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之路黄杉公子

第1756章 振新区的变化

安东市振新区。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前阳经济开发区内,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一辆辆机械车辆来回穿梭,一栋栋建筑主体拔地而起……

冬日的安东,从城市到农村,从山乡到海滨,随处可见拼抢争实、干字当先的奋进场景,昭示出安东人民坚决夺取新时代“辽盛战役”全线胜利的决心。

时隔两个月再次来到签样经济开发区,李青云也不禁为这里的蓬勃发展而赞叹。

他的身边,安东市委常委、振新区委书记刘恒正热情的给他介绍着情况。

“书记,为巩固‘冬季会战’成果,我们振新区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大规模项目库体系,谋划包装项目30余个,覆盖旅游业、服务业、工业、房地产、商业等多个领域。”

刘恒解释道,“去年年底的十一、十二月,我们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粤西、冀北、滨海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对接央企国企、商会协会及优秀民营企业,就冷链物流、互市贸易、服装纺织等产业进行合作洽谈。”

“两个月见,我们邀请了鹭岛翰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东怡和医疗服务有限公司、立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黄海矿业备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开展商务会谈,进一步巩固了合作成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积累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和项目储备。”

聆听着刘恒的汇报,李青云满意的点了点头。

根据区委区政府汇报到市里的数据,从去年第四季度截至目前,整个振新区已到位资金20.9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4%,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涉及汽车销售、医疗健康、文旅文创产业等多个领域。

毫不夸张的说,过去的这三四个月,振新区就是整个安东市招商引资这一块做得最好的。

刘恒汇报了一部分之后,就转向站在另一边的区长向国荣。

向国荣微微颔首,会意的接过了话头。

“是啊,省长。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区里向‘决胜’聚焦,发力高质量站稳‘千亿台阶’,做到了四个‘第一’——‘第一时间’动起来、‘第一责任’抓落实、‘第一现场’解难题、‘第一保障’干成事。”

向国荣神采飞扬的表示,“今年是咱们安东迈入千亿城市的决胜之年,我们振新区一定会以勇往直前的拼劲、破釜沉舟的勇气、敢打必胜的信心,在‘再造一个新安东’的赛道上蹄疾步稳……”

聆听着刘恒、向国荣的侃侃而谈,陪同着李青云一起下来视察市委秘书长、市办公厅主任周仁宝不禁暗暗赞叹。

过去一年,振新区的快速发展,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去年旅游产业大爆发的基础之上,振新区再次在招商引资和工业增长上领跑全市。

虽然眼下刚刚过了元旦,距离去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出炉还有一段时间,但所有人都毫不怀疑,振新区去年的经济数据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对于整个安东市的经济增长,振新区也一定是贡献最多的。

刘恒这个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在整个安东市的政治地位提升也是愈发明显。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有传闻说,市委专职副书记马国钊可能会调离安东,就任临市的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一职。

而安东班子里,接替马书记呼声最高的常委,就是刘恒了。

说起来,周仁宝和刘恒其实是很熟的。

之前周仁宝一直觉得刘恒这个人冲劲有余,智谋不足。

郭宝坤书记主政时期,他就不怎么被领导待见。

刘恒自己,似乎也已经听天由命,只管着自己振新区这一亩三分地,不再往领导眼前凑。

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政治智慧是有些欠缺的。

但现在看来,大家对刘恒的判断明显有所失误。

这不,李青云书记主政安东之后,刘恒一下就找准了方向。

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以实际工作,塑造了一个实干派干部的形象,成功进入了李书记的眼帘。

很明显,李书记对他和振新区的工作,应该是非常满意的。

马书记一旦真的调离,刘恒还真的很有机会顶上去。

当然了,周仁宝也知道,刘恒上这一步并不是没有对手。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宣传部长陈启鹏,市委常委、副市长阮秀丽,同样很受李书记的器重。

这两个人,前者是经济专业的高材生,和李书记的成长经济十分相像;

后者,更是最早就靠拢李书记的重要干部。

两个人的竞争力,都是非常之强。

然而即便如此,刘恒在目前看来,依旧是竞争市委专职副书记的领跑者。

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

周仁宝暗暗喟叹的时候,区长向国荣的陈述还在继续。

“目前已经谈妥的项目之中,中车风机大部件装备制造、风机电气控制装备制造、锂电储能设备制造、松江电气新材料制造4个10亿元以上重大央地合作项目,已全部开工;安东新建粮食仓储项目,也正在

订制高标准基础柱,3月上旬可实现开工建设。”

向国荣振奋地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区里有信心将全区工业产能再提升10个百分点!”

听到这里,李青云不禁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工业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工业产能,更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基石。

作为一座城市经济、社会与战略发展的核心支撑,工业产能的重要性体现在三点:

首先,经济层面,它是驱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税收与就业。

其次,社会层面,它能保障民生与区域协调。

第三,战略层面,它能极大的增强城市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而言之,工业产能不仅是城市经济的“压舱石”,更是城市应对未来挑战的“定海神针”。

在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中,城市需持续优化工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以实现经济、社会与战略的协同发展。

短短一年多时间,振新区能够在工业产能方面提升这么大,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显然,刘恒、向国荣他们在工作上,是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的。

嗯,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