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来自国内的古董
李前进的房间里摆满了瓶瓶罐罐,是他这几天的战利品。谈判还在缓慢进行,一个点就是几千万,双方锱铢必较。
“亲爱的好累!”
黄娟忙了一天回来,趴在李前进背上撒娇。
李前进放下手里的青铜双羊尊,把手背到身后抱住她。“谈判不顺利?”
“他们把价格卡在亿,我们的预期价位是亿。”
“差距很大。”
“据调查佩克家族正转型做航空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我们的价位很有可能达成。但那需要耐心。”
“48亿。我看好能源企业,早日完成收购省得夜长梦多。”
“嗯,再磨七天后看情况放出这个价格,塞力斯去年盈利状况可是大幅下滑的。”
李前进拍了拍她屁股,说:“别太辛苦啦!”
黄娟嘻嘻一笑:“小意思,远没有陪你上床辛苦!”
李前进不忿,“好像是我比较辛苦吧。”
“人家叫得多辛苦!”
“哈哈……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夫妻之间不就是虎狼!”黄娟轻轻含住李前进的耳垂。
李前进激灵一下打个冷战,“不是累了吗,洗个澡去休息吧。”
“一起。”
“不要啦!”
“节约能源。”
“不差那点钱。”
“李先生,你到底去不去?”
李前进听进了磨牙的动静秒怂,抱起黄娟就往浴室跑,既然反抗不了就闭眼享受吧!
“娘子,我们鸳鸯浴去!”
第二天,李前进一觉睡到自然醒,饱餐一顿又出现在缅街。
直奔那家店铺。
李前进对那个女人的话莫名相信。
从橱窗往里看,老板娘还是安静的坐在柜台里,粉色云绣短衫为呆萌的她又添了几分娇艳。
“先生你好!”
李前进笑著回应,“来了哪些新货?”
老板娘指著身后货架说:“这边都是。”
李前进扫了眼货架上的一排青铜器目光一凝,说:“这些东西远渡重洋而来?”
老板娘点头,轻声说:“它们有一部分来自中国,还有一部分也来自中国,但却借别人的手。”
李前进轻叹,这话听著不太舒服。真话往往就是这样,但否认它更显弱鸡!
“这里之前的东西呢?”
“转到几个小型拍卖公司,还没出手再转到美国。”
李前进拍了拍架子上的青铜器说:“它们也是这个流程?”
老板娘答:“是的。”
李前进拿起一个青铜象尊在手里赏玩,它的造型十分写实,外形就是大象的形状。
象鼻做成了流,用鳞纹做装饰;背上开口,流盖就是一个小象钮,用龙纹做装饰;腿用兽面纹做装饰。
拿著放大镜仔细看了会说:“这件多少钱?”
“一万五。”
“装好,我一起结算。”
老板娘轻声答应。拿出一个盒子把象尊装好。
李前进又拿起一件造型奇特,纹饰华丽的青铜器,它的颈部有四条飞脊,器身用西周早期常见的长凤鸟纹做装饰,使得整件青铜器既张扬又神秘。
这种造型设计,既体现了周人对商代之礼器传统的传承,又呈现出西周初年雄强的开国气象。
“装好。”
“好的先生。”
顾长基耸了耸肩,这些破旧的铁疙瘩有什么好?
见李前进又专心的挑,闲著没事的她跟老板娘讨价还价。
李前进沉浸式的站在货架前,挑出来十几件器型精美储存完好的青铜器。
有西周晚期器盖和出水口是老虎造型的酒具
春秋时期的铸造成一只凶猛鸮鸟的青铜器,鸟首与身体分离,可以开合。鸟首背后有四个错金铭文:子乍弄鸟。
一件纹饰精美的商代青铜鼎。
商代青铜神面卣。
……
货架一个金丝楠木箱子引起了李前进很大兴趣,这么大块料的箱子难得。
开启箱盖他眼神里的凝重一闪而过,经轻拿出里边的一本书,封皮“永乐大典”四个大字雄浑大气。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下诏命解缙等编撰一部大型类书,并明确编纂宗旨是:“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
《永乐大典》的传奇从此时开始。
永乐五年(1407)全书定稿,以韵为纲,以字隶事,每一单字下分类汇集与该字有关的各种资料,共22877卷,缮写成11095册,共约亿字。
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序,赞其“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书,著为奥典”,并贮藏在南京文渊阁。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大火,由于抢救及时,《永乐大典》正本得以保全。
然而,录副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有关永乐正本的记述,迄今亦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
对其下落后人有若干不同看法:如随嘉靖帝陪葬明永陵、毁于明末万历年间大火、毁于明末李自成焚毁宫殿等。
翻开卷首入眼的就是鲜红的翰林院印章,一行竖式大字“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一。”
另一行坚式字是内容目录:箓正一盟威秘箓一。
全书栏线为手绘朱丝栏,字型端正整齐且洒脱精神,为写本精品中的精品。
书上的字均用徽墨,以黄山松烟加多种配料制成,不干不酥,湿润有光,古香古色。经久不褪颜色,粲然悦目,便于阅读。
凭纸张手感和字型墨色李前进已经可以断定这是真迹。
他扣上箱盖随意的说:“箱子和书都要了!”
箱子旁边就是一把金灿灿剑鞘的宝剑。李前进拿在手里观看,
剑柄部位,火焰浪涛般的浮雕盘绕环绕,予人一种威猛霸气的视觉冲击。
最为精妙的,莫过于剑格上的瑞兽"琼"雕像了。雕工之精湛,连"琼"的眼睛都用上了当世最稀罕的红宝石,令整把剑更添贵气高贵。
轻轻抽出剑刃,宝剑通体巨大,李前进估计刃长达到七十多厘米,重达两斤,连同剑鞘更是超过四斤。
剑身上密布无数尖刺状凸起,旨在增加操作时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