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娘柔心糖

第898章 一举两得

第898章一举两得

丹娘又摸出几张纸,摊在桌子上,对柳承易说:“你看看吧,都在这儿了,我先去睡一会儿,明早不要叫醒我,我什么时候睡醒了什么时候吃饭。搜索: 玩家书域 本文免费阅读”

夫妻二人还缓不过神来,目送着丹娘离去。

半晌,柳承易赶紧拿起那几张纸细细看着,越看越心惊。

原来那几张纸上写着的,是从第一波匪乱到肃州间的明细,哪一波匪乱在何地,是何人为首,有多少人员掺和其中,又有多少老百姓,就连山匪产生的原因,丹娘也写得明明白白。

另附了一张简单的舆图,与原先柳承易给丹娘看的那一张几乎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这张舆图上画出了山匪所在的路段。

最后一张,丹娘留下了一句:合并规整,最大化利用山匪稳固商线沿边的安全。

柳承易盯着这句话看了半晌,最后淡淡地来了句:“是我疯了,还是她疯了?”

慧娘一言不发,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两口子看到这儿,全然明白了。

只是这想法太过惊世骇俗,也风险满满,柳承易恨不得现在就将丹娘叫起来,他要好好问一问。

抓耳挠腮过了一晚上,第二日直到午后,丹娘才一觉睡醒。

等不及她用完饭,柳承易就在门外等着了。

慧娘冷着脸,给妹妹添了一碗汤:“不用搭理你姐夫,先吃饭,有什么事吃饱了再说。”

丹娘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酒足饭饱后,柳承易才见到了丹娘,忙不迭地问起这件事。

她笑道:“就是你看到的这样,我就是这样想的。”

“可若是山匪后来暴乱了,那又是一场浩劫,你这样岂不是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么?”柳承易不安又着急。

“如今边境不稳,各处都有战乱,我大雍虽然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但也经不住这样长时间的拉扯。四周虎视眈眈,你总不会想让圣上派重兵镇压这里吧?就算会,那也不知要等多少年了。”

丹娘用最直白的话讲给柳承易听,“这银子,大雍是赚定了;但兵力不足以镇压这边的山匪,那我们就要换个思路。以匪制匪,就是最好的法子。”

“可、可他们是山匪啊……”

“将其中沾过人命的拿出来,该杀就杀,也算以儆效尤;剩下的,包括那些逃难的老百姓,将他们组织起来,沿途分段设立商线护卫的岗哨,各自管各自的一段,领朝廷的俸禄以及与附近州县联合,这样商线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还能叫这些人吃饱穿暖,更能让州县发展起来。”

丹娘说到起劲处,眉飞色舞,眼眸清亮,好一派英气勃勃。

看得慧娘忍不住有些愣神。

她一直知晓自己这位七妹妹姿容出众。

但没想到,如今这样脂粉未施、一身粗布,甚至连发髻都没梳一个,只用了发冠束起的丹娘,瞧着竟比平日那雍容华贵的贵妇模样更添魅力。

像是天地间自由勃发的一棵大树,终于展天盖地,朝着最灿烂的天空恣意生长着枝丫,一个眼神,一抹轻笑,都满是生机。

若说沈寒天是那如银月色,皎皎于天地间。

那丹娘就是沐浴在月色下,亦不惧骄阳的参天巨木。

明明,她只是个女人。

她是女人!

慧娘心头咚咚狂跳,一时间眼神都忘记了收回。

丹娘还在说:“民富则国安,这道理也一样适用于沿边的商线,他们要的也是想好好活着,好好过日子,他们也明白若一直这样下去,等朝廷腾出手来,怕是会一网打尽,到时候别说想自保了,怕是一家老小都活不下来。”

“圣上派我来,无非是想说这事儿还有更便宜的解决方式。”

“一个字,拖。”

“咱们得拖到驻军过来,同时还不能影响两国的贸易商线,柳大人,你觉得还有比我这更好的法子么?”

一番话,说得柳承易心服口服。

沉默半晌,他苦笑着:“那沿途州县你都这样跟他们说过了?”

“嗯。”丹娘点点头,“难不成你以为这一路上我只顾着杀匪乱了?以暴制暴固然可行,可我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

柳承易深吸一口气:“好!那就按你说的办,不试一试又怎么能知晓行不行得通,反正眼下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丹娘赞赏:“没错。”

肃州,算是丹娘一路走来经过的最大一个州县。

以肃州为中心点,向沿线发了告知。

很快,该聚集的人都聚集了。

柳承易负责跟这些州县的官员沟通,而丹娘则去跟那些闻讯赶来的山匪头子聊一聊。

两边各自进行,也各自安置。

总体说来,遭受过丹娘毒打的上线众山匪就显得温和友善,好说话得多;而还未经历过某人凶残的山匪头子,就有些不可一世。

对付这种人,丹娘也很有手段。

总之一天

下来,他们都变得目光清澈,也礼貌得多。

当问到下线还有些人没来时,丹娘轻描淡写地来了句:“没来就没来呗,他们不来,回头将人都清光,他们的那一部分就分给临近的你们。”

盘子大了,人少了,意味着能分到的资源就更多。

众人眼睛一亮。

丹娘心中好笑,垂眸挡住了眼底的暗芒,装作没看见。

能从见不得光的山匪成为名正言顺的岗哨首领,他们都没意见,但因为资源的分配,他们又会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

谁能想到,丹娘不过寥寥数语,就引得众人各自有了小心思。

就算想再次联合,怕也难上加难。

人群中,燕回目光深邃,冰冷中透着佩服。

只不过他藏得很深。

当所有事情都说完,丹娘与他们约定好,等拿出细则方案再叫他们过来商议,便让他们都散了。

燕回却留了下来。

丹娘:“刚好,我有话跟你说。”

燕回眉眼微动。

“你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也查了,你们之前是边境的一座城池的幸存者,对吧?”

燕回闻言,缓缓地点点头。

说起来,燕回的身份还有别于这些人。

他既不是凶恶的山匪,也不是逃难的百姓。

他本是那一座城池郡守的儿子。

是妥妥的官宦子弟。

大雍与南朝原先也为了边境一事战乱四起,这座城池总会首当其冲。

后来,燕回的父亲向大雍投诚,大雍给出的条件也很丰厚,保留了燕回父亲的官职,并且答应放过城内的官兵。

“可……他们食言了,城破人亡,我带领着剩余的人从战火里逃生,逼不得已成了这一帮山匪的头领。”

回忆起这段往事,燕回声音低沉,听不出太多情绪的波澜。

“大雍不相信我父亲的诚意,几乎屠城。”他苦笑两声,“我们不但没能保住自己的家园,连命都丢了……你让我信任朝廷,我如何能办到?”

“那你为什么还来?”

丹娘问。

“因为……我一个人死就算了,他们是无辜的。”燕回仰头望着窗外,“流的血已经太多了,我不想再看到有人死。”

“你不想报仇吗?”

“想,但我更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燕回迟疑片刻,从怀中取了一枚精致的金银错羊脂白玉的带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