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 假期授业
第1447章 假期授业
国子监门口久违的热闹了起来。现在是寒假期间的假期授业,新生们都要来这里。
国子监既是高等学府,也是政府部门,所以课程之外的事还是挺多的——一般的学校其实不会这么频繁地举行这样的学期之前的授业,国子监的做法倒是很老派。因为这是很多年前,公共交通还没那么发达时的做法。
因为那时候,学生多半是要把求学当作自己人生的一个极其重要,与自己原有社交圈完全隔离开的阶段。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没有准点地按照时刻表来运行的火车,来回一趟学校可能小半年就没了。所以那年头,国子监的学生往往中途都不会回家,一连五六年都会待在京城。
以这么长的时间跨度来说,学生提前一个月到学校也是常理。
现在虽然所有大学基本都有这个规矩,不过一般是要求学生在开学前的几天到,集中几天完成说明和体检开学。而不是像国子监一样,还是拖一个多月那么长。
住在应天的倒是问题不大,住在郊区的可以坐电车来。但要是家里住得远的,就只能真的提前一个月来学校了。
不过国子监的监舍——别处是宿舍,这里是监舍——它在假期也开放。而且到了就可以直接入住,不需要等开学。
虽然听起来像是监狱,旧时管理起来确实也像是监狱,但如今这里的条件还算不错。
“没想到我竟然也有监舍.”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你要蹲大牢似的。】
“嗯如果要住校的话,确实和蹲大牢差不多吧。”
法厄同把他带到了自己的监舍里——国子监在这方面有些死板。不管你住不住在学校,反正每个人都是有监舍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房间,这是国子监的规矩。
原则上虽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住校,但实际上“原则之外”的情况其实非常多。只要有家长的书面认可,在外面住也可以。
【某种程度上这像是你们这个朝廷的写照。虽然很多地方的规矩都很陈旧,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保守的时候特别保守,开放的时候又觉得开放过了头。】
“嗯就像是辽东都司归山东行省管吧。洪武永乐年开始就这样了。”
虽然现在的辽东和当年辽东完全不是一个体量——当年的辽东只是一个府的规模,现在的辽东有几百万平方公里,但还是这么管。这在过去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开国时山海关之外的辽西走廊还没有完全平定,生命线被北元压缩得只有十几公里宽,辽东府形同飞地。这种时候,走水路比陆路要方便不少。
后来对此的记载是“国家建制之初,以之辽东隶山东者,止以海道耳。”。
这后来其实可以改,但一直都没有改。北元平定之前,辽东方面就设置了分支行政机构,实际上不需要事事都渡海,平定北元之后就没急着改。后来又到了可以改的时候,但行省开始虚化,巡抚开始实化,山东和辽东归入两个不同的巡抚区,也就没必要改了。
然后就是现在。主要是“永庆中兴”时进行过一次讨论,最后还是决定不改,但理由尤其令人迷惑。当时讨论的部分,其实不只是辽东,而是要不要在两京一十三省之外再增设行省。
最后的结果是不增。书面上解释:历史、文学,和法律上而言,既有的文字资料中存在大量的“两京一十三省”这样的表述。如果增加到两京二十三省、三十三省这样的表述,就和既有的历史文献出现了表述上的差异,不利于保持历史的连贯性——尤其是文学创作上的连贯性。
说人话就是两京一十三省听着顺耳。“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的肩上扛着”这句话如雷贯耳,霸气侧漏。
反正实际上行省这一级已经虚化了,取而代之是巡抚。紧接着南北直隶在近现代大幅度扩张,虽然行政上已经跨越了好几个省,但省的壳子一直在那里。
“还别说总觉得我们这里什么事都是像这样。”
包括御史的前途也是如此。御史的前途已经被前所未有的压缩了,原先占据省级机构三分之一按察司更是变成了没有僚属的荣誉头衔,只是加给资深御史用来提高一下职级待遇而已。
【你要提升一下你同学们的待遇吗】
“击鼓卖,各干各行。今天我放假,不管别的事。”
他坐到了自己在宿舍里的床上。
这寝室是他自己的,外面倒是有个共用的客厅,和旁边另一个寝室并排。
“隔壁是谁”
“我。我作为助教也有自己的寝室,搁在这里了。”
“等下,这里不分男女的吗”
“啊哈。”法厄同捂着额头,“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你们保守的地方特别保守,开放的地方特别开放了吧——是的,寝室不分男女,随便住。”
“为什么这里反而不分”
“我问过了,原因是这样——近现代早期,国子监是没有女学生的,所以干脆没有女寝。后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女学生也可以进国子监了,但是因为地皮紧张,国子监没有办法新建寝室。又因为国子监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都有寝室,而早期每年男女学生的性别比例都有变动,没有必要自适应划区。所以从一开始,国子监的寝室都是不分男女的。当然啊——”
她指了指面前的:“虽然监舍不分男女监,但是监号分男女号。一号之内,不管两室还是三室,原则上都必须分男女。”
“那我呢我不是男的还是你原则上把我当成女的”
“我是助教,所以原则上我可以安排宿舍。所以我把你安排过来了。反正你也不住这里,我也不住这里,我们都不想让房间里进别人是吧正好把这里当作休息室好了。如果你要来学校,正好有个地方午休。”
“你这想的还真是周到”
“因为我们两个人之间如果没有一个人想得周到一点,那这生活真的要一团糟了。那么,休息一下吧,去吃午饭。”
“今天的午饭不是肘子了吧”
“国子监也不是天天吃肘子,那还挺贵的。今天是正常的午饭,去吃吧。”
国子监的食堂里,商洛感受到了一种熟悉感——
“嗯这个”搁在面前的餐食,竟相当眼熟。
萝卜汤,米饭,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炒白菜。不但菜是一样的,连菜单搭配都和他之前中学的食堂一样。
“我说.是我们食堂的师傅来国子监再就业了”
“不是.是两边本来就是一个公司在提供餐食。”
“哪个”
“国子监是的,因为国子监也是个政府部门,所以应天内城的公立中学基本也都是国子监在提供配套餐食,所以吃着一模一样。”
“我就说第一次来吃肘子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像,原来是同一家.”
