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政末朝会篇:开端!!!

  眼下这四人究竟是个什么分量!

  边孟广和许瑞山心中可真是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这会神情紧绷,目光呆滞,就那样呆若木鸡的站在门口,甚至都忘了走进去。

  外加圣师王之山的威望,在这个老者面前,他们还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杆,一副莘莘学子面对老师的既视感。

  这二人都是京城人,知道眼下这些人的含金量。

  可那庄奎、卫青时等人可不了解。

  庄奎看着他们的反应,很是纳闷,走上前拍了拍许瑞山的肩膀:

  “许兄,怎么了?”

  “莫非,这里面坐着的,是什么大人物?”

  卫青时似乎看透了里面的玄机,小声的问了句。

  许瑞山这才回过神来,于是一一的给二人,小声的介绍了一番。

  下一秒。

  就见卫青时和庄奎,露出了许瑞山刚刚的同款表情……

  如今。

  他们心中就只剩下了感叹。

  这四个人,究竟是个什么含金量啊。

  就这,你告诉我,这叫陛下在洛陵城没有势力,没有话语权?

  要说他们中,内心里波澜最大的,还得属边孟广。

  毕竟,他可是当初清流拉拢蒙尚元的参与者之一。

  所以,他是最清楚,那时候拉拢争取蒙尚元,到底是件竞争多么大的事情。

  谁能想到。

  最终,在这场拉拢战里,一直都没有人看上过眼的陛下,竟然拿下了最终的胜利!

  五人全部愣在了原地。

  好在,这样并不会让今天的见面有多么大的尴尬。

  因为。

  惊讶发愣的,又何止他们五人啊?

  另外的这边。

  在看见萧宁时,王夫子等人,又何尝没有愣了神?

  就连那一向沉稳如平湖秋水的王夫子,这下手中的酒壶都差点掉在了地上。

  良久。

  他才满脸不可思议的问出了一个,自己百分百都不敢相信的问题。

  这个可不是他在演。

  是真的。

  就站在他最正经的角度,依旧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你?你把那聂如空,击败了?!”

  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了长孙川、郭芷等人的心里。

  他们紧盯着萧宁,等待着答案。

  跟随萧宁而来的五人,大抵就是最好的解惑者吧。

  既可以为他们解答疑惑,又可以化解尴尬,拉近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于是。

  萧宁把解答这个问题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房间内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边孟广和蒙尚元对谈而坐,许瑞山、路舟山则是去找王夫子请教。

  庄奎一个憨憨,被郭芷逗得转不过来弯。

  卫青时则是在发现长孙川每次提到姐夫时,都眼里冒星星,不由得露出了一副警惕之色。

  “李记目前的进度还不错,不过,还是要加强对四大家族产业的打击。”

  萧宁则是在给李百万,安继续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事宜。

  ……

  内卫府。

  内卫大统领荀直,正煮着一壶热滚滚的沸茶。

  荀直今年三十多岁的年纪,在朝中妥妥的算得上是风云人物。

  毕竟。

  他是众所周知的,大尧战力天花板!

  天机山高手榜排名第二十二,师从落剑山庄。

  在大尧,他一直都是被视为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因此。

  尽管他从来不涉足党争,从来都不站队。

  尽管内卫府执掌三万内卫,堪称是洛陵城最强大的战力,这个职位一直被很多人所眼红。

  但依旧没有人敢惹他,更没有人敢打他这内卫府大统领的职位。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在大尧,真正足以保卫大尧的力量,一共就那么两支。

  这还是太上皇时期,就保留下来的传统。

  穆家守边疆,荀直镇京师!

  内卫。

  这是洛陵城内,最重要的力量。

  不要插足内卫,也是这各大党派之间的默契。

  一来,是因为荀直根本就不屑于做这等事。

  二来,则是因为他们也没有能力动荀直的一根毫毛。

  一直以来,荀直都像极了大尧的一尊定海神剑。

  平日里,他就静静的悬挂在大尧的穹顶之上。

  穹顶之下,是那些卑鄙之内在行阴诡之事。

  荀直则是一个观察者,就这样看着这些闹剧周而复始。

  直到。

  大尧真正有危难之时,人们方能看见这柄利剑的剑光!

  这会的荀直。

  正吹着冬日的风,凝望着这座繁城。

  他的身后,一个随从模样的小厮,一边帮忙添火,一边问道:

  “大统领,他们的斗争,又要开始了。这次,咱们还是什么都不做么?”

  荀直没有回答,只是喃喃道:

  “内卫只做两件事,听命于陛下,镇守京师。而我荀直率领的内卫,也只做两件事。”

  “听命于能够让我信服的陛下,镇守京师的子民,和我大尧一族最后生的希望。”

  大尧一族最后生的希望?

