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生活又进入到了李前进喜欢的节奏,慢悠悠的却有事可做,又事事顺心。

多么难得的生活。

哪像前世不是倒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忙活了一辈子回头一看,除了一排杂乱、奔忙的脚印一无所有。

李前进坐在卡车里,心情就像车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著太阳的暖意。

段梅见斜靠在车座上的李前进吹著口哨笑问:“师父,这两天第一次见你心情不错!”

李前进咧嘴笑了,“前几天不高兴吗?”

段梅说:“哪有,根本没笑模样,我和庄师傅都小心翼翼的。”

李前进说:“那我中午请你们吃饭怎么样?”

段梅说:“食堂今天炖鱼,不回去多可惜。”

“拉倒吧,就老王那厨艺,啥鱼都能给你炖出一股土腥味。”

李前进对食堂的伙食简直无力吐槽。

段梅说:“那是师娘的手艺好,把你的嘴养刁了。”

李前进就爱听这话,得意的笑说:“那是,闭眼睛做的都比他做的好吃。”

段梅和庄强呵呵直笑,整个公司都知道李前进从来不遮掩对媳妇的喜爱,哪哪都好!

道里市场送完货,李前进看眼那片空地除了一片雪,还是啥都没有。

哈市日报社。

米黄色的大楼已经陈旧,楼角和楼顶的四周,被夹著灰尘的雨水,溶化的雪水,浸渍出灰黑色的色带。

远远看去,像一个浅色的、装得太满的盆子,前几天下的雪成了白色的盖,压得深色的液体正不断地流溢位来。

“苏姐,忙著呢!”

李前进在门口看见苏萌正低头伏案工作。

“呀,你小子可是稀客。”苏萌放下手里的笔,高兴的站起来说。

“叶记者好!”李前进进来才发现墙角还坐著叶知秋。

打个招呼他坐在苏萌身边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来发个通告。”

叶知秋听李前进发通告好奇的凑过来问:“你又弄了什么花样?”

李前进说:“这次没有,我扣大棚种了点菜,这不来告诉广大市民一声,为大家的餐桌上添点绿色青菜。”

“哼!”

叶知秋说:“你是为了多卖点钱来做广告!”

“这话不假,扣大棚的钢架、塑胶膜费了好大劲才批下来,还有几十个小炉子要烧,每天需要的煤海去了。”

李前进大倒苦水。

“那菜一定很贵了?”

叶知秋才不信,能动用市委大秘关系打招呼的李前进办这些事费劲?

李前进说:“正常市场价,比外地菜稍微便宜一点。”

这时候谁敢囤积居奇,分分钟收拾了你。

苏萌笑问:“都有什么菜啊?”

“菠菜、香菜、小白菜、生菜,黄瓜,韭菜啥的要过几天才下来。”

苏萌高兴的说:“那可是好,不然蔬菜公司从南方弄回来的那点菜,根本抢不著。”

李前进说:“在我这没问题,肯定都给你留出来。”

“那我呢?”

叶知秋瞪著大眼睛不忿的说:“我人还在这里,你就搞区别对待!”

苏萌捂著嘴笑得前仰后合,替李前进打抱不平,“你又没说,人家哪知道你要不要?”

“都有,都有。”李前进笑著找补,得罪了无冕之王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叶知秋看著挨坐在一起的两人,气不打一处来。

李前进见形势不好赶紧开溜,“苏姐,叶记者,我去葛主编那转转。”

苏萌笑著点头,“去吧,明天登通告,日期是后天吗?”

“是的。”李前进扔下十五块钱挥了挥手溜了。

“你小子怎么来了。”

葛虹见敲门进来的李前进很意外。

李前进把黄娟邮过来的报纸递给她,“你看看这个新闻有没有价值?”

“非常有价值,这可是宣传我们市里的好事。”葛虹拿过来看著报纸上绢秀的翻译笑说:“你的这位女性朋友写得一手好字。”

李前进下意识的遮掩说:“就是普通朋友。”

葛虹大笑:“你这个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李前进尴尬的笑笑,果然是越在意越容易露出马脚。

“葛大姐,你跑题了。”

葛虹把几份报纸都看了一遍说:“中国元素这个词很有意思,你设计的包装制造了一个热点话题。”

李前进一个劲的摆手,“千万别这么说,这事跟我可没半点关系,都是塑胶厂的功劳。”

“这可不是你高声为工人鸣不平,针砭时弊的风格?”

葛虹激昂的说:你这么年轻应该乘著时代高歌猛进,站出来做时代的英雄人物!”

“英雄都是挂在墙上被人怀念的,这个时代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服从者,你看我是那块料吗?”

李前进玩归玩,闹归闹,退路都想了好几条。

他虽然才智平庸,但见过的事多。

当金钱站起来说话的时候,真理都要沉默,当权利站起来说话的时候,连金钱也要退避三舍。

葛虹意外的看了李前进一眼,这哪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思想?

“你小子是不是太悲观了?”

李前进没在解释,有些事是需要时间来印证,他口说无凭。

“葛大姐,我这个人一身的毛病,哪敢站在放大镜下,准被照得体无完肤。”

葛虹笑著指了指李前进说:“我看你就是大闹天宫的孙猴子,不仅胆大包天还有七十二变呢。”

李前进大笑,“葛姐抬举了,我哪有孙大圣的本事,不过是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一俗人。”

两人闲聊了一会,李前进撤了,车里还两人等他呢。

最后葛虹还是答应隐去李前进这个主角。

虽说他有主角光环,可做主角真心不容易!誉满天下的同时一定也是谤满天下。

“师父,咱们去哪?”

“去华梅吧,来条浇汁鱼,再来个苏伯汤,一斤米饭。”

段梅在李前进指点下才找到地方,在记路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条四斤多沉的浇汁鱼被三人轻松吃个干净,汤一滴未剩,米饭吃的溜光。

“师父,我们这顿饭花了多少钱?”

段梅一边怀念口中酸酸甜甜的味道,一边好奇的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