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北极驱邪院
第1448章北极驱邪院
“北极驱邪院那是什么”
“是道门正统的,属于天官的机构。主要的作用,和你说的一样,就是代天巡狩,扫除妖邪。”
“这名字好酷炫啊”
“道门的许多名字都很酷炫。按照这套体系,雷部、火部之类都有自己的一套天官名。你之前也用过是吧”
商洛点了点头,他确实使用过。比如大内的“上清翊卫”晋升体系,是从判官、大判官、统兵执法之类的晋升,然后进入到斩邪使、御邪使、伏魔使、考召使等不同的细分领域。
“这名字是谁想出来的”
“嗯名字本身,应当是历代的道士想的。你觉得很‘酷炫’,是因为想名字的道士知道你喜欢什么。”
“因为,可以怎么酷炫怎么来是吧”
“毕竟和儒道释里面,儒来自上古术士,是国礼。孔子之儒你可以解,先孔之儒不可解,也没有必要。毕竟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还有社稷神之类,本就不是为了让人参与进去才这么设计的。释家是外来之道,这且不说。道是我国之教,所以老道士会想办法逗你们开心,而且想怎么逗就怎么逗,怎么解释也全看我们自己。所以,就有了北极驱邪院这种像是小说里面才会有的名字。”
“所以,我可以用”
“可以。主要你现在是代表朝廷要变成天庭,用这个名字正好合适。而且这个名字”
文阁老斟酌了一下措辞:
“监察御史在文化风尚有持续产生吸引力的要求,所以有必要保持风格范式稳定性。”
“额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文阁老小声说道,“监察御史也有特殊制服是吧这活你不整得酷炫一点,没人愿意干的。”
“啊!原来酷炫就是驱动力啊。”
“诶,就是这样。”文阁老点了点头,“不少人就是为了那套行头,才来去做御史的——至于,为什么不能提升待遇,只能提升荣誉,商洛你怎么想的”
“我想先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
“朝廷的看法,其实比较复杂——我们这一系的人,虽然在朝中并非权倾朝野,但一定的话语权还是有的。我们想要提升御史的待遇,一会儿并不难。就御史现在的工作而言,发两倍的工资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是一种均衡。御史位卑而权重,如果再给予过多的薪水,那么很容易就会导致失衡。”
“哪方面的失衡”
“主要是新鲜血液的选择。很早以前,御史基本是新科进士来担任,这个时候御史是排名前几的出路。因为那个时候,监察御史的定额是110人,朝廷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庞大。110人里面,大部分都在都察院查案,少部分担当巡盐、巡茶等职务的时候会出外勤。这种时候,七品御史升入五品官的概率是42%。同样是七品的县令,升到五品官的概率只有3%。”
“原来御史以前是这么好的出路”
“对,但那是以前。之后朝廷在永庆中兴的时候进行了一些,现在看起来可以被视作‘现代化改造’的一系列变革。朝廷雇员的规模被大大增加了——在以前,所有在京有官身的官,就算加上派驻在外的督抚、总兵等,也不过1600多人。大明会典记载的全国文官,定员24600人,其中20000人在7品知县以下。知县以上的,只有4600人。你现在再看看我们,光是一个户部省就超过20000人,其中户部总部有2000人,户部省度支部又1300人,户部税务部更是有4200人之巨,其中还包括许多外勤干员。”
因为整个朝廷的规模都膨胀了起来,监察御史的规模也水涨船高。
这一系列改革就牵动了一个不可更改的规则——科举取士。
现在六部一个部比以前整个在京的朝廷的人还要多,光靠进士根本就填不满。而朝廷显然也不准备按照朝廷扩员的比例增加进士的录取规模,因为考中进士的人哪个都不希望进士的含金量贬值。当他们来做决定的时候,进士的数量不可能增加。
进士就那么多,又需要人来做官。所以太祖高皇帝指定的举人做官的方略就又被请了出来,变成了大明目前的主要取士途径。每年朝廷招募的大量人员中,举人占其中的绝大部分,而进士则主要在翰林院及其附属机构活动。
所以相较于以前而言,举人的含金量被贬值到了“看起来似乎谁都有机会”;秀才更是“不限量大甩卖”,变成了一种通过性考试,而非选拔性考试。
毕竟,做决策的人是进士,而不是举人。当朝廷决定通过贬值某种功名来维持朝廷的运行的时候,那么编制的一定不是进士,而是其他功名。
这也导致进士的含金量直线上升。因为在录取数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有资格考进士的举人呈指数级暴增,考进士真正成了千军万马过大桥。以往每次参加会试的举人一般是5000人左右,因为每年也就录取五六百。现在光是江宁上元两个县就有将近1000个举人,每年全国各地来参加会试的人数以万计,多的时候甚至逼近十万人。
10万人竞争300个进士,这确实是有些离谱。但考虑到任何举人都有资格考,而且可以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去考,这个数字姑且算是经过了历史沉淀之后的理性选择。
毕竟因为难度太大,全国各地大部分举人实际上已经放弃科举的仕途,转而直接以举人做官,或者开展其他的社会活动。毕竟,举人的生活倒也不坏。
举人做官本就是常理。只是以往朝廷的规模过小,管的事不够多,权力只够在进士之间勾兑,分配不到举人的身上。而现在,朝廷大大扩增,举人只要有心就能谋个一官半职——
然而多出来的这些官吏也都需要监察。原先110人的规模根本不可能监察扩增了10倍的朝廷,都察院也不可能同样也等比例扩增十倍。毕竟监察御史这110人的规模,已经是所有在京同名官吏中数量最多的了。别的侍郎、少卿之类,不可能直接110个起算,更不可能按照1100来算。
