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送行

    盐课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

    即便朝廷用强硬的手段现在开始治理,但苏北从四五月份开始遭灾,到明年四五月份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这其中一年的时间,朝廷在盐业方面的税收起码减少一半以上。

    若是国库富足,那这一半以上倒是还好。

    但大周现在的情况,没这么乐观。

    苏誉先前成婚的时候,朝廷虽有收单身税,但对于鼓励成婚还是有补助的。

    这补助能领的人并不多,毕竟大部分人都不像苏誉和顾长乐一样,能在城里领婚书。

    大多数村里的人,就是自己在家里简单办个酒席拜个天地就算成婚。

    可惜这一鼓励成婚生育的补助很快就消失了,因为那时候的国库被庆元帝炼丹私下掏空了,朝廷无力再支撑这一笔额外的费用。

    到后来,甚至读书人的廪补都被朝廷打了主意。

    所以以大周现在这千疮百孔的国库,绝对承受不住盐课收入的大幅度减少。

    而且明年还不止盐课收入减少和盐民们反抗情绪更加激烈带来的麻烦,那个青苗钱,绝对也是一个隐患。

    所以苏誉敢断言。

    再不想办法给朝廷增收和安抚百姓的话,以这样的情况看来,今年恐怕是大周未来几年中最稳定的一年。

    还好苏誉手中资源不少,只要他不想,那东南基本不会受到大周的影响。

    “唉,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这样。”

    一想到这些破事,顾老头也是一阵唏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庆元帝一直在联合臣子偷偷挪用国库的钱,搬了这么多年,留下这么多的窟窿一直没填进去。

    这也导致后来的人举步维艰。

    元和帝其实有机会的,可他被短时间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发行的纸质货币相当于直接从百姓们手中抢钱。

    这样连根拔起的做法,让大周更是寸步难行。

    如今的内阁,王党一派的人神一刀鬼一刀的。

    一切都是为了党争。

    原本只是隐疾在身,被看出来了还有诊治的机会。

    如今已经是病入膏肓,朝廷诸公除了缝缝补补,根本无计可施。

    “爷爷不用担心,我们东南不会受到影响的。”

    “你们留在这里,明年开春之前能把胡族给彻底占下来。”

    “前不久占下的矿山,我只要彻底利用起来,届时谁也奈何不了我们。”

    胡族这边,确实有铅矿。

    前不久他们才从胡族人嘴里得知了确切的消息,已经派人去查探过了。

    而且不止铅山,周围还有伴生的铜矿。

    只要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苏誉的武装,届时会更加无敌。

    春节过后,火铳就能量产投入战场使用。

    不过……

    顾老头说:“我们东南不适合马战,所以马匹不多,质量也大多一般。”

    “这些面对胡族或者大周南边的军队都还行。”

    “可若是你志还在更远的地方,我们还得考虑马匹的事情。”

    平原就要用到马战了。

    东南没有这样的条件,这会是一个大问题。

    刚刚两人提起要给小包子选马,顾老头便顺便提起了这事。

    苏誉也在想这个事。

    顾老头手下骑兵有,可是规模不大,而且质量不算高。

    毕竟东南也不属于平原地区,大规模骑兵作战并不适用在这里。

    苏誉如果只局限于东南,那就不用纠结这件事。

    可他做的这一切,真的就只是为了帮朝廷治理东南么?

    顾老头知道,他是有别的想法的。

    要养骑兵,就必须有马。

    胡族这边的地方也不适合养马,他们要增强骑兵的力量,必须引入大量的马匹。

    “这事我暂时有点头绪了,不过得等船回来再说。”

    上次汪家的船队回来时,给苏誉呈上来他们到过的所有海外国家的地图。

    苏誉留意到其中有一处地方,大概与他想象中的一样,是非常适合养马的。

    他派了人去那边勘探,最近船只会回来禀告情况。

    其实苏誉还有一个更好的养马地,而且去到就能占领,直接就能开始养马。

    就是那个地方会远上一些,只能等后面稳定了再规划那里。

    “你都想好啦?”

    顾老头有些讶异。

    他虽然是东南王,是大军的统帅。

    可苏誉说的很多东西,其实他都不懂。

    以前是不懂苏誉的那些文章啊,诗词啊,各种小点子。

    现在到了战场上,他发现自己更不懂了。

    什么火铳、大炮、跑马场,这些东西他活了几十年都不知道呢。

    顾老头啧了啧嘴。

    自己真是老了……

    不过人老了,听儿孙话不动脑子也挺好的。

    “大概是想好了,等着实施就行。”

    苏誉说:“而且等过完年爷爷回来,我还能给爷爷配一支全新的火枪队。”

    一提到这个,顾老头就高兴。

    “行,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了!”

    顾老头两眼放光。

    “等铅山那边开始采矿,我会第一时间安排人送回去让你处理的。”

    火铳需要子弹,而这次在胡族这边发现的铅矿和铜矿正好补足了苏誉这方面的需求。

    两人聊了不少话,一直到深夜,苏誉才回了自己的营帐休息。

    去年赵老头在京城孤零零地过年,今年倒是换成了顾老头自己孤零零地在这边过年了。

    ……

    次日一早。

    苏誉的人马整装待发,准备回东南。

    元宝成了亲,也把曲十妹带回了东南过年。

    曲午带着人来送行,高兴地跟曲十妹说:“等你回来,记得给我们讲那边有趣的事情。”

    曲十妹成婚后又圆润了一些,笑呵呵地说:“好!”

    “阿爹和哥哥们也要多多学习大周话,我们以后一起去东南玩儿。”

    一番话说得曲午等人都有些心神向往。

    临走之前,李大郎还给了一点东西,让元宝帮他带回去。

    元宝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道别完,苏誉对顾老头说:“爷爷,我们先走了。”

    “过不了两个月,应该爷爷也能回来了。”

    顾老头看着他,眼里没有不舍,只有欣慰。

    “行,回去等着吧。”

    苏誉等人出了大营,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后,发现前面站满了胡族的人。

    这些胡族人穿的新衣裳,是他们归顺东南后,东南给他们发的福利。

    负责护送苏誉出山的李大郎问:“府君,可要把人都驱赶走?”

    苏誉摇摇头:“不用。”

    于是士兵在前开路,让这些胡族都站在两边。

    苏誉带着人从中间穿过。

    突然,几个胡族百姓跪了下来,对着苏誉开始拜。

    好像传染一般,其他人也跪了下来,嘴里念着苏誉听不太懂的胡族话。

    一直到苏誉走远了,回头还能看到这些人依然朝着苏誉离开的方向跪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