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西夏的文物

曾经的铁水钢花、煤山油海按下了停止键,火热的工厂成了一堆堆锈迹斑斑的废铜烂铁被扔在角落里遗忘。

李前进替他们委屈。

排到他这里,营业员大大方方的笑说:“老板,上次来也是我接待你,来点啥?”

李前进喜欢营业员大方自然的态度,“那我们还真有缘,给我来五斤干肠,五斤红肠。”

“好嘞!”

营业员麻利的称好,用羊皮纸装好纸绳捆上。

李前进从兜里掏出叠得板板正正的一沓钱付账。

拎著纸绳他笑说:“这个传统好,要保留下来。”

站在一边的王红记在心里。

李前进冲营业员挥了挥手,“你们辛苦啦,代我向她们问好!”

“营业一部的姐妹们,老板说我们辛苦啦!向我们问好!”

营业员喝亮的嗓门压过了屋子里的嘈杂,吓了李前进一跳。

“谢谢老板!”

“谢谢老板!”

柜台里响起了营业员们一道道喝亮的嗓音。

爽利的东北女人这个时候绝对不怵。

李前进拎著东西笑呵呵的走出门,“她们的精气神真不错!”

送他出来的王红笑说:“又提了一级工资,每个月多开一百多块,哪个心里不美?”

李前进对这种成就感有些著迷。

“其实是我失言了,那时我说过,营业额过了十亿给大家分更多的奖金,可我却没做到。”

“老板,咱们已经站在风口浪尖上了,别说市里和那些开不出工资的工厂对咱们虎视眈眈,就连小偷都盯上了佳农家园。”

王红长在机关大院里,市里此时约谈佳农是对的,若非佳农是百分百的香江企业,他们早就被一拥而上瓜分了。

李前进意兴阑珊的说:“行,那就先维持这样吧,过年多给大家准备点年货。”

王红还想再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佳农的各大工厂不停的扩建达到上万人,自己的话出一口,是惹了上万人的气。

她哪里知道汇通银行接收了从苏联那边绕道过来的四十六吨黄金,仅信用等级就在世界银行评级中升了三级。

李前进总是感觉还债的速度太慢。

叶知秋拎著几根干肠跟在李前进身边,手套上的黄纸包晃晃悠悠的打著转。

犹豫再三她还是问道:

“超级市场计划,就像香江的超级市场那样?”

“差不多,可能还会大一点。”

“能开多少家呢?”

“三个省会城市能开十几家,下边地级市一地一个。”

“规模不小。”

李前进叹了囗气,他顶多能接收万把人,跟几百万的下岗职工比起来,杯水车薪。

终归是要做些什么,否则他良心不安。但凡是有一点希望,也不会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吃盘毒饺子一起归西。

这是他前世听过的,一个很悲惨的故事。

时代的巨轮碾过之后,上不去车的普通人被碾压得只剩一片废墟、残骸……

李前进认真的说:“尽量做大一点。”

叶知秋迷惑的看了李前进一眼,总觉得五年+超市计划,是在做一件特定的事情。

“为什么会是五年后?”

“我感觉市里这些企业还能挺五年,我希望五年以后能帮帮那群无依无靠的工人们。”

“那是国营企业,不会的,政……”

李前进笑著摆了摆手,“叶干事,我在这拐啦!”

叶知秋茫然的和李前进挥手道别,“老板再见!”

看著李前进离去的背影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对大伯他们那么抵触和不信任呢?

如果他把天文数字的捐款给……

想到这她忽然打个冷战。自己怎么总站在家里的角度想问题,他们会比工会做得更出色?

仔细想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时她才明白李前进为什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自己做。

李前进晃晃悠悠的走进胡同,家里的黑色大门在胡同尽头闪著幽光。

这时,小门嘎吱一声开启一道缝,春妮探出头向外望,看见李前进乐呵呵的跑过来,双手捂在他脸上笑说:“我猜你就快回来了。”

李前进拿下春妮的手捂在手里。“买了点熟食,顺带看看她们工作。”

“怎么样?”

“没问题,大家的精神面貌很好。”

春妮见李前进高兴,她也高兴。“今天刘姐买到大马哈鱼和鱼籽,一个红烧一个酱焖。三姐送来一只白条羊,切了块肋条烧萝卜。”

李前进一听这几道菜,肚子立马咕咕叫嚷起来,笑说:“一到冬天吃什么都香。”

换下衣服坐在餐桌,鱼和羊的味道正好凑成一个鲜字。

“清清,独联体的冬宫博物馆要出货,两万多件中国古董和五千多套书藉。”

“这么多古董要多少钱啊?”

“一亿美金的现金,五千万美金的物资。平均下来一件古董六千美金。”

“也不算便宜,怎么交货呢?”

“他们押货到香江,我们检验完成后交易结束。”

“什么时候到?”

“过完年就差不多了。”

清清兴奋的打个响指,“?!这下我们的博物馆初具规模啦!就是不知道冬宫的文物质量怎么样?”

李前进喝了一大口红酒愤懑的说:冬宫的这批文物,80%来自黑水城。

上个世纪,欧美兴起到中国探险的热潮,1908年,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带著探险队先找到蒙古王爷巴登札萨克,武力威慑加金钱诱惑,逼迫蒙古王爷为其带路到湮没于沙漠的西夏黑水城遗址。

到了黑水城,他们一顿乱挖,居然运气很好挖掘出来了数不清的珍贵古物,有唐卡、经书、佛像、钱币等等

在1909年、1926年,他又接连对黑水城进行挖掘,几乎掏空了黑水城,却没人管!

能拿走的都拿走,不好拿走的敲碎拿走,完整佛像打碎只取佛头,实在拿不走的销毁。

科兹洛夫几乎盗走了整部西夏史,探险者用40头骆驼从这里运走了2万多卷文书和500多件价值连城的唐卡珍品。那是继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然而,无论大英博物馆还是冬宫博物馆对中国文物并不太重视,大部分没有保护罩,屡次出现被盗文物,也是我们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