所以在这里,监察御史变成了一种不定员的职务。在都察院的扩张中,原本属于都察院分巡十三省的十三个部门被全部合并,现在由都察院直接统辖不定员的监察御史,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多的时候确实是超过1000人。然而现在,在位的监察御史只有700人左右。“这700个人,都是位卑而权重。”文阁老回道,“人是可以群聚在一起的。以往只有110人的时候,所有人星散到各地,他们同僚之间的情谊也不怎么坚固。现在700个监察御史,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工作的时候经常拉个专案组,然后四五个御史一起上。这么700人的一个团体,他们掌控了直接对百官发起调查的权限。如果再让他们可以升迁,那不只他们自己的监察职能会受到影响,还会动摇朝局。”
“搞不好会变成内务机构统治国家的情况”
“这是预想中的情况之一甚至,不需要到那个地步,只需要让新科进士都赶着来做监察御史,那朝廷中就会凭空又多出一个锦衣卫来。这件事,天子不想看到,内阁不想看到,近卫不想看到,内阁两派都不想看到,就连都察院自己都不想看到。”
“啊”商洛点了点头。
这是大明运行的逻辑。文阁老和他说的,是别处学不到的东西——文阁老认为,如果商洛打算对朝廷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那么知道这些就是必需的。
“所以,荣誉上的待遇就必须给足了是吧”
“是,这是经过权衡之后的做法。”文阁老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而且不只是要画饼,实际上所有荣誉都对应了一套赏功体系,是有津贴的。每次立功,都有相应的津贴按月发放。功勋越多,津贴越多。许多功勋并非一时兑现,而是会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提供帮助。所以总的来说,这七品已经不小了,内阁大学士的本职也就5品,别的东西都是另外加进去的。以及,最重要的。”
他指了指面前的桌子:“吃好,喝好。在所有待遇中,保障吃好喝好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人的口腹之欲很容易满足,很容易记挂着一口好饭菜。有时候会想着,虽然工作时这里那里都很苦,但至少吃是吃好了。在所有部门里面,都察院的餐饮标准是数一数二的。”
“朝廷额外拨了钱”
“那倒不是。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的传统——以及,都察院其实有一项有趣的业务在帮他们挣外快。”
“什么业务”
“印刷厂。这算是历史遗留了,你翻许多嘉靖年万历年的小说本子就能看出来,你经常能在一大堆粗制滥造的本子里找到都察院的精装版图书——都察院的印刷厂是朝廷特批的副业。当年就是这样,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什么火就印什么。还有历代神仙秘谱这样的志怪小说也是印的。监察御史们虽然拿的工资少些,都察院的经费可不少。只因为差事多,办差也要钱,所以就显得御史的薪水不那么丰厚了。”
“啊”
“你怎么看”
“照搬啊,全部照搬。”商洛回道,“我觉得北极驱邪院可以把这套全部都照搬过来。”
“印刷厂你也要了”
“我觉得印刷厂挺好的嘛。能印刷小本子就更好了。能不能印漫画”
“能。”文阁老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当然能。自费出版的话,要印多少都行。实际上当年戚继光戚大帅出版《纪效新书》的第一版的时候,就是自费印刷推广的。”
“印刷厂也好,这些监察御史也好,我全部都要了,一起搬走吧。”
“那剩下的就只有架子了。嗯”文阁老点了点头,“倒也好。让各位都习惯习惯,总要开始搬的。”
都察院里面的优质资产,确实也就只有这些经验丰富的监察御史,还有那个久负盛名的走在时尚前沿的印刷厂。其余的部分都是各级巡抚在这里名义上挂职的行政工作,还有些礼仪性的工作而已——毕竟史官也是周礼的一部分。
商洛决定都察院搬得就剩一个空壳,然后一起搬运到雷部,充足为北极驱邪院,并且立刻开始领导夜勤局的工作。毕竟,今后人类与非人类的矛盾将会成为主要的问题,人类自己的矛盾虽然也会继续存在,但也会演化为新的状态。
比如巡盐、巡茶这些工作很显然都没有必要维持了,这对天庭根本就不重要。
新的北极驱邪院将会替代都察院,组成一个新的监察体系。而且依照原先的规则,商洛决定继续执行原先的待遇。吃好喝好,那就是要首先保证都察院人员的修为和修行。
“那么第一批,我打算给所有人都发放不老药。”
“当真”文阁老问,“如果你这么做,他们估计会很乐意搬到天庭来。”
“反正不管在哪里,都是为大明效力,不管是朝廷还是天庭。而且将来朝廷所有的部分都会搬过来,只是他们先行一步而已。以及,我确实需要他们帮助我进行一些实际工作,比如对接夜勤局等等。我已经让夜勤局的人来我们这里述职了。”
“这么快那这样我建议你尽快把都察院的人都拉到灵网里面来,然后你们开始直接用灵网讨论工作。”
“要不,还是文阁老你帮个忙”
“行倒是行。不过,商洛你不自己做,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因为北极驱邪院这个名字,看着不太正经,有些太酷炫了.如果是我的话,看起来会有些不靠谱。但文阁老你来拉人就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