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爱到中年

春妮表扬地微笑一下,他把胳膊伸过来在她腰上轻轻一搂。

中年男女的爱情原来就是这样,比如十多只土鸡熬出的汤,只有尝的人知道多美,浮面一滴油腻都不见。

春妮看著一排排的青铜器感叹。

“它们一放进展柜就好像变了一个样子。”

“还不算清理的太干净,以后要雇一些专业人员重新清理。”

在李前进眼里它们还有许多瑕疵。

“快吃饭吧!今天刘姐做得葱烧海参,红烧牛肉丸。阿吉做得清蒸东星斑。”

春妮看著一排排整齐得如士兵的青铜器,感觉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

古韵馆里开始进来下午的太阳,一缕又一缕,把万千灰尘孵活了,欢蹦乱跳地起舞。

李前进吃得很香,也因为又得了一件宝贝格外兴奋。

看著春妮嫣红饱满的唇凑过去亲她。虽然有了林小豆和黄娟,他们之间还是有那么多的柔情要施予。

他们之间一直有著这么丰富的爱,丰富在于伤心和欢悦,若有所失和若有所得,混得那么乱,又乱得那么好。

李前进看著春妮的眼神就知道她又回想起昨晚。黑暗中她比平常更兴奋。

只因她已经不愿意完整地展现自己了。

中年女性的身体已经消失了一些肯定的线条,一些弧度是马虎混过的,颜色也不那么新鲜,总之有些旧旧的感觉。

因此他由她遮盖去,常常在黑暗中搞一些突然袭击。

在太阳中让她的身体藏在夜里。中年的欢爱有多美,无可奉告,只能你知我知,连天和地都不知。

清清看著两人秀恩爱趴在李晓萍耳边小声的说著什么。

李晓萍捂嘴笑,用额头轻撞了一下清清。姑侄俩抱在一起笑个不停。

春妮娇嗔的拍了李前进一下,无忧无虑的女人轻轻一撩就汹涌澎湃。

“晚上早点回来吃饭,小豆和静姝今晚回来。”

“又是周五啦?”

李前进有些质疑的说:“我咋感觉这娘们才走一天似的。”

“你们一忙乎起来就忘了时间。”

春妮舔了下嘴唇,那里还留著快乐的印记。

趴在李前进耳边轻声笑:“是不是感觉力不从心?”

“要不你也过来,看我行不行?”

李前进轻声说完顺便含了下春妮的耳朵。

春妮的脸腾的一下红得如同青铜觥里桃木。

举著大拇指和食指咬牙说:“再敢乱说我掐你啦!这么大的小人你怕不怕?”

李前进笑著握住春妮的手,虽然男人都有那样的一个梦,但是想在春妮这里实现根本不可能。

春妮心慌去收拾东西,这个时侯是勺子和碗的、筷子和盘子的时候,和其他事没有关系。

春妮回家忙碌,古韵馆又剩下三人,一人拉著一个电叉回来,三大箱的字画放在书画厅。

掏出来第一幅画就让李前进感慨时光易逝,那是他十五年前在吉林农家灶坑淘到的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

作者以动态的人物取势,勾描出风沙弥漫的漠北大地上,蔡文姬一行人在归途中的景象。

全卷共画12人,有著胡服的胡使、头戴貂冠身著胡装的蔡文姬、马伕,后面还有多名护送的官员,并有马驹、猎犬等动物。

此图有清高宗乾隆所题签的“宋人文姬归汉图”,画面近中处有乾隆的一首御笔诗。

前端有明万历“皇帝图书”、“宝玩之记”两印,后端书款处有“万历之玺”一印,还有乾隆、嘉庆、宣统诸鉴藏印。

算得上是一件传承有续的名画。

清清笑眯眯的拿出张先的《十咏图》摆进展柜里,这可是她的战利品。

一件件从满清宝藏和小鬼子遗宝整理出来的精品书画装进恒温真空展柜。

清清在东晋顾恺之的《云台山记》、《列女传》、《千手观音》、《女史箴图部分——冯婕妤保护汉元帝、班婕妤拒与汉成帝同辇》四幅画前驻足了很久。

她虽然之前看过,但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

他的出现标志著中国绘画艺术完全打破了汉代的幼稚水平而进入成熟阶段。

顾恺之用笔轻盈柔美,将女性的神韵刻画得尤为细腻精细,充分显示了“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艺术高峰。

他笔下的女性,身材修长,面容姣好,神采动人,有说源于顾恺之对母亲的想象。

当然,最为可惜的是《女史箴图》原作散佚,整理完所有藏宝也只发现两幅片段,好在是原作。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是唐仿,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部分为宋仿。

还有其他名家的画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唐代阎立本的《灞下出行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米芾的《林岫烟云》等画作六百七十五幅。

几乎囊括了唐宋所有名家。

明朝的画多,共计一千八百多幅。清朝的画反倒少,只有一百二十幅。

最多的还是近代国画,李前进曾一次打包买了一千五百幅,后续又购入近千幅。

一个下午时间,三人摆好了一百多张画。父女俩一边摆放还一边探讨,严重耽误时间。

“该回家吃饭了!”

李晓萍打断了站在范宽的《溪山夜雨图》前讨论的父女俩。

李前进抬腕看了看表,笑说:“时间都跑哪去了?”

回到家时所有人都到了,就差他们父女俩。

“古韵馆里有多少古董啊?”

黄娟觉得把东西摆进展柜是很容易的事,可李前进在里忙了好多天。

李前进说:“没数过,大概三四十万件吧,还有从独联体过来的两万多件没怎么整理呢。”

黄娟对古董不太关切,转换话题问:“公司最近在药品研发和通讯卫星技术研发上烧钱很快,这些你都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