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深市工厂

李前进点了点头,两人先把这件事定个框架。

婉拒沙总盛情邀约出了深投公司,他又去位于深市湾的工厂,虽然已经创立了几年,他还是第一次过来。

不像哈市那几家自己养大的亲儿子,感觉完全不一样。

银白色的厂房,”佳农食品”四个红色大字匾额格外显眼。

叶淑仪下车去和保卫沟通,不一会几个高管小跑著出来迎接李前进。

从未来过的老板突然杀到让他们心惊胆战。“老板你好,我是经理叶荣!”

李前进上下打量著这个香江人,五官端正眉眼柔和,从面相看此人不错。相由心生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

“一直没过来看看你们,也是相信你们,从业绩上看你们一直做的很好。”

叶荣笑说:“方总对我们这边的监督一直很严。”

李前进在叶荣他们的引领之下进入工厂。

“食堂在哪?”

李前进对食堂的管理尤为看重。就从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才能窥见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叶荣愣了一下,现在正是员工吃饭的时间,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啊?

“这边。”虽然有顾虑还是前面领路。

食堂门口,正是吃饭时间,进进出出的工人们好奇又敬畏的打量著李前进他们。

大厅里嘈杂的吃饭声音随著李前进一行进来,声音陡然小了下去。由欢声笑语成了窃窃私语。

李前进看著橱窗里的菜品还不错,有排骨、鸡腿、青菜、米饭、馒头。工作人员都穿著白色工作服,操作间也很干净。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工作餐免费吗?”

叶荣说:“收五毛钱,按每人每餐三块钱的标准,工厂补助两块五毛。”

李前进说:“五毛钱就不要和工人算了,由工厂全部承担,饭菜的品质还要保持这样。”

叶荣答应:“好的老板。”

“拿几个餐盘过来,我们今天也在这里吃饭。”

李前进闻著饭菜味道有点饿。

几个工作人员赶紧帮忙打饭打菜。李前进尝了口菜,味道很一般但还能吃得下去。

大锅饭不可能做得精致。

“工人们都是哪的人?”

“云贵川、本地的都有。”

“住在什么地方?”

“有宿舍,八人一间。”

李前进轻叹,对这些在异乡漂泊的打工人他总是怜悯的:“重新建一个好点的宿舍楼或者翻建旧的,带洗浴、中央空调。四人一间,屋里要装修,有家具、电视。夫妻同在工厂的安排夫妻房。

厂里还要建图书室、蓝球场、台球室、歌舞厅等娱乐设施,工人闲暇时有休闲娱乐的地方。

要对工人们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我马上规划好报到公司。”

叶荣点头答应,心里暗想方总提醒过自己要对工人好点,自己还以为做的不错呢,没想到按老板的标准差得很远啊!

李前进看著一个偷瞄他们的女工笑问:“你对工厂还有什么要求吗?”

女工紧张的摇摇头,转过去不敢再看李前进。

李前进也不在意,国人的骨子里刻著温和乖顺,不到危及自己的关键时刻,很少有敢于抗争的想法。

“工人们的每月工资有多少?”

“忙的时候有加班费能挣到八百块,平时五百到六百。”

“尽量不要加班,疲劳生产出的产品肯定不是好产品。”

“偶尔订单突增的时候才加班。加班费都是按照香江标准—2倍的加班费。”

李前进点了点头,香江还有基本的文明观念。他语重心长的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著血和肮脏的东西。

虽然我们都是面目可憎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工厂在盈利的同时,要对这些为我们创造价值的工人们多一些关怀。吃相不要那么丑陋。”

叶荣不知道怎么接话,大老板怎么自己骂自己?好像屁股还坐歪了!

“我明白了老板。以后我一定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工人更贴心一点。”

李前进笑著点了点头,“世界已经进入现代文明,靠剥削工人注定是走不长的。”

几个一直围在身边的工作人员鼓起了掌,甭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这个老板起码有人味。

李前进摆了摆手,做为一个穿越者也会自己骗自己。

这世上有很多东西,一定要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看得见,拥有一定的智慧才看得清楚。

比如,那些本不是雨的下雨天,那种不是阳光的光明。

世界进入现代文明不假,但那些靠剥削发家的企业不仅走得长远,还活得很滋润呢,成了普罗大众的代表高坐庙堂之上。

工人这个曾经光荣的名子在沉沦,打工人们不声不响,缓缓走进工厂、流水线,沉默无语地做著重复机械的工作。

你挡住他右边的路,他便从你左边透过,你把路全挡完,他便低下头,耐心温和地等待你走开。

如此的耐心与温和,使你最终会走开。他们如此柔缓,绵延不断地蔓延进工厂、车间,睁著一双双平直温和的黑眼睛。

从未见过如此温和顽韧的生物。

时代的洪流裹挟著他们身影走进城市,睁著忍让一切的黑眼睛,与这个肮脏龌龊的世界妥协……

吃完饭李前进又去车间看看,食品安全这块他始终重视。

工人们已经开工,车间里四处飘荡著调味品和油炸的味道。

工人们穿著白色工作服、帽子、口罩站在长长的不锈钢案台两边,均匀的往分割好的鸡身上涂满调料。

每个工位后面都有一个水龙头,半个小时清洗一次。

李前进穿著工作服捂得难受,转了会就出车间,随手拿起两件成品看了下,“嗯,这两个的配料表怎么不一样?”

叶荣很理所当然的解释:“老板,一个是出口的,另一个是在国内销售的。”

李前进恼火这种双标,“为什么要搞两个标准?”

叶荣说:“国外的新增剂标准很高,运输、材料成本高,价格也高。

国内的标准很低,我们的产品都是符合标准的,成本降了,销售价格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