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这不是棒打鸳鸯吗?
纪晓北看了付季昌一眼,似乎再说:我可以试试。
付季昌冲她轻轻摇头: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能接烫手山芋。
那是大司农的事。
纪晓北笑笑说:“我现在没办法,不过,曹大人我可以帮着您想想办法,能不能用就不知道了。”
“哎,好,纪姑娘您跟我去田里看看吧!”
曹大人拉着纪晓北就要往田里走。
付季昌:……
纪晓北:哎,我去了也是白去呀,我都没见过蚜虫的呀!
曹大人坚信,只有纪晓北看到了田间的情况,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纪晓北:也罢,那就去看看吧!
让老头放心。
付季昌:这怎么就走了,咱们两个的事还没有说完呀!
纪晓北跟着风风火火的曹大人走了。
到了南城外的田里,果然有不少翠绿的小麦叶子上有点点黄斑。
地头上坐着的农人们唉声叹气,又要在喷洒一遍石灰水,被大司农的人拦下了。
“不能再喷了,再喷,蚜虫没死,小麦都死了!”
“不让我们喷,那你们大司农的人倒是想个办法呀?”
几个农民围着大司农的人喊嚷起来。
“这不是在想办法吗?”
……
那边曹大人一一给纪晓北介绍了情况。
纪晓北默默地记下了,她要写信给郑果的。
地里是真热呀,被烤了一个时辰后,她才赶着马德彪回去了。
她坐在马车上,就给郑果写了信。
她学过生物的,可以用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
如果弄些农药过来,当然是见效最快的。
她还把两片叶子给郑果放在了冷库里。
回去以后,付季昌愁眉苦脸地坐在院里,林婆子像是被挖了心肝肺一样痛苦地坐在付季昌身边。
两个人一见纪晓北回来了,同时站了起来。
“来,我和你说点事!”纪晓北对付季昌说。
林婆子慌忙推了小幺一把:“快去,晓北想出办法来了!”
一进门,付季昌就问;“你想出办法了?”
“没有,我只能试一试,好不好用还不知道呢?”纪晓北说。
“啊,好用?什么办法呀,皇上能同意吗?”付季昌有些激动地问。
“皇上,和皇上有什么关系,刚才是曹大人来找我呀!”
纪晓北说。
付季昌:这可怕的心意不相通,原来两个人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你先回去,我要想想法子,治蚜虫的法子,城外地里的那些农民的急成什么样子了,没收成了,大半年的心血就都毁了!”
付季昌轻轻地点了头:“嗯”
他心里在想:我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安州各县的奏折像纸片一样飞向朝廷。
只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皇上赐婚的事呀。
农民的心在滴血,我的心同样在滴血呀!
他捏了捏拳头,心里也有了主意。
看在自己以往的功劳上,皇上不会因为这点事就要流放,顶多是贬为庶民。
那也好,他就带着儿女和纪晓北逍遥去了。
就凭着自己外面的生意,吃喝不愁。
“需要我帮忙吗?”付季昌回头问。
“暂时不用,不过你要是能留在安州就更好了!”纪晓北抬头看向他。
“好,我去明义巷,你有事去那里找我!”
“我们也要去明义巷……”
两个小鬼头闯进来,笑眯眯地说。
“走了,爹爹带你们去明义巷!”
付季昌一手拎一个出了门。
纪晓北:啥时候开始改了口?
我怎么不知道呀?
林婆子:有些事儿,老婆子我不主动逼你一把,是不行的!
纪晓北躺在床上,等着郑果回信。
……
御书房里,皇上面前放着高高的奏折。
他皱眉道:“最近弹劾付大人的奏章不少呀!”
福公公说道:“树大招风,付大人难免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哼!他是越来越目中无人了,居功自傲!”
皇上把手里的奏折往地上一扔。
见皇上的脸色变了,福公公吓的不敢出声了。
“朕还想把玉林许配给他,你猜他怎么说?”
福公公沉吟了片刻道:“奴才不知!”
“哼,他竟然没有一丝惊喜,竟然扳起了脸说,他自小是祖母带大的,要为祖母守孝三年,呵呵呵,我大北朝都不需要为至亲守孝三年了,他还却拿这个理由来搪塞朕,,难道是朕的女儿配不上他,笑话!”
福公公福了福身,说道:“玉林公主聪慧可人,貌若天仙!”
“嗯,玉林难道比不上那个纪家湾的姑娘?这一摞奏折里都是付大人德行有亏,有外室,还有私生子,这些朕都没有过问他,过去的事,朕不追究,只要他待玉林好,朕就都不追究了。”
皇上叹了一口气。
这个玉林公主是他最喜欢的女儿,生下来就肤白貌美,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水汪汪的。
她下生后,皇上去看她。
这个小公主就朝皇上笑了,还拉住了皇上的手。
皇上龙心大悦,立即封她为玉林公主。
玉林公主是个骄纵的性子,到了成婚的年龄,见了无数的男人,没有一个能进她的眼的。
那天,她来御书房找圣上,看到了付季昌。
哎!
皇上瘫在龙椅上,叹了口气,朕也是没办法呀。
一边是宠爱的女儿,一边是重臣。
他都想护着,就是无法周全呀。
去年他见过两次纪晓北,一次是微服私访安州西山,亲眼见识了这女子的果断机敏。
后来又招到宫里一次。
她一丝慌乱也没有,气定神闲的不像是个普通民女。
付季昌护着他的那架势,旁人一眼就看透了。
既然两个人情投意合,付季昌就应该早一点来求自己赐婚呀,要是早点赐婚,也不至于闹成现在这个局面呀。
现在自己给玉林指婚,这不是棒打鸳鸯吗?
为了玉林,那他就挥下这一棒吧!
他又拿起来奏折来看。
下面的一摞都是启奏小麦虫灾的,眼下是愈演愈烈之势呀!
去年干旱,今年在遭遇小麦绝收,那天下百姓都没活路了。
“福公公,去把大司农的人叫过来!”
“皇上,大司农的人都去安州县里了,走了好几天了!”
福公公赶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