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工业根基

  “可是这酒还没喝完呢,就喝一半。”郝平川死活不想走。
  郑朝阳一把拉着郝平川说道:
  “你把盖子盖上,酒气又不会跑,等晚上再喝,咱们先去把巡逻任务完成了再说!”
  老罗和郑朝阳对视一眼,就把郝平川给架走了。
  林昊就是傻子,也知道老罗是什么意思了,不就是想给他们两个留一个单独讲话的机会吗?
  “那什么?”林昊有些尴尬的说道:“要不今天就这样吧!”
  “喝酒!”白玲拿着酒瓶和林昊碰了一下,然后就咕嘟咕嘟一口气干下去小半瓶。
  “别喝的这么急,容易醉!”林昊看到白玲喝酒呛到有点咳嗽,连忙轻轻地帮她拍了拍后背。
  好一会儿,总算是把这口气给顺过来了,
  随后白玲一抬头看向林昊,随后扑上去,抱着林昊就开啃。
  “呜呜呜~!”林昊懵了,这娘们不讲武德啊,居然玩偷袭。
  既然这样,那就必须要反击了。
  不行,我要是反抗了,那岂不是违背妇女意愿了?
  可这里终究不是自己房间,指不定老罗和郑朝阳他们突然回来。
  “别~!”
  “这里不合适~!”
  “我真的该回去了!”
  “小心老罗他们回来!”
  良久,总算说服了白玲,随后林昊起身离开。
  “我送送你吧!”白玲说着,就把林昊送回房间!
  ······
  清晨,天色微亮,林昊屋里终于彻底安静了下来。
  看着疲惫不堪,沉沉睡去的白玲,林昊将一床薄被盖在她的身上。
  随后林昊便起身离去,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来到圣地后,林昊就带着警卫,以及连夜从阳泉、故县赶过来的技术人员,来到了南坪。
  这里是平山铁矿富集区,正好位于泥里河~三家清铁矿带上,矿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矿带露出长度约10公里。
  出露厚度20-40米,连续性好、内部延伸稳定,且矿石品位较高,达到了40%,预计总储量在4000万吨以上。
  更难得的是,这条矿带主要是钒钛磁铁矿,这是炼制合金钢、特种钢的最佳矿料。
  这是林昊从记忆里,搜寻到离圣地最近的铁矿地点。
  随后林昊带人,把带来的高炉运到这里,这些都是从小日子那里拆卸的高炉。
  虽然是二手的,但总比那些小高炉先进了无数倍,除了安装高炉设备,还有各种配套设备也需要安装准备。
  炼铁并不是说,把铁矿石放在高炉里,然后点把火就能炼出来的,虽然程序确实如此。
  但在此之前,其实还有很多准备工作,比如铁矿石的破碎和筛分。
  将铁矿石破碎成适合高炉使用的粒度,通常为10-30毫米。
  将细粒铁矿石与燃料(如焦粉)和熔剂(如石灰石)混合烧结,通过烧结过程制成烧结矿,以提高矿石的强度和透气性。…。。

 

