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刘据对桑弘羊的羡慕,忽必烈对霍光的赞赏
大汉世界,卫青看了一眼汉武帝。</p>
“陛下似乎对桑弘羊和上官桀的私下行为并不动怒?”</p>
听到卫青的询问,一旁的刘据和霍去病先是恍然,随后也都陷入了相同的不解。</p>
桑弘羊和上官桀其实在之前播放的弹劾霍光案中就已经逾越规矩了。</p>
按照汉武帝的性格,早就应该出手惩治他们才对。</p>
可汉武帝居然什么都没做!</p>
汉武帝一声轻笑,淡淡道:</p>
“两个天真的家伙,无非只是恰逢其时,获得了辅政大臣的地位罢了。”</p>
“只要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两个还算是合格的工具人,倒也无需责罚。”</p>
刘据这下子是真的吃惊了。</p>
这还是自己印象中那个非常喜欢用法家酷吏,行重典,以严厉治国的父皇吗?</p>
改变也未免太大了一点吧?</p>
汉武帝看了一眼刘据,淡淡道:</p>
“现在的大汉和以前的大汉又不一样了,自然也需要不同的方式来治理。”</p>
“你以为朕是那种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吗?”</p>
刘据哑然。</p>
卫青点头赞道:</p>
“陛下的开拓精神乃是大汉历代帝王之中最强的,如今大汉开疆拓土急需大量人才,陛下留用这两人继续为大汉做贡献,的确也是最佳的处理方式。”</p>
刘据听完卫青的话,心中突然一动。</p>
懂了。</p>
主要还是桑弘羊。</p>
这家伙的敛财本事,那可真的是无人能及啊。</p>
若是把桑弘羊处理了,大汉财政方面再出现什么问题的话,谁来解决?</p>
呃,别说是父皇了,就算是本宫将来接替皇位,只要桑弘羊不犯下什么谋反的大罪,恐怕也是动不得他的。</p>
刘据突然有点羡慕桑弘羊。</p>
人啊,如果有了真本事,的确是走到哪里都不怕吃不上饭!</p>
霍去病突然开口道:</p>
“陛下,若是桑弘羊参与到金幕之中这场谋反,那又该如何?”</p>
汉武帝的表情突然变得犀利。</p>
过了几秒钟后,这位千古大帝缓缓开口。</p>
“先看下去再说吧。”</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上官安又一次秘密出发,见到了燕王刘旦。</p>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燕王敢不敢行险一搏?”</p>
刘旦闻言一声冷笑,道:</p>
“有什么不敢的?刘弗陵那小子也早就看本王不爽了。”</p>
刘旦这些年在燕国也并不安分。</p>
刘弗陵即位后,霍光以首席辅政大臣的身份发布诏书,赐给刘旦钱三千万,食邑一万三千户。</p>
当时刘旦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勃然大怒。</p>
“整个天下都该是本王的,那小子(刘弗陵)居然还假惺惺地赏赐这些东西,他以为本王会感激他吗?”</p>
随后刘旦马上召集了王府中的诸多幕僚,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p>
刘旦先是制造舆论,说刘弗陵即位属于霍光、金日磾等大臣想要篡夺权力的矫诏行为,真正应该即位的是燕王刘旦。</p>
接着就招集各地亡命之徒,充当士卒,又收聚民间铜铁,制造兵器,并不时亲自出外阅操。</p>
又征调百姓设立围场,在文安县进行大规模的打猎,藉此来讲习军队事宜,专待起事之日的到来。</p>
此时的刘旦俨然以未来皇帝自居,出入僭用天子仪仗,左右近臣皆称侍中(侍中是只有皇帝近臣才能使用的名号)。</p>
他又暗中和中山王之子刘长、齐王之孙刘泽等人勾结,打算时机一到就“共举大事”。</p>
燕国郎中韩义等人觉得刘旦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找死,多次劝阻。</p>
刘旦不但没听,反而还觉得韩义等人将来一定会成为绊脚石,直接把韩义等人给杀掉了。</p>
接着刘旦让刘泽回到齐国都城临淄,杀掉大汉青州刺史隽不疑,掌控齐国兵马并追随刘旦的燕国一同起事。</p>
刘泽还没来得及起事,就被齐国的另外一名王孙刘成得知,向隽不疑告发。</p>
