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一点灵感
第1520章一点灵感
喧嚣,吵闹,欢快,不经意间还能够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在空气里激荡,完完全全校园祭的氛围。
可惜,呈现在眼前的新鲜事物着实太多,眼缭乱的视觉效果抢走全部注意力,大脑运转速度也跟着放慢下来,最后只剩下一片轰鸣持续不断地撞击耳膜,听觉钝化,那些旋律渐渐演变为背景音。
隐隐约约地、支离破碎地,耳朵能够捕捉到旋律,但音符和音符却无法连贯起来,隐藏在噪音里。
尼古拉斯注意到,那名小提琴手站在汹涌人潮里,眼睛里流露出些许留恋地左顾右盼,徘徊在潮流之中;但最后还是将惆怅和失落收拾起来,打开盒子,收拾乐器,看来应该是准备结束今天的演奏了。
尼古拉斯不知道自己格外关注那名小提琴手的原因。
也许是因为小提琴这样的古典乐器出现在这里略显突兀;也许是因为在首映式上看到街头音乐人这件事本身就略显突兀。
也许是因为街头演出的残酷现实再次令人想起八月三十一日乐队;也许仅仅只是因为喧嚣和嘈杂之中的旋律轻而易举抓住耳朵。
也许是因为眼前这一幕令人想起“泰坦尼克号”里经典的一幕。
总而言之,视线不经意间飘过去,在人来人往的嘈杂和喧嚣之中,静静注视那名小提琴手的落寞身影。
他已经把小提琴收拾起来,转身前往旁边的摊位,看样子应该是准备加入今天首映式的汹涌浪潮了。
就在此时,不远处一直关注小提琴手的三个女孩推推搡搡一番之后,一个女孩鼓起勇气走了上前,小心翼翼地来到小提琴手面前,扬声说了一句什么;但在嘈杂之中,小提琴手没有听清楚,他往前走了小半步,靠近耳朵,那个女孩又重复了一遍。
笑容,爬上小提琴手的嘴角。
小提琴手没有回应,而是手脚麻利地打开琴盒,重新拿出小提琴,架在肩膀之上,简单调整了一下。
一个转身,小提琴手看向三个女孩,暂时忘记现场其他人潮,仅仅以三个女孩为观众开始演奏起来。
嘭,嘭,嘭。
小提琴手并没有使用琴弓,而是用手指拨动琴弦,小提琴发出低沉而醇厚的声响——
却完完全全被淹没在嘈杂的人群声响里,一把乐器的声响根本不足以突破重围,更何况此时小提琴还是用手拨
小提琴手看向女孩们,女孩们连连点头笑容绽放。
尼古拉斯忍不住产生好奇,那些女孩们说了什么、小提琴手又正在演奏什么
在意识到之前,脚步已经迈开,如同被磁铁吸引一般,伴随距离的拉近,那低沉的旋律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在我身边(stand-by-)”
这首歌最初是本-e-金(ben-e-kg)于1961年发行的,当时就颇受欢迎,在全美榜单最高曾经攀升到第四名;但真正让这首歌大放异彩的,却是1986年“伴我同行”采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曲,掀起狂潮。
经久不衰,后来演变为二十世纪最负盛名也最受欢迎的经典曲目之一。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月光是唯一指引,不,我不会害怕,我不会害怕,只要你在身边,在我身边。”
“亲爱的,在我身边,哦……在我身边。”
正如歌词,这首歌完美契合“伴我同行”这部电影,讲述四个十二岁孩子沿着铁路寻找一位同龄人尸体的故事,本来是一次冒险,谁都没有想到,却成为他们成长的时刻。
曼妙的旋律、动人的情感、沙哑的嗓音,一切的一切成就这首歌的经典。
只是,尼古拉斯万万没有想到,三个女孩要求演奏的居然是这首歌,一股力量轻轻拉扯他的心脏——
为什么是这首歌这是一个巧合,还是提前安排好的这首歌和“蜘蛛侠2”有什么联系
不等思绪展开,旁边那位非洲鼓手不知道什么时候跑过来,和小提琴手交换一个视线,以轻盈的鼓点加入。
小提琴手注意到了,视线从女孩们转移到非洲鼓手身上,两个人用下颌和右脚击打节奏,寻找彼此的频率,弦音和鼓点就这样交缠在一起,旋律渐渐变得清晰,周围正在缓缓前行的人群纷纷投来视线。
身后人群里传来一声充满惊喜的呼喊,“嘿,等我,加我一个,加我一个!”
人未到,声先到。
拨开不算拥挤的人群,一个身影匆匆忙忙略显冒失地冲进来,手忙脚乱地将背上的吉他盒拿下来,一把抽出吉他,随手把盒子一丢,抱着吉他加入眼前的小提琴手和非洲鼓手,脸上写满了亢奋和雀跃。
那急不可耐的模样,让人群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看似冒失的吉他手,进入演奏的时候却显得格外认真投入,认真倾听小伙伴的演奏,寻找合适时机切入,依靠吉他弦音和小提琴形成共鸣,旋律的层次和结构慢慢清晰起来,神秘面纱就这样揭开。
三个女孩交换视线过后流露出喜悦的神色,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起来。
显然,不止他们,这首传世经典曲目可谓是耳熟能详,即使不知道歌曲名字,听到旋律也能够唤醒记忆,百分之百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听过这首歌,轻而易举唤醒脑海里的记忆,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已经跟着哼唱起来。
没有歌词,只是旋律。
然后,两只沙锤、一只爵士鼓、一把便携式键盘、另一把吉他、一把长笛、一把萨克斯风陆陆续续加入,居然形成一支匪夷所思的爵士乐队。
临时七拼八凑的乐队没有经过彩排也没有配合可言,就连乐器也不见得完全适合,完全就是一批杂牌军,全靠彼此的默契和对音乐的理解,在演奏过程中慢慢契合,音符和音符的碰撞谱写出一阙旋律。
这一幕,却充满了神奇。
等尼古拉斯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小小的包围圈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膨胀起来,周围人群的目光全部聚集过来——
正如“泰坦尼克号”一样,但区别在于,这次他们的演奏被听到了,一首歌曲演奏完毕,人群里传来呼喊声。
“‘唤醒我’!”
一句话,根本不需要号召,稀稀落落地、此起彼伏地,纷纷呼喊起来,“唤醒我”!
眼前的杂牌军们互相交换一个视线:没有大提琴,怎么办
那名非洲鼓手左右看了看,果敢而大胆地率先击打节奏,砰砰砰的鼓点轻轻漾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