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1章 射杀国王
乌尔德一抖马缰绳,策马向前冲去,意图一剑刺入对方心脏,再将其人头砍下。
然而,她的战马刚要冲出,却被赵桓一把抓住,扯了回来。
“用弓箭,小心他手里还有兵器。”
乌尔德心头一凛,仔细看去,果然发现英格国王左手不知何时多了一柄短刃,藏在身后,露出了一小节,却被赵桓敏锐地察觉。
乌尔德感激地对赵桓说道:“你又救了我一次。”
“谈不上,真要打,他也未必打得过你,只是没必要冒险。”
赵桓所言非虚。乌尔德身穿铠甲,那是赵桓亲自为她定制的,防护力极强。英格手中的匕首未必能伤到她,但赵桓最不愿见到不必要的冒险。
因此,他拉住了乌尔德,示意她用弓箭,这样便不给英格国王近身格斗的机会。
英格国王确实藏了一把匕首,本想等乌尔德冲过来时,挟持她作为人质,以便脱身,却没想到被赵桓识破,气得他真想破口大骂,最后的生机就此断送。
他嚎叫着,对那些已站起身、守护在他身后的护卫高声喊道:“杀出去,跟他们拼了!”
一声嚎叫,英格国王扔掉手中的短刃,拾起之前扔在地上的长剑,高高举起,朝着乌尔德猛扑过去。
然而,就在这片刻之间,乌尔德已接过赵桓递来的长弓,拉弓如满月,随即一箭射向英格国王,正中额头,从眉心穿出,后脑透出。
英格国王整个人倒飞出去,摔在地上,手中的长剑也远远掉落在雪地里。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但头部被一箭射穿,已丧失行动能力。他努力歪头望向乌尔德。
乌尔德的第二支箭已搭在弦上。她无需顾及国王的五十名卫兵,因为身边的雇佣军已冲上前去,将那些卫兵击杀。她只需专心对付国王。
这些雇佣军深知,复仇之事理应交由主人完成。只要主人无恙,他们便不必插手。因此,无人去砍杀已中箭倒地的英格国王。
嗖的一声,又一支箭飞射而出,这一次准确射入英格国王的左眼,同样从后脑穿出,并钉在雪地里。英格国王生命最后的火花,被这一箭彻底熄灭。
乌尔德两箭射杀了仇人英格国王,随后将手中的长弓递还给赵桓,大仇得报,泪水夺眶而出。
赵桓伸手搂住了她纤细的腰肢,乌尔德紧紧抱住他,放声大哭。大仇终得报,却历经多年,若非赵桓相助,她此生恐怕难以雪此血海深仇。
此役,英格国王全军覆没,奥斯陆城堡亦落入哈康二世与埃斯泰因之手。
元帅埃林在突围中不幸丧命,头颅被士兵割下,高悬于旗杆之上。随士兵逃出的百姓,多半亦命丧乱军,城堡外皑皑雪原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整片雪地。
哈康与埃斯泰因大获全胜,对赵桓感激不尽。若非赵桓献策,他们恐怕早已因严寒而退兵,放弃围城,战斗亦无从谈起,更不知要推迟至何时。如今,他们终于夺取了挪威的统治权,推翻了国王。
哈康举行盛大酒会,犒赏功臣。
酒会上,哈康对赵桓道:“赵公子,愿你能长期留在挪威。若你愿意,我愿赋予你最高荣誉,任命你为皇家首席财政官,意下如何?”
此职位实则相当于国王助理,赵桓又岂会屈就于此?
不过,赵桓倒是借此机会挑起话题,他笑了笑,说道:“多谢你的好意,不过现在挪威的国王已经去世,胜利属于你们两位。
你们是兄弟俩,准备一起担任共治国王,还是由其中一人登基,另一人辅佐呢?这件事恐怕得先确定下来,否则我也不太好称呼你们,是称你们为国王殿下,还是继续称呼你们为统帅大人?”
实际上,在战争之前,哈康兄弟俩都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他们只想着齐心协力推翻英格国王的统治,至于谁来继位,留待日后商议。如今胜利终于到来,也到了讨论谁来执掌国家的时候。
哈康举起酒杯,对埃斯泰因说道:“我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可讨论的。在整个战争中,我是最高统帅,桦树腿党是我一手创建的,我也筹集了最多的军费赞助,包括乌尔德王后父亲的资助。
没有这些赞助,就没有我们的军队和今天的战功,对此弟弟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当然,即使我成为国王,你也会继续担任挪威的最高军队统帅,但需在我的指挥下,根据我的命令掌控军队,你意下如何?”
埃斯泰因有些犹豫,因为他手中的军队不如哈康强大,但他不甘心,毕竟双方军队的差距并不悬殊。面对国王宝座的诱惑,他怎能轻易放弃?然而,要他与同父异母的哥哥翻脸,他又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对赵桓说道:“赵公子,请问你怎么看?”
赵桓笑道:“我对挪威感触颇深,因为挪威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连绵不绝。如此广袤的疆域,单靠一人统治实属不易。
我国国土面积比挪威还要广阔,但在古代,整个国家由一位国王统治,不过会将子女封为王,赐予藩地,由他们治理一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方便了地方治理。当然,这只是我们东方的经验,是否适用于挪威,我不敢妄断。”
赵桓提出的模式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尽管这种制度可能导致封建割据,最终引发国家分裂,但赵桓需要的正是这种结果。他希望这两兄弟不和,再次爆发战争,这对大宋才最为有利。
果然,这番话点醒了埃斯泰因,他马上点头说道:“我觉得大宋的模式非常好,我们不妨也采纳。兄长你率军统治南方,我率军统治北方。
南方富饶,北方苦寒,算起来你比我占便宜多了。我替你镇守北方,你在南方享福,这不算过分吧。”
哈康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当然不愿分割领土,他要的是整个挪威的王位,而非南方的国王。
于是,两兄弟开始争执。哈康坚持让埃斯泰因担任国家最高军事统帅,而非北方的国王,并要求军队置于他的统治之下。这意味着埃斯泰因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实际上必须听从国王命令才能领导军队,毫无实权。
埃斯泰因自然看穿了这一点,因此坚决要求将挪威一分为二,他愿意管辖北方的苦寒之地,把温暖舒适的南方让给哥哥,在他看来,这已是最大的让步。
然而,他的让步并未换来哥哥的体谅,哈康坚持要亲自执掌全国,最终酒宴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