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黄金时代不爱吃草的羊

第三十二章 最好的心态

自从离开了底特律活塞和查克-戴利的执教,丹尼斯-罗德曼就走上了一条别样的篮球道路。

在底特律他把活塞当做一个大家庭,把戴利当做父亲,托马斯、兰比尔当做兄长。

他在活塞感有家庭般的归属感,每个夜晚在球场上他都活力满满,愿意为了教练和队友冲锋陷阵。

他在球场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成为了联盟最好的锋线防守者之一,一个可以给阿甘造成巨大威胁的篮板奇才。

不过在1993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罗德曼和甘国阳一样,迎来了人生之路的分水岭。

查克-戴利离开了活塞,罗德曼失去了篮球上的精神父亲。

总经理杰克-麦克洛斯基退休,活塞真正的掌舵者,船长下了船。

伊塞亚-托马斯和比尔-兰比尔进入职业生涯倒计时,在打完1992-1993赛季后,他们私下里讨论在1994年退役。

约翰-萨利被交易去了迈阿密,马克-阿奎尔去了球星坟墓快船,里克-马洪追随戴利去了新泽西,梅尔文-特平胖的有两个罗德曼那么重只能退役。

曾经团结如一家坏小子分崩离析,曾经他们有多么不可一世,在崩塌时就有多落寞。

没有人为他们的坠落惋惜,不少人甚至幸灾乐祸,谁让他们在强大时得罪了那么多人?

罗德曼在篮球场上的家破碎了,球场下的家也没了——他和妻子安妮感情破裂,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82天。

这个大男孩没有了指引和归宿,他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有钱有名的他自然而然开始放纵。

他赌博,和数不清的女人上床,和麦当娜约会,拒绝去球队训练营报道,在自己身上刻满纹身,染上花花绿绿的头发,他甚至一度想到自杀。

据他自己所说,他做这些是因为他想做一个普通人。

真是太普通了。

罗德曼做的一件很正确的事,是从始至终没有碰毒品。

在1993年10月的某个夜晚,他将车开到奥本山宫殿球馆地下停车场,这个曾经带给他激情和荣耀的地方。

车座副驾上放着一把枪,罗德曼将车停好,他在想要不要在这里,用这把枪给自己混乱的人生一个了结。

他回想着篮球和nBA给予他的一切,那一个个噪音如狂澜的夜晚,那一座金灿灿的奥布莱恩奖杯,还有上百万美元的收入,灯火酒绿中妖娆婀娜的身体,罗德曼却觉得这些都是假的。

他不相信生活赠予他的这一切,他不相信金钱、女人,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爱。

他认为这一切终究要离你而去,它们只是昙花一现,当运动生涯结束后,人们就会将你忘记,将有新的偶像产生供球迷们膜拜。

他已经体验过,感受过,品尝过了,所以到底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什么都没有了。

当时,罗德曼的手已经摸向了放在副驾的枪,罗德曼至今仍记得它的表面是那样冰冷厚实,它是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通道,一把终结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手术刀。

罗德曼举起了枪,同时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他想听一听这一刻,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

哪里发生了战争,哪里还有犯罪、饥饿和灾祸,愚蠢的娱乐圈是不是依旧在制造无聊的八卦,自以为是的评论员是否又在对着国家的方方面面指手画脚,这无可救药的世界。

电台突然播送了一则关于体育的消息:

“俄勒冈的消息,波特兰开拓者今天发布一则通告,他们的当家球星桑尼-甘决定继续征战nBA,他将和开拓者签下一份新的合同,即将开始的1993-1994赛季球迷会继续看到他身披开拓者战袍的身影。在经历了两名球星的意外身亡,以及总经理、教练组的全部洗牌后,阿甘没有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选择退役,而是留在了赛场,我们……”

丹尼斯-罗德曼关掉了收音机,同时也放下了手枪,他不明白阿甘为什么不选择退役?