  还要将细粒铁矿石制成球团矿,通过焙烧提高其强度和还原性。
  还有焦炭,需要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其干馏,生成焦炭。
  焦炭是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同时起到支撑炉料的作用。
  焦炭同样需要破碎和筛分,需要将焦炭破碎成适合高炉使用的粒度,通常为10-30毫米。
  还需要石灰石熔剂,用于调整炉渣的化学成分,提高炉渣的流动性,还有白云石也被用作熔剂,以调节炉渣的化学性质。
  而到了这一步,还需要根据铁矿成分进行炉料配比,以及高炉的工艺要求,将铁矿石、焦炭和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而这时候,才轮到高炉出场,按照装料的步骤,通过高炉顶部的料斗和布料器,将炉料均匀地装入高炉内。
  接下来才是点火阶段,林昊带来的高炉,是从八幡制铁所拆下来的,跟鞍山的9号高炉一样,900立方容积,设计日产量达到700吨。
  经过前期准备工作,前天已经按照图纸、开挖基坑,浇筑混凝土。
  然后就是安装高炉、炼焦设备等工作,林昊就交给了从阳泉、故县调过来的技术员。
  “王技术员,高炉接下来的建设,就要看你们的了!”林昊笑着说道。
  林昊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也不可能一直围着高炉转,所以具体工作还得这些技术骨干来做。
  “林先生放心,我们在阳泉已经建过小高炉,你提供的图纸这么详细,建起来绝对没问题!”几位技术员保证道。
  “那就好!”林昊点头认可。
  为了尽快完成安装,让这座炼铁厂投产,林昊准备使用空间装备,偷偷的帮忙追赶进度。
  没办法,要一步一步安装,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而且林昊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在安装期间,亘山煤矿也在林昊带来的采煤设备下,开始向这里运送煤炭。
  这座平山本地的煤矿,储量不大,在后世90年代就关停了,不过现在还在源源不断的产煤,短时间内不用担心用煤问题。
  ······
  接下来,林昊又带着加工设备,准备给平山县的军工厂升级设备。
  在仔细了解生产情况后,林昊也是被震惊到了。
  “没想到平山县的兵工生产能力这么强!”林昊感慨的对负责军工的领导说道。
  “这是咱们的老百姓,全力支持的结果!”军工领导感慨的说道。
  华北军区的第33兵工厂,就分散部署在平山县境内,县里能自制硫酸、土法炼铜、生产炸药。
  还能生产75毫米山炮炮弹、60、82、130迫击炮弹,手榴弹、子弹都能生产。
  其中,北冶厂月生产75山炮炮弹1500发,南冶分厂月产82毫米轻重迫击炮弹15000发,唐家会和罗汉坪分厂月产130迫击炮弹5000发。
  木盘分厂,月产手榴弹15万枚、复装子弹20万发。
  他们居然靠着简易机床,每个村庄用手工、小作坊式的生产,竟然能有这样的产量。

 

  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奇迹,这还只是一个平山县。
  要知道这样的兵工厂,在整个华北、在太行山里还有许许多多。
  而这个时候的我党,就是靠着老百姓手搓弹药,硬生生的支撑着解放军干翻了果党。  
  老百姓白天种地,夜晚在民兵的组织下给前线运输弹药物资。
  整个平山县总共不过25万人口,但却有7万人参军参战,2万人参加过八路军,近5000人牺牲。
  除了妇女、老人、儿童,等于是平山县全体青壮年全员当兵。
  剩下的人,则给解放军制造武器弹药,生产粮食、运送补给。
  也难怪之前,他在说到底是建设几个小高炉炼铁,还是直接建一个大高炉的时候,几位大佬一致说建个大的。
  没办法,阳泉、故县那两座高炉,加起来年产也才堪堪14000吨铁。
  而林昊的这个900立方容积的高炉,炼铁每天700吨,理论年产达到25万吨。
  而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军工厂,都等着米下锅,那1.4万吨铁的年产量,根本就不够用。
  而林昊带来的各种机器设备,在提升军工品质的同时,必然会极剧拔高武器弹药的产量。而这更加剧了钢铁缺乏的问题。
  不过炼铁问题,会随着900立方高炉的建设解决,所以配套的武器加工能力,也在林昊带来的机械设备下,迅速完成更新换代。
  炼铁的问题解决了,但钢铁缺乏的问题,又凸显了出来,于是林昊使用精神标记,让米粒坚的人购买一批空分机。
  空分机是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的核心设备。
  没错,林昊准备上马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
  好在林昊以前,在其他影视世界学过这个,因此使用这个工艺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刚好这次带来的设备中,就有一座容量为80吨的转炉,一旦使用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小时生成,钢产量可达到3000~4000吨。
  不过改造需要的时间不短,林昊此前就准备了一个,1.5吨的电弧炼钢炉。
  电弧炼钢炉是一种,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来熔化废钢或铁水的炼钢设备。
  工地上已经搭好了简易厂房,电弧炼钢炉昨天就已经安置到位。
  现在正在从南冶和唐家会扯电线过来,阳泉那边支援的生铁很快就能送达。
  只要一切就绪,就能冶炼出第一批特种钢材,到时候机械设备上需要的刀具,就不缺工具钢了。
  林昊来到电炉厂房中,这里条件非常简陋,不过好在设备体积很小,直径4.2米,高度3米。
  林昊又从平山县,抽调了部分电工、冶铁人员,今天开始进行专门培训。
  南坪的炼铁大高炉,如火如荼的建设着,电弧炼钢炉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而电炉需要的电力是海量的。
  目前西白坡,虽然建有一座194kw的小发电厂,但据装机容量和电机效率以70%计算,最高发电电力可达130千瓦。

