己已是对方的囚徒了,随便派个人解决自己不是很容易的事么?
朱由检虽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听到自己不必死的时候,他顿时就松了口气。毕竟能活着总比死了的强,而且他不是单身一人,皇后、贵妃也就罢了,可他还有几个皇子和公主呢,他们何其无辜?一旦自己被朱慎锥处死,恐怕他们也难逃一难。
既然现在放过自己,那么几个孩子的性命也算是保住了,朱慎锥连自己都不打算杀,总不会再向他们下手吧?
想到这,朱由检站起身来,难得朝着朱慎锥行了一礼,道了声谢。
见他如此,朱慎锥心中也很是感慨,要知道自从他入京以来和朱由检见面的次数不算少了,这位曾经的大明皇帝在自己面前一直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往日说话时夹枪带棒更是常态,从未有过这种举动。而今日,朱由检却向自己郑重道谢,神态中带着诚恳,这倒也难得。
“您也不必谢我,此案虽未牵连至您和皇子,但此案却是不小,卷入者甚多,我虽未株连他人,对于罪行不重者也只是流放,但主谋之人却不能放过,可是要狠狠杀一批人的。”
朱慎锥的话让朱由检默默点头,朱慎锥说的没错,这样的谋逆大案不杀人是不可能的,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容忍,如果是他朱由检恐怕下手比对方更狠,至少一点就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斩草除根人之常情,现在朱慎锥能对自己和家人网开一面已是仁至义尽了,至于其他人朱由检明白他们面临的下场,其中就有陪伴自己多年的王承恩。
想到王承恩,朱由检的心中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王承恩算得上自己最亲近的人了,二十多年的陪伴,他早就习惯了身边有王承恩在,而且王承恩对自己的忠心不言而喻,这点是无可辩驳的。
可这一次危机的来源也恰恰是他王承恩,他怎么都没想到王承恩会暗中做着这样的谋划,虽然对方的打算为自己好,但同时也把他卷入了这场旋涡中,假如不是自己真不知晓此事,从未参与其中,朱慎锥又没真打算杀他,要不然一切就无法挽回了。
“杀就杀吧,杀掉一批人,这天下也能太平不少。等此案结束,你的皇位就彻底稳了,再也无需顾及其他。”朱由检认可了朱慎锥的看法,叹声说道。
他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再蠢这点政治智慧还是有的。镇静下来后,朱由检也明白了朱慎锥对他说这番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告诉自己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安心呆在长春宫不要做任何小动作,假如再有下次的话朱慎锥就不会轻饶了。
朱慎锥笑笑,目光落到朱由检身上:“其他人也就罢了,但有两人不得不告知您。”
“何人?”朱由检问。
“嘉定伯,周奎父子!”
当听到周奎的名字,朱由检神色微变,可很快就释然了。
对啊,就连王承恩都卷入了这个案子,何况周奎呢?要知道周奎可是周皇后的父亲,之前大明的国丈。
当年他朱由检当皇帝的时候,由于周皇后的缘故周奎作为外戚被封伯,而周奎这个人出身普通,早年贫寒,靠着女儿才一跃才成为了皇亲勋贵,当了伯爵后就此飞黄腾达,更以贪婪著称,依仗自己身份之前可没少做些违法之事,而在朱慎锥入京掌控朝政后,由于朱由检被软禁,丢掉了皇权,周奎的地位也就此一落千丈,虽勉强保住了爵位,但其势却大不如从前。
以周奎的贪婪和鼠目寸光,自然不甘如此,但凡有人挑唆周奎肯定会期望朱由检复辟再次为帝。因为一旦朱由检复辟,那么周奎依旧还是那位拥有权势的国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里像现在这样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勋贵,还要在京中夹着尾巴做人呢?
不仅是周奎如此,周皇后的兄弟周鉴和其父同样是这样的人,堂堂国舅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让人无法想象,身份的变化又使得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这才参与了此案,并成了策划谋逆的核心之一。
对于自己这个老丈人和舅子,朱由检虽没多少感情,更明白朱慎锥的意思。可问题在于周皇后毕竟是他的妻子,虽然周奎父子人品不行,但周皇后却是一个贤后,而且还给他生了好几个嫡子,夫妻感情很深,周奎父子以朱由检的能力肯定是救不了的,而且他也不可能去救,只担心一旦这个消息传到周皇后耳中,周皇后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周奎父子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死之不足惜尔,不过……。”朱由检迟疑了下,对朱慎锥道:“能否看在朕的面上,留周家血脉?”
