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开机

“在德国要照顾好自己,那边天气还很冷,不要轻易减衣服。”

“放心,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而且咱俩就分开半个月,又不是半年,整这么腻歪干什么。”

“我爱你才这么腻歪呗,说好听话还乐意了你。”

“好好好,我爱听好话,老公说的好话最好听了。”

腻歪了好一阵,刘奕菲才坐李元青的车前往机场。

顾长卫、王佳等人已经落地德国,等着她进组呢。

本来还有记者主动要求前往开机现场,毕竟这可是刘奕菲复出后的第二部文艺片,他们很想知道刘奕菲是不是准备专心走演技道路了。

可片方没给记者们机会,异国他乡,没有举办开机发布会,给媒体的通知也是等回国后在北平拍摄的戏份会举办媒体见面会,在德国就不折腾了。

虽然记者没来。

但安教授来了。

再忙也抽得出一点时间来看看女儿,她的人生已经缺席很长时间了,这种小事不该缺席。

可安教授开口最先关心的不是女儿而是外孙女。

“元青跟我说,龙龙已经会喊爸爸妈妈了?”

“对,就在这个月,龙龙喊了元青爸爸,我在上飞机前跟妈妈视频,她告诉我龙龙已经能推开凳子勉强走几步了...”

谈起女儿,刘奕菲也有很多趣事可以分享。

“下个月,孩子周岁宴,我和元青打算就在江城办,顺便带孩子去看她在江城的长辈们。”

安教授对这个决定很赞成。

“元青在电话里跟我说了,我也和单位打好了报告,一定参加龙龙的周岁宴。”

父女俩一起来到了片场。

王佳还捧着鲜花代表剧组欢迎女主角进组。

“谢谢佳姐,顾导,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爸爸。”

“哦,你好你好,不知道您贵姓。”

“免贵姓安,顾导,我女儿在剧组麻烦您了。”

“哪里麻烦,我们整个剧组还得仰仗您女儿,按以前的话来说,您女儿就是整个剧组的角儿,她比我这个导演都要重要呢。”

刘奕菲可不敢真应承这句话。

“我哪能算角儿啊,您执掌摄影机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

这是实话,顾长卫是1982年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做摄影助理,那时候别说刘奕菲,李元青都还没出生呢。

安教授来之前也是了解过顾长卫,他之前执掌摄影的电影都是一等一的经典。

《孩子王》、《红高粱》、《霸王别姬》。

“我女儿在您面前肯定是影视新人,得跟你们这些前辈好好学习。”

客套的差不多了。

顾长卫这才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不算强剧情片,大部分都是女主角的个人戏份,需要依靠导演的技法和演员的发挥。

顾长卫的导演水平是跟着张一谋、陈诗人、姜闻等人一点点抬起来的。

所以真正需要担心的人其实是刘奕菲,她的演技能否接得住数量众多的长镜头表达,将女主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镜头表达出来。

安教授在剧组待了一天,和众人吃了一顿开机宴,席间与顾长卫推杯换盏,聊起了很多那个年代的故事,也算是宾主尽欢。

第二天,刘奕菲送走父亲后,全身心投入到拍摄中。

一月的德国汉堡,环境温度不高。

肃杀萧索手顾长卫镜头里呈现的基调。

刘奕菲全程素颜出镜。

顾长卫让刘奕菲和王佳要保持一种松弛自然的聊天状态。

她们俩一路走一路聊,就好像刘奕菲真的是出来散散心。

身边一下子没有了老公和孩子,刘奕菲仿佛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感觉,确实是少有的轻松时刻,所以越演越好。

拍摄休息期间。

顾长卫还夸了夸刘奕菲。

“我看你的戏不多,仅我看到的部分,我认为你不够松弛,我都做好准备用镜头慢慢磨你的演技,没想到这次的工作还挺轻松的。”

王佳也是感觉到了。

“是不是元青给你开小灶了,你和以前确实有了不小的变化。”

刘奕菲认真想了想,她其实在《七月与安生》剧组就感觉到了一种信手拈来的轻松感。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生了孩子原因吧,我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感知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感觉不强烈但存在,对我来说,结婚以前的状态已经可以轻松演出来了,就像中学生可以轻松做对小学生的题目一样。”

顾长卫等人对这个理由很认可,毕竟结婚生子对一个女人而言确实是重要的人生节点,不止是生理,心理也会有巨大变化。

国内。

《泰囧》票房超过了12亿,基本等同于下画,只有部分影院还会排片。

《十二生肖》内地票房突破八亿,还有余威。

华艺打算给这部电影适当延期。

申请刚提交上去就被驳回了!

王家兄弟都不用动脑子就知道是谁在使绊子!

“大哥,肯定是那头座山雕吧!”

“要不然呢?

终究是我们干的不够地道,被他存心报复,我们也是没辙。”

“那这件事怎么办?”

“放弃吧,现在不要去触座山雕的霉头,而且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任务,把公司股价拉回来了,更何况就算延期也怕是到不了十亿,与其费这个心思不如把精力放在下个月周星星的《西游降魔篇》。

李元青开辟的春节档潜力如此巨大,他今年正好没有电影要上,合该我们一家通吃!”

王忠雷满意点头离开了。

只有参与宣传的房龙内心有些苦闷。

李元青给他下的判断就是八亿,如今的成绩完美应验,自己这人力终究难胜天意。

虽然八亿也是一个难得的成绩,可在《泰囧》的十亿面前,终究稍逊一筹,屈居国产电影票房记录亚军。

房龙一生不输于人,被一个首任导演的人踩在脚下,怎么也不好听。

下个月还有周星星的大片要上,说不准这个亚军,屁股的位子还没坐热就得被踹下去。

当年的“双周一成”,没想到跳出了香江那个圈子,到了内地还得一较高低。

只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年导演陆续追赶,还有李元青这种妖孽压的两岸三地都喘不过气。

再回头看看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

哎,也就是房龙不会写诗,要不然高低要写一句。

“生子当如李元青”呐!