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竞争对手的预判

    相似的场景,自然不仅仅发生在俄亥俄州立大学。

    正如哈罗德教授所猜测的那样,很多人在一年前就直接关注了常浩南在arxiv上面的账号。

    在后者发表动态之后,关注者的邮箱就会立即收到一封提醒邮件——

    原本,类似这样的功能或许还要再等个几,到互联网时代彻底到来之后才会上线。

    但因为常浩南的横空出世,康奈尔大学科技校区的技术人员“被迫”提前开发了这个功能……

    所以才有了十几分钟内上千人点进去看的情况。

    要知道,arxiv可不是自媒体,虽然这东西注册起来也没有任何门槛,但其内容就先天排斥掉了绝大部分非学术界的人。

    而即便是学者,在2001年这会,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互联网运用。

    况且大家都很忙,又不可能跟个闲人一样一天到晚泡在互联网上。

    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凑出4位数的阅读量,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传播效率了。

    只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抱着跟哈罗德一样的心态。

    稍晚些时候。

    旧金山,斯坦福大学。

    安东尼·詹姆森教授正微微皱着眉头,看向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pdf文档。

    自然也是常浩南发布的那篇预印版论文。

    但是跟哈罗德不同,他的旁边,此时还坐着另外几个类似打扮的人。

    他们来自瑞典CosoL soL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多物理场仿真模拟工具的潜力,其创始人之一的svante LittsoL产品的商业化之路始终不太顺畅。

    在这方面,反而是华夏那边因为高校和研究机构能力有限,自知没有独立开发软件的能力,所以给火炬集团提供了巨量的商业空间。

    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快是因为起点低”了属于是。

    直到torCh soL soL公司才高薪聘请了安东尼·詹姆森作为首席技术官——

    在常浩南这个名字出现以前,安东尼·詹姆森可以说是Cfd领域,尤其是有限体积法领域最伟大的名字之一。

    他从70年代开始,为波音、麦道、nAsA、法国宇航、道尼尔等企业和机构开发了一系列Cfd有关的核心算法。

    尤其是他曾编写过一个预测掠翼上理想跨音速流的代码框架——fLo,并以此为基础为波音开发了90年代以前最成功的Cfd软件“A488”。

    后者是波音757、767和777开发流程中最核心的计算工具。

    可以说,在那段岁月里,詹姆森之于波音的作用,几乎类似于如今常浩南之于华夏……

    而这样一位大佬在入职CosoL软件几乎被竞品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以超低价的形式在部分买不起torCh soL soL靠着高性价比,以及毕竟是纯血欧洲企业的身份,还是抢下来了不少市场。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初创公司,以及乐于尝试各种新东西的研究机构。

    虽说作为一家欧洲企业,竟然沦落到只能靠性价比取胜,确实有点丢人。

    但挣钱嘛。

    不寒碜。

    然而,还没等他们松口气,就发现对面torCh soL常驻美国的负责人克劳斯·黑尔茨看着久久没有开口的詹姆森,试探着打破了沉默。

    “很不错的模型。”

    詹姆森上来就是一句赞扬。

    这让黑尔茨差点心肺暂停。

    只不过,前者紧接着就话锋一转:

    “但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

    只能说,詹姆森是懂欲抑先扬的。

    在不到一秒钟时间里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的黑尔茨也没工夫吐槽这个,赶紧问道:

    “所以,教授你的意思是……这个算法要实现起来还有很多困难?”

    “没错。”

    詹姆森松开鼠标,转身看向坐在身后不远处的黑尔茨:

    “用LssoL soL必须维持这种高强度的更新,所以业务压力很大。

    他们计划在2001年年底再推送一个大更新,把软件版本号提升到2.5。

    而synplane这个可以同时对整架飞机进行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最优化设计的模型,正是2.5版本的“撒手锏”内容。

    因此,听到这份保证,黑尔茨刚刚紧绷的神情总算放松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