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国外的国人
“你刚才再讲什么?”
黄娟嘻嘻一笑,“不告诉你!”
李前进揉揉她的头发也不再问,知道她从来都是大事有分寸,小事爱胡闹。
“你们也是东北人,好巧!”
旁边的一对男女听见李前进说话高兴的说。
李前进转过头,男人中等个偏胖,女人细眉细眼长得一般,但神情中带著股傲气。
“啊,好巧!”李前进笑著回应:“我是哈市人。”
偏胖男人主动向李前进伸出了手,“长市人李兵。”
李前进握了下李兵绵软的手,注意到这个家伙的眼神一个劲瞄著黄娟不悦的说:“李前进。”
“你们也是移民过来的吗?”细眼女人一开口,李兵立刻变得一本正经。
黄娟说:“我们来这里谈点业务。”
细眼女人遗憾的说:“哦,那真是可惜,这里实在太闷了!”
“那你们为什么还来这里?”黄娟不解的问。
李兵接话,一副成功人士的语气说:“我们是商务投资过来,公司必须要开起来才能办移民。我公司业务大多在京城还得天天耗这儿。
这里的人一个比一个死性。”
黄娟问:“你们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
“化工。”
李兵扶了扶隆起的肚子说:“在长市还是京城遇到问题都可以提我。”
黄娟一听他是做化工的就失去了交谈的兴趣。
敷衍的点了点头。
细眼女人瞥了李兵一眼,又看了看黄娟笑说:“你们是不是也在办投资移民?我们可以帮你找门路。律师、移民局、市府一条龙服务,虽然价格高点,但绝对靠谱!”
黄娟心中冷笑,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在这玩什么聊斋?
她笑呵呵的摇头说:“我们不用。”
说完便扬了扬手挎著李前进的胳膊走了。
李前进没搭理他们,走了会说:“这两人肯定是女人家里有背景,而且心术还不正,想坑咱们!”
黄娟见怪不怪的说:”在美国,华人最喜欢坑自己人。与其他族群相比,是最不团结的。
大家都习惯以家乡地域为界,各立山头,拉帮结派,不但互不交往,甚至水火不容,遇事互不援手。
但对美国人低眉顺眼,对自己的同胞下手比敌人还很,这样一盘散沙,怎么不受欺辱?
最重要的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文化,人人都被教育要听话。因此,畏惧强权是国人的性格软肋。
当一个圈子中出现“强人”,人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服从。但无论对错,这种不公的现象会让人们貌合神离,早晚走向分崩离析。
同样是亚裔,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抱团,唯独华人要差点火候。”
李前进轻叹,他只是听说过这种事,第一次遇到老乡就想让他泪汪汪。
这段时间他天天在省府混,对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很了解,只要符合条件很容易办理移民手续,根本不用请客送礼。
他气哼哼的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但三个中国人却成了三条虫。
国人最拿手的就是内斗。
历史上,三家分晋,让春秋时最强的国家分崩离析,最终大家都被后起的秦国所灭。
南宋皇帝忌惮岳飞功高盖主,让威震金军的岳家军不战而退,还制造了“莫须有”的千古奇冤。
内耗、内斗从古至今都伴随著国人在前行。”
黄娟晃了晃李前进的手,笑说:“怎么越说越生呢,你都说了那是几千年的传统,还生那个气干啥?这可不是堂堂李董的格局?”
李前进被黄娟说得展颜一笑,他这个穷根还真没多大的格局。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苦孩子要比富足的孩子晚成熟得多,也愤世嫉俗得多!
“唐人街开路!”
黄娟给他预防针说:“美国的唐人街卫生环境就很差,这里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李前进印象中唐大街应该是火红的中国结,一块块中式牌匾林立,满满的中国风。
卫生算什么大问题?
两人聊著天,坐上唐人街的公共汽车,一路上陆陆续续上下车的人几乎都是年纪比较大、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其中说粤语的居多。
很多人又黄又瘦的脸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皱纹,就像粗糙的树皮一样,他们的眼睛浑浊、暗淡无光。
岁月的痕迹明显刻在这些人的脸上,个个看似面目苍老、饱经风霜、苦大仇深的样子。
李前进诧然的说:没想到在温哥华看到这么多老态龙钟的国人,全不似哈市、香江到处都是充满朝气的年青人。”
黄娟说:“年轻人都在工作啊,男人大多做厨师、搬运工,女人做洗衣、服务员。很辛苦的。”
“辛辛苦苦的出来在这当三孙子干啥?”李前进不理解他们。
黄娟说:“有的可能是听别人说这里好挣钱才过来的,也有是为了孩子教育。”
李前进说:“以后清清也要留学,去哪里好呢?”
“女孩去北美不好,太土气,首选英国,次选法国。”
黄娟不满的说:“明赫和清清差不多大,怎么没见你管?”
李前进说:“我这种水平管他只会耽误他。”
“怎么可能?如果世博专案顺利完成的话,你的盛天集团市值将达到五百亿,七十亿美金。
再加上你其他产业将达到百亿美金。即使在美国也是个传奇。”
黄娟不可思议的说:“你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我们的孩子将以你为荣!”
李前进都没仔细算过自己有多少钱,听黄娟一说李前进才恍然,原来自己已经这么有钱!
但是还有一部分财富只有他知道,但他同样估算不出具体价值。
传国玉玺值多少钱,世上谁能给他估价?
一路上老人们上下车的很多,李前进和黄娟只好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
到了唐人街后,两人随著众人一起下了车。
黄娟马上嗅到一阵阵发臭发酸的气味,四周充斥著垃圾、烂菜、乱纸及嘈杂的人声。
“李大爷,我说的可对?”
李前进抽了抽鼻子,有种回到县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