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决战序幕开启,朱元璋向李世民求教怎么翻盘
朱棣被朱元璋骂得哑口无言瑟瑟发抖,都不敢说出哪怕一个字了。
但朱元璋依旧还是余怒未消,非常生气地开口着。
“朕当年就是靠着猥琐发育最终才能夺取天下的,难道你们觉得建立了大明就万事大吉了?”
“大明确实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不假,但是大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对手了?”
“瓦剌鞑靼,还有现在的女真,和当年朕面对的北元、张士诚、陈友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年朕能对那些家伙暂时忍耐,难道大明的后世子孙们就一定要为了什么可怜巴巴的自尊心,去打一场必败无疑的战争,把大明的国运全部都输掉?”
朱棣额头的汗水越来越多了。
他隐隐约约,不,不是隐隐约约。
朱棣明显觉得,朱元璋这就是在喷自己!
朱元璋怒其不争地看着朱棣。
“你小子是喜欢刚正面啊,是喜欢猛打猛冲啊。那朕问你,你的五征蒙古,把瓦剌打没了,还是把鞑靼征服了?”
朱棣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干巴巴地开口道:
“父皇,这件事情您已经骂过儿臣很多次了。”
“而且,现在大明不是已经灭亡蒙古了嘛。”
现在的大明,不但灭掉了漠南的鞑靼,而且也灭掉了漠北的瓦剌!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
“那也是朕的功劳,金幕的功劳,和你朱棣有什么关系?”
“你不会以为换一个统帅去打瓦剌鞑靼,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就打不下来了吧?”
朱棣哑口无言。
确实,以得到金幕加持的大明实力,只要是不是一头蠢猪……
不,哪怕朱元璋真的让一头猪坐在主帅的位置上,下面的将士们也一样能灭掉瓦剌和鞑靼!
朱元璋足足痛骂了朱棣一刻钟的时间,这才冷冷道:
“从今往后,朕可不想再听到什么狗屁天子镇国门的话。”
“明白了吗?”
朱棣的身体猛然颤抖了一下,高声回答道:
“儿臣明白了!”
朱棣的内心之中这叫一个苦啊。
朱翊钧啊朱翊钧,你这个混账东西。
朕怎么每次都给你背锅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朱翊钧搂着郑贵妃,一脸的得意洋洋。
“爱妃啊,朕的大兵即将出发,很快啊,那个努尔哈赤就会被朕给灭掉了。”
“呵呵,当年成化先祖的犁庭扫穴,马上就要在东北上演第二次啦。”
郑贵妃闻言,赶忙娇声道:
“陛下之前说的三大征,这回可是又要增添一件变成四大征了。”
“当年成祖皇帝五征蒙古才三次胜利,陛下这四次胜利,绝对是大明历代皇帝之中最强悍的了。”
朱翊钧闻言,心情顿时变得无比愉快,笑呵呵地开口道:
“不不不,还不能算是大明最强悍的皇帝,毕竟朕也不能超越太祖皇帝啊。”
郑贵妃正色道:
“陛下这话就说得不对了。那汉武帝和唐太宗也不是开国皇帝啊,他们难道就不是汉朝和唐朝最厉害的皇帝啦?”
“在妾身心里,陛下您就是大明最厉害的皇帝!”
朱翊钧被郑贵妃这一番话说得心里那叫一个畅快啊。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朕最喜欢的爱妃,没白疼你,哈哈哈。”
镜头渐渐拉远,朱翊钧的笑声也随之越来越远。
画面一转,到了沈阳城中。
杨镐表情严肃,沉声开口道:
“这一次,咱们的战略很简单,就是分进合击!”
“四路兵马,第一路,由刘綎率兵会合朝鲜军,自朝鲜进攻。”
“第二路,由杜松率军自抚顺进攻。”
“第三路,由李如柏领兵自清河进攻。”
“第四路,由马林会合海西女真叶赫部,自开原南下。”
“四路兵马,在赫图阿拉城下会合,随后一举克之,此战可成!”
听到杨镐的命令之后,在场的众人无论心中对于这场战争是什么样的态度,表面上都是非常严肃地开口。
“下官领命!”
杨镐嗯了一声,道:
“好了,各自都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二月二十一日,四路兵马一起出击!”