 


  如果以每天运行24小时计算,日发电量大约为3120kwh。
  而此时的西柏坡到处都需要电力,就沕沕水发电站那点电力本来就不够用,想要拿来工业用是不可能的。
  而且1.5吨的电弧炼钢炉,至少需要600kwh,以75分钟一炉来计算,一天能冶炼19炉。
  沕沕水发电站一天的发电量,也就只能冶炼5炉而已,也就是7.5吨特种钢,根本就不够用,所以不得不专门建设一座火电厂。
  于是林昊又在电炉这边,建设了一座1000kvA的小火电厂,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送给其他工厂使用。
  为了加快进度,林昊同样偷偷的帮他们赶工期。
  终于在半个月后,火电厂终于完成,电弧炉安装完成,也进入到最后的调试阶段。
  十几位技术人员,已经能把操作手册和操作流程背的滚瓜烂熟,只要再上手操作几遍,今后就不需要林昊操心了。
  随后在林昊的指导下,南坪的1.5吨级电弧炼钢炉,有条不紊的冶炼出第一炉钢水。
  只不过不太成功,只能算是普通钢材,没能达到特种钢的标准。
  接下来三天,在经过数十次的冶炼,林昊分析了钢水成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总结经验。
  终于勉强冶炼出了合格的特种耐磨钢,这种钢是专门用来制作机床刀头的。
  解放区的工业设备,不会缺少刀具使用了,加上林昊带来的机械设备,加工精度必然提升一大截。
  几位大佬得知消息后,亲自前来祝贺,这让工人们激动的不行。
  这是整个华北解放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标志着我们终于能自行冶炼出特种钢材。
  且基本掌握了电炉炼钢的技能要诀,有了这些性能优良的机床刀头,不仅能提升加工精度,更能缩短加工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以往很多不能加工的工件,现在可以做出来了,不用担心刀具磨损后,没有刀具使用的问题了。
  以往不能拉削的火炮膛线,现在能加工出来了,炮弹、子弹的良品率,都将有很大的提升幅度。
  期间,前去找矿的几支勘探队也传回消息,他们已经发现了几处中小型铜矿脉。
  大部分都位于地表,十分易于开采,只要人手足够,很快就能进行采掘。
  今后红区再也不需要找老百姓捐铜钱、铜壶了。
  好消息一件件传回来,这种改变历史的既视感,让林昊也十分兴奋。
  可惜第一座高炉还没建完,好在前期建设一个月前就开始了,现在只差安装设备。
  即便如此,在林昊私下赶工的帮助下,安装至少还需要三个月。
  好在高炉有人负责建设,他不用一直守在这里。
  而五小工业除了高炉外,其他的基本已经成型。
  所有技术人员,都参与了全部的建造过程,今后只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推广开来不是难事,倒也不需要他太操心了。
  所以,也到了林昊离开的时候了.
  毕竟在这里滞留了一个多月,东北的三大战役已经开始,听说锦州已经被攻克,接下来就是辽西和沈阳,林昊也是时候回京城了。
  不过在林昊离开前一天晚上,大家给林昊举办了一个欢送会。
  这一个多月来,林昊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欢送会上,林昊高歌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更是受到大家的追捧。
  而林昊喝酒也没有再作弊,最后被人送到他的房间。
  也不知道是谁,不仅帮他脱衣服裤子,还帮他擦脸擦身体,最后~!
  哎,又是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