  一听这话,那小厮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大统领,如今咱们大尧的外患,真的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了么?”

  “是啊。”

  荀直点了点头。

  “外族都在休养生息,我们却在内斗。且这朝堂的风气,一代不如一代。大尧如今式微,早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肥肉。”

  “大疆,大淼,西齐,西羌,最近都在疯狂的打造兵器。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如今,我们大尧皇权空缺,可依旧没有能让我内卫信服之人,咱们就继续看这场闹剧就好了。”

  “正所谓大浪淘沙,有能力的金子,早晚会在这等乱战之中,脱颖而出的。当那个人出现时,我们就会成为他坚强的后盾。”

  “在此之前,我们只需要为我们第二个职责,做好准备就好了。”

  荀直一直都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尽管我们大尧一直在内战,但依旧只有我们自己是一家人。我们内卫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有朝一日,若是京师有失!”

  “我们要保住咱们大尧最后的希望,不至于让我们大尧人绝种!”

  那小厮听得云里雾里的,点了点头,又道:

  “可是,那个沙子里面的金子,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

  “这,又有谁知道呢?慢慢看就好了。至少,最近的局势,已经为我们排除了一个答案。”

  荀直手中握着茶杯,转动着里面的茶水,道。

  “谁啊?”

  “当今的陛下,六王之一的昌南王,萧宁!”

  “那,大统领觉得,谁会是那个人呢?”

  “不清楚。但是,我最近倒是很看好一个人。想来,今日孟党的争端事了,就能有结果了。”

  说话间。

  荀直的目光闪烁。

  这场夺嫡的乱战,究竟会走向何方,他心中同样没有答案。

  不过,有那么一个人,已然出现在了他的视野里。

  那是一个有手段,有能力,有潜力的家伙。

  倒不失为一个很好地人选!

  滚滚热气,模糊了他的面颊。

  让他的目光,似乎都跟着不再清晰了起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

  明日的朝局,又是一场炼金的大戏。

  自己倒是要看看,这场大戏里,又有谁能被练出来啊。

  而那个自己看好的家伙,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表现啊。

  ……

  一夜,再也无话。

  天上光河璀璨,斗转星移。

  今夜。

  注定有人欢喜,有人愁。

  当明日到来时,他们注定要接受不一样的结局。

  孟府内张灯结彩,孟氏和孟如秋还在庆祝着胜利。

  许府内则是黯然失色。

  许居正坐在床榻之上,久久未眠。

  霍纲回到家后,在书房盯着自己的旧书发呆。

  孟少商站在灯下的光影里,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利剑。

  随后,他去后院喂养了自己的宠物。

  又对着镜子,进行了每日都要进行的一番打扮。

  静静等待着明日的到来。

  那个人已经回来了,明日的早朝,应该可以很顺利吧。

  尚书府。

  杨清道的目光狠辣,捋着自己的胡须,时不时地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就要为自己的弟弟报仇了。

  到时候,自己要亲手将那纨绔,从至尊之位上赶下去。

  杨千禾则是这么多天了,首次又很是兴奋的梳洗打扮了起来。

  明日。

  她就要前往那政末朝会旁听!

  到时候,他倒是要好好看看,那萧宁所谓的三月之后自见分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分晓。

  自己更要看看,这厮到时候,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苦相!

  一个纨绔罢了,仗着自己当了皇帝,就敢拿架子了?

  这次,待到你像过街老鼠一般,被从那大位之上赶下来。

  我就要让你和你的昌南王府,老老实实的跪在我面前。

  到时候,我会根据我的心情,选择让你怎么屈辱的后悔!

  除此之外。

  在一切其他的府邸。

  还有些目前依旧没有站队的大臣们,内心战栗。

  众生百态,众心生百相。

  深夜是个照妖镜,总能将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妖精,照的清晰。

  今夜,似乎一切就已经注定。

  所有人,都已经笃定了明日要面对的一切。

  笃定的认为,明日的政末朝会,定然会以那新皇因没有按时到达而被罢黜开端!

  没有人会想到。

  他们在内心里,已经为其书写好了结局的主角,如今正在醉梦轩顶层。

  他一身白衣,明眸似月,光洁似雪,站在月光之下,俯瞰着整座洛陵。

  他的身后,坐在轮椅上的白发青年,轻声问道:

  “萧宁哥哥,你想清楚了?这场大戏,真的要开场了么?整整十年,终于,那个真正的你,要在明日从黑夜里走向光明,站在所有人的眼前了么?”

  “是啊,要开始了。这大抵是眼下,最好的机会了。”

  萧宁点了点头,目光坚定。

  东方。

  似乎已经有了曙光出没的前兆。

  暴风雨前的黑夜,终将逝去!

  新的明天!

  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