等众人散去,杨镐回到自己书房之中。
此时,书房里放着一封信,乃是来自徐光启。
杨镐皱了皱眉头,哼了一声。
“这个信奉西洋邪教的家伙……”
徐光启乃是万历朝的进士,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但却信奉了来自西方的基督教。
这一切是因为徐光启有一个老师——传教士利玛窦。
在信奉基督教之后,徐光启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西洋名字——保禄。
在利玛窦的教导下,徐光启结合西方经验,撰写了许多书籍。
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
徐光启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
但这位学者并没有因为着作而放弃仕途,他如今是大明的赞善。
在这封信之中,徐光启直截了当地写道:
“……下官闻大人希望四路分进合击,此乃下下策也。”
“建奴首领努尔哈赤常年征战,难道不知各个击破的道理?”
“当会师一路,自沈阳直发大兵,十二万兵马一同朝赫图阿拉前进,使建奴无机可乘,不得不在赫图阿拉与我军决战,方是上策!”
杨镐皱着眉头看完了徐光启的这封信,随后发出了一声冷笑。
“书生之言,不堪一用!”
在杨镐看来,徐光启的这个策略同样有着很大的问题。
如果把兵马都集中在沈阳,难道努尔哈赤就不会各个击破了?
军队可以移动,但城池可不会移动!
杨镐几乎可以断定,只要开原的兵马南下,那么努尔哈赤一定会立刻领兵直扑开原。
若是开原城破,那么大明在女真之中唯一的盟友叶赫部也就完蛋了。
以开原城叶赫部的那点兵力,在没有明军的情况下,怕是连两天都支撑不了。
开原一旦丢失,努尔哈赤就可以南下直扑沈阳。
有人就说了,那跟努尔哈赤换家不行?
当然不行。
沈阳,是大明在辽东建立起来的最大城池,城里的人口达到六万多人,是大明在辽东的命根子。
赫图阿拉是什么地方?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木头寨子而已!
明军若是当真直扑赫图阿拉,那里面努尔哈赤的妻子老婆等人只要往到处都是密林的长白山一躲……
明军就找吧,使劲找,一找一个不吱声。
更何况,沈阳一旦没了,十二万明军的后路也断了。
到时候咋办?
好,那又有人说了,开原的兵马不动可以了吧,把其他两路集结到沈阳了。
没用!
其他两路,分别是从宽甸堡(朝鲜边境)和威宁营(本溪市)一带出发。
宽甸堡这一路位置最偏,但却偏偏是会合朝鲜的地方,而且交通比较便利,一路沿着长白山脚过来,是非常好的攻击路线。
放弃了宽甸堡,就等于明军主动放弃一条非常顺畅的进攻路线,以及和盟友朝鲜的呼应。
那又有人说了,让宽甸堡的刘綎、朝鲜军,去和威宁营的李如柏会合呢?
同样不行。
为啥?
因为威宁营这条路线,是四条路线之中最难走的!
除了密林,就是深山。
刘綎、朝鲜军再加上李如松,几万人走这条路?
要么被努尔哈赤直接伏击,要么就是因为崎岖难行,拖拖拉拉半个月才到。
问题又双叒叕来了。
不走宽甸堡,就只分兵两路,一路走沈阳,一路走开原,行不行?
还是不行。
因为明军不走威宁营,那清军就得走了!
把威宁营的军队调到沈阳,兵力空虚的威宁营就极有可能面对后金军的突袭。
后金军和明军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后金人,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啊。
对明军来说很难走的路,对后金军来说,难度会小很多很多!
换言之,杨镐面临的局面是。
不守开原——后金突袭开原,绕路沈阳,换家。
不守威宁营——后金突袭威宁营,绕路沈阳,换家。
不守宽甸堡——朝鲜军出动困难,明军平白少了一条攻击便利,对赫图阿拉威胁巨大的路线。
按照徐光启的意见,三个地方(开原、威宁营、宽甸堡)都不守,全军从沈阳出发——后金想打哪就打哪,想怎么换家就怎么换家。
就问你咋办?
杨镐想到这里,长叹一声。
“唉,若是还有三万辽东铁骑,何至于此。”
女真人无敌吗?
当然不。
要是女真人有那么无敌,大明成化皇帝怎么犁庭扫穴,把女真三部杀得将近一百年都服服帖帖的?
成化皇帝,或者说在万历二十年之前,大明能把女真按在地上磕头两百年的秘方其实很简单。
辽东铁骑!
你说东北是女真人的家?
不好意思,俺们辽东铁骑世世代代住在东北,俺们也是东北银,对这嘎达和你们女真人一样熟悉。
你说女真人行军速度快?
