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气质一定要拉满

    “沙城食品”在松江的临时办事处开始了装修,因为要正式开展本地业务,而且一上来业务量就会非常的大。

    张浩南在会议室中见到了有些疲惫的丁永,赶紧端了一杯参茶过去,“这个岁数了,没必要这么拼吧?”

    “要养儿子的。”

    老丁同志揉了揉太阳穴,呷了一口参茶,然后扶着眼镜看着资料,手指点了点,“那四个点的股份,你不会嫌少吧?”

    “开什么玩笑,我对钱没有兴趣。”

    “……”

    草创的“大桥农村银行”,大股东其实是沙城国资、姑苏国资、建康国资、两江省国资、松江市国资、两浙省国资、海岱省国资以及两家农业相关央企和部委直属国资管理公司……

    私人资本里面,张浩南已经算是大股东中的大股东,排第二的私人资本只有两点三,排第三的是刘援朝,“老刘家”也掺了一脚,两点一。

    经营实体是“沙城食品”管理层外加沙城现代化农业开发区(大桥镇),由沙城市政府、姑苏市政府双重领导。

    暂行业务是放贷吸储,目前贷款类产品有两样,一是由两江省教育厅协同沙城市教育局发起的“浩南助学金”,以董事长张浩南姓名来命名,暂行产品推广范围为“沙城食品”关联农村供销合作社所在地的自然村,二是由两江省农业厅协同各地农业局及“沙城食品”推动的“惠农致富专项贷款”项目。

    助学金并没有盈利点,但“惠农致富专项贷款”是有赢利点的,两年免息,第三年开始如果继续贷款,按照国家一般商业银行利率执行贷款合同。

    两件事情对哪个商业银行来说都是吃力不讨好,但对“沙城食品”及“大桥农村银行”来说,那就不一定了。

    有一笔账其实很好算的,当“沙城食品”完完全全地扩张到全省业务,那么“大桥农村银行”只要信用不崩塌,照整个两江省四千万农村人口来计算,取其中的十分之一,那也是四百万人口,再取其中三分之一为成年劳动力储户,那也是一百万规模的储户。

    跟国有大行动不动几个亿储户相比,这自然是不值一哂,但从储户质量上来说,这些储户中的一大部分,必然是跟“沙城食品”有业务往来关系的当地“大户”。

    如果国家经济正如两江省政商两界期望的那么迅猛发展,那很有可能这些优质储户的存款,普遍都会在一万元以上。

    从盈利角度来看,只做吸储贷款业务,也足够支撑“大桥农村银行”的长期发展。

    而且从人性角度上来说,只要“沙城食品”不卸磨杀驴,轻易地抛弃当地农村供销合作社,那么这就是“百年老店”的基业。

    刘援朝拿走两点一的股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包括不限于在华北各省的公关资源,但“老刘家”内部对他的这个投资项目,十分的赞赏,给了很高的评价。

    并且“大桥农村银行”的关联企业在社会上享有不错的声誉,所以在京城的退休老头儿们,也觉得刘援朝是在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实事。

    这些张浩南自然不知道,反正他一毛钱没出,白捡四个点的股份,也不能说没出吧,但基本等于没出就是了,再加上他在“大桥进出口贸易”也有股份,实际上占股比例还要更高一点。

    不过没人有什么意见,魏刚这个老头儿都没有。

    毕竟,他是正面人物。

    虽然没有给个正面照,不过长三角地区的大小官报,都给了一个版面狂吹“浩南助学金”,张大善人的形象很是高大,连带着两江工业大学又又又又给张老板发了一朵小红花。

    松江这边是双重报道,先是着重讲张老板“见义勇为”,从品德上先定了性,然后再讲“浩南助学金”,这就是结果的理所当然。

    豪横的张老板当时就在大排档找当地老头儿再做了一份鸡骨酱,然后给丁老头带了一份。

    会议室内,因为每次有张浩南就气氛很不严肃,除了张总要给员工非法出头的时候才会严肃,大部分时候,张总一出现,气质就瞬间从地方龙头企业变成草台班子。

    没办法,张总跟丁总画风就不一样,张总那身上的农村气息太浓厚了一些。

    “你对钱没有兴趣?!”

    丁永嗦了一口笋块,然后眼睛一亮,“哦哟,这个手艺不错啊。”

    “人家老板以前在国营饭店做厨子的,你以为。”

    智囊团秘书团管理层也是穿着西装一起吃“本帮菜”,开会场所当时就变成了大排档。

    气质拉满。

    “我为什么要对钱有兴趣?我背后又没有家族,没人逼着我必须要赚钱。我也不是哪位二代的白手套,也不用赶着加班往死里做。我现在这么多钞票,用到死都用不完,丁总,伱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对钱有兴趣?”