所有人都以为阿甘会退役会离开的,7个冠军,但一切都破碎和毁灭了,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这个问题充斥了罗德曼的大脑,他找不到答案,同时他也失去了一枪打爆自己脑袋的兴趣。

罗德曼驱车离开了奥本山宫殿球场,随后他也离开了底特律,前往了曾经的仇敌城市芝加哥。

他又拿到了两枚戒指,见证了阿甘的退役和复出,如今站在玫瑰花园球馆的地板上,他对乔丹、皮蓬、阿甘之间的恩怨情仇没有任何的兴趣。

不想介入,不想评判,不想参与。

他内心是感激阿甘的,那个夜晚,如果不是甘国阳宣布留在nBA,他说不定已经死在了奥本山宫殿球馆的停车场。

当然,就算那天甘国阳不宣布留在nBA,罗德曼也不一定会死。

因为他怕疼,这是他一直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的小秘密。

他在nBA赛场上最疼痛的经历都是阿甘带给他的。

一次被暴打,一次被扔上技术台,都疼的他龇牙咧嘴。

回想起来,罗德曼都不知道自己当初哪里来的勇气。

现在他更加不会和阿甘去顶针,别的所谓硬汉大部分只是装样子。

包括查尔斯-巴克利,在罗德曼看来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

只有阿甘,他是会来真的,而且一旦上头真的不管不顾。

首节比赛,公牛和开拓者在一种较为混乱的氛围下进行着快速的攻防对战。

开拓者的优势在内线,他们比公牛多抢了4个篮板球,全都是前场篮板。

但开拓者并没能把篮板球优势转化为得分优势,每个前场篮板都无法立刻转化为得分。

不是公牛篮下护筐做的好,而是公牛外线球员下手真的太快。

pj-布朗,阿甘,AC-格林,只要在篮下抢到球,立刻会遭到公牛球员的补防和断球。

甘国阳首节想利用篮板球取得优势,被公牛用抢断和破坏出界阻止。

而开拓者在防守端面对公牛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只能坚持一对一单防。

和1993年之前相比,1997年的乔丹更多在45度位置接球发起进攻。

他的背身进攻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和阿甘相比不相上下。

极强的力量,娴熟快速的脚步,精准的转身投篮,搭配上多样的进攻手法,让防守人防不胜防。

相较而言,甘国阳也可以和乔丹一样打,但他不能,因为他要承担更多的工作。

他要给队友掩护,要做轴心,要冲抢前场篮板,在外线接球组织进攻。

第一节比赛结束,开拓者27:28,落后公牛队1分。

开拓者在开局领先的情况下,随着回合数增加,明显有些跟不上公牛脚步。

公牛队在细节上做的无可挑剔,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在节奏掌控上更是不温不火刚刚好,在开局度过和开拓者的高对抗激情碰撞后,他们就缓下来、慢下来,用更加从容的阵地进攻和坚硬的外线压迫防守给开拓者施加压力,顺便抢夺比赛的主动权。

虽然公牛只领先1分,但菲尔-杰克逊在打完第一节后大大松了口气。

在节间休息时他和乔丹说:“阿甘或许还是那个阿甘,但开拓者不是那个开拓者了。”

强队交手,基本上一节比赛就能摸出对手的底,你有多少水平,有多少底牌,心里都有数。

尤其是公牛这样的顶级强队,他们曾经和开拓者展开最高水平的大战。

1991和1992年总决赛的超级对决到现在杰克逊都记忆犹新,那种窒息感和不确定性让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而现在的开拓者呢?阿甘依旧咄咄逼人,可是开拓者其他人没有当初的强度了,他们很优秀,是个强队,但不是顶级挑战者。

