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赖在京城

顾长基捂嘴笑,“我猜你就会问这个问题,我们所有的研究员都是同工同酬,没有区别对待。”

李前进满意的点头,“嗯,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人,这是一个民族的自卑与悲哀。”

“老板,我可是你亲手带出来的,怎么会犯那样的问题?”

顾长基笑说:“我们公司这么做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什么问题?”

“产生了一个强大的虹吸效应,无数人才大量涌入,都想在家门口挣美金。”

“只要是人才,特别是有专案的团队,一律照单全收,不用担心,我给你五十亿美金,全部烧进去还有五十亿,无限量的供应。

向人类的这些终极疾病发出挑战。”

顾长基担心的说:“老板,几个专案一起开,万一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李前进侧头看向他的财务总管。

杨丹妮嗔怪的说:“资金没问题,我们正愁怎么花钱呢,但是对这方面的资金稽核会很严。”

李前进明白杨丹妮的意思,有钱也不能乱花。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啊!所以对人才门槛要低,也不要搞那些敬酒三杯的世俗之事。

既然是研发单位就以水平论高低。”

“放心吧老板,我们这可不会排资论辈。”

李前进看著一个个研究员在显微镜和电脑前专注的工作说:“员工公寓楼怎么样?”

“百分百入住。”

“公寓食堂配了吗?”

“啊?单位有食堂,那边没有。”

“你这个大管家不称职啊,他们这帮学霸生活能力肯定很差,可以在公寓楼里建一个食堂、超市、电影院、体育馆、洗衣中心、家政中心帮他们打理平时的生活,丰富他们的休闲时光。

顾长基挠头,“老板,再这样我们的实验室还得扩建。”

“没有问题,抗癌药的市场以后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会持续几十上百年的抗争史,也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我明白了老板。”顾长基说:“步子可以再大一点!”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

李前进嚎了一嗓子,惹得众人大笑。

出了天使药业,李前进一下不知道去哪了,京城的专案不多,值得一看的更少。

“淑仪,还有什么行程?”

叶淑仪有些懵,你也没跟我说啊?

“嗯……那个明天还有个考察锦江商业街专案的行程。”

李前进满意的点头,“打建成也没过去,应该过去看看了。”

叶淑仪松了口气,同时也确定了老板的意思,就是不打算离京。行程得她编。

李前进说:“大姑娘,琉璃厂练一圈。”

清清笑著答应:“行啊,好久没去地摊上转了。”

李前进得意,只要不走,晚上就有机会。

“走著。”

一群人化整为零,分散于李前进四周,不然这么大一帮人过去甭想捡漏。

清清小孩性子,递给李前进一个眼神,比一下?

李前进一仰头,那意思是谁怕谁。

父女俩一人一边,隔著条道互下战书。

下午的琉璃厂人不多,只有两个日本旅行团叽里呱啦的吵人。

清清的眼睛快速的在地摊上的古董上扫过,这双看了十几万件古董的眼睛,不敢说专家也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手。

李前进揹著手,闲庭信步的在摊前走过,只一眼便已经从地摊上摆放的东西上分辨出大概是什么朝代的。

走出没两步李前进就停在一处卖古钱币的摊上。

清清一见爸爸站下就知道肯定有好东西,一般玩意可入不了他的眼。

还真让她猜对了,李前进在一堆钱币中一眼发现有一枚钱币发出宝光。

他凭光泽就可以断定这是一件唐宋时期的东西。

李前进不慌不忙的蹲下,在钱币中随意的扒拉几下,就是不碰那枚钱币。

“这都多少钱一个?”

老板是个中年人,搭眼就能看出李前进是个肥羊。

“看你选哪枚,都不一样价。”

“少扯犊子,我家上房梁用几个大钱,不说价我去别家看看。”

“别急啊,大钱属金,放房梁上具有化煞、辟邪、镇宅、招财的作用。”

“你还懂风水?”

“稍懂一点。我跟你说,上梁千万不能买到假钱,不然家里的气数都败尽了。”

“倒是这么个理,你这保真?”

“绝对真!”

“多少钱一个?”

“看你面善,我一般都卖五十,卖你三十五一个。”

“滚犊子吧,满琉璃厂打听一下,哪有这个价。”

“三十,再不能少了。”

“五块。”

“不成,绝对不成,诚心买二十得了。”

“六块,六六大顺!”

“十八。别走啊!”

摊贩见李前进要走,忙叫住李前进,“八块八,给你个好彩头。”

“好吧,这个数吉祥。”

李前进随手一抓说:“就这五个了。”

“行,一共四十四块钱。”

李前进付了四十四块钱,走出不远就把那四枚都扔了,留下有宝光那枚在阳光下细看。

“老东西啊?”

清清见东西到手凑过来,“是什么宝贝?”

李前进轻轻擦掉钱币上的污渍,模糊的看出两个字。

“大齐?”李前进呢喃。

清清想了下说:“是黄巢所铸?”

李前进摇头,“可能是南唐李昪铸造的南唐钱币。”

“爸,你也太幸运了,这要是南唐大齐币,我还跟你赌啥?”

清清沮丧的看著这枚钱币,大齐通宝存世量只有两枚,如果这是第三枚她必输无疑。

李前进哈哈一笑,说:“还不一定,等回去把上边的锈迹清理一下再看。”

清清一听这是八九不离十了,家里五代的东西有后梁刘守光所铸的“应天元宝背万”、“干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背拾”。

史思明所铸的“壹当伯钱”。

王莽时期的“国宝金贵直万”。

宋徽宗时期的“宣和通宝”。

元代篆楷“中统元宝”。

钦察汗国的“窻国通宝”等。

爸爸看错的机率太小。她也要忙起来,争取找到一件可以媲美大齐通宝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