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京城遍地是宝

李前进鉴定完这只汝窑碗兴奋的简直要飞起来一样。

玩收藏的如果没几件压仓的宝贝岂不是让人笑话。

青瓷之首,汝窑为魁。

因为这个碗他觉得自己跨越了千年时光,和宋徽宗的审美达要了一致,都喜欢这幽怨淡雅的青色。

把碗小心放好,为了让自己的身体重新变成饥饿状态,他还得把戏做足,在京城待几天。

煌煌京城好东西无数,正好凑一车货拉回去。

琉璃厂,一个古玩行业的发祥地,以及各类文物集散之处,因为这里一早就有鉴别文物的权威行家而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古玩市场。

李前进扎进这条街里简直是如鱼得水。

摆放一地的古书旧画,破瓷烂碗,无不刻著历史的印记。

鞭炮声在街上响起,正蹲在小摊前看幅花鸟古画的李前进拧头看一眼,不远处新开了一家古玩店。

红色条幅上写著展光阁开业大酬宾,全场九折。

李前进拿著画问了句:“老板,给个价。”

“三千。”

“开玩笑呢?”

李前进笑呵呵的要走。

老板是个光头胖子,喊了声:“兄弟,还个价听听?”

李前进看了眼画跟胖子说:“你知道是谁的画就卖三千啊?”

光头胖子说:“这幅画虽然没款,可是这画纸和风格绝对是北宋时期的。”

李前进一听这个看著蠢笨的胖子还是个行家。

“那也不值三千啊,我只能出五百块。”

胖子犹豫一下说:“八百,你不要就算了。”

李前进没再废话,掏出一捆钱数出八十张递过去。

展开画又看了眼李前进嘴角弯出了一个得意的弧度,要个画匣拿在手里往展光阁走去。

旁边一个小眼睛男人看著李前进的背影晃了晃头说:“吴胖子,今个你打眼了。”

胖子把手里的钱晃了晃嘿嘿一笑说:“我说老马,看我挣了六沓心里不痛快?”

老马一撇嘴说:“那是宋徽宗的画,你就卖八百块?”

胖子脸色一变,说:“老马,你开玩笑呢?”

老马摇头,说:“你都知道那是北宋的材质,就没看出那画用笔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绝对是出自徽宗之手。”

胖子脸色难看的说:“老马,你也太不地道了,事前不说,事后恶心我。”

“这是行规,他如果把画放下,八百块我借钱也给你筹措到,人家没撒手我不能开言。”

吴胖子白了老马一眼,耷拉著脸挥挥手,没好气的说:“赶紧离我这远点,晦气!”

老马扫了他一眼,揹著手一脸惋惜的走了,八百块他一时之间也掏不出来啊。

可惜……

李前进没注意还有一个行家也瞄上这幅画,他们俩个虽然不认识,却也在不经意间有几次过往。

走进展光阁李前进精神一振,一间百多平的大屋,四面大柜子全是各种瓷器。

绕著柜台慢悠悠的逛著,十几件雍正粉彩、清花、斗彩和绿色单釉瓶勾住了他。

拿过粉彩梅瓶,一看这构图和宝光他就知道是官窑,再看底部果然有雍正御制款。

一件开门的粉彩花蝶梅瓶。

打完折四百五,“同志,把这件粉彩装上。”

工作人员热情的问:“好嘞,您是远道还是近道的?”

“远道的。”

“那我给你用加厚的盒子。”

“得嘞!”李前进对这服务态度很满意,“你把那个清花的也拿过来我看看。”

“好嘞。”

李前进问:“你家是国营的?”

售货员说:“民营的。”

李前进点了点头,又好奇的问了句:“那你们怎么弄来这么多的货?”

售货员说:“我们几个老板合伙去景德镇淘得老库。”

李前进一伸大拇指,胆大心细的先行者。

他仔细看著手里的青花瓷以周汉铜壶为形,端庄古雅,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层次清晰井然,口沿前后分别装饰灵芝竹石图和禽栖洞石图,并以留白凸起的弦纹线。

瓶上所绘铁拐、刘海、寒山、拾得四仙四仙轻盈飘逸。

诸仙情势俱佳,形象诡怪,得妙趣于天然。

对四仙的嘴、眉、颧骨均加以强调,使形象更具冲击力和生命力。

尤其对嘴部的夸张表达,突出了“笑”态,增强了画面的喜庆气氛,予人观之,忍俊不禁,深受感染。

李前进满意的说:“这个也给我装上。”

“好嘞!”

“把那两件淡绿色瓶子拿来。”

“好嘞!”

售货员见李前进还是个大主顾,服务态度更是热情。

别看屋里人不少,真正掏钱下单的可没几个。

“都给我装上吧。”

李前进越看越上头,豪气的一挥手都要了。

色调温润,看起来非常鲜艳却并不让人感到妖冶的雍正御瓷对他的脾气,入他的眼。

一口气把柜台上十六件雍正御制包圆了。

连大老板都被这个大单惊动了,跟著售货员一起忙忙乎乎的打包,还爽快的打了八折。

“哥们,再来啊!”

老板出来殷勤的相送。李前进可是送了他一个开门红。

李前进坐著一辆三轮带著他的十六件四爷瓷回到小院,他一天时间花了七千多的壮举在琉璃厂也小小的轰动了一下。

买时一时爽,他兜里的现金也少了大半。

所以他也不打算再看大件,只在小摊上转悠,凭眼力淘货。

潘家园,李前进找到时大失所望,只在角落里看见几个麻袋片摆的小摊。

他走过去一看又乐了,原来一个小摊上摆著几十只脏了吧叽的瓷碗,康雍干三十块、嘉庆、道光以后的瓷碗都是十块钱一件。

他仔细的挑了半天,从中挑出几件官窑精品,付了一百多块钱还要了一只麻袋。

往背上一搭接著逛。

几个小摊一见来了大主顾都打起了精神,呲著牙等著李前进光顾。

李前进换了个小摊,这家瓷瓶瓷碗都有,但是民窑的多,即使是几块钱一件他也提不起兴趣。

在摊主殷切的目光中,他是一件没买。

差点的东西李大爷真看不上场,白给都嫌拿在手里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