范埃克塞尔、里德尔只能是乱战挑战者,在匀速跑的回合打出一些惊艳表现。

一旦到了要劲,要决定胜负的时刻,或者比赛中的关键节点,他们很难给予阿甘足够帮助。

对这样的情况,乔丹再熟悉不过,那是他1985-1990年一直苦苦挣扎的状态。

“现在终于轮到阿甘去体会那样的感觉了。”乔丹笑着,嚼着口香糖,同时摸了摸眼角的伤口。

坐在板凳上静下来,肾上腺素消褪,疼痛感袭来,乔丹吐掉口香糖骂了一句,换了一片塞进嘴里。

杰克逊道:“阿甘这么早动手不见得是坏事,这说明他有些无计可施,大部分时候他都很冷静的,让他失去冷静是件好事。”

乔丹瞪着杰克逊道:“是吗?那你站场边咒他父亲,让他失去冷静试一试。”

“哦算了迈克尔,我们还是好好打球吧,用篮球解决问题。”

菲尔-杰克逊试图和丹尼斯-罗德曼交流一下,希望他在后面的比赛中针对一下阿甘。

虽然开拓者整体大大不如公牛,但杰克逊知道,一场常规赛,阿甘是可以逆天改命的。

对付阿甘,需要从头到尾持续性的针对,最起码要把他的命中率压制在60%以下。

而罗德曼根本不想搭理杰克逊,他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份报纸,翘着二郎腿坐在替补席看了起来。

“收起你那该死的报纸!你他妈的从哪儿弄来的?”

“我上厕所擦屁股剩下的。教练,我会全力去盯防阿甘,但别指望我针对他和他互喷垃圾话或者动手动脚。”

“你就这么怕他吗?”

“你不怕你可以去问候他爸爸。”

“……”

杰克逊觉得头都要炸了,自己手下执教的都是些什么人?

他原本指望通过这场比赛破除对阿甘的恐惧和焦虑,可看起来就算赢了好像也没用。

不过菲尔-杰克逊很快就释然了,或许罗德曼和乔丹的这种态度,已经是最好的心态了。

做好我自己的事,完成自己的职责,不被阿甘干扰,难道还不够吗?

想到这点,杰克逊放平心态,继续投入到比赛当中。

今晚他和拉里-伯德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此时,拉里-伯德正让甘国阳坐在场下休息。

第二节开始阶段,甘国阳在板凳上坐四到五分钟。

这个空窗期对开拓者而言会很艰难,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公牛拉开差距。

后面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追赶,开拓者会丧失主动权。

但伯德面临一个问题,他找不到一个可靠的球员可以带队扛住公牛。

到现在为止,开拓者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二当家。

这是贯穿甘国阳整个生涯的一个问题:他主导的球队注定没有明确的二号球星。

当一把手过于强势时,二把手的地位就会显著降低,甚至于可有可无,和其他人差不多。

这点上,没有人可以和阿甘相比,乔丹固然强大,但皮蓬是实打实的球队老二——虽然工资配不上。

第一个三连冠,德雷克斯勒理论上是球队老二,实际他的地位和作用不一定比得上范德维奇、汤普森和特里-波特。

特别是他的合同、薪水一直偏低,实在是不符合球队老二的身份,造成了他后来的出走。

四连冠阶段情况更复杂,彼得洛维奇、萨博尼斯、霍纳赛克、刘易斯都有二当家实力,但细想又都不是二当家。

如果彼得洛维奇和刘易斯不死,他们跟着阿甘再打两年,到现在有一个可能会成为铁打的二当家。

但现在,开拓者又是单日凌空的情况,其他球员各方面和他的差距太大,没有人担得起二把手的职责。

伯德思虑了一番,决定让老将波特带队,带领第二阵容。

波特压阵,同时主要的得分手是里德尔——里德尔在第一节后半段下场,已经休息了好一会儿。

内线,伯德更为保守的选择了杜德利,让他和AC-格林进行搭档。

而没有用在之前比赛中闪现光彩的华莱士+小奥尼尔的新秀青春组合。

因为本-华莱士身高不足,公牛队在第二节的过度阶段换上了老将罗伯特-帕里什。

帕里什在离开太阳后,上个赛季签约公牛,成为了球队内线的替补。

本赛季已经43岁高龄的帕里什,依旧可以凭借他的身高和经验在球场上做出贡献。

不得不承认,身高真的是最难改变的天赋,帕里什往内线一站就是一道屏障。

而本-华莱士感觉都没有皮蓬高,你怎么在内线阻止公牛球员冲击篮筐?

