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反转

时间再次回到了信用社抢劫案之前,那帮劫匪还在筹谋着接下来的行动。

金夏生蹲在废弃仓库的角落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泥地面上的裂缝。

潮湿的霉味混合着烟草的焦臭钻进鼻腔,他抬头望向仓库中央。

哥哥金春生正和那几个男人低声交谈,时不时爆发出粗粝的笑声。

“夏生,过来!”金春生突然朝他招手,脸上的刀疤在昏暗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金夏生慢吞吞地走过去,注意到那个绰号“一只耳”的男人正用阴冷的目光打量自己。

那人左耳只剩半个,据说是在某次械斗中被人硬生生咬掉的。

“这就是你弟弟?看着跟个学生仔似的。”头目老刀叼着烟,随手把烟灰弹在金夏生的运动鞋上,“信用社的平面图搞到了吗?”

金春生抢着回答:“搞到了!保安值班表也弄来了,周三下午现金最多,值班的只有两个老头。”

一只耳突然冷笑一声,残缺的耳廓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粉红色。

“信用社周围五百米内有三个派出所,你们是打算抢完钱直接进局子吃牢饭?”

仓库里瞬间安静下来。

金夏生看见哥哥的喉结滚动了几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小耳朵,你什么意思?”老刀眯起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腰间。

“字面意思。”一只耳站起身,保安制服上的铜纽扣闪着冷光,“我在信用社干了三年保安,比你们谁都清楚那地方抢不得。”

金春生猛地拍桌而起:“当初说好五五分成,现在想反悔?”

一只耳没接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崭新的羊角锤,在掌心轻轻拍打。

金属与皮肉相撞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闷响。

“明天我会出意外,这票我不参与。”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看在多年交情上,劝你们也别去。”

第二天清晨,金夏生在急诊室见到了满头是血的一只耳。

那人躺在担架上冲他眨了眨眼,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

所以一只耳才是真真正正的狠人,而且嗅觉还是非常的灵敏,一有风吹草动便是能察觉到危险。

所以一只耳开始担心会被崔业和苏宁算计,为了自保便是开始准备搞事情了。

……

此时的崔伟把审讯室的铁门重重关上,金属碰撞声在狭长走廊里回荡。

王红羽最后那句话像根刺扎在他心里——“这世道,狼就是羊,披着羊皮的可能就是狼”。

“队长,监控调出来了。”年轻警员小跑着递来平板电脑,“崔业昨晚确实去了蓝鲸酒吧,和这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接触过。”

萤幕里,弟弟崔业神色紧张地接过一个牛皮纸袋,而那个戴帽子的男人,虽然刻意低着头,但左耳残缺的特征再明显不过。

崔伟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早该想到的,信用社抢劫案、王红羽的勒索案,还有最近接连发生的企业家失踪事件,背后都连着一张无形的网。

而现在,他最亲的人正站在网中央。

“给技术科打电话,我要崔业手机的全部通话记录。”崔伟掏出自己的手机,快速编辑了一条简讯:“老地方见,有急事。”收件人赫然是崔业的号码。

“崔业,你到底隐瞒了我什么?”

“我不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哼!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神经病!难道你们警察现在都开始这样故弄玄虚了吗?”

“崔业,收手吧!回头是岸啊!”

“不知所谓。”

……

高淑华把炎炎的小书包仔细扣好,抬头看了眼客厅里的挂钟。

五点二十,再不走该堵车了。

“妈,我带炎炎回外婆家住几天。”她朝厨房喊道,声音刻意放轻以免惊动正在午睡的公公。

崔母擦着手走出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又回娘家?崔业知道吗?”

“他最近……太忙了。”高淑华勉强笑了笑,牵着儿子快步走向电梯。

炎炎仰起小脸:“妈妈,爸爸答应给我买恐龙模型的。”

计程车驶出小区时,高淑华没注意到后视镜里那辆突然启动的白色面包车。

白色面包车里面的人不是别人,司机就是一只耳。

很快高淑华和炎炎便是来到了目的地下车,却是没有注意到一只耳一直跟在他们的后面。

高淑华还没反应过来,后车门就被拉开,一块湿漉漉的毛巾死死捂住了她的口鼻。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炎炎被另一个壮汉夹在腋下挣扎的小小身影。

所以一只耳事先准备好渗透着迷药的湿毛巾,绑架了高淑华和炎炎,并将二人关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地道里。

崔业失魂落魄地回家,还被母亲数落一顿。

崔母因为高淑华带孙子回老家,便想找大儿子崔伟出出主意。

结果惹怒了小儿子崔业,令她心中疑惑不解。

……

因为知道这个一只耳太危险了,真正开始行动的时候,苏宁自然是不舍得柴靖去冒险,毕竟柴靖还是相当单纯的,对上一只耳这样的神经病可能还真的不是对手。

随后崔业偷偷的往易叔厨房里喷洒花粉,果然是引发易叔花粉过敏而哮喘复发。

不出十分钟,楼下传来易叔剧烈的咳嗽声。

“药……我的喷雾……”接着是慌乱的脚步声和刘庆隆的惊叫。

一只耳则在窗户密切观察着易叔家的一举一动,并且及时给崔业传递讯息。

等到易叔被手下七手八脚的送去了医院,崔业便是趁着人少钻进书房,并且戴上了橡胶手套,开启了保险箱拿走所有东西。

账本比想象中厚得多,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和数字,每一个数字便是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悲剧。

