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第1151章 大智若愚

第1151章大智若愚

第五版结局,也就是传说里首映式播放的导演剪辑版。

根据种种传闻来看,这个版本结局是最为残酷的,新线影业担心市场难以接受,所以第一轮放映里,拷贝数量最稀少,有些城市甚至可能只有一间院线配备。

本来,新线影业是希望尽可能降低悲剧结局的影响,让普罗大众看到好莱坞式幸福圆满的大结局。

却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举动意外刺激观众的热情——

越是看不到就越是抢手。

坊间人人都在交流都在寻找,第五版结局的所在地。

经过周五整整一天的搜索,尽管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但传闻这一间ac播放的就是第五版结局。

于是,狂热影迷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

这才有了罗杰经历的这一幕。

打听到来龙去脉之后,罗杰马上意识到一件事:

一切,不能按照常理判断。

这一间ac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洛杉矶的情况,更不能代表整个北美市场;今晚“怒海争锋”的放映场次被取消,也可能只是特指今晚而已,明天可能又是一番别样景象。

原因非常直观,这些观众人群可能不是因为选择了“蝴蝶效应”,可能仅仅只是因为传闻之中的第五版结局——

这个传闻,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甚至有可能是这间ac影院的经理故意放出的风声。

观众们只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蜂拥而至罢了。

等待“不同结局”带来的新鲜和好奇消失,情况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换而言之,这个周末的票房对决依旧充满不确定因素,现在断言还为时尚早。

罗杰忍不住惊叹,暂时撇开电影不说,至少这次宣传发行策略确实大胆确实冒险,完全打破常规,把整个行业了解的规则和套路全部搅得天翻地覆。

“蝴蝶效应”在有限的发行成本里,居然匪夷所思地对抗住了“怒海争锋”,甚至隐隐在话题性上略胜一筹。

厉害!

去年“猫鼠游戏”已经令人惊叹,今年“蝴蝶效应”居然还能够更进一步,这也是万万没有预料到的。

所以,这和电影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电影和宣传根本是两回事吧

重点在于,如此聪明如此睿智的安森,首次担任制片人挑选的作品,真的如同其他影评人所说的那么潦草吗

罗杰表示,需要观望。

这样的态度,一直延续到电影结束。

当罗杰离开放映厅离开电影院站在户外的时候,洛杉矶一片宁静,视线里依旧能够看到斑斓的灯火在夜色里闪烁,但城市已经进入睡梦里,在寂寥之中,思绪宛若潮水般汹涌而上。

这里,不是不夜城。

事实上,加利福利亚有规定,所有酒吧以及俱乐部等等娱乐场所,酒精的销售时间只能到凌晨两点。

这一项规定,让夜猫子们往往在凌晨两点之后就失去了兴趣,尽管加利福尼亚没有具体的经营时间规定,但大部分酒吧的经营时间还是到三点为止,

正是因为如此,夜生活之王们往往前往拉斯维加斯或者亚特兰大狂欢,显然洛杉矶不适合彻夜派对——

除非在自己家里。

此时,已经两点,ac影院即将关门,所有人都必须回家了,外面的街道更是早就已经清空。罗杰轻轻吐出一口气,十一月的洛杉矶昼夜温差巨大,此时此刻终于能够感受到寒冬的凛冽和萧索,心情也无法控制地跟着失落起来,孤独将自己包围。

不止罗杰,周围的年轻人也是一样。

开场的时候,一个个亢奋不已,迫不及待地等待揭晓答案;结束的时候,一个个陷入情绪的漩涡里,那种绝望和悲伤牢牢抓住心脏,无法摆脱。

在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上,罗杰能够看到电影留下的痕迹。

忽然,罗杰有些明白安森了,在那个年轻英俊的皮囊里面,也许居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

以安森的聪明才智,难道他看不出来剧本的幼稚和浅显吗

但安森可能完全不在乎,反而,他珍惜这样的简单,一种属于年轻人的特权,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最不幸最悲惨的主人公,地球以自己为圆心转动。

然后,安森再以结局带来冲击。

五个结局,真的只是噱头吗

莫名地,罗杰想起今年在戛纳观看“大象”的经历——

化繁为简,大智若愚,举重若轻。

显然,在那个瓶皮囊底下,还有无数魅力等待挖掘。

“电影,毫无疑问不成熟,那里有太多闪回也有太多穿越,并且没有在电影层面制造出梦境和现实混淆的质感;那里有太多命运、太多转折以及太多日记章节,数不胜数的戏剧性着急地塞入故事里,暴露电影太过直接也太过浅显的制作工艺。

一直到某个瞬间,我终于意识到,这些剧情全部都只是表象而已,一切细节溪流汇聚向最后的选择:

站在命运十字路口,你会如何选择

不止亲情、爱情、友情而已,还有应该如何定义幸福

如果自己的每次选择都导向悲剧,如果追求幸福的努力反而让所有人陷入不幸,又应该如何重新定义自己对人生对幸福的看法

故事,非常简单,简单得如同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看起来大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够比电影主角做得更好,所有人都拥有一个更高明的答案,于是,电影简单粗暴地把这一道数学题摆放在所有人的眼前。

那么,你的答案呢”

某种程度上,罗杰的视角和卡尔-里维特非常相似,后来网友们也注意到了,尽管两个人的表达方式略显不同;但最后殊途同归,两个人的态度达成高度一致。

所以,这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吗

“正是因为如此,整部电影最重要也最关键的一场戏,在开篇已经抛了出来,并且又在结尾再次抛出来。

形成呼应。

答案,不在于结局,也不在于电影里主角的选择,而在于主角回到一切开始的起点,摆在眼前的是一张全新的白纸,他可以随意在白纸之上展开书写,拥有一切可能,这次,他可以推翻选择从新开始。

那么,重新开始一切,事情会不一样吗

‘一一’里这样说,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某种程度上,电影在愚蠢的极致里,触碰到了相同的语境。”

尼古拉斯:宾果!我和你想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