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祭祀
黑色的大g和一台警车驶进青山村,村民们都知道这是老耿家的两个姑爷回村了!
一个大经理一个是大局长,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耿母高兴的迎出来,抱著外孙女、外孙子亲热,“欣欣咋没来?”
春妮说:“有点感冒、咳嗽,就没让她折腾,不然在村里疯跑咳得更厉害。”
耿母说:“买两瓶桃罐头吃能见好!”
耿三姐笑说:“那是我们小时候,一年能捞著一块吃,现在的孩子不缺那个。”
耿母说:“这是偏方,灵著呢。”
耿老汉揹著手慢悠悠的出来,拿出四个大红包一人一个,剩下的一个递给春妮说:“这个给欣欣。”
“谢谢姥爷!”
清清笑著接过来说:“祝姥爷姥姥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好丫头!”
耿老汉夫妻听著外孙女的祝词高兴的脸上堆起一道道沟壑。
耿三姐看著拿了红包就跑了的梁红梁军姐弟气得直咬牙,跑到天边红包也得充公!
耿大嫂和二嫂从外边进来,一群孩子凑在一起耿家大院更加热闹。
耿老二红著眼睛哈欠连天的走进院。
耿二嫂眼睛一立,抿了抿嘴唇把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
耿老汉抬腿就踹了他一脚,“小犊子,在外面耍一宿!”
耿老二嘿嘿一笑躲在母亲身后,探出头说:“爸,大过年的你还不让我玩一会?”
“有两个钱不知道咋蹦跶好,天天跟那群混子打连连能有什么好?”
耿老汉拿著烟袋锅晃几下也没打著儿子,“明天赶紧回家去,再搁这胡闹我敲折你的腿!”
打完骂完的耿老汉揹著手出去溜达,两个女儿女婿回来是件让他面上有光的事。
耿母回手拍了下嘻皮笑脸的儿子说:“你玩不过二皮子他们,那帮家伙就仗著耍钱吃饭呢。”
耿老二不服的说:“昨天我把他们全收拾了,最后就剩二皮子手里那五块钱。我本想把他收拾开净就撤,没想到他用这五块钱翻了本!”
耿二嫂冷哼一声说:“输了多少啊?”
“不多,也就百五八十的。”
耿老二说完见老妈和媳妇都沉下了脸,嗖的一下钻进屋里。
耿二嫂向婆婆告状,“妈,你看看他,就这么一天天的给你败家。”
“钱把死点。”
“哪管得住,四台大客天天加油、有时还修车。”
“老二媳妇你就多费心吧,他要是敢作你,我们都支援你。”
耿二嫂轻叹,这有了钱的男人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哪还管得住啊?
春妮问:“妈,纸钱元宝备了吗?”
“备了。”耿母说著话进屋,拎著两麻袋出来。
春妮唤著女儿,“清清走了!”
清清跑过来,牵著爸爸的手,一家三囗出门。
坟地在村东北,过了村头小河,就看见远处山坡上一块块被日头照得亮亮的石碑,像一颗颗摘下来的大门牙。
自从村里人知道李前进把师父葬在这里后,这片山坡树林就成了风水宝地,但凡人没了必定要葬在这里。
“爸爸,太爷爷和师爷能收到吗?”
清清数著一个个墓碑问。
李前进说:“爸爸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收到,但不管他们能不能收到,这是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寄托。”
清清忽然红了眼圈,看著那一个个坟包眼泪扑落落的从眼角滑落。
“怎么了宝贝?”
李前进蹲下给女儿擦著眼泪。
清清抱著李前进的脖子哽咽:“爸爸,我不想你离开我,也不想你来这里。”
“傻孩子,生老病死是不可逆的,人从出生那天就开始奔著死亡而去。但死亡并不可怕,人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活著,更加超脱,更加自由。
等你的人生历程结束,我和你妈一起来接你,我们和太爷爷、师爷又在一起无拘无束的生活啦!”
清清想著爸爸的话点了点头,在爸爸的怀里的抬头看了看天,蔚蓝的晃眼。
“爸爸,我们以后是在天堂吗?”
“当然。”
“那地狱在哪里呢?”
“我们就生活在地狱里啊!”李前进说:“战争、疾病、病毒、剥削、压迫、奴役,背叛、贪婪无处不在,人间即地狱!”
清清靠在李前进的肩头,大眼睛眨呀眨,Cpu在拼命运转,消化李前进所讲的这些东西。
“爸爸,那我怎么没感觉到这些可怕的东西呢?”
“因为你在爸爸妈妈怀里呀。”
李前进说:“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是你的守护天使,直到你长大能独自勇敢的面对世界。”
清清怔怔听著,第一次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个世界。
走到坟前,一家三口先清理掉周边的杂草,扫掉青石坟头和碑上的积雪。
一沓沓的纸钱烧著了,茅台倒地上中华烟扔进纸钱里。
李前进朝坟跪下,春妮和清清挨著他身边跪下,一起磕了三个头。
磕完头,火灭了,只剩一股往上冒的袅袅青烟。
李前进看著这烟呢喃:“师父,你缺啥少啥就托梦告诉我吧。”
清清也往这烟里看,“爸爸,我什么也看不见啊?”
李前进摸著她的头发笑说:“这些烟能把爸爸说的话带给师爷,你当然看不见了。”
往回走时回村的人多了,男人揹著一袋子东西大步流星的走在前边,女人领著孩子跟在后面。时不时的抱怨男人几句。
春妮拉著清清高兴的和这些相熟的女人聊到一起。
“你女儿真漂亮,就这一个?”
“老二也是女儿,有点感冒在家没过来。你儿子都这么大了。”
“可不吗,臭小子逃著呢,真不如女儿省心。”
“再生一个。”
“哪敢呢,罚死你!没钱就抓猪牵牛。不结扎天天上你家做工作。”
“一个也好,优生优育。”
“唉,劳动力都没了还咋种地?”
一路上,春妮像块磁铁,收拢起十几个回娘家的女人,叽叽喳喳欢快的聊著。
十几个形只影单的男人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自家娘们,想不明白有啥可聊的。
回到耿家,耿大姑一家十几口人,二叔一家七八口人都来了,宽敞的耿家都显得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