此时的崔业再一次确定了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然后也便是坚定了决心。

……

白色面包车在环城高速上疾驰。

一只耳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不停地敲打档把。

“崔老师,东西拿到了?”他斜眼瞥向崔业鼓鼓囊囊的揹包。

“拿到了!”崔业点点头,胃里像塞了块冰。

“现在还是说一说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好了。”

后车厢却是传来了崔业愤怒的声音:“你把他们关哪儿了?”

“放心,地道里暖和得很。”一只耳怪笑起来,“可是比你哥的审讯室舒服多了。”

听到崔伟的名字,崔业的手指下意识蜷缩起来。

那个永远正直优秀的哥哥,母亲口中“崔家的骄傲”,现在正像猎犬一样追查着他们的踪迹。

“崔老师,那个苏宁到底什么时候露面?”一只耳突然发问,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暴躁,“既然他这样不负责任!那就干脆把他给甩开好了。”

崔业盯着后视镜里自己苍白的脸:“不行!苏宁对于我们很重要。”

接着一只耳又说让苏宁在接下来出面威胁,又是再次被崔业拒绝,不由得让一只耳愤怒了起来。

“混蛋!”一只耳猛地踩下刹车,轮胎在马路上擦出刺耳的声响。

他转身揪住崔业的衣领,拨出的热气带着腐臭味喷在对方脸上:“明天最后期限,要么让苏宁去威胁那帮老东西,要么——”

他松开手,从座椅底下摸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钢丝钳,“你就亲自去和那帮放高利贷的聊聊。”

崔业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萤幕显示是苏宁的简讯:“妈祖庙见,单独来。”

一只耳瞥见资讯,残缺的耳朵诡异地抽动了一下:“崔老师,你要是想让你老婆儿子安全,就乖乖的听话做事。”

“好。”车窗外,夕阳将妈祖庙的飞簷染成血色。

崔业摸到揹包里的账本,突然明白了王红羽那句话的真正含义,在这张错综复杂的网里,每个人既是猎手,也是猎物。

……

崔伟站在局长办公室门前,手指悬在半空,迟迟没能敲下去。

门上的磨砂玻璃映出他扭曲变形的影子,就像他此刻支离破碎的理智。

“进来吧,别在门口转悠了。”局长的声音穿透门板。

推开门时,崔伟的皮鞋踢到了门槛。

这个从警十五年从未犯过低阶错误的老刑警,此刻像个第一天报到的新人。

“坐。”局长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发红的鼻梁,“抢劫案和勒索案有进展了?”

崔伟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开启平板电脑,调出监控截图:“信用社抢劫案、王红羽勒索案,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人。”

局长盯着萤幕上崔业与一只耳在酒吧交接的清晰画面,眉头渐渐拧成死结。

“你弟弟?”

“只有他能关联所有线索。”崔伟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只耳原来是信用社的保安,信用社的内部结构图,甚至王红羽的勒索证据...”

办公室里的挂钟发出刺耳的滴答声。

局长起身关紧窗户,将初夏的蝉鸣隔绝在外。

“你知道规矩。”局长背对着他,肩膀线条僵硬得像块石头,“亲属涉案,必须回避。”

崔伟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我可以控制情绪!这案子我追了三个月,没有人比我更——”

“这不是请求,是规定!”局长转身拍桌,茶杯里的水溅在案件卷宗上,“你以为就你难受?我看着你从警校毕业,看着你成家立业...”

老人的声音突然哽住,“现在给我滚去医院看看你妈,明天交回避申请。”

走廊尽头的洗手间里,崔伟把冷水拍在脸上。

镜子里的男人眼睛布满血丝,下巴上还有早上刮胡子留下的伤口。

他盯着自己颤抖的双手,这双曾经稳如磐石的手,现在连剃须刀都握不稳。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邱嘉雯发来的资讯:“妈血压有点高,在二院观察室。”

……

医院的消毒水味道让崔伟想起第一次出现场的凶杀案。

那年他十九岁,崔业才上初中,兄弟俩挤在一张床上看警匪片,弟弟总说:“哥,你以后肯定比电视里的警察还厉害。”

“老公?”邱嘉雯从观察室出来,看到他手里的水果篮,“怎么买这么多?”