“您这是为了周皇后吧?”朱慎锥问道。
朱由检默默点头,神色有些不自然。
朱慎锥想了想,坦率道:“周奎父子是主谋之一,按律难逃一死,而且周家上下也全逃不过,朕虽不想搞株连,但这等罪名处置亲族是国法,如此谋逆大罪,不杀三族已算法外开恩了。”
“但您既然开了口,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何况周皇后之贤众所周知,看在你们二位的份上,就留下周鉴三岁的幼子吧,但其他人就不成了,如不杀朕也难以交代。”
松了口气,朱由检再一次向朱慎锥道谢,朱慎锥能留下周鉴的幼子已是法外开恩,他不可能奢望更多。而且这个孩子能保住性命,怎么着也能和周皇后交代了,这是他唯一能为周皇后所做的事了。
“此案近几日就会彻底了结,太上皇未卷入此案也算幸事,不知您后续有什么打算呢?”
朱由检苦笑道:“朕一个住在长春宫的人,又有何打算?何况对朕来说,住处此处倒也不算差,相比当皇帝时,长春宫的日子悠闲,并不难熬。”
“太上皇就不想出去走走?”朱慎锥笑问。
“出去走走?”朱由检一愣,不解望着对方:“这是何意?你不会是想放朕出宫吧?难道不怕再有人借朕的名义行谋反一事?或者想以朕为诱饵谋划什么?”
“哈哈哈!太上皇这说的哪里话,朕如何有这等想法?”朱由检也许是因为关的久了,再加上这一次的事心思变的格外敏感,居然琢磨出了这个念头,倒让朱慎锥哑然失笑。
摇摇头,朱慎锥道:“长春宫虽好,却终究只是一方小天地罢了,您久居长春宫难道就不气闷?再说了,就算您愿意在这里呆着,难不成就不为几位皇子、公主着想?上回朕来长春宫,见了您的几位皇子,您的长子、次子年岁也不小了,另外长公主也快到了出阁的岁数,难道让他们继续在长春宫陪伴您?苦苦度日,最终了却此生?”
“这又如何?”朱由检反问:“在这呆着至少性命无忧,总比出去丢了性命好吧。至于孩子的事,你也不必多言,既然他们为朕子女,生在皇家,早就身不由己。”
“这倒也是。”朱慎锥点头道,承认朱由检所说的确事实。
朱慎锥想了想道:“既然您不愿出宫,朕也不勉强,但您的长子、次子和公主继续留在长春宫却不合适,孩子们大人,总不能继续同您在一起留在这熬日子,身为父亲,还需为孩子们想想。”
“你究竟何意?有话直说就是!”朱由检警惕反问,朱慎锥话里话外有意放自己的皇子和公主出宫,这样举动实在是蹊跷。别忘了他们的身份不同,由于自己的缘故公主还好些,毕竟两个弱女子没什么,但嫡长子朱慈烺、嫡三子朱慈炯,却不同,他们可是自己的皇子,另外还有田贵妃所出的四子朱慈炤和六子朱慈灿虽然年幼,但和他们的哥哥一样有着相同的身份。
这一次谋逆大案不就是打着自己的旗号复辟么?这个案子刚刚结束,现在朱慎锥却想放几位皇子出宫,朱由检怎么想都觉得其中有阴谋,更为警惕起来。
察觉到朱由检的警惕,朱慎锥心中暗叹,这倒是朱由检错怪他了。今天他和朱由检说这番话并没恶意,更没暗中做什么谋划,意图用几位皇子搞阴谋诡计的打算。
谋逆案后,朱由检这个皇帝再想复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且借此案这些日子朱慎锥狠狠又对朝堂清理了一遍,彻底杜绝了外朝有人继续利用朱由检身份的可能。
就连朱由检都是如此,何况他的几个皇子呢。之所以会和朱由检说这些,朱慎锥心中的确没有恶意,反而真心为几个皇子和公主打算,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孩子,总不能跟着朱由检一直呆在长春宫如此下去吧?大好年华留在长春宫,最终老死于此,如此太过残酷了。
这话一出,朱由检微微一愣,看着朱慎锥神色有些奇怪:“你今日难不成还打算放过朕?”
“为何不可?”朱慎锥径直走了过去,在朱由检一旁坐下:“此案已经查实,您和皇子并未卷入其中,无非就是王承恩这奴婢私自所为罢了。既然如此,又有何罪可言?再者,如要做此事,何必朕亲来呢?”
