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大顺军的最终抉择,历朝皇帝长出一口气

朱棣大怒,直接拍桌。

“这个何腾蛟搞什么东西?都这种时候了,还玩官场权术这一套!”

朱高炽有些尴尬地摸了摸下巴,强行解释了一番。

“何腾蛟麾下的兵力太少了,不好控制大顺军。”

“他毕竟也拿下了十多万大顺军兵马的控制权,算是不错了吧。”

朱棣怒道:

“不错个屁!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关键就是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不是什么狗屁大头兵!”

“真正会打仗的将军都被逼走了,这还玩什么?”

朱高炽无言以对。

朱元璋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呼出一口气。

“这些能打的大顺军将领已经北上了,或许在会合了李过、高一功之后还能弄出一些更好的战绩来。”

蓝玉面带忧虑地开口道:

“大顺军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后勤啊,如果到了湖北之后依旧还是没有后勤,那也不好办。”

“更何况他们或许还会投降满清。”

投降满清这个点实在是太致命了。

大顺军这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一路跟随李自成打下过整个北中国。

他们若是成为了清军,那南明这边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的将领们怎么可能和他们去对抗呢?

大明世界之中,气氛一片沉寂。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镜头中出现的是满清任命的湖广总督佟养和。

他对着面前的诸多幕僚开口道:

“何腾蛟手中没有兵,本官的手中也没有多少兵。”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力争取李自成余部的投靠。”

“你们要记住,对待所有原明朝的将军、官员必须要态度好,以招抚为主。”

“绝对不能表情倨傲引起反感,影响了大清征服湖广的大计!”

诸多幕僚臣属纷纷点头。

又有人道:

“总督大人,眼下最麻烦的就是许多人都很反感剃头令,这该怎么办?”

佟养和表情有些凝固,过了好一会才叹息道:

“剃头令是北京那边朝廷发下来的圣旨,无论如何也不能违抗,你们就见机行事吧。”

等幕僚们离开之后,佟养和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大顺军诸多将领们进行招降。

“希望能有用吧。”

佟养和的妻子送了一碗羹汤进来,看着佟养和如此劳心费神,便劝说佟养和先去休息。

佟养和摇了摇头道:

“眼下湖广未定,我哪里有心情休息呢?唉,当个汉奸也不容易啊。”

说着,佟养和露出自嘲表情。

佟夫人柔声道:

“大人,什么国家大义妾身一点都不在意,妾身只希望咱们一家子能好好的。”

佟养和嗯了一声,缓缓道:

“是啊,谁不希望自己家人能好好的呢?”

【汉高祖刘邦:他娘的,这些家伙当汉奸还要给自己找借口,简直就是恶心死了。】

【汉武帝刘彻:后世的这些子孙们,真是越来越没有骨气了!】

【宋太祖赵匡胤:朕记得之前金国南下的时候虽然也有张邦昌这样的投降派,但朝廷的主流还是主战派,怎么大明反而越来越不像话了?】

【明太祖朱元璋:朕他娘的已经北伐鞑虏收复中原了, 这些个不肖子孙们胡搞瞎搞可不关朕的事情!】

朱元璋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给后代大明混账子孙辩解的想法。

这些个废物,赶紧毁灭就完事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大约在七月底八月初左右,两支大顺军于荆州地区正式合兵一处。】

“宗第!”

“一只虎!”

“一功!”

一群老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都是热泪盈眶。

双方坐在一起,各自聊起了这几个月分开的经历。

李过、高一功这一路过来也是非常不容易。

西安城破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立刻从榆林、延安突围。

对面的吴三桂、尚可喜等在之前的战斗中见识到了大顺军的战斗力,出于保存实力的想法也不愿意死战到底,只是派出小股兵马一路骚扰追击。

由于关中被破,两人先西撤到了宁夏,然后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从西边绕过关中,沿着当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天水地区越过祁山,进入汉中。

汉中原本是大顺的地盘,李自成安排的是几名大明降将在这里看守。

在得知了西安被攻破之后,驻守当地的这些大明降将转头就接受了满清的招抚,反而对李过、高一功进行了疯狂阻击。

两人原本打算转入巴蜀,却得知此时巴蜀已经被张献忠所控制。

张献忠派出李定国牢牢把守住了各个关隘,李过高一功只能选择硬啃汉中。

由于清军两路主力忙于追击李自成和灭亡弘光朝廷,汉中清军迟迟没有得到增援,两人经过几个月的血战后终于打穿了汉中,沿着汉水东出到了湖北。

西路大顺军虽说没有遭遇清军主力,但这一路转战数千里,同样也消耗了大量的元气。

但论起实力来说,西路军建制依旧完整,将士们也还算听从号令,比起已经四分五裂的东路军就要强多了。

李过是李自成的义子,高一功更是李自成皇后高氏的亲弟弟,故而两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合兵之后的主心骨。

在一番商议之后,众人推举李自成的三弟(姓名不详)为新首领,李过代掌玉玺。

正好就在此时,满清湖广总督佟养和的信送到田见秀手中,由田见秀转交给了李过。

“招降?”李过眉头一皱,看向面前的诸多老兄弟,“你们怎么会想起和建奴投降?”

高一功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建奴可是害死了陛下!”

袁宗第叹了一口气,落寞道:

“老李、老高,你们没有跟着陛下走,不知道我们这一路过来经历了什么。”

田见秀也是一脸心有余悸,道:

“陛下去了之后,你知道我们有多少次内讧吗?唉,这样真的没意思。”

吴汝义也道:

“大家当年跟随陛下起兵,无非就是想要争一个富贵。可现在呢?咱们自己是不行啦,打也打不过建奴,不如就投降了吧。”

李过表情逐渐凝重起来,看向了高氏。

“太后,你怎么看?”