隽不疑立刻派人将刘泽等人全部捉拿,并送往长安。</p>
当时刘弗陵刚刚登基不到一年,正是四大辅臣各种忙碌的时候。</p>
此事交给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很快就查出了刘泽造反背后是燕王刘旦在主使。</p>
四辅臣商议之后觉得刘旦毕竟是小皇帝刘弗陵的亲哥哥,如果刚登基就把亲哥杀了,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名声很不好。</p>
于是四辅臣很快以小皇帝的名义做出决定,将刘泽等人全部杀掉。</p>
但对刘旦就非常宽容了,仅仅是以小皇帝刘弗陵的名义下旨训斥,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处罚行为。</p>
朝廷方面的宽容并没有让刘旦感激并幡然醒悟,他依旧坚定地认为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刘弗陵只不过是在霍光支持下盗窃了皇位的小偷。</p>
听到上官安说要杀掉霍光并废掉刘弗陵的时候,刘旦心中这叫一个高兴啊。</p>
他立刻做出了承诺:</p>
“上官安,你回去告诉你爹,若是真的能实现这个计划,本王即位之后就给他一个封国,让他成为大汉的异姓王!”</p>
上官安闻言,心中也是欣喜不已,对着刘旦拍胸脯保证。</p>
“请燕王放心,过一段时间就能有好消息了!”</p>
【为了确保这一次的计划能成功,刘旦暗中拉拢了许多江湖游侠,让他们秘密前来燕国。】</p>
【此外,刘旦还送了几十车的礼物给鄂邑长公主,以增加鄂邑长公主对自己的良好印象。】</p>
镜头一转,到了长安。</p>
鄂邑长公主看着面前的这么多车财宝,不由欣喜不已。</p>
“好好好,燕王真是有心了。”</p>
丁外人站在一旁,笑道:</p>
“燕王对公主这个姐姐可是真的没话说,每年都让人送这么多礼物过来。”</p>
鄂邑长公主点了点头,轻笑道:</p>
“本宫知道他想要什么,他就是想要除掉霍光嘛。”</p>
“本宫帮他这一次也就是了。”</p>
听到鄂邑长公主这番话之后,丁外人和上官安对视一眼,都露出笑容。</p>
丁外人将上官安送出皇宫,见四下无人,低声道:</p>
“上官大人之前的承诺,没忘吧?”</p>
上官安点头,正色道:</p>
“放心吧,只要大事得成,丁兄将来就是大汉列侯,世袭罔替。”</p>
“今后只有别人伺候丁兄,断然没有丁兄伺候任何女人的道理!”</p>
丁外人闻言,露出笑意,重重地拍了拍上官安的肩膀。</p>
“好,这件事情我入伙了!”</p>
对丁外人来说,公主的情夫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当。</p>
名不正言不顺,哪天鄂邑公主烦了,抛弃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p>
丁外人狂热地追求列侯的地位,就是这个原因。</p>
只有成为列侯,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性。</p>
将来无论是否继续和鄂邑公主在一起,都不会影响丁外人的荣华富贵。</p>
一切准备就绪,上官安回去向上官桀禀报。</p>
“鄂邑公主和丁外人都同意了,这一次的行动将完全由鄂邑公主那边进行,咱们这边不需要出任何人手。”</p>
上官桀听完后,露出了愉快的笑容。</p>
“呵呵,霍光那家伙肯定把老夫盯得紧紧的,他绝对不会想到,老夫压根就不需要动用自己的人!”</p>
“好了,老夫再去和桑弘羊通个气。”</p>
上官桀很快就来到了桑弘羊的家中,向桑弘羊告知此事。</p>
桑弘羊听完之后,心中也是激动不已。</p>
“太好了,终于可以结束这一切了。”</p>
但马上桑弘羊又有些担心,道:</p>
“此事当真万无一失吗?就怕霍光那边得到风声啊。”</p>
上官桀冷笑道:</p>
“霍光的党羽是很多不假,但那可是鄂邑公主!”</p>
“以霍光小心谨慎的风格,他是一定不会在公主身边安插人手的,不然被发现了他麻烦就大了。”</p>
“让鄂邑公主出手,绝对万无一失。”</p>
桑弘羊呼出一口气,点头道:</p>
“好,那老夫就静候佳音了。”</p>
等上官桀离开后,桑弘羊一个人在房屋中坐立不安,喃喃自语。</p>