    “你闭嘴吧,难怪魏市长听你说话就火气上来,谁听了不火大?”

    丁永横了他一眼,跟他聊天还不如吃鸡骨酱,至少味道好。

    “反正这个银行我也就是挂个名,金融我一窍不通,虽然我炒股赚了快一个亿了。”

    “……”

    “……”

    “……”

    在座的财务管理一个个都是面如便秘,这一点是最让他们难受的。

    哪怕是财务主管的两个助理,其中一个还是震旦大学金融出来的,去年还是一棵鲜嫩的韭菜……

    张老板在发迹之前,员工们都知道他就是乡下卖菜的,偶尔去河里摸鱼,但他卖菜技术很强,股市中照样卖得风生水起。

    个别股票有亏,但总体就是大赚特赚,理解不能,不能理解。

    “监管方面,我跟魏市长已经沟通过了,多地政府相关部门轮转,实行轮值监督制度。建康和姑苏相关部门为主体,江北地区合作地兄弟部门为辅,同时搞了一个‘吹哨人’制度,算是‘风闻奏事’吧,都是基层年轻人,胆子大,不怕老油条玩手段,毕竟只要他们敢举报,我就敢把抢我钱的沉长江。”

    半躺在椅子里的张浩南整个人没啥正形,他跟丁永相处时,是完完全全的放心,丁老汉的余生幸福以及“后继有人”,可全仰仗着五家埭村以及“沙城食品”,再说了,老同志现在就等着儿子下凡,然后户口扎扎实实地安在五家埭村。

    张老板是丁永有求的邹忌,他百分百会说张老板比城北徐公还要帅,甭管内心是多么的恶心,又是多么的违反了自己的原则。

    “你不要动不动就沉长江,大公司的董事长,派头要像样一点,难道你去京城也张口闭口沉长江?”

    “沉黄河?海河?辽河?”

    “……”

    很好,很欣慰,至少张总的地理知识还行。

    “对了,明年把公司工资卡,全部换成‘大桥农村银行’的。”

    “这么快就可以运营?不可能吧?”

    丁永笋块都忘了咀嚼,扯淡呢,离明年还有三个月,准备法律资料都没那么快吧?

    先不说牌照这事儿,光公司架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现在都是连个影儿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说没影儿,沙城方面是早有准备,魏刚直接将一家外地正在筹备的地方银行全部打包走了。

    这次抢劫对魏刚来说根本没啥压力,对方也连个屁都不敢放,不是不想放,而是操作的人屁股底下全是屎,魏刚随时可以送他们去踩缝纫机,所以面对魏刚的蛮横,也只能装瞎,还要反过来配合魏刚的工作。

    拿捏住别人的软肋予取予求,这手段也是魏刚跟一些老牌巨贪学来的。

    有一说一,挺好用。

    不过就算解决了架构制度问题,详细的财务计划也是一点没有,唯一有的就是两个产品,以及对未来莫名其妙的信心。

    从起始资金、资本金以及风险准备金等等方面,都是一片空白,开了个会吹了个牛逼,就仿佛没事干了。

    就这还指望明年开张运营?

    这不是闹么。

    还有行长、部门经理、客户经理以及普通职员,一个都没有敲定,没有招聘计划,没有岗位培训,连谁去面试谁做薪酬计划,都一概没有,张老板哪来的勇气一张嘴就是明年公司用“大桥农村银行”的账户?

    核心系统、支付系统、风险管理系统……

    有眉目没有?

    监管部门的审批和沟通,搞定了没有?

    丁永这位老同志,从专业角度出发,认为张浩南是完完全全在扯淡。

    但是!

    他跟张浩南认识这么久了,早就见惯了张浩南各种奇葩操作折腾出来的奇葩结果,所以,此刻他并没有很专业地否定怀疑,而是……将信将疑。

    没办法,他现在是真的觉得这小子真的能搞出“水变油”出来。

    “为什么不可以?委托别的银行帮忙不就行了?”

    “……”

    “反正魏市长是这么说的,我感觉也不是不行。丁总,难道这事情违法吗?”

    “不违法。”

    “也就说可以做喽?”

    “可以。”

    “那不就行了。”

    “你说得对。”

    丁总默默地吃着鸡骨酱,然后感觉是不是自己老了,脑子转得的确有点慢,可听这小子说的话,好像是另外一个老头子提出来的建议,那应该不是自己脑子转得慢,是自己格局小了,没有大局观。

    还得是张总啊,格局大,目光长远,有着开阔的全盘视角。

    张总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寻思着既然老魏头说可以,而且又不违法,那做就完事了。

    金融监管部门那边怎么开会讨论,关他什么事情,他就百分之四的股份。

    很少的啦。

    ps:声明一下啊,作者本人只是把见过的东西夸张一下,跟书里内容全无干系。本人就是个机械工程师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