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地缘表象
司仁揉了揉鼻子,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姚宏辉的话。
“姚老爷子,等下回去我就和我父亲商量婚期这事。
你放心,肯定不会让你们姚家难做的。
其实我早就应该登门提亲的,这不最近太忙了,实在是抽不开身。
您最近应该也听说青、疆、藏三地的事了吧?”
姚宏辉名义上是天家警备队的no.1,但实际上只挂了个名,没有实权。
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够利用这层身份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其中就包括三地发生的诡异事情。
“嗯,我对这事有所耳闻。
听说现在已经被国家列为机密了。”
国家机密就代表这件事的保密程度非常高,恐怕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才有权利进行查阅。
姚宏辉在官场浸淫一辈子了,什么事该打听,什么事不该打听,他比谁都清楚。
如果自己仗着司仁是姚家姑爷这件事肆意妄为,破坏规矩,那结果可想而知。
“那三地的问题不小,以点带面很容易让全国都陷入危机。
我父亲最近正在研究对策,如果事态严重了,该如何应对。
现在的初步想法是要将冰城尔宾打造成一座可以为整个华国兜底的重要城市。
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年产粮全国第一,而且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只要这片土地开垦出来,养活14亿人不是问题。
并且那里有非常丰富的矿藏资源和石油储备,在战时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姚宏辉没有接话,反而在仔细思索这番话所代表的意义。
天家要重点打造尔宾,目的是为全国托底。
从和平角度来看,那就是让尔宾保持原有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农牧业,为全国后勤做好保障。
在农牧业上,国家会给予资金和资源的倾斜,让百姓从农牧业上看到实惠,看到希望。
但如果从战时角度来看,情况将又变得不同。
尔宾将成为最后的堡垒,最后的屏障。这样一来,基础建设还有行政等级都需要提上数级,极有可能比京都稍逊一筹,成为副都。就像大唐长安与洛阳那般。
在曾经的八年抗倭时期,魔都失守,金陵作为民国都城岌岌可危。
1937年11月12日,淞沪抗战黯然收场,消息传回金陵,城内人人自危,悲观情绪如潮水一般蔓延。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魔都距离金陵只有不到300公里,实在是太近了。
小倭寇舰队如果从魔都出发溯江而上,仅需一日便能抵达金陵。
蒋姓人知道长安和洛阳不再安全,唯有沿长江西迁这一条路可以走,利用中国的战略纵深,以空间换时间。
但具体选在哪里,蒋姓人此刻还显得很茫然。
就在他对未来迷茫之际,陈诚向他提议西迁川蜀。
这提议让蒋姓人想起了当年入川剿g途经重庆时的一段感受。
重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不仅可以阻隔小倭寇的机械化部队,多雾的天气还可以避免敌机的轰炸,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于是在1940年9月,正式定下重庆为陪都。
战时地位的转换给重庆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迁都重庆,不仅使川蜀精神在抗战中凸现出来,而且加快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市民生活习俗、精神面貌的改变,同时还加剧了重庆市民生存压力和贫富差距。
和平时期与战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战时,尔滨地广人稀,必将迎来蓬勃发展,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尔宾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姚宏辉停止思考,既然这些话是从司仁口中说出来的,那必然有他的用意。
或许是想让姚家参与到这件事之中?
“少主,趁着我现在还有一膀子力气,我愿意将最后的余热挥洒在东北的这片土地上。
东三省除了辽沈外,另外两地的经济常年处于倒数位置。
不是它们没有提升空间,而是那的资源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使命。
华国是一个大家庭,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年长的孩子要更早的肩负起家庭的重任,替父母分忧。
而这东三省就像是家中的长子,他们为了其他孩子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把自己能掏的东西都掏了出来。
现在全国都进入高速蓬勃的发展阶段,只有东北还在止步不前。
那里有着优秀的教育资源,但是却留不下任何人才。没有人喜欢当农民,没有人喜欢种地。总不能我一个985,211毕业的人回到家乡去种地吧?
东北的教育在全国都能排的上号,可以说仅次于京都和魔都。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东北的土地将会大量空置。
河南就是最佳的例子。
他们人口国内第一,产粮常年前三,每年的考生有150万左右。但文化程度明显比东北低了不止一筹。
年年复读的人有三分之一,之所以复读和东北的概念是一样的,他们也不想当农民,也不想种地。
以前是粒粒皆辛苦歌颂赞美农民,现在农民这一词竟然演变成了嘲讽和贫穷的代名词。
所以,我接下来会将重心向这方面倾斜,让所有人都以农民为荣,从根本上改变对农民的看法。
当然,这还需要天家的政策和资源倾斜。”
司仁似乎有考教姚宏辉的意思,开口询问道。
“如果让你去了尔宾,你打算怎么做,从什么地方下手?”
姚宏辉略微思索,开口侃侃而谈。
“首先,要给予农民足够的利益,其他都是扯淡。钱给足了,985都得消停回家种地。
其次,大力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用机械代替劳动力。
机械产能要远高于人力,只不过因为价格过于昂贵,致使很多农民用不起。
所以,下一步动作就是在机械的事情上做文章。
粮食是国之基石,由尔宾牵头出资购买一批机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收取部分燃料费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