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娘柔心糖

第872章 风云变幻

    这次皇家父子的温情对话,在沈寒天回来后戛然而止。

    显然,五皇子不太习惯老皇帝的关心。

    想想也是,这位五皇子被找回来之前都在民间野蛮生长,冷不丁冒出一个这么骇人听闻的身世,给谁都要消化好一阵子。

    更不要说老皇帝如今还动了让他继承大统的念头。

    不过今日这一幕,倒是让丹娘看不明白了。

    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

    跪送了帝妃二人,丹娘回到燕堂才喘了口气,连灌了两盏茶水才缓过来:「真是累死我了,说来就来了,连个招呼都不打。」

    「陛下打招呼,你就不累了?」沈寒天打趣。

    她翻了个白眼:「总比突然到访要好吧。」

    转念一想,她又无奈道,「不过圣上应该是故意这么来的,不就是想杀个措手不及嘛。」

    一方面检查一下自己好大儿的功课,另一方面看看备受自己倚重的抚安王府,私底下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目前看来,老皇帝应该很满意。

    丹娘说起了今日琼贵妃随行之事。

    她越说越觉得心里毛毛的:「圣上怎么会同意让她陪着一起来,我瞧着帝妃二人很是和谐,圣上也没有处罚她的意思……」

    这与他们夫妻二人之前的猜测大相径庭。

    沈寒天摇摇头:「今日圣上留了几桩要事,我们几人需要凑在一起拿主意,根本走不开。前朝后宫,虽说牵一发动全身,但后宫之事……我也不可能时时了解。」

    丹娘咬着下唇,细细思索一番。

    「我去找祖母说几句话。」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快步往安福堂去了。

    老太太听完了丹娘的话,一阵出神:「你是说……要我们主动交出那份和离书?」

    「是。」丹娘轻轻颔首,「我瞧着今日圣上携琼贵妃来时的模样,不像是有嫌隙,更不像是要冷落她的样子……您想想,若圣上只是为了来看五皇子,又何必带上琼贵妃呢?她可不是五皇子的母妃!」

    「言之有理。」

    「从前是我小瞧了这琼贵妃,现在想想,人家底气足得很,又是贵妃又有太子傍身,前朝后宫实力非同一般,人家就算真失了圣心,那也得是圣上主动厌弃了她,这是皇上的家务事,咱们宋家在其中掺和一脚作甚?」

    丹娘分析得头头是道,「从前和离书在咱们手里,那是一个把柄,一个拿捏,今日……怕是要成为烫手山芋了。」

    老太太有了主意,眉眼含笑地望着小孙女:「到底今时不同往日,你还真是长大了。」

    「难不成在祖母眼中,孙女是个只晓得吃饭睡觉的蠢人不成?」

    她撒着娇,「不过这事儿……要请爹爹出面吧?」

    老太太摇摇头:「不,我亲自去一趟。」

    丹娘吃惊:「诶?」

    老太太也是有诰命在身的,加上与端肃太妃交好,虽不说能时时进宫,但递了牌子,想见太妃也不是一件难事。

    「那我也要跟着……」

    「不,明日一早我便去,快去快回,你呢就好好在府里,你府里上上下下这么多事情要打点,你哪里有空跟我一块?」

    丹娘再也没想到最后是老太太主动请缨。

    她还以为会是宋恪松出面。

    无论她怎么劝说,老太太已经打定主意,谁来说都不动摇。

    没法子,次日一早,丹娘陪着老太太用了早饭,又亲自送老太太到府门外,叮嘱了那些随行的小厮婆子一遍又一遍。

    老太太不耐烦了:「我只是进一趟宫,又不是去狼窝虎穴,耳朵都快磨出老茧了,快别说了,瞅见你就心烦。」

    丹娘:……

    送走了老太太,沈寒天也出门了。

    这男人有些拈酸吃醋:「哎,我日日出门上朝,也不见你这般叮嘱我。」

    丹娘:……

    被两个人同时嫌弃,她心里很不好受。

    毕竟是要进宫办隐秘至极的事情,丹娘自然更担心老太太。

    她扒着手指算着时间,终于到了午后时分,老太太的马车才回来。

    忙活了大半日,即便老人家再精神再硬朗,这会子也难掩疲倦。

    回到安福堂歇下,热水洗漱完毕,又用了热汤饭菜,老太太一抬眼瞧见丹娘瞪圆了眼睛,欲言又止地看着自己,忍不住发笑:「别担心了,已经交出去了。」

    「啊……那、那圣上怎么说?」

    老太太:「这种事哪里能说穿了的?」

    说着,她埋怨似的瞪了一眼孙女,「大家都是明白人,那东西送到皇帝手里,他自然比什么都清楚。」

    她叹了一声,「原本我也想着走一步看一步,没准那琼贵妃并未与皇帝交代清楚呢,多亏了今日走一趟……还得是你鬼灵精,怎么就猜到这一层了……」

    老太太轻笑着摇摇头,如释重负。

    原来,今日进宫老太太便听端肃太妃说了,这两日琼贵妃整顿宫闱,好一番威风气势,阖宫上下没有不服的。

    琼贵妃当真一朝翻身,一时间风头无两。

    丹娘心有余悸。..

    还好自己反应快,不用等老皇帝明示暗示就把这烫手山芋给交了出去……如若不然,还不知会有什么麻烦落到自己头上。

    关于这事儿,她也没有瞒着沈寒天。

    沈寒天赞叹妻子急中生智,乃常人所不能及。

    丹娘却忧心忡忡:「哪里就能安心了,还不知有没有后续……哎,我现在算是明白圣心难测这四个字的意思了……」

    巍巍皇权,即便特权阶层,稍不留意也是行将踏错,满盘皆输的。

    沈寒天却不在意:「等一段时日吧,自然会有旨意下来。」

    就在这惶惶不安中,端午刚过,两道圣旨下来,其中之一就关乎宋家。

    宋恪松被破格提拔,连升两级,直逼二品大员。

    消息传来,宋府上下几乎欢喜疯了。

    宋恪松难掩激动,眼眶一片猩红,将圣旨供入祠堂,日日香火不断,早晚敬叩跪拜。

    赵氏整个人仿佛都重新活了一遍,焕发无限生机:「真没想到还有今日,真没想到……」

    原本是笑着的,可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蒋妈妈忙宽慰:「太太这是高兴糊涂了,怎么还抹泪了,当心被咱们家的少爷奶奶们瞧了笑话。」

    「笑话什么!」赵氏忙擦了擦眼角,「如今老爷重获重用,笑话我也不怕……只可惜,我杳儿命不好,没能等到这一日。」

    说着,她又泪水涌出,好一阵伤感。

    蒋妈妈少不得又劝了一会儿。

    比起宋府这边的欢欣鼓舞,丹娘这头就镇定许多了。

    她知道,这应该就是沈寒天说的圣意了……

    老皇帝不会直接明了地给个回应,而是会在别的地方给予肯定——比如,给宋恪松升个官什么的,就算对宋家乖觉的褒奖。

    丹娘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沈寒天宽慰:「五皇子还在咱们府里求学读书呢,圣上怎么都不会迁怒的,真要迁怒,哪里还轮得到咱们?」

    「原来你早就知晓,倒把我蒙在鼓里,瞒得好苦!!」丹娘狠狠拧了丈夫胳膊一下。

    五月底,六月初,又是数道明发谕旨。

    晋五皇子为衡王,册封东山公孙女夏予问为衡王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