不好意思,俺们是辽东铁骑,铁骑!
你女真人速度再快,能有四条腿快?
既熟悉地形,机动速度又远胜女真人,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同样胜过女真人。
就问女真人怎么赢辽东铁骑吧!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镇压了东北女真、鞑靼两百年的威武之师,却被朱翊钧在援朝抗倭之中败光了。
其实单单是战损,也没啥。
只要给钱给资源,距离朝鲜抗倭战争都过去二十年了,随随便便也能重建起来了。
但巧了,朱翊钧他不给钱,不给资源啊。
而且重建辽东铁骑,最重要的是啥?
人啊。
世代居住在辽东,勇猛善战的大明人,他们是辽东铁骑的最大兵源。
可问题是,没钱没资源,居住在辽东的大量大明军民要么饿死,要么被女真人趁机劫掠走当了奴隶,要么为了活命选择迁回山海关内。
辽东没人了!
又没人,又没钱,也没资源。
辽东铁骑的重建,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任凭杨镐再怎么怀念,那支曾经纵横大明东北两百年,让鞑靼和女真人露头就被暴打,二十年前还在暴打倭寇的辽东铁骑,永远地在大明的舞台上消逝了。
杨镐只能坐镇沈阳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他的四路共计十二万大军,能给他带回胜利的消息。
出发前,杨镐特地找来了西路军,也就是从沈阳出发的这一路兵马主将杜松。
“杜提督,你要记住,此次出击务必要等待兄弟部队会合,然后再一起进攻!”
杜松嗯了一声,正色道:
“请经略大人放心吧,下官也是久经沙场多年,理会得的!”
随后,杨镐又一一叮嘱其他三路主将马林、李如柏、刘綎。
明军原本是约定二月二十一日出击,但由于十九日突然天降大雪,故而不得不临时将日期改成了四天之后的二月二十五日。
这一天到来,四路明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一幕,落在了位于不同地方的后金人斥候之中。
此时的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了95%!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金人分散行动的斥候借助森林的掩护,可以说是来去无影。
而且森林中到处都是食物,傻狍子更是俯拾皆是。
除非运气特别差直接撞到明军的枪口上,否则后金斥候压根就死不了。
反过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明不是没有辽东本地的斥候。
但这些斥候早就被过去那么多年朝廷各种克扣待遇,被女真人的威猛,被上司的腐败等等各种因素弄得离心离德。
这也就导致,明明拥有同样的条件,后金人可以探知明军四路大军的所有动向,但明军对后金主力的动向却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一只海东青从天而降,落在了赫图阿拉后金“皇宫”的上方。
很快一只手伸了过来,解下了海东青脚上绑着的一个小纸条,并送到了皇宫里努尔哈赤的面前。
努尔哈赤看完之后,脸上露出笑意。
“好了,明军四路兵马的所有情报,咱们现在都清楚了。”
“你们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由于“国情”不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商议国家大事制度时是明显区别于大明的。
后金的国家制度,说白了就是“军事贵族共和制”。
最高级的军事贵族,便是八旗的旗主们。
即便贵为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也必须要遵循八旗旗主们共同的决定。
这个八旗旗主会议后来改了一个名称,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
当然了,后金毕竟是努尔哈赤建立的,所以努哈尔赤对八旗的控制是非常强的。
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四大贝勒中,代善、莽古尔泰还有皇太极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另外一个大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亲弟弟努尔哈齐的儿子。
八旗之中,努尔哈赤亲领正黄旗、镶黄旗。
代善领正红旗,镶红旗。
皇太极领正白旗。
杜度(褚英长子,努尔哈赤长孙)领镶白旗。
莽古尔泰领正蓝旗。
阿敏领镶蓝旗。
八旗旗主,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就是长孙,只有一个外人还是亲侄子。
这八旗旗主可不是空架子,那是正儿八经领兵打仗的。
这就确保了将来后金的皇位肯定能在努尔哈赤的后代中保留。
听完努尔哈赤询问之后,四大贝勒之中资历最老,三十三岁的代善沉声道:
“皇阿玛只管下令,俺们干就完了!”
努尔哈赤闻言,微微皱眉。
努尔哈赤心中当然有主意,他这么问其实是打算考较一下儿子、孙子们,看看从中选谁来当继承人。
后金已经成立四年,但眼下还没有太子!
代善这种等于没有回答的回答,对努尔哈赤来说显然是很不满意的。
便在此时,四大贝勒之中的另外一个,二十四岁的皇太极开口了。
“皇阿玛,儿臣的意思是,十二万明军在数量还是要比咱们多四万的,咱们应该趁他们分兵四路的机会,各个击破!”
