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8章 此计甚妙

埃林深知国王所言非虚,他也同样渴望最终的胜利,然而,要他下令士兵以死去的同伴的尸体为食,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然而,不这么做,国王的话也不无道理。

且不论突围困难重重,敌军数倍于己,将城池牢牢掌控,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成功,也必将元气大伤,且无处躲避严寒,在挪威的酷寒中,军队极可能未战死沙场,却丧命于风雪之中。

最终,埃林长叹一声,沮丧地点头道:“好吧,你是国王,你说了算,但有一点,我希望你能答应。”

“你说吧。”

“在我们取得胜利之后,对于被我们吃掉的这些同伴,要予以厚葬,并给他们的家人双倍的抚恤。”

“没问题,即便你不提,我也会如此决定,是他们助我们渡过难关。”

英格国王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是军队统帅埃林不同意他的要求,那样他们要么饿死,要么战死,无法坚持下去。好在埃林终于点头应允。

然而,就在埃林准备下令让士兵以同伴的尸体为食时,忽然城外传来喧闹声,国王和元帅埃林急忙登上围墙,抬头望去,不由得又惊又怒。

只见远处浩浩荡荡来了一群人,在军队的押解下,他们哭喊着,不时有人倒下,被押解的士兵用长矛或刀斧砍杀。看人数约有一两万,且全是老人和孩子,那些老人年迈难行,却在长枪大刀的威逼下,踉跄前行于冰雪之中。

他们抵达城下,领头的大将对着城上的英格国王和埃林吼道:“你们听着,这些人就是你们的子民,其中许多是城里将士的亲人,你们不妨认一认。

现在我们心慈手软,把他们送来与你们团聚,所以你们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吧。放心,我们绝不会趁机夺取城池,我们会撤到远处,你们可安心接他们进去。但如果你们不接,我们会将他们全部杀掉。”

瞬间,城楼上的英格国王和埃林明白了对方的阴谋,他们将这些百姓送来,目的只有一个,耗尽城里仅剩的粮食。

目前城里的粮食即便最节约使用,也只能维持半个月,若这一两万百姓进入城堡,食物恐怕连一两天都撑不下去。即便使用同伴的尸体,也难以持久,真是毒计。

埃林元帅望向英格国王,问道:“怎么办?”

英格咬牙切齿道:“不能放进来。”

埃林说道:“但下面这些人确有许多是城里将士的家人,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杀吗?”

英格国王未语,但态度明确,只能如此,即便看着他们死去,也不能放他们进来,导致大家一起丧命。

此时,城楼上突然响起呼爹叫娘的声音,原来是守城士兵认出了下面的亲人,忍不住大声呼喊。城下的老人妇人也朝城上大声呼唤,小孩呜呜哭泣,惊恐地叫着城上的父亲救命。

不少士兵跑来跪在国王和元帅面前,恳求道:“尊敬的殿下,大元帅,请允许我们的家人进来吧。我爹已七十多岁,他在寒风中会死的,也可能被敌人射杀。”

“我的孩子才五岁,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

这些士兵一边请求,一边在冰雪地上磕头哭泣。

国王长叹一声,目光扫向下方,沉声说道:“并非我不愿放他们进来,而是敌人意图借此计谋破城。一旦城池被攻破,我们所有人都难逃一死。你们现在将家人接进来,不过是让他们多活几日,待粮食耗尽,我们终将一同灭亡,这一点你们难道不明白吗?”

士兵们自然懂得这其中的道理,但谁又能眼睁睁看着亲人死在眼前?因此,他们依旧不顾一切地哭求,希望国王能救下他们的亲人。

突然,一名士兵高喊:“敌人撤退了,敌人已经撤走了,快把我们的家人放进来吧!”英格和埃林也赶至城墙边查看,果然见先前押解的那几百士兵已骑马撤离城下,迅速消失在远方。

城上的士兵愈发激动,大声呼喊,提醒国王敌人已退,可以放他们的家人进城了。国王本想以敌人借机破城为由拒绝,但此刻敌人已无影无踪,这个借口显然站不住脚。

显而易见,敌人并非意在夺取城池,因为此地视野开阔,远处的敌情一目了然。若敌人从远处来袭,他们完全来得及关闭城门,无法再用此借口拒绝城外百姓入城。

国王见越来越多的士兵跑来哀求,有的情绪激动,甚至准备强行打开城门。他深知若再不答应,士兵很可能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当下唯一的办法便是放人进城,大家同甘共苦,共度难关。即便最终难逃一死,也算是一家团聚。于是,国王叹了口气,挥挥手道:“把他们都放进来吧。”

士兵们齐声欢呼,迅速跑下城去打开城门,将城外一两万老老少少全部迎了进来。其中超过半数是城中将士的家人,他们相拥而泣,以为逃过一劫。然而,只有守城的将士们清楚,进了城,他们的结局或许并无不同。

远处小山上,哈康和埃斯泰因远远望着城外的人群终于被迎进城内,不禁哈哈大笑。哈康兴奋地对身边的赵桓说道:“赵公子,此计甚妙,不久后城内粮食必将耗尽,届时城池不攻自破。”

埃斯泰因也欣喜地问道:“赵公子,能否请教,你是如何想出这等高明之计的?”

赵桓微微一笑,未作回答。实际上,这一计策源自真实历史的记载。当年围攻奥斯陆城久攻不下,有人向国王献计,将城中将士的家人抓来,或杀或收留,以加速城内粮食消耗。

而这些老弱妇孺进城之后,除了消耗粮食,对守城毫无助益,反而会分散守城将士的精力,使他们不得不分出时间和精力来照料家人。这样无形中削弱了守城的力量,不得不说这套计谋虽有效,却有些不道德。

赵桓原本不屑于使用这样的计谋,但他明白,若不这么做,很快就会有人效仿。与其让他人得利,不如自己顺水推舟,占据这份人情。

果然,赵桓提出建议后,国王迅速采纳,且该计谋成效显着。他们只需坐等城内敌军耗尽粮食,待粮食告罄,便是破城之时。

赵桓提醒英格国王:“切莫掉以轻心,东方有句俗语,‘狗急跳墙’。若将敌军逼至绝境,他们可能会拼死突围,届时便是决战之际。”

哈康挥拳道:“我正期待那一刻,我方兵力是敌军五倍,只要他们敢出城,定将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