崔伟张了张嘴,突然发现准备好的谎言全都卡在喉咙里。

妻子温暖的手指擦过他眼角的湿润时,他像个溺水的人抓住浮木般抱住了她。

“是崔业……所有案子都是崔业……”他把脸埋在妻子肩头,声音闷得像是从地底传来,“我得亲手把他送进去……”

邱嘉雯的身体僵住了。

走廊尽头,护士推着药车发出哐当声响。

许久,她轻轻拍着丈夫的后背:“妈刚才还在问崔业去哪了,我说他去省里参加设计比赛了。”

崔伟抬起头,看见妻子通红的眼眶。

……

妈祖庙的红色灯笼在夜风中摇晃,投下血一样的光斑。

崔业站在香炉旁,看着一只耳用打火机点燃三支线香。

“拜一拜吧。”一只耳把香塞到他手里,“求妈祖保佑我们别被警察逮着。”

崔业机械地鞠躬,香灰落在他的皮鞋上。

远处传来脚步声,苏宁穿着黑色连帽衫从偏殿转出来,鸭舌帽压得很低。

“东西拿到了吗?”苏宁的声音出奇地柔和。

“嗯,拿到了。”

“哈哈……”此时那个一只耳突然大笑,残缺的耳廓在灯笼光下泛着诡异的粉红。

“先别急。”他猛地拽过崔业的揹包,倒出里面的账本和欠条,“我们的崔二少爷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纸张散落一地。

一只耳用脚尖翻动着,突然弯腰捡起几张对折的纸条。

展开后,崔业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那是他从庙里求来的签纸,每张都写着一只耳的名字。

这就说明一只耳根本没有猜错,崔业已经做好了过河拆桥的准备。

“过河拆桥?”一只耳把签纸拍在崔业胸口,“打算事成之后做了我,是吗?”

苏宁退后半步,双手插进口袋。

崔业能感觉到后腰处抵着的硬物——那是他藏在皮带里的折叠刀。

“误会。”崔业强迫自己露出微笑,“这是...真的就是一个误会。”

一只耳嗤笑一声,突然揪住崔业的衣领:“少他妈装蒜!高淑华和那小崽子现在在我手里,你再耍花样,明天珠江里就会多两具浮尸!”

崔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看向苏宁,后者却是隐秘的点了点头,告诉崔业自己的人已经找到了高淑华和炎炎。

“一只耳,你太过分了?”崔业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保险措施而已。”一只耳松开手,拍了拍他的脸,“明天就有你来和放高利贷的交涉。”

崔业蹲下身整理档案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只有疼痛才能让他清醒。

……

苏宁很快就是把事情交给崔业和一只耳,然后便是离开了妈祖庙,黎明前的停车场寂静得可怕。

一只耳把崔业绑在副驾驶座上,用胶带固定了他的右手。

“睡会儿吧。”一只耳把装满现金的塑胶袋垫在脑后,“明天还有场硬仗要打。”

崔业盯着车窗外的月亮。

它像把弯刀悬在城市上空,随时可能坠落。

后座上的手机突然亮起——是苏宁发来的讯息:“棋圣杯已备好”。

“我得上个厕所。”崔业动了动被绑住的腿。

一只耳闭着眼摆摆手:“憋着。”

“那至少让我给妈打个电话。”崔业放软语气,“她心脏不好,要是发现我们全家都不在……”

一只耳睁开一只眼,摸出手机按了扩音:“敢多说一个字,你就等着收尸。”

拨号音在狭小的车厢里格外刺耳。响了七声,无人接听。

“妈,是我。”崔业对着手机说,“淑华带炎炎去小婷家住了,我临时要去省里参加那个设计比赛...对,就是之前说的那个。”

他停顿了一下,一只耳警告地瞪着他。

“对了,炎炎把棋谱翻到第三十八页了,您记得告诉大哥,让他去拿棋圣杯下面的东西。”崔业的声音无比自然,“可能要去三四天,您按时吃药。”

电话结束通话后,一只耳狐疑地盯着他:“什么棋谱?”

崔业面不改色,“我儿子正在学习围棋。”

一只耳哼了一声,翻身睡去。

……

黑暗。

这是高淑华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个认知。绝对的、窒息般的黑暗。

“妈妈...”炎炎带着哭腔的声音从右侧传来。

高淑华试图移动,发现手腕被粗糙的绳索磨得生疼。

“宝贝别怕,妈妈在这里。”她压低声音,“你能动吗?”

“脚...脚好麻...”

高淑华用肩膀蹭着地面,突然碰到一个硬物。

她像毛毛虫一样蠕动身体,终于用被绑住的手摸到了——是个老式手电筒。

按钮发出刺耳的“咔嗒”声。

光束照亮了不到五平米的空间:水泥墙面布满霉斑,角落里放着几瓶水和干面包,正前方是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炎炎的小脸在光线下惨白如纸,嘴上贴着胶带。

高淑华用牙齿小心地帮他撕开。

“妈妈,那个坏叔叔说爸爸做了坏事...”炎炎的声音发抖,“他说要把我们喂鳄鱼...”

手电光扫过铁门下方,那里有张被塞进来的纸条。

高淑华艰难地用脚把它勾过来,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安静等待,乱叫就断指头”。

“嘘...”她亲了亲儿子汗湿的额头,把手电筒转向天花板。

铁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高淑华迅速关掉手电,在重新降临的黑暗中抱紧了瑟瑟发抖的儿子。

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在死寂中如同惊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