按照常理来说,继承李自成皇位的是他的三弟,高氏以新皇帝嫂子的身份被称呼为太后,明显不妥。

但大顺军毕竟是农民军出身,也管不了这些乱七八糟的。

高氏表情愁苦,叹息道:

“老妇能理解诸位的想法,其实只要大家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投降也就投降了吧。”

听到高氏都这么说了,李过和高一功对视一眼,也不再坚持。

“好,那继续和佟养和接触吧。”

很快,大顺军和清军之间的使者就频繁来往。

清军方面的条件很简单:

一,剃头易服。

二,接受改编,作为前锋军进攻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而大顺军方面的条件是:

一,易服可以,剃头不行。必须保证高氏在内李自成所有亲人的性命。

二,接受改编,可以按照清军的命令进攻南明剩余地区。

【围绕着剃发这个核心点,李过和佟养和多次博弈谈判,始终无法谈拢。】

李过对着佟养和派来的使者杜弘扬道:

“老杜,你以前也是咱们大顺的人,你应该很清楚,不是我一个人不愿意剃头,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

“若是我早上颁布剃头令,晚上就要兵变,我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杜弘扬也是颇为无奈,只能竭力劝说。

“一只虎大人,末将当然也知道你的为难。可剃头的圣旨是直接从北京大清朝廷发出来的,我们这些刚刚投降大清的人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改变圣旨。”

“还请一只虎大人好好想想,脑袋上那点头发,真的能和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相比吗?”

李过沉默,良久不语。

【宋太祖赵匡胤:完了,看来这些大顺军余部是真的要投降建奴了。】

【隋文帝杨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吧,他们十几万军队连个根据地都没有,后勤供应不上打不了仗。】

【唐太宗李世民:是这个道理,没有后勤的情况下纵然有百万大军也只不过是乌合之众。】

【秦始皇嬴政:可惜,若是何腾蛟愿意发动湖南的力量支持大顺军的话,说不定早就已经把湖北全境收复了。】

【汉武帝刘彻:是啊,南明军是废物,但这支大顺军能在清军主力的围攻下支持下来,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

【光武帝刘秀:一旦这支大顺军全面倒向清军,那湖南立刻就要失陷了。】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只能说多尔衮太蠢了,要是没有剃头令的话,李过高一功早就投降了。】

【昭烈帝刘备:还真是。剃头令这种东西,哪个正常华夏人能接受啊?】

在场大部分都是开国皇帝,他们是很懂王朝末年大部分天下臣民心态的。

改朝换代,无非就是换个皇帝,换一批官员,大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该交税交税,该服役服役,千百年来这么多个朝代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说白了,这就是“皇权不下乡”。

既然换皇帝影响不了老百姓什么利益,那老百姓当然无所谓啊,都能接受。

可剃头令就不同。

剃头令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满清朝廷并不满足于“皇权不下乡”,而是要从剃头开始,实现对乡村这个自秦朝灭亡之后朝廷就放手不管的地区进行控制。

早就已经习惯了自治的乡绅和百姓们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在士大夫阶层,剃发令的颁布也能让他们明确感知到将来满清朝廷对士大夫阶层的控制必然要比大明严酷很多,这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他们和乡绅、百姓一拍即合,这才缔造了如此强烈的反抗浪潮。

任何时候,人的行为都遵循“无利不起早”这个原则。

真心实意想要扞卫华夏文明骄傲,为了家国大义而反清的人,是极少数。

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在察觉到剃发令背后清廷那严厉控制所有阶层,想要达成集权的倾向,故而挺身而出进行的反抗。

这就是为什么江南很多地方在得知了扬州十日大屠杀之后依旧投降了满清,却在剃发令颁布后瞬间无数起义引爆的原因。

看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行为,单单只看表面的口号只会一叶障目,只有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利益牵扯,才能真正明白其动机来源。

言语会骗人,但行动不会。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过召集众人商议良久。

“不行,还是不能答应剃头。”

众人连连点头。

“别的事情可以,这一件绝对不行!”

“老子可不想搞什么金钱鼠尾,老子是华夏中国人!”

“对,不能同意!”

【李过等大顺军将领虽然一度摇摆不定,但在剃头令的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满清的招降。】

【此时,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也传来。】

一名大明官员在袁宗第的引领下,大步走入了大顺军的帅帐之中。

【大明湖广巡抚,堵胤锡。】

堵胤锡面容方正严肃,表情沉稳,说话时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感觉。

“诸位,我已经启奏大明隆武皇帝陛下,得到了福州朝廷方面的批示。”

“即日起,你部可改编为大明忠贞营,接受本官的指挥。”

“所有粮草供应,都由本官责令当地调拨。”

诸多大顺军将领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太好了。”

“还请告诉隆武皇帝陛下,我等愿意为大明效死!”

堵胤锡呵呵一笑,正色道:

“建奴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本官也很期待和各位一起并肩作战,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关键时刻,在隆武皇帝朱聿键的支持下,湖广巡抚堵胤锡对大顺军伸出援手。】

【就这样,在李自成死后,他部下所有的兵马都站在了华夏汉族这一边,选择了和南明并肩作战,共抗满清。】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松了一口气。

【唐太宗李世民:还好,还好。终究还是站在民族大义这边!】

【汉高祖刘邦:朕就说嘛,毕竟都是开国一代的将领,不可能说连大义都不讲!】

【秦始皇嬴政:华夏人就是华夏人,比起南明那些废物东西来说,大顺军这些将领才是真正的民族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