今年年初,努尔哈赤趁着明军没出兵,又往北朝开原一带进军,痛击了一番叶赫部,夺取了二十多个寨子。
此战过后,后金军的数量又增加了将近一万,眼下后金军主力达到了七万七千人,将近八万。
皇太极的意见比较稳重,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努尔哈赤嗯了一声,淡淡道:
“好,那就这么办。”
“管他明国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让前线斥候继续侦查,我们搞清楚哪一路最为冒进,就先打哪一路!”
结束了会议之后,努尔哈赤来到了大福晋(相当于后金皇后)阿巴亥的住处。
刚刚走进寝殿之中,努尔哈赤就看到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长得非常讨喜,一看到努尔哈赤眼睛就亮了,立刻挣脱了母亲阿巴亥的怀抱,朝着努尔哈赤飞扑而来。
“皇阿玛!”
听着小男孩奶声奶气的话语,努尔哈赤心情大好,蹲下来将其抱住。
“多尔衮,朕的小宝贝,让朕看看,好像又长大了一点点呢。”
小男孩多尔衮摇晃着脑袋后面的金钱鼠尾辫,笑嘻嘻地开口。
“皇阿玛,我可大了,好大好大!”
努尔哈赤放声大笑。
“对,你可大了,老大了!”
抱着小多尔衮,努尔哈赤坐到了阿巴亥的身边,笑道:
“这两天就要出兵了。”
阿巴亥点了点头,正色叮嘱道:
“皇上可要小心些,明国毕竟是中原大国,他们输了还有机会,咱们大金可输不得。”
换做别的女人,是断然不敢在努尔哈赤出征前说这种煞风景话的。
但阿巴亥不同。
这个女人同样也是一个女强人类型的角色,对后金的朝堂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眼睛不由自主地飘向一旁的床榻。
在那里还趴着一个正在呼呼大睡,只有两岁的小男孩。
努尔哈赤对着阿巴亥笑道:
“福晋,你就好好照顾多尔衮和多铎吧,朕此战必胜无疑!”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唉,这种必败的战争,总感觉看起来没什么意思呢。”
萧何闻言,不由莞尔一笑。
“陛下也别下定论太早,或许大明会出个能人,力挽狂澜也不一定。”
刘邦闻言,不由嗤笑一声。
“大明可不是大汉,朕的大汉有刘秀,大明能有这种人才?”
话虽如此,刘邦还是来了兴致,开口道:
“你们说说,大明的获胜机会在哪?”
“等你们说完了,朕上金幕去吹吹牛。”
在场的大汉群臣对视一眼,都没有开口说话。
萧何是负责管后勤的,这种事情他插不上嘴。
最能打的韩信和最有谋略的张良都已经死了。
剩下的曹参周勃虽然也能算是名将,但他们也有自知之明。
和陛下聊聊可以,这要是自己的主意上金幕了,那就是纯纯献丑好吧。
刘邦等了一会见无人开口,不由撇了撇嘴,直接发了弹幕。
【汉高祖刘邦:诸位,闲着也是闲着,你们说说,大明要怎么样才能在这场战争之中翻盘?】
这个话题立刻就引来了许多皇帝的共鸣。
【宋太祖赵匡胤:朕的意见是,没救了,等死吧。】
【明太祖朱元璋:哼,只要朕能穿越到沈阳去,朕一定能带兵打赢!】
在自己的世界线骂归骂,但在面对其他历朝历代皇帝的时候,朱元璋还是不愿意坠了大明的威名。
【光武帝刘秀:怎么看都感觉很难赢啊,要不……天降一颗陨石直接砸死努尔哈赤?】
【汉武帝刘彻:……你这就有点扯了,朕觉得吧,不如直接集中所有骑兵突袭后金军。】
【魏武帝曹操:这个简单啊,你们看辽东到处都是密林,直接一把火把整个辽东全烧了,后金人肯定都死光了。】
【昭烈帝刘备:曹阿瞒,你是在赤壁被烧傻了?要是真这么简单的话,天雷引发的大火早就把辽东都烧光了。】
……
历朝历代的皇帝激烈讨论了一番,最终不可避免地回到互喷的老路上。
朱元璋有些心累。
难道只有朕一个人是真的替大明这十几万将士操心的?
想了想,朱元璋又发了一条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出个主意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