朱由检将信将疑,满脸都是不可思议:“此话当真?”
“哈哈哈,朕何必用此言欺瞒?根本没有必要。”
“这……。”朱由检愣了下,对啊!朱慎锥如果真要杀他何必再说这样的谎话呢?根本就没这个必要,而且就像朱慎锥说的那样,假如想要他的命根本就没必要亲来长春宫,自己已是对方的囚徒了,随便派个人解决自己不是很容易的事么?
朱由检虽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听到自己不必死的时候,他顿时就松了口气。毕竟能活着总比死了的强,而且他不是单身一人,皇后、贵妃也就罢了,可他还有几个皇子和公主呢,他们何其无辜?一旦自己被朱慎锥处死,恐怕他们也难逃一难。
既然现在放过自己,那么几个孩子的性命也算是保住了,朱慎锥连自己都不打算杀,总不会再向他们下手吧?
想到这,朱由检站起身来,难得朝着朱慎锥行了一礼,道了声谢。
见他如此,朱慎锥心中也很是感慨,要知道自从他入京以来和朱由检见面的次数不算少了,这位曾经的大明皇帝在自己面前一直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往日说话时夹枪带棒更是常态,从未有过这种举动。而今日,朱由检却向自己郑重道谢,神态中带着诚恳,这倒也难得。
“您也不必谢我,此案虽未牵连至您和皇子,但此案却是不小,卷入者甚多,我虽未株连他人,对于罪行不重者也只是流放,但主谋之人却不能放过,可是要狠狠杀一批人的。”
朱慎锥的话让朱由检默默点头,朱慎锥说的没错,这样的谋逆大案不杀人是不可能的,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容忍,如果是他朱由检恐怕下手比对方更狠,至少一点就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斩草除根人之常情,现在朱慎锥能对自己和家人网开一面已是仁至义尽了,至于其他人朱由检明白他们面临的下场,其中就有陪伴自己多年的王承恩。
想到王承恩,朱由检的心中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王承恩算得上自己最亲近的人了,二十多年的陪伴,他早就习惯了身边有王承恩在,而且王承恩对自己的忠心不言而喻,这点是无可辩驳的。
可这一次危机的来源也恰恰是他王承恩,他怎么都没想到王承恩会暗中做着这样的谋划,虽然对方的打算为自己好,但同时也把他卷入了这场旋涡中,假如不是自己真不知晓此事,从未参与其中,朱慎锥又没真打算杀他,要不然一切就无法挽回了。
“杀就杀吧,杀掉一批人,这天下也能太平不少。等此案结束,你的皇位就彻底稳了,再也无需顾及其他。”朱由检认可了朱慎锥的看法,叹声说道。
他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再蠢这点政治智慧还是有的。镇静下来后,朱由检也明白了朱慎锥对他说这番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告诉自己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安心呆在长春宫不要做任何小动作,假如再有下次的话朱慎锥就不会轻饶了。
朱慎锥笑笑,目光落到朱由检身上:“其他人也就罢了,但有两人不得不告知您。”
“何人?”朱由检问。
“嘉定伯,周奎父子!”
当听到周奎的名字,朱由检神色微变,可很快就释然了。
对啊,就连王承恩都卷入了这个案子,何况周奎呢?要知道周奎可是周皇后的父亲,之前大明的国丈。
当年他朱由检当皇帝的时候,由于周皇后的缘故周奎作为外戚被封伯,而周奎这个人出身普通,早年贫寒,靠着女儿才一跃才成为了皇亲勋贵,当了伯爵后就此飞黄腾达,更以贪婪著称,依仗自己身份之前可没少做些违法之事,而在朱慎锥入京掌控朝政后,由于朱由检被软禁,丢掉了皇权,周奎的地位也就此一落千丈,虽勉强保住了爵位,但其势却大不如从前。
以周奎的贪婪和鼠目寸光,自然不甘如此,但凡有人挑唆周奎肯定会期望朱由检复辟再次为帝。因为一旦朱由检复辟,那么周奎依旧还是那位拥有权势的国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里像现在这样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勋贵,还要在京中夹着尾巴做人呢?
