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爱心捐

四名计划周详的持枪匪徒,在机场货运站行政大楼附近劫走一批准运往台省的美金和港币,总值亿港元。

被劫的款项包括1700万美元和300万港币,是属于美国纽约一家银行的款项。

整个劫案过程只有25分钟。在劫案过程中,匪徒未发一枪。在解款车上的四名护卫员被劫持、捆绑。

据了解,香江开埠以来曾发生过四宗巨大劫案,其中最大一宗是匪徒在机场货运禁区劫去一批劳力士表,总值3000万港币。

目前警方查到了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张子强,可最后却因证据不足把他放了。又被其妻罗美娟状告警方刑讯逼供,不仅无罪释放,警局还赔偿他八百万!

李前进对这个家伙很是佩服,这两起大案都是他做的,可警方就是找不到证据。

而且他以后还会犯下大案,直至成为惊天贼王吃了枪子!

属于那种做不到名垂千古,就遗臭万年的人物……

李前进套上一身优衣库的t恤、牛仔裤、帆布鞋,走得是极简风。

春妮、李晓萍她们娘四个穿著和他也差不多,都是朴素大方的牛仔裤、t恤,只是品牌不一样,价格也是天差地别。

李前进的这身行头不会超五百块,远远不够她们衣服的零头。

女人的世界要比男人复杂的多,即使是朴素的春妮也不得不向香江的名利场妥协。

只有足够强大的李前进和心无挂碍的李晓萍能做到我行我素,对别人的眼光满不在乎。

一家五囗清清爽爽的出门。

跑马地马场,络绎不绝的市民走进去,和李前进他们一家差不多,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出行。

门口几台采访车和记者在记录这一盛况,随机采访著过来献爱心的市民。

李前进他们低调的躲开记者,场地正中临时搭了一个大舞台,跟李前进一家四口一样,无数香江市民也是响应媒体的号召过来。

穿著黄马夹,揹著捐款箱的义工穿梭在人群中,呼吁大家献出爱心。

清清背个沉甸甸的小包,里面装著欣欣历年来的压岁钱。

欣欣晃著脑袋四处看著,也不知道在找什么?

清清拉著她的手问:“你不是说要捐款吗,这里都是工作人员,为什么不捐呢?”

欣欣不吱声,还是四处看著,忽然眼睛一亮,松开姐姐手奔著一个公益点跑去。

清清赶紧跟在她后面跑过去,见妹妹坐在一个长相英俊的帅哥对面,笑嘻嘻的说:“吴老师,我来献爱心。”

帅哥吴微微一笑,说:“李婉欣同学,我代表受灾的人们谢谢你哟!”

欣欣捂著嘴笑得开心,把揹包拿过来把里边的红包倒出来说:“这是我的压岁钱,都捐给灾区。”

帅哥吴看著桌上一堆红包愣了下,这么多厚厚的红包,即使是小面额恐怕也要几万块。

“你的家人同意你捐款了吗?”

欣欣点头,“姐姐捐得更多。”

“那好吧,”帅哥吴拆开一个红包,里边是一沓千元、百元大钞。点钞机哗啦啦的响过,九千九百块。

“李婉欣同学,你捐这一个红包就可以了,其他的就带回去吧。”

欣欣摇头,大方的说:“都捐了吧,放在家里也没用!”

帅哥吴看著一大堆红包干咳了一声,“还是问一下你的家长吧?”

欣欣回头指了下身后的李前进夫妻说:“我爸妈就在那里。”

帅哥吴望过去,见二人笑著和自己打招呼才敢接收这么多钱。

“小杜、芬丽……快过来帮忙!”

春妮看著一群志愿者跑过去帮忙数钱笑说:“我们这个宝贝姑娘捐款还要挑人捐!”

李前进看了眼和那个超帅志愿者说说笑笑的宝贝女儿哭笑不得,这才多大就知道奔著帅哥去?

眼不见心不烦,扭过头看见一个脑瘫患者正艰难的用不太灵光的手从兜里掏钱。

费了好大劲掏出来十块钱,颤抖著往捐款箱里放。由于入口太小,他颤抖的手试了几次都放不进去。

李前进紧走几步帮他把钱放进去。

脑瘫患者冲李前进机械式的点了点头,含糊不清的说了声:“谢谢!”

李前进扬了扬手,目送这位身体畸形的人远去。感觉他刚刚捐得十块钱比自己捐得要多得多!

“前进哥,你怎么了?”

春妮抱住李前进的胳膊问。

李前进说:“我们是不是为受灾的同胞们做得太少啦?”

春妮靠在他肩膀上说:“你的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我的眼里只有你和女儿,和我们的家。

但是,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援你!”

李前进大笑,“媳妇,那今天我们就嗨爆全场!”

春妮抿嘴乐,“好啊,我给你加油!”

“爸,妈!”

欣欣欢快的跑过来说:“我捐了一百零二万!”

春妮摸著女儿头发笑问:“那你知道这些钱捐给谁了吗?”

欣欣说:“吴老师在学校时都说了,是捐给被大水把家冲没了的灾民。”

“好孩子,这个世界需要温暖和爱!也需要你的善行善举!”

李前进对女儿的表现真心的夸赞。

欣欣抱住父亲咯咯笑,老师夸自己,爸爸妈妈也夸自己,这种感觉好棒!

好同学欣欣完成任务,一家五口也随著人流走到舞台前,一大堆工作人员紧张的忙碌著。

tvB、亚视、商业电影和香港电台,四家电视台都到了现场做直播,绝对属于史无前例。

观众们三五成群的坐在草坪上等著演出开始。

李前进他们也席地而坐,看著不断有明星匆匆赶来向后台走去。

下午四点演出开始,第一个节目就是全体明星合唱《滔滔千里心》。

几百个演员、导演都站在台上,九一年这场匆忙举办的盛典,成为了永不可能再现的传奇。

血永远是浓,永教我激动。

水深之中火热,千千个面容……

观众们被这份真情感染,全体起立,跟著台上一起唱,一场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在此时升华。

一个时代足够繁华的标志,是永远有人有事可供多年以后进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