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再到京域

“梦欣姐,你都多大了还玩这么幼稚的游戏?”

李前进迷迷糊糊的嘟囔一句。

“我多大了?”蒋梦欣气得捏住李前进的鼻子。

年龄问题一下成了蒋梦欣不能触碰的逆鳞,触之即痛!

“你还年轻著呢,看著像十八!”李前进坐起来无奈的表示投降?

蒋梦欣哼了一声,“我去给你煮饺子,然后再押送你过关。”

“干嘛还押送?”

“万一你半路跑去找那个小妖精去呢。”

李前进无语望天,这个坎还过不去了。

“李先生,我来得还好!”

林容拎著两兜早餐过来,虾饺、三明治等高热量的食品都是给他买的。

“谢谢陈太。”

李前进对这些南方早餐并不太热衷,甜兮兮的感觉吃不饱。

奈何人家送来就是人情,怎么也要吃一点。

林容说:“李先生,对咱们公司的名子你有什么建议?”

“梦工厂。”蒋梦欣接话道。

林容眼睛一亮,拍手说:“制作梦想的工厂,好寓意!好名子!”

蒋梦欣眯著眼,嘴角微翘,不仅是梦想的工厂,也可以理解为梦的工厂。

名字定下来,林容急匆匆的去注册,他们的公司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李前进在蒋梦欣的“押送”之下,先到银行把这几件古董存上。下次拍卖就是那三个西汉铜席镇。

“别忘了写我们故事的剧本。”蒋梦欣抱住李前进依依惜别,对那几个人群中偷拍的记者视而不见。

摊牌了,爱咋咋地!

“忘不了,写好就邮过来。”

李前进用力抱了抱那纤弱的身体,“别太累了。钱是挣不完的。”

“嗯。”

蒋梦欣点头答应,说:“我在你包里还放了五万港币零花。”

李前进笑说:“好家伙,五个万元户零花钱!”

蒋梦欣揉揉李前进的脸不舍的说:“香江这边的事你不用惦记,钱的事都由我张罗。除了我们俩个办公司的一百万,我还在铜锣湾买了三个商铺,存款二十万。”

“有个小富婆的姐姐真好!”李前进握著蒋梦欣的肩膀笑说。

蒋梦欣挥著手,看著李前进的黑色揹包摇晃著消失在人群中。

她轻声呢喃:“为了你,我愿意拼一次,不是我真的可以,而是你值得。”

李前进透过口岸,十万美金和五万港币以佳农公司的名义向广市外汇分局填送外汇业务报表。

这笔钱交到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广市分局,然后划入中国银行代办点外设的企业外汇账户。

费了半天劲把钱存完也有好处,就是不受国内双轨制汇率的影响。

李前进拍了拍包里的九万块人民币现金咧嘴一笑,不用还给蒋梦欣,正好给林小豆娘俩。

急匆匆的坐上火车赶往京城,他要提前收拾一下屋子,迎接这对漂泊在外的母女回家。

林小豆这个他前世的白月光,今世的初恋始终在心里占据著极为重要的位置。

最美不过少年时,不是少年美,而是回忆美。

软卧包厢,李前进拿出一瓶茅台,几盒鲮鱼罐头、一兜五香花生米和一盒点心慢条斯理的吃著。

生活的节奏快,人生就短了。

对面的一对年轻男女打量几眼李前进没搭话,像对蟋蟀一样挨在一起说话。

两人说笑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传进李前进的耳朵。

“这帮工人真他娘的闹腾,市里各科局哪个不是这样干,凭什么告我爸爸,还不是因为他这个厂长当得老实。”

“硬把人家赶出去会不会出问题啊?实在不行就要那个一居室吧。”

女人有些担心的说。

男人冷哼一声,“凭什么不争,我爸当年为革命流过血,这些是他应得的东西。让他们告去吧!看局里照顾偏向谁?”

女人笑笑不在这事上纠缠。

叽叽喳喳的算计著婚礼来多少人摆多少桌。

李前进厌恶的看眼这对厂二代,明明是他仗著厂长父亲抢了别人的东西,还他娘的理直气壮的骂别人。

既无耻又令人恶心。

李前进扭过头看著车窗外的风景,省得污了眼。他自斟自饮喝得自在,软卧里始终是他们三个人,倒显得有点碍眼。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也花钱了,李前进在男人嫌弃的目光中怡然自得吃吃喝喝。

直到车窗外一片黑暗他才爬到上铺搂著自己的包狠狠地睡了一觉。

再一睁眼天已经大亮,列车员过来通知京城站要到了。

春寒料峭,今天的京城似乎并不太欢迎他,呼啸的风沙漫天遍地,天空的太阳泄露出一片昏黄无力的阳光。

风很猛地刮著,把整个车站都吹得一阵阵乱响,鼻腔中似乎弥漫沙尘的气息,干涩涩地呛。

倒让他怀念起沪上那晦涩、潮湿的冬天。

打个计程车到了小院,长时间没人住院子里的杂草顽强又自由自在的在砖缝中生长出来。

放在揹包他把锅炉引著驱赶屋子里的潮气。拿过小铲把院子里这些擅自长出来的东西斩草除根。

里里外外的收拾一遍,这里又有了家的样子。

第二天,李前进早早起来,风沙已经散去,是个难得的大晴天,赶紧把被子都拿出来晒上。

顺著胡同又溜达到那个小市场,比他前年来时又繁华了许多。

李前进注意到一个头上系著白毛巾的陕北汉子蹲在路边,神情焦虑的看著过路人。

但是没人留意他面前蓝布上一个白玉佩和一个鎏金的毛毛虫一样的东西。

李前进先是注意到他的打扮,陕西可是遍地古董,就是这京城也远远比不上。

他蹲下拿起这个长了许多铜锈的虫子模样的东西,仔细一看神情一震,这不是虫子而是一根金蚕。

看古朴的型式和做工是汉代的风格,他拿在手里看了半天,虽然不认识金蚕,但他还是有那份眼力看出这是个好东西。

“老伯,这个怎么卖?”

“两个一起卖,要五十块钱。”

李前进扫眼老汉忐忑又焦急的眼神没在杀价,掏出五十块钱买下来。

又看看那白玉佩,同样是汉代的雕工,汉白玉的材质,也是个不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