“哦对了,你见到你的同学了没有”
“嗯和他们不太熟。”
早晨商洛确实是去听了课前授业的内容。因为学校的规程多半是讲完了,早晨的部分主要是在说合作课程的事,也就是史学系和都察院的合作项目。
即使商洛所知的,国子监的史学系可以在成为监察御史的路上省将近1年时间的事。
特别地,像司法考试一类的部分,有固定的通过率。就算去考也未必能考中。但国子监的合作课程,可以在报名都察院的时候对司法考试进行替代,这已经是大放水了。
法厄同倒是问:“话说,都察院这么缺人吗我对这些合作课程的事还不太了解。”
“似乎真的很缺人来给我们讲解的,是一名监察御史,也算是我们的学长。他非常热情,非常非常热情,就差和我们说‘一定要来!’的样子。但也实话实说,这条路在待遇上确实不那么令人满意。”
入职之后不是当御史,也就是判官。御史已经很忙了,判官要比御史还要忙。因为御史再忙也有专车,只是旅途劳顿而已。而判官是给御史开车的人,是在御史搭车时要提供信息和方案的人,并且在御史抵达当地之前要负责把整个旅程安排好。一个御史手下可能有十几个判官,团队中资历最浅的见习判官要做的就是这些事。
“不过.你说得对,我确实动了心思了。”
“嗯你给自己的同学们安排g能好些的待遇”
“倒也不是更好的待遇——将来天庭是需要人出外勤的。原则上,出外勤的应该就是雷部。”
既然工作一样,那顺理成章地把御史一系对接到雷部来,这倒是正好。
不过就当下而言,因为存在“巡抚分省”的缘故,所有巡抚都要占都察院的名额,让都察院多了许多没有必要的行政工作。那些巡抚虽然完全不归都察院来考评,而是归礼部管,但他们挂了御史的衔就得在都察院这里存着档。
如果商洛要把都察院里面的御史调动到雷部来,那就得把这部分被惯例分过来的巡抚给切割开。
但这件事,光靠他自己是做不来的。因为对朝廷进行改动,怎么也得有个阁老在这里才方便.
“嗯文阁老”他忽然就看见,文仲也在那边排队打饭。和上次一样,文仲也在食堂吃饭。所有人看到他都叫一声“校长”。
似乎是注意到了背后的目光——文仲也看到了商洛。他对商洛指了指楼上,示意商洛到楼上和他碰头。
“哟,商天君怎么今日来上课了”
“本分,本分。”
“你的本分可不是上课,你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把你安排到这里,是想让你混个监生出身的功名——不过,你来这里倒是也好。多上课没坏处。”这话文仲自己说得都有些别扭。他也是第一次劝人可以不必来学校。
“话说,文阁老。文鸳的事我还没和他说。”
“不急。时候合适的时候再说。老头子还有得活,倒也不至于让他现在就知道。”
文仲先前和商洛说关于文鸳的事情的时候,那时候有关袁都督的实验还没有进行。昨天他本人就在现场,旁观了全过程。结束之后,也是他带袁都督到内阁去述的职。
“话说,袁都督怎么样了”
“比想象中还要正常。你看我今日也精神好了不少,因为现在知道,万一有个好歹至少有个灵俑的身子来打底。”
文仲看起来确实容光焕发了不少。不过他平时精神就很好,看起来倒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如果仔细看,之前的精神状态似乎是由职责生出的一丝不苟。但现在的精神状态,就是由内而外的放松和愉悦。
“所以,你找我有事”文仲问道。
商洛将雷部的事告知了他——包括,还有夜勤局的。
“所以。”商洛总结道,“我们在日耳曼成立了夜勤局,但夜勤局只应当是朝廷的编外机构。朝廷还需要一个真正的监察机构,来处理凡间的作祟的妖邪。”
“你的意思是,要把都察院挪过去”
“我要把监察御史的部分挪过去,把行政机构留下来。”
“你这在哪学的我听说不少上市公司合并的时候,为了股权纠纷问题,会把核心业务拆分走,原地只留下个壳子自生自灭.”
“都察院那摊子太大了,我接不来啊。”
这倒是实话。理论上,所有总督和巡抚都是都察院系统内的,包括北庭大都督和阳州大都督之类。商洛不可能一次把他们全部接过来管理,那他别的事情就都不用做了。
这部分和查案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挂着御史的头衔,并不做查案的事。
“可以。”文仲回道,“把袁都督的事情办妥之后,所有人的未来就都有了保障。现在,不管你想做什么,恐怕都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你要把都察院中的核心部分——把监察御史和他们的判官调到雷部去可以。但是,以什么名义呢照理说,承担这个职能的机构应该是:北极驱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