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丧心病狂
第1476章丧心病狂
tz呵呵,不信也罢。
归根结底,tz还是没有摆脱自己狗仔的贪婪和虚荣,为了噱头和爆点不择手段,全然没有底线可言。
2001年,维京唱片和玛丽亚-凯莉签署一份历史级别合同,前无古人也应该后无来者的一份重磅合约。
那可是玛丽亚-凯莉,九十年代整整十年的天后,整个音乐产业金字塔0.01%的存在,但即使如此,人们依旧认为维京唱片疯了,吐槽和攻击不绝于耳。
果然,短短不到一年,维京唱片自己吞咽下了苦果。
在那之后,整个唱片行业合同谈判的时候都引以为戒——
不要学维京唱片,否则前车之鉴,惨烈结局依旧历历在目。
眼前,tz并没有直接点名玛丽亚-凯莉,但话里话外的遣词造句都正在烘托气氛,把所有期待值全部煽动起来,对音乐产业稍稍有些了解的人都能够联想到玛丽亚-凯莉,维京唱片的废墟残骸依旧新鲜呢。
现在,期待值已经攀升到全新高度,如果环球音乐最后时刻虎口拔牙横刀夺爱,又或者是华纳唱片公布一份缺少冲击力的合同,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就这
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也许有人说,华纳唱片从来没有说过对标玛丽亚-凯莉,你们不要害我;但这就只能怪tz了,谁让他们一直在那里煽风点火,期待值就是这样节节攀升的,事到如今,华纳唱片再说没有对标玛丽亚-凯莉的意思,那就只有一个结果——
怂。
一样也是好戏。
熙熙攘攘、沸沸扬扬,围绕tz消息的种种议论还在持续走高,甚至好莱坞电影产业也跟着投来目光。
过去这几个月,一直听闻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别假正经”的演出持续不断制造影响力,出圈指数爆表。
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看看,安森在音乐产业里到底什么位置,一张专辑的合约能够价值三百万美元吗
还是一百万美元
人们都知道,音乐产业真正赚钱的还是依靠演唱会,唱片不赚钱甚至可能还要亏本,哪里有电影赚钱,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又没有巡演过,影响力再大还能如何,安森还是乖乖回来好莱坞打拼最为明智。
那些来自好莱坞的目光,带着居高临下的调侃和鄙夷,如同大人看着七岁孩子过家家般,他们越是一本正经就越是令人忍俊不禁,根本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对安森,也是一样。
然后。
tz,“签约,完成。”
tz,“根据内线消息,这是一份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的合同,另外,版税分红比例也同样创造历史。”
嗡嗡嗡,嗡嗡嗡。
集体当机!
所有议论所有目光所有表情全部定格在了这一秒。
如同全世界一起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般。
等等,什么——
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
版税分红创造历史
tz这是在开什么国际玩笑,荒谬至极,一派胡言!
某种程度上,这份合约甚至比玛丽亚-凯莉和维京唱片的那一份更加离谱,尽管玛丽亚-凯莉是四张专辑八千万美元,但版税分红却只是行业最低水准而已,玛丽亚-凯莉瞄准一口价、维京唱片则瞄准版税分红。
而现在,摆在眼前的是一份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的业界顶级合同,仅仅这个数字就没有唱片公司敢签了,一个都没有;结果华纳唱片还割让了版税分红
……见鬼。
华纳唱片简直把底裤也全部贴上去了。
因为太离谱太夸张太荒谬,以至于整个业界彻底傻眼。
业界开始相信,这可能是真的,tz没有这样的想象力胡编乱造。
猜测,没有等待太久,华纳唱片终于给予官方确认。
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分道扬镳,这是真的。
迈尔斯他们正在准备全新乐队,这是真的。
乐队仅仅只是踏上不同征程,但双方并没有闹僵,这是真的——
迈尔斯他们正在准备的音乐,第一个聆听的就是安森,安森还给予了意见。
安森正在准备个人专辑,这是真的。
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对,这也是真的。
至于版税分红比例,抱歉,商业机密,无可奉告,但毫无疑问,华纳唱片给予安森一份符合他价值的提案。
鸦雀无声,呆若木鸡,整个行业内内外外全部化作一片焦土,仅仅用震撼根本不足以形容此时此刻的感受到。
安森-伍德,仅仅发行一张专辑后,华纳唱片给出一份真正历史级别的重磅合同,使出浑身解数留住这位超级巨星,甚至比当年玛丽亚-凯莉签约维京唱片更加轰动。
即使tz一连串刷屏式预告持续不断地吊起胃口,期待值已经远远超出预期,现在还是被华纳唱片的动作震惊得外焦里嫩,完完全全丧失了反应能力。
重磅!
年度重磅!
毫无疑问,华纳唱片以一份史无前例的合约留住了安森,这同时也意味着,安森跨界音乐绝对不是玩票而已,不是像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那样偶尔客串音乐领域玩玩而已,而是像芭芭拉-史翠珊、雪儿、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弗兰克-辛纳屈等等传奇巨星一样真正地在音乐产业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那些格莱美留声机奖杯,绝对不是摆设。
前脚,人们还在惊叹“暖暖内含光”书写票房奇迹颠覆认知;后脚,人们就发现安森创造历史的脚步势不可挡,这位超级巨星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现在,tz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传统权威媒体姗姗来迟。
“重磅:华纳唱片和安森-伍德就续约事宜达成共识。”
“安森-伍德开创全新时代,个人专辑正在到来的路上。”
“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华纳唱片终于说服安森签字。”
“整个音乐产业地震,华纳唱片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安森-伍德:不是玩票而已,演员不是、歌手也不是。”
从“滚石”到“纽约时报”、从“美国周刊”到“纽约客”,各大专业媒体视线集体聚焦,一个两个纷纷都在讨论——
华纳唱片,疯了。
继维京唱片之后,又疯了一个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自寻短见的一个决策,而且还是在维京唱片和玛丽亚-凯莉灾难性合同之后的短短两年之内再次发生,华纳唱片到底有没有脑子
不要说音乐产业人士了,就连好莱坞那些吃瓜群众也意识到这次签约多么丧心病狂,一个两个彻底惊呆。
本来他们还准备看好戏,结果——
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