伯德虽然用人不拘一格,但在这样重大的比赛中,多少还是保守了一些。

结果保守并没有换回稳定,第二节比赛开始后,公牛队掀起了一波进攻高潮。

先是帕里什在篮下摘得前场篮板,用一个标志性的高弧线投篮命中两分。

接着里德尔的背身转内线上篮没有命中,帕里什保护下后场篮板。

公牛队反击,库科奇在外线接球三分出手命中!

这位身材高大的克罗地亚球星,在公牛队如鱼得水。

虽然来到公牛后少不得被皮蓬、乔丹一番敲打和教训,但他很快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他可以在nBA站稳脚跟,并作出足够贡献。

波特试图用反击中的急停跳投给出回应,可他还没有进入状态和节奏,出手没有命中。

杜德利和AC-格林缺少冲击前场篮板的能力,导致公牛可以稳稳的保护住后场篮板后然后打反击。

又是帕里什的篮板,给到皮蓬,皮蓬快速运球过半场没有人可以阻拦他,阿甘不在他还怕谁?

开拓者中路必须收缩防守,侧翼的史蒂芬-科尔空了出来,皮蓬分球到底边,科尔接球三分出手,命中!

一波8:0的进攻高潮,瞬间将比分拉开到了9分。

伯德立刻叫了暂停,这样的情况打下去,半场就要崩。

阿甘不在,开拓者的第二阵容面对有皮蓬的公牛差了两个档次。

就像当初没有了乔丹的公牛和开拓者对抗一样。

乔丹此刻心里一定在想,你一定理解过去的我了吧,桑尼。

暂停时,甘国阳已经脱掉了外套,准备提前登场。

这么打下去,这场别想赢,上半场就会落后15分。

但伯德制止了他,道:“不,现在不是时候,你坐下。”

“我的体能没有问题,相信我,我可以打满全场。”

“我知道你可以,但也请相信我,我们能调整过来。而你要把体能和手感用到最最要紧的时候。”

甘国阳其实不太相信伯德,也不是不相信伯德,而是他知道现在开拓者这批球员什么水平。

公牛是一群老到不能再老的老油条,又有皮蓬和乔丹轮流带着打,在轮换上天衣无缝。

伯德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里只有阿甘这一张王牌,就只能打这场王牌,把他打好才有胜算。

但伯德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甘国阳虽然很想赢,但这一刻他选择尊重主教练的意见。

毕竟不是总决赛,总决赛他会一拳把伯德打晕送回更衣室,然后接过指挥权主导比赛。

而伯德没有感受到阿甘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点点杀气,他把战术板交给了里克-卡莱尔。

在人员上做出了重大调整,在保守阵容不行的情况下,他马上进行更换,用pj-布朗换下了杜德利,他的身高和篮板很重要。

用小奥尼尔替下了AC-格林,伯德需要内线的活力,拼抢前场篮板。

外线范埃克塞尔重新披挂上阵,老将波特在这种追分局不如神经刀好用。

最后,伯德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坐在替补席上局促不安很久,早已跃跃欲试的小伙子。

“科比,你换下温菲尔德,你的任务是,盯住皮蓬,紧紧盯住他。”

科比脱掉外套,他没有点头,而是道:“我以为我要上场对付乔丹。”

“先盯住皮蓬小子,别好高骛远!”伯德的语气很严肃,科比闭嘴点头。

见状,伯德补充道:“表现好你就多打一会儿,打到乔丹重新登场。”

科比没有说什么,还是点头,他往嘴里放了一片口香糖,和队友们一起站上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