不仅是周奎如此,周皇后的兄弟周鉴和其父同样是这样的人,堂堂国舅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让人无法想象,身份的变化又使得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这才参与了此案,并成了策划谋逆的核心之一。
对于自己这个老丈人和舅子,朱由检虽没多少感情,更明白朱慎锥的意思。可问题在于周皇后毕竟是他的妻子,虽然周奎父子人品不行,但周皇后却是一个贤后,而且还给他生了好几个嫡子,夫妻感情很深,周奎父子以朱由检的能力肯定是救不了的,而且他也不可能去救,只担心一旦这个消息传到周皇后耳中,周皇后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周奎父子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死之不足惜尔,不过……。”朱由检迟疑了下,对朱慎锥道:“能否看在朕的面上,留周家血脉?”
“您这是为了周皇后吧?”朱慎锥问道。
朱由检默默点头,神色有些不自然。
朱慎锥想了想,坦率道:“周奎父子是主谋之一,按律难逃一死,而且周家上下也全逃不过,朕虽不想搞株连,但这等罪名处置亲族是国法,如此谋逆大罪,不杀三族已算法外开恩了。”
“但您既然开了口,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何况周皇后之贤众所周知,看在你们二位的份上,就留下周鉴三岁的幼子吧,但其他人就不成了,如不杀朕也难以交代。”
松了口气,朱由检再一次向朱慎锥道谢,朱慎锥能留下周鉴的幼子已是法外开恩,他不可能奢望更多。而且这个孩子能保住性命,怎么着也能和周皇后交代了,这是他唯一能为周皇后所做的事了。
“此案近几日就会彻底了结,太上皇未卷入此案也算幸事,不知您后续有什么打算呢?”
朱由检苦笑道:“朕一个住在长春宫的人,又有何打算?何况对朕来说,住处此处倒也不算差,相比当皇帝时,长春宫的日子悠闲,并不难熬。”
“太上皇就不想出去走走?”朱慎锥笑问。
“出去走走?”朱由检一愣,不解望着对方:“这是何意?你不会是想放朕出宫吧?难道不怕再有人借朕的名义行谋反一事?或者想以朕为诱饵谋划什么?”
“哈哈哈!太上皇这说的哪里话,朕如何有这等想法?”朱由检也许是因为关的久了,再加上这一次的事心思变的格外敏感,居然琢磨出了这个念头,倒让朱慎锥哑然失笑。
摇摇头,朱慎锥道:“长春宫虽好,却终究只是一方小天地罢了,您久居长春宫难道就不气闷?再说了,就算您愿意在这里呆着,难不成就不为几位皇子、公主着想?上回朕来长春宫,见了您的几位皇子,您的长子、次子年岁也不小了,另外长公主也快到了出阁的岁数,难道让他们继续在长春宫陪伴您?苦苦度日,最终了却此生?”
“这又如何?”朱由检反问:“在这呆着至少性命无忧,总比出去丢了性命好吧。至于孩子的事,你也不必多言,既然他们为朕子女,生在皇家,早就身不由己。”
“这倒也是。”朱慎锥点头道,承认朱由检所说的确事实。
朱慎锥想了想道:“既然您不愿出宫,朕也不勉强,但您的长子、次子和公主继续留在长春宫却不合适,孩子们大人,总不能继续同您在一起留在这熬日子,身为父亲,还需为孩子们想想。”
“你究竟何意?有话直说就是!”朱由检警惕反问,朱慎锥话里话外有意放自己的皇子和公主出宫,这样举动实在是蹊跷。别忘了他们的身份不同,由于自己的缘故公主还好些,毕竟两个弱女子没什么,但嫡长子朱慈烺、嫡三子朱慈炯,却不同,他们可是自己的皇子,另外还有田贵妃所出的四子朱慈炤和六子朱慈灿虽然年幼,但和他们的哥哥一样有着相同的身份。
这一次谋逆大案不就是打着自己的旗号复辟么?这个案子刚刚结束,现在朱慎锥却想放几位皇子出宫,朱由检怎么想都觉得其中有阴谋,更为警惕起来。
察觉到朱由检的警惕,朱慎锥心中暗叹,这倒是朱由检错怪他了。今天他和朱由检说这番话并没恶意,更没暗中做什么谋划,意图用几位皇子搞阴谋诡计的打算。
谋逆案后,朱由检这个皇帝再想复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且借此案这些日子朱慎锥狠狠又对朝堂清理了一遍,彻底杜绝了外朝有人继续利用朱由检身份的可能。
就连朱由检都是如此,何况他的几个皇子呢。之所以会和朱由检说这些,朱慎锥心中的确没有恶意,反而真心为几个皇子和公主打算,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孩子,总不能跟着朱由检一直呆在长春宫如此下去吧?大好年华留在长春宫,最终老死于此,如此太过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