“要不要直接去找霍光告发?”</p>
“老夫向他投降,以他的性格,当不至于为难老夫吧?”</p>
“不行,霍光之前可是要用辩论置老夫于死地,他不可能放过老夫的。”</p>
“罢了罢了,还是信上官桀一次!”</p>
桑弘羊一咬牙,将伸向房门的手收了回来,重新坐到了原来的位置上。</p>
【计划已定,霍光的政敌们开始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p>
霍禹将一份刚刚收到的请帖拿到霍光的面前。</p>
“鄂邑公主请老夫三日后赴宴?”</p>
霍光看到这份请帖,微微皱眉。</p>
霍禹见状便道:</p>
“爹,直接婉拒了吧?”</p>
鄂邑公主前段时间才刚刚参与到对霍光的弹劾案中,霍禹对这位公主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感。</p>
霍光沉默片刻,缓缓摇头。</p>
“公主殿下毕竟还是陛下长姊,依旧在宫中照顾陛下。”</p>
“和她的关系处理得太僵也不好。”</p>
霍禹明显也成长不少,道:</p>
“鄂邑公主这一次宴会,恐怕又要给她那个情夫丁外人要列侯的爵位,您就算去了,不答应她的要求,也起不到缓和关系的作用啊。”</p>
霍光有些欣慰地看了一眼长子,笑道:</p>
“无妨,只要我去了,纵然不答应公主,她至少也能明白我的缓和之意。”</p>
霍禹有些无奈地开口道:</p>
“爹,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您这个首席辅政大臣当的实在是有点憋屈了。”</p>
历史上的周公,那可是大权在握,还能发动周朝的所有军事力量东征叛乱。</p>
作为天子的周成王,对这个叔叔言听计从,一个不字都不敢说。</p>
霍光号称第二个周公,但执政这么多年,处处如履薄冰,几次差点就被搞掉。</p>
这也差太多了吧?</p>
霍光看了一眼霍禹,表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地开口道:</p>
“你性子太急了,禹儿。”</p>
“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我们只需要等待机会。”</p>
霍禹本想点头,但下一秒钟,他的目光落在了霍光已经斑白的双鬓上。</p>
霍禹沉默了一下,道:</p>
“爹,您已经等了多少年了?”</p>
“如果一直到您……也等不到呢?”</p>
霍光笑了笑,平静地开口道:</p>
“那就说明天命注定如此。”</p>
霍禹无可奈何地离开了。</p>
大元世界中,坐在皇位上的忽必烈若有所思,缓缓点头。</p>
“霍光是个有大智慧的人。”</p>
“学会等待和忍耐,是每一个成功者必须经历的过程。”</p>
皇太孙铁穆耳闻言,好奇地开口道:</p>
“皇祖您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p>
忽必烈哈哈地笑了起来。</p>
“朕何尝又不是等待了大半辈子呢?”</p>
按照蒙古人的传统,长子率领其他儿子开拓家业,幼子守护家业。</p>
由此来看,继承成吉思汗蒙古大汗位置的人应该是幼子托雷。</p>
围绕着这个大汗的位置,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托雷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博弈。</p>
忽必烈作为托雷的儿子,同样也积极参与到了这场博弈之中。</p>
但博弈的结果却是窝阔台在“大忽里勒台”的召开中获得了更多蒙古贵族的支持,最终成功当选为蒙古第二代大汗。</p>
接着不久,年仅三十九岁,正当盛年的托雷竟然莫名其妙地在出征金国的途中暴毙。</p>
忽必烈说到这里,颇为感慨地开口:</p>
“父皇是被某些人害死的,我们所有人都知道。”</p>
“阿里不哥当时就想直接起兵,向那个凶手复仇。”</p>
“是母后阻止了他。”</p>
“母后告诉我们,真正的雄鹰,无论经历怎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要耐心地等待时机到来的时候才能出手。”</p>
“我们听从了母后的话,等到了贵由汗的死,帮助大哥夺得了皇位。”</p>
