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余新的才能

“你以前见过这类的诈骗吗?”

张耀扬问道。

“是的。”余新点点头,“离开国企和外企后,我也在海福省的外贸企业待过一段时间。”【真实】

“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诈骗的。”

张耀扬问道。

余新回答道:

“国际贸易的骗子进行诈骗的手段,其实翻来覆去,也就几种。

他们首先冒充一个海外大型企业(子公司)的人员或代理,并注册一个与该公司相似的邮箱。

然后,100%赊销,交易过程极其迅速,没有复杂的筛选流程。

同时,伪造一个大型企业的签章。

最后,货发第三国或第三方。”【真实】

说到这里,余新笑了笑:“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和老外做生意,老外给的价格高,利润自然就高,所以我们国内的贸易公司,常常会顶不住诱惑。”【真实】

张耀扬听到余新的话后,对余新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至少,余新在外贸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经验。

至于是不是纸上谈兵。

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测试。

张耀扬拿出桌上的雪茄,拿了一根给许国安,又拿了一根给余新。

余新看着眼前的雪茄。

只见茄衣呈现棕黄色系,叶脉纹路清晰可见,手感平滑如丝。

和普通的雪茄相比。

它拥有更长的尺寸,更粗的环径,更硬朗的手握感。

“高希霸世纪六号,张董也是雪茄爱好者吗?”

余新拿着雪茄,好奇地问道。

“你对雪茄也有了解吗?”

张耀扬问余新。

余新回答道:“有一定的了解。”【真实】

余新喜欢研究富人,无论是他们的做事方法,还是喜好。

很多富人在很多公众场合下抽高希霸雪茄。

他通过心理学,对此进行了分析。

首先,高希霸的价格昂贵。

类似于高级洋酒一般。

一旦普通人了解了这个价格后,便会被富人的财力所震慑。

要知道,一盒高希霸世纪六号仅有25支雪茄。

而这25支雪茄就足以买一个名牌包包了。

而富人抽雪茄时,等于是在向大众炫耀他的权利和财富。

“耀扬,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抽雪茄了?”

许国安问道。

张耀扬摆摆手,笑着说:“我不久前刚从晋西回来,那儿的一个朋友送我的,偶尔抽抽,换个口味。”

张耀扬口中的朋友,便是指罗志胜。

罗志胜很喜欢雪茄,也喜欢收藏雪茄。

张耀扬对雪茄谈不上有多喜欢,当然,也不讨厌。

“哦。”许国安点点头:“那我明天给你搞一点。”

作为走私大亨。

许国安的路子很广。

只要是市面上能流通的东西,他都能轻松搞到手。

“许哥。”张耀扬双手抱拳:“你可别给我搞一仓库过来。”

“哈哈哈。”

许国安哈哈大笑:“你要真想要一仓库,我也想办法帮你弄。”

张耀扬摆摆手,笑着说:“千万别做这种事。”

接着,张耀扬看着余新,问道:“最近你有关注食品安全的新闻吗?”

余新正在剪雪茄,听完后点点头,他说道:“张董您的瑞丰牌在网上的口碑非常好。”【真实】

张耀扬说道:“我们瑞丰牌植物油原本只是供应本省,以及南粤省的部分地区,这一次市场检查是我们的机会,外地的经销商在联系我们,想要找我们订一些货,我考虑以后,也觉得应该试着向国内市场投放一批货。”

说到这里,张耀扬话音一顿。

“不过,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区域品牌,还做不到全国性的流通。”

张耀扬抽着雪茄说道。

余新说道:“张董,虽然您是区域性品牌,不过,我不认为它仅仅是一个区域性品牌。”

“说下去。”

张耀扬说道。

余新说道:“我眼里的区域性品牌,它是很狭隘的,它的建设和推广活动主要集中在本地,利用本地资源和文化特色,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可您的品牌不一样,您对质量的严格要求,是所有人对健康的一致追求。因此我认为您的品牌光是【健康】这一点,就已经完胜大部分产品。”【真实】

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

余新这番话,自然很对张耀扬的胃口。

张耀扬严格要求产品质量,自然对它很自信。

余新看了眼张耀扬,见张耀扬面带微笑,点头认可他的说法,便继续说道:

“目前的全国性品牌,它们胜在拥有广泛的市场覆盖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它们的成功依赖于强大的市场营销策略、广泛的分销网络以及持续的产品创新,以适应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而您旗下品牌,目前看似缺的是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还有广泛稳定的分销网络。实际上,它缺的是您的决心。”【真实】

余新的话,让许国安微微皱眉。

张耀扬抽着雪茄,“继续。”

余新说道:“张董,以您这些年在商场上的耕耘,您一定很清楚维护市场的根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您目前迟迟在犹豫,要不要下这个本钱。”【真实】

张耀扬深吸了一口雪茄,缓缓吐出。

“你说得没错。”

张耀扬对余新说道:“步子迈得大,容易扯到蛋,我目前还没有决心,把市场铺那么大。”

在京海,新产品铺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只要派一点人打个招呼,货就卖出去了。

然而,换到一个陌生的市场,没有政商关系,没有地头蛇。

张耀扬前脚派人去卖货,后脚就有人报警了。

可是,要是想走‘正规’的方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卖货。

那铺货的本钱就大了。

本地人会接受一个外地品牌吗?

不管是经销商,还是终端零售,都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想要让他们接受风险,只能给他们更多的好处。

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有很多品牌,明明在本地卖的不错,口碑也很好。

可是一到了全国市场。

没两年就亏损了。

若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政商关系做支撑,那根本就存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