窝阔台之子贵由汗死后,忽必烈的长兄蒙哥成功即位,将蒙古大汗从三子窝阔台一脉转入幼子托雷一脉。</p>
忽必烈回忆到这里,微笑道:</p>
“当时让大哥去竞争这个位置,也是母后的主意。”</p>
“其实谁又不想成为大汗呢?”</p>
“但朕吧,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愿意支持朕。”</p>
“朕也只能等待。”</p>
按照常理,忽必烈其实也没什么机会。</p>
但谁又能想到,蒙哥竟然会在进攻南宋的时候,死在了钓鱼城下呢?</p>
铁穆耳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道:</p>
“那为何您在蒙哥大汗去世后,不再等待了呢?”</p>
忽必烈哈哈一笑,道:</p>
“傻孩子,等待并不是什么都不做,难道你还指望皇冠从天而降落在自己脑袋上不成?”</p>
“等待,是继续积蓄自己的力量,好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可以抓住它!”</p>
“大哥去世之后,就是最好的时机。那时候朕若是还继续等待,就是不折不扣的傻子了。”</p>
蒙哥作为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的长子,他的继位其实是一种篡位。</p>
正是因为如此,蒙哥不得不紧密依靠自己的几个弟弟。</p>
忽必烈负责镇守原本的金国旧地,阿里不哥负责镇守草原大本营。</p>
反而是蒙哥自己的儿子们并没有多少权力。</p>
蒙哥意外暴毙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两个人。</p>
忽必烈淡淡道:</p>
“本来嘛,阿速台、玉龙答失、昔里吉这几个大哥的儿子都在世,也都成年了。”</p>
“论继承大汗之位,阿速台他们哪个不比阿里不哥正统?”</p>
“哼,阿里不哥野心勃勃,说什么兄终弟及。”</p>
“行啊,既然是兄终弟及,朕是父皇的嫡次子,大哥死了就该到朕,然后是老三旭烈兀,最后才是阿里不哥这个老四!”</p>
“无论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都轮不到阿里不哥来当这个大汗。”</p>
“他都有脸来争夺大汗之位,朕为什么不行?”</p>
“那些人就因为朕用来和阿里不哥争夺天下的军队以汉人为主,因为阿里不哥操纵的所谓‘大忽里勒台’便否定朕,说朕是大蒙古帝国的篡位者,简直可笑!”</p>
“拔都用的难道不是钦察人和罗斯人?旭烈兀用的难道不是波斯人?察合台用的不是突厥人?他们能用,朕用汉人就不行?他们是大蒙古帝国正统,朕就不配?”</p>
忽必烈越说越是激动。</p>
铁穆耳忙道:</p>
“皇祖息怒,反正咱们很快就会扫平其他几个自立的所谓汗国了。”</p>
四大汗国中,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如今已经被元朝灭亡。</p>
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如今也被忽必烈派遣去西征的元军打得节节败退。</p>
只有伊尔汗国,因为建立者是和忽必烈一母所生的三弟旭烈兀,一直以来都是元朝的盟友,目前还没有遭遇到元朝的进攻。</p>
忽必烈发泄完情绪,开始平静下来,淡然道:</p>
“铁穆耳,等待是很艰难的过程,你看看金幕中的霍光,也应该能够明白。”</p>
“好好学习一下霍光吧,当你学会了霍光的等待和忍耐,将来继承了这个皇位之后,不会再有任何事情能难倒你。”</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作为鄂邑公主的情夫,丁外人一直以来都在暗中给鄂邑公主招揽一批游侠作为打手。</p>
此刻,丁外人将公主府中的几名管事心腹,还有游侠头目们召集起来。</p>
“公主已经派人将请帖送到了大司马府,霍光也已经答应三天后前来赴宴了。”</p>
“你们都做好准备,三天后把所有人手召集起来。”</p>
“只要霍光一进入这座府